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大家
A. 全國刑法大家排名
劉超、張明楷、李磊、曾立、
高明喧、陳興良、張明楷
楊艷霞
B. 五位刑法學泰斗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
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老是為黑社會辯護,我認為無可厚非。
為什麼呢?
刑法中,任何人哪怕是十惡不赦的人,在沒有經過法院判決之前,他都只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此時法律不僅要維護社會利益、人民利益。最重要的是要利用法律維護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利益。使他們受到公正的審判。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有一天你犯了罪,而且是實實在在就是你犯的。假如法律規定可以判處5-10年有期徒刑。那麼你想讓法官判你5年呢還是10年。呵呵,不用想也知道想讓判5年啦。
所以,不能因為黑社會可惡,就抓住就殺,也要經過法律一步一步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而且每一步都要做到沒有瑕疵。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老是為黑社會辯護,正可以使得審判程序來的更加公正。最後判了刑,要讓社會上一般人認為是審判是公正的,而且罪犯本人也認為是公正的。
如果僅僅是讓社會上一般人認為是審判是公正的。而罪犯本人不認為自己受到的審判是公正的,那麼,也是沒有達到公正審判的效果。
還有,在中國,律師所起的作用其實很有限的,律師辯的再好法官不採信也是白搭。
換個角度想,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也是人嘛,在現在這個社會,誰都想掙錢,掙得越多越好嘛。反正他們辯護了也不一定起作用,而且人家又給那麼多錢,何樂而不為呢!
呵呵
不知道你能否同意我的觀點。打字打得手都累了,給點分吧!!
C. 中國著名刑法學家有哪些
我國比較有名的刑法學家,根據院派來統計,可參考如下,但是不代表歷史觀點:
刑法肯定是清華最好,張明楷、周光權、黎宏、勞東燕這個團隊,不但學術水平高,而且,在觀點、理念和體系也領先人大和北師大法學院太多了。
改革派:大陸法學派(德日):張明楷(清華)、周光權(清華)、黎宏(清華)、陳興良(北大)
保守派:傳統學派(蘇俄):高銘暄(人大)、馬克昌(武大)、趙秉志(北師大)
D. 中國著名的刑法學教授有哪些
刑法學界主要分為兩批(其他的小的派別不算),這兩派的掌門人,一個是張明楷,一個是周光權。另外,中國政法大學知名的刑法學教授還有曲新久、阮齊林、羅翔、趙天紅等。
下面是對於兩個掌門人的介紹
1.張明楷,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原湖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同年攻讀本校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到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研修,1995年任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員,1996年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教授,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1998年2月調入清華大學。張明楷教授多次獲得各種社會獎勵,多次被評為司法部優秀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2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其科研成果也曾獲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等。
2.周光權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曾為日本名城大學法學部訪問學者(2001年4月至2002年2月)。出版《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等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2002年獲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胡繩青年學術獎」。
E. 求刑法學大佬
張某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專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屬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從形式上貌似相約自殺,但是張某本身真實目的是用這種形式掩蓋殺死趙某的目的,並且在趙某服葯後極力阻撓他人施救,進一步坐實了其殺死趙某的企圖。最終結果趙某死亡,因此張某從刑法的各個方面,都符合故意殺人。故應當以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從一共二百片葯他只服了二十片也能看出他本身並不想自殺,只是誘騙對方自殺。
F. 大家認為刑法學中,哪位教授最權威
當然是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博士生導師阮齊林教授啦 好想做他學生呀 努力中ing
G. 刑法學大家有哪些
張明楷
H. 幾所政法大學的刑法學專業哪個比較好
中國復政法當然實力最強,制你是跨專業的話建議考中國政法大學,當然,五所政法院校中中國政法大學是難度最大的。
還有一些資料供你參考:
華東政法的校長是研究法制史的
中南財經政法的校長是研究知識產權的
西南政法雖然走了很多名人,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學術實力和業內認可度仍然很高,僅次於中國政法,尤其在南方更是這樣。
華東政法地理位置好些,但如果你不打算以後在上海發展的話,這個無所謂。
西北政法還是別去了,雖然西安的經濟可以比武漢還強些,但西部整體上經濟狀況尤其是服務業(當然包括法律行業)遠不如東部。
I.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張明鍇、高銘暄等。
1、高銘暄
高銘暄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2、張明楷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5年將出版第5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9)刑法學大家擴展閱讀
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1、規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銘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明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學
J. 關於刑法學,我有一個目錄,大家誰知道這是哪本刑法書
其實我想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怎麼可能這樣的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分為三部分 總則 分則 和附則 這明顯就是一本刑法教材 我只能排除他不是張明楷的刑法第三版 至於是那個版本的呢 我就不是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