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讓中國人有道德

讓中國人有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2-13 20:11:52

Ⅰ 怎樣可以提高中國人的道德水準即:99.9%達到做人底線,80%有成為有道德的人的慾望

這個理論上容易,實際上難。不然早就全面提高了。
1,提高經濟基礎,消滅貧困。
2,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從中國的人口來看,哪個都很難。

Ⅱ 中國人為什麼陷入了道德危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古到今,道德在中國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位置。犧牲自己以利他人,犧牲個人以利整體的利他主義和集體主義道德宣傳比任何別的國家都響亮。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當下的中國正在討論的卻是建立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根本談不上去建設更高的毫不利己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中國人的道德是怎麼敗壞的?作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在逐步建立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但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社會的道德倫理機制,這才是中國人變得「缺德」的真正根源。眾所周知,西方的市場經濟理論發展了幾百年,而市場經濟理論的鼻祖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經濟學家,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一位傑出的倫理學家。亞當·斯密一生從事學術研究,留下了兩部傳世佳作:《道德情操論》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國富論》)。他在《國富論》中闡述了「看不見的手」的古典經濟學體系已被我國思想理論界所熟知,但在《道德情操論》中闡述的市場經濟社會的道德倫理觀,卻長期未被我國思想理論界所關注,而這兩部巨著也正是西方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經濟學基礎和倫理學基礎。 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典故:辛亥革命前,嚴復先生於1901年翻譯了《國富論》,卻把《道德情操論》留在了英國。「五四運動」期間,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的目的是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西方的各種理論學派和著作大量湧入中國,但奇怪的是,其中竟沒有市場經濟社會的倫理學基礎著作《道德情操論》,由於思想理論界對《道德情操論》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直到今天,中國也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社會的道德倫理觀。據筆者考證,中國最早《道德情操論》的中譯本是在1997年,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被整整耽誤了96年,這實在是中華民族之不幸。 為什麼說《道德情操論》建立了西方市場經濟制度的倫理道德基礎呢?在亞當·斯密所處的18世紀,英國的社會、經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但西方傳統的道德學家們仍堅信「貧則德高、富則腐化」,贊美古代社會為有德的社會,近代商業社會則是「奢侈、墮落」的社會。當時的學術界及社會輿論,普遍關心的核心問題也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道德是否會墮落。當時大多數的「有識之士」皆認為:商業化的發展必將使整個社會的道德、倫理衰敗,終將招致人類文明的衰退。 亞當·斯密對當時的英國社會現狀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與傳統道德學家們完全不同的看法。亞當·斯密將其倫理學研究建築在激發利己心的基礎之上,他認為仁慈、利他主義等都是不穩定的、偶發的、非持久性地心理驅動力。面向普通的人們,傳統的道德說教方式——樹立聖人、英雄人物,以其所謂的先進事跡教育大眾的方式無濟於事,這樣的理想,在現實中不過是不正常的、特例而已。而利己心則是人類的本能,在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社會制度下,利己心具有自發地趨向美德的內在力量。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社會中,無需道德說教,市場化過程本身就是培育並實現良好道德、倫理的場所。它不僅擁有自動調節社會資源分配的經濟力量,還具有自動調節人性,使之趨向公益的道德力量。在市場經濟中,追求富裕的過程就是道德修煉的過程,這是一個無意之中的結果,意味著每一個市場的參加者誰也沒有意識到在經商中使自己高尚起來。 亞當·斯密還提出,自由和獨立的人格是自然產生美德的兩大條件。在市場經濟社會里,社會和經濟活動的主體必須具有自由和獨立的人格,其個人倫理或者說國民性才表現為基於利己心的慎思之德。隨著商業的發達,市場社會的國民在經濟上自立為生的過程中自然會具備道德涵養,勤勉、謹慎等美德也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從長期看,一個民族或國家將通過自由的市場經濟而成為有德之國,其國民的富與德(物質富裕與道德)將自然而然地同時實現。即國民在積累經濟資本的同時,積累勤勉、節儉、誠實、守約、守時等道德。這是因為市場社會存在著看不見的道德強製作用,無形之手的倫理學涵義正在於此。 理解了亞當·斯密的道德倫理學,也就不難理解美國的民主,不難理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將數百億美元巨額財富捐獻給社會的慈善行為,他只不過按照亞當·斯密所奠定的社會道德准則行事,鋼鐵大王卡內基、「股神」 巴菲特的慈善行為不也是對亞當·斯密道德理論的忠實履行嗎?因為在亞當·斯密的道德哲學中,富與德(物質富裕與道德)同時實現的最終結果就是:市場社會的國民富而有德,因為國民在追求富裕的過程中進行了道德修煉。 跟儒家思想在中國一樣,亞當·斯密的原著雖然比較晦澀難懂,但其倫理思想在西方的影響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亞當·斯密的學說成為自由市場經濟國家的主流道德倫理標准,已經滲透到每個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的骨子裡面。這些國家的政府就是要讓所有的國民,包括從嬰兒到老人,清清楚楚地知道,作為一般的國民,不需要太高的道德要求,只要遵守法律,按照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來追求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幸福,富裕與道德就可以同時實現。 作為市場經濟的聖經和商業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亞當·斯密的道德倫理學說已無須冗言論證。但由於中國社會的主體人群長期以來對亞當·斯密道德哲學的了解甚少,在這種背景下,亞當·斯密的商業道德哲學能否結合中國的國情,逐漸形成新的市場經濟社會條件下的道德標准,尚是個未知數。 可以說,千百年來,中國從沒有進入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社會,中國的道德傳統完全是建立在儒家道德基礎上的,現在我們進入了市場經濟社會,我們的道德倫理教育要麼停留在以前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階段,要麼祭出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法寶,但這些道德教育都解釋不了市場經濟社會的各種現實,很多道德說教甚至是與現在的市場經濟完全矛盾的,所以主張回歸道德傳統的論點可能會使國人的道德價值觀念更加混亂。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向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學習,選擇了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的復興之路。市場經濟的發展打破了中國人的道德價值觀,使得原有的價值觀沒人信奉,而新的價值觀又沒有形成。所以今天中國社會的道德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傳統的、沒落的連同新生的許多道德觀念混雜在一起,尚沒有形成被普通大眾信服和接受的主流道德標准。缺少適當的道德理論引導,又失去了宗教信仰的道德約束作用,中國人也就無所畏懼,不擇手段地追求起自己的利益來。 按照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國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富與德(物質富裕與道德)同時實現的前提條件並沒有出現。特權階層依靠制度缺陷和社會不公迅速致富,大量沒有經過道德修煉過程的暴發戶成為社會道德淪喪的毒瘤,他們使整個社會傾向於投機取巧而非勤勞致富,這些都是違背亞當·斯密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理論而種下的惡果。 亞當·斯密的理論在幾百年前就很好地解釋了商業社會中道德敗壞和腐敗產生的根源。他認為妨礙人們勤勞工作、阻止人們實現生活改善願望的制度就是社會道德墮落的根源。例如:特權、壟斷、管制、保護等制度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道德風險,不僅僅阻礙了社會經濟的自然運行,而且還造成了商人的腐敗和墮落,它使商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投機取巧而獲得壟斷和超額利潤上,導致腐敗的產生和社會道德的敗壞。 選擇了資本主義並不等於就是市場經濟社會,一個國家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主要看這個國家市場的自由競爭程度。如果中國消除不了特權、壟斷以及不勞而獲的各種根源,讓社會中的特權階層繼續依靠權力和關系去掠奪財富,而不是讓國民按照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去追求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幸福,並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商業社會的道德倫理觀,目前中國社會道德觀念的混亂狀態就難以改變,也就無法防止整個社會的道德下滑。 作者並不主張完全模仿西方的東西,特別在國人最重視和引以自豪的倫理道德方面,如果傳統的道德理論能夠解決現有道德危機問題,則無需畫蛇添足地學習西方。理論無國界,市場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發展了幾百年,除了亞當·斯密的道德哲學,尚沒有任何其它理論能夠解釋市場經濟社會所發生的一切,不實行拿來主義,借鑒經過西方社會幾百年檢驗的商業道德哲學,中國很難避免國民「缺德」和「文明古國」世風日下的道德尷尬。

