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導學案
這則實驗說明,反饋方式的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同。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內成績對學習有重要的促進容作用,而且及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好。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及時了解,對學習積極性有強化作用,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② 如何使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導學案
一、課前精心編寫導學案
編制導學案要求老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吃透新課標。條件具備的,可以集思廣益,發揮學科教研組的功能,集體備導學案,導學案的質量決定了課堂學習的質量。課堂上由學生來展示,老師來概括、總結、延伸,這就對學生的預習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這個環節最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效果顯著的課前預習。只有導學案精練、完美,能使學生容易接受,學生預習才會充分、深入。導學案的「導」是關鍵,預習的材料盡可能選取具有時政特色的。學生關注的。能突出課程重難點的材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問題應明確、有一定梯度、環環緊扣,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完成學習的過程。這樣,不僅課堂舉重若輕,各層次的學生參與的熱情也高。
分組合作時,教師可以將不同梯次的學生安排在同一小組內,便於發揮優生的輻射帶動效應。可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然後進行小組展示,對於表現優異的學習小組,要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各小組要結合其他組的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
三、導學案的課堂評價
轉課堂上,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各小組,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預習心得,從中發現問題。對於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高度關注,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個小組協助解決,仍有困難的,教師再集中講解。課堂上要積極引導,採用一些激勵性的評價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給預習好的小組展示加分、將他們的導學案放在板報上展覽等,激發他們的求知熱情。
導學案的使用給學生搭建了平等競爭的平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在課堂檢測完成後,教師就可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先讓小組成員自查,然後組織小組間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課堂檢測做得最完美,哪個小組還有待改進。競爭是一劑課堂興奮劑,這種好勝心理會驅使學生樂於參與比賽活動,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參賽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個個都十分投入,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練習量,又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會看到平時不太喜歡思想品德課的學生也表現得很積極,組員之間更是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督促,團隊意識得到了極大提高。。
四、導學案的課後反思
教師要精益求精,要對導學案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反思、總結,使導學案不斷完善,讓導學案的設計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更能顯著提高課堂效益。
為了使用好導學案,學生也要完成導學案歸納小結,主要由學生來總結所學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感受、心得、體會或提出疑難問題,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培養學生良好的反思習慣,並整理在導學案上。
導學案的應用使學生在學習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減少了學習活動中的很多無效環節,節約了時間,讓學習時間變得更為充裕。教學的真諦在於激勵、喚醒、鼓勵。導學案培養了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的能力,使學習成為他們終身擁有的能力。
當然,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是在摸索中前進,都難免遇到各種問題,導學案也不例外。如個別學生參與不積極,存在應付現象等。但我相信只要教師肯於鑽研,通過不斷的完善,導學案課改模式一定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生樂於學,學中樂!
二、課堂高效利用導學案
課堂上導學案應用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成員間相互配合,通力合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把整個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五至八人,教師把學習任務明確到各小組,全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各小組在教師指引下,能夠做出快速反應,這樣既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使部分學生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成功、體驗快樂,又能讓部分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通過「傳。幫。帶」的方式較輕松地接受新的知識。
學生要先根據導學案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等進行學習,以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為主。
在預習時,要明確學習目標,了解本課的學習重、難點。有疑難問題的,同學間可以互相交流。
要培養學生在預習時能用符號對自己所預習的內容進行分類標記的好習慣,這樣在聽課時就會有的放矢,減少無效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