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如何上好道德與法治

如何上好道德與法治

發布時間: 2021-02-09 18:16:50

1. 如何上好道德法治

開學已經月余,入手新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老師們,還用的習慣嗎?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教學難題呢?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品德課程進行了整體的改革,它涉及到時代背景的變遷、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課程任務的重新定位、課程目標的明確界定、課程內容的全面更新以及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因此,要把品德課上出實效,就必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一堂入心的道德與法治課,應該滿足:「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三個標准。

1

如何在課堂中呈現出「生活性」

1、新課導入生活化

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課導入生活化。

2、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

教學實踐表明: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徵採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3、教學情境設置生活化

巧用教材內容設置情境,設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4、教學活動生活化

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應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

2

如何在課堂中呈現出「開放性」

開放性的品德教學就是從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基本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以提高思品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具體包括:

廣闊的教學陣地,打破傳統教學場地的限制

互動式的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學習的主體

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如:講故事、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游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

設計開放式實踐活動,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

運用開放式的評價考核,日常行為規范與道德與法治學習考核相結合

發揮遠程教育資源的優勢,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

3

如何在課堂中呈現出「活動性」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活動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如:討論、搜集信息、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游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等。

教育專家分析:部編版新教材的使用,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將產生直接影響。應該如何把握《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方向和立場,一線教師有諸多困難。

針對部編版新教材,二一教育特邀全國優秀一線教師製作最新課件、教案,他們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一線名師,深鑽教材、對新教學有自己獨到的認識與看法。

這套部編版《道德與法治》課件+教案+練習

完美解決了老師的授課難題

《道德與法治》熱門推薦精品推薦

最新《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同步課件+教案+素材

2018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同步課件+教案+素材,課件設計精美,圖文並茂、動畫生動形象,活動符合小學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具有啟發性,目前本資料包發布第一單元資料!

八下第二單元

2.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 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可以是單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綁在一起行走,體驗肢殘人生活的困難;蒙上眼睛走路,體會盲人走路的困難;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比如把那本書遞給我,體驗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我讓學生在小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對殘疾人要尊重、友愛的情感,並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為殘疾人讓座,讓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窗口,這難道不正體現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嗎?
又如《心中有規則》一課的教學,我在學生了解了規則是由人們共同制定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同學體驗制定規則的過程。我一再強調,班級的規則與每個同學都有關系,因此,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我先讓學生討論他們認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級規則,然後大家提出具體的條目。如果在討論中對某項規定有爭論,應自由爭論,最後舉手錶決通過。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要有半數的人同意才算通過。學生通過一定的程序終於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級規則,這時,我提醒學生大家制定的規則要靠大家遵守。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條規則不太合適,還可以討論修改,再次舉手錶決。學生通過直接體驗班規的制定,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改正,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經調查,88.2%的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活動課。活動課以多彩的課程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活動化、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活動課、情景劇的形式引入到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們不喜歡反復出現的老面孔,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使之不斷更新呢?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高手」、「芝麻開門」、「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識銀行」、「我來當老師」「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還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頭、工廠、社區等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學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種種表現,表演遵守交通規則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設施、愛護班集體等等情景。在舉行「圓桌會議」時,可改變原有的橫平豎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就在學生當中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零距離互動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審判那些不道德、不講誠信、破壞環境、獵殺動物、審判那些因無錢到網吧上網而勒索他人錢財的人,他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詮釋小學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頭當一次交警,走到田間第一回農民,走回家庭當一天家庭主婦…我相信這樣的課收效一定很大。老師們,「參與是開心的,體驗是開心的,成功更是開心的!」這是小學生發出肺腑的感嘆。
三、具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課程標准》也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法規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 如何上好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

首先,課堂「生活化」。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在教學工作中充分考慮學生,不能讓學生成為聽眾,組織他們多看,多做,多參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
其次,「開放式」課堂。開放性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就是從多方位多角度的開放,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設立開放式教學活動,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
最後,「實踐」課堂。課堂呈現形式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部編版的《道德與法治》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出了更多要求,很多教師都不知道怎麼才能上好課,我推薦老師使用一些教學參考書,比如《優秀教案》,裡面的內容可以輕松滿足老師的上課需求。

4. 如何上好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博客

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教師,我總認為要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內為學生願學、樂學的學科,只有容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調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5. 初三道德與法治怎麼才能學好

先理解,然後做問答題。問答題掌握後,選擇題也就沒問題了。刷完題再背書更容易些。

6.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7. 怎麼能上好思想品德課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面臨著初中政治實行開卷考試,老師難教,學生厭學的現實問題,要上好政治課難。如何上好思品課,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的知識水平是上好一堂思品課的重要保障。老師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自己就得先把這門課學精了、吃透了。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有良好的發揮。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先有一桶水。老師不僅要把專業知識學好,其它各方面的知識也應該有所知曉,也就是指老師的知識面要廣。因為我們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扎實的專業知識,深厚的文化素養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確保講述內容的准確性、實用性和貼切性。可見,教師知識水平的重要性。我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知識外,還讀書、年報,收集熱點資料,運用所學知識上好每一節課。每學期我的教學成績都很突出。 二、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假設不同情境,利用多媒體軟體提供的圖像、動畫、活動影像等圖文音像並茂的情境代替課本上的簡單文字,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討論。運用它可以調動學生聽視覺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二學習《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做斗爭》一課時,很多同學並不以為然,認為現代人都只顧自己,犯不上為別人見義勇為,再說現在《中學生守則》中都把這一項去掉了,再講什麼見義勇為是虛偽的。對此,我並不急於將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放了一段影視資料,介紹一名高中女生在放學途中因軟弱而遭歹徒挾持的案例,當女生被挾持時,兩名男生經過……此時,暫停案例播放,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案情、猜測後果。由於案例真實,案中人物和學生年齡相近,同時也有部分學生遭遇過被劫事件,學生很感興趣,討論熱烈,猜測也五花八門。最終經過激烈的爭論,大家還是取得了一致:面對違法犯罪,任何公民都不可袖手旁觀,否則非法侵害隨時可能會危害自己;但是作為未成年人,要講究智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較巧妙地或者藉助社會力量制止不法行為。這樣利用多媒體有聲有形的特點,將學生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用媒體展示出來,創設不同的情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情感的參與和想像力、創造力的發揮,從而更有利於知識的內化獲得。 三、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能力是上好思品課的目的 要讓學生從「學會」變為「會學」,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想要上好思品課應該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

熱點內容
刑法第七部224條69800 發布:2025-07-04 23:01:12 瀏覽:402
網路道德與文明 發布:2025-07-04 23:00:12 瀏覽:415
70年代的教育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7-04 22:58:45 瀏覽:999
法律碩士法學初試科目 發布:2025-07-04 22:57:47 瀏覽:143
東莞市人民法院王 發布:2025-07-04 22:56:47 瀏覽:301
癌症病人勞動法 發布:2025-07-04 22:56:38 瀏覽:579
蕉城區人民法院招聘 發布:2025-07-04 22:41:20 瀏覽:829
順德法院雇員 發布:2025-07-04 22:28:19 瀏覽:945
2016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分析 發布:2025-07-04 22:22:10 瀏覽:332
司法考試沈陽 發布:2025-07-04 22:19:03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