Ⅲ 中國人到底有沒有素質!有沒有道德的

現在中國人的整體素質並不高,這是正常的。但那些是個別現象。因為中國人的意識已經形成,素質將會越來越高的

Ⅳ 為什麼才能讓中國人有道德心 不會再有什麼什麼彭宇案出現

不可能!

Ⅳ 為什麼現代中國人沒有道德底線

被金錢,利益驅使的,國家發展太快,只注重金錢,不管道德,從80年代教育開始,基本沒有思想品德這門課程了,20年後會更加嚴重,然後隨著人口減少,法律健全,不久將來會慢慢變好的,誰能趕上就不知道了。

Ⅵ 中國人還有原來的品德和道德嗎

從中國足球來看中國人的道德品質 有人說中國的人品道德很差,也有人說那回只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有答道德有人品的.我來不是和你吵架辯論的,咱們從中國足球看看就能知道了. 曲波: 剛出名的時候大家都很看重他,認為他是中國的"巨星",還去紐卡斯爾試訓過,可是回來以後人就沒落了,玩女人、賭博、吸毒他樣樣來. 安崎: 02世界盃他成為中國替補門將出征,雖然中國隊的成績不好,但是回來以後他也是個"腕兒"了,結果呢,以上我說的幾樣全有他,這還不夠,他還弄一個"強奸事件"出來. 張玉寧: 中國足壇的公子哥,人長的帥,球踢的好.原來踢的是不錯,可是出名了以後呢,心思根本就不在足球上了.聽說不管哪的黑社會,只要在中國都要給他面子,多牛氣.還有,球技不如人家就陷害人家,這種人真是可恥又可笑. 其實象這種球員在中國那是數不勝數,我只是用這幾個人來舉個例子,他們也是最典型的.大家看看,這些人就是各個俱樂部和中國足協培養出來的"中國球星",這些就是壞里揣著上百萬的工資還干出這些惡心人的事的"中國球星".中國的"暴發戶"們,可笑,可恥,可悲.

Ⅶ 中國人還有道德底線嗎

有的。只不過近年來放鬆了道德方面的教育,教育方面,只教書,不育人,社會物慾橫流,道德底線的起點太低而已。

Ⅷ 中國人現在還有道德觀嗎

不同時代的道德觀略有不同,現代人也有道德觀,只是需要有人去正確灌輸。在目前版以經濟發展權為第一的背景下傳統以及現代道德觀都被忽略了,不僅僅是道德觀被忽略,愛國,集體或者大局觀也被忽略。過度強調個性化,自由價值觀等等。

Ⅸ 談談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寫一篇一千字的作文

「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已在全國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這項活動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出發,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
成長規律,動員全國城鄉未成年人,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道德規范,增強道德意
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
懈努力.當代未成年人將承擔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把廣大未成年人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
者和接班人,是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任務,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的保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
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黨的十七大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體
現了黨和國家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未成年人中進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少年
時期是長身體時期,也是思想道德觀念形成時期,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長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帥」(司馬光語),思想道德是未成年
人健康成長的主導,關繫到他們將來成為什麼人,走什麼路,能否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要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就要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
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在廣大未成年人
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要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按照簡單易行、切實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組織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學習
當中,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打牢道德基礎.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也是億萬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願.億萬未成年人的成長和發展,牽動著億萬家長的心,關繫到億萬家庭幸福.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而僅僅在生
活上關心他們是不夠的,還要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們提高鑒別力,增強免疫力,養成自製力,防止錯誤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蝕,抵制色
情、暴力、賭博、毒品等丑惡現象的誘惑,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避免危害.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僅僅讓他們掌握知識技能是不夠的,還要
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讓他們學會做人,與他人和諧相處,適應市場競爭,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自立於社會,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真正成為高素質人才.孩子有出息,家庭才幸福;家庭幸福了,社會才安定和諧.全團帶隊是共青團的責任,服務青少年是共青團的職能.各級團組織要積極配合有
關部門,大力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要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一主題,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組織動員優勢,積極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和
社會各方面踴躍參與,使「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為影響和號召廣大未成年人的響亮主題,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活動品牌.

Ⅹ 是什麼讓中國人的道德水準淪喪殆盡!

記得魯迅先生選擇棄醫從文是因為在東北看到日本人殺中國人,而圍觀的恰恰是中國人,於是他感覺到當時真正需要醫治的不是中國人的身軀,而是中國人的靈魂。 於是,魯迅就棄醫從文,用文字來喚醒當時還在沉睡麻木的中國人。 結果日本人被中國人趕走了,中國人自己當家做了主人,從貧窮落後,到現在的小康。 當今,郭美美事件無論是真是假,都在玩弄著中國人的感情,從此不再捐款到紅十字會。 因為你的捐款,都到了貪官手裡包養情婦,為情婦買豪車,買別墅。 知道這些事實後,你還捐錢嗎? 你去獻血,而你的血是捐給了血站,醫院要用血還要從血站發錢買血。 當你知道你獻的愛心被別人當做賺錢的工具時,你還獻血嗎? 不是中國人沒血性,沒人性,而是這些人在利用中國人善良,在玩弄中國人的感情。 當中國鐵道部發言人面對死傷幾百的動車事故時,竟然給鐵道部開拓罪責,整出個「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的曠世名言。這是在無視生命,不作為。 在當哈爾濱方正縣為日本鬼子立碑頌篆,認賊作父時,我們的民族情結又在哪裡。 丟人丟到國際上去了…… 可以說,現在中國人已沒有了基本的信仰和道德水準,完全被金錢,權貴迷失了方向。 中國人道德的缺失,追根究底,完全是那些貪官的無恥行為所引起的。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205條 發布:2025-07-01 14:10:37 瀏覽:852
最新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7-01 13:56:32 瀏覽:609
違反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 發布:2025-07-01 13:50:48 瀏覽:634
金沙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01 13:49:30 瀏覽:61
湖北勞動法護理假規定 發布:2025-07-01 13:39:10 瀏覽:106
清華q法學 發布:2025-07-01 13:37:26 瀏覽:934
工程建設法規試題 發布:2025-07-01 13:25:43 瀏覽:558
法治織金公眾號 發布:2025-07-01 13:10:12 瀏覽:160
婚姻法公證 發布:2025-07-01 13:00:10 瀏覽:586
勞動法對兼職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01 12:28:14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