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毛筆道德

毛筆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2-20 21:03:05

道德高尚楷書毛筆字

如下圖所示

⑵ 急求~~道德與法律的毛筆字 要圖片

您好!您只要「道德與法律 」這五個字么? 請問您想要什麼書體的?

⑶ 我們身邊的傳統文化毛筆了解50字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之京劇 編輯本段簡介 一、客觀歧義 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學者們尚不能得出定論,除了多維視野的原因外,還有語言學角度的客觀歧義。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開個玩笑,一個男人站街角,呸一口唾沫飛出去,就是一個文化現象了。如果是兩個女人,一個哼一聲兒,一個呸一聲兒,這文化就復雜多了。文化的廣義性,導致研究文化的人,常常有狗啃刺蝟難下嘴的尷尬。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說:我被託付一件困難的工作,就是談文 傳統文化之崑曲 化。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磨。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它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我們想用文字范圍它的意義,這正象要把空氣抓在手裡似的。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裡之外,它無所不在。呼呼,講到這里,同學們就會發現,這傢伙抄襲我們的道家始祖,試看老子原話: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物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用不著翻譯,大家就能看出來,洛威爾抄襲老子,僅把名稱換了一下,老子談的是道,這丫改成文化了。這里開個玩笑啊。 二、狹義解釋 狹義上講,文化僅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在此基礎上,又根據視角的不同,對文化結構進一步分類 首先,從時間角度上講,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 其次,從空間角度講,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 其三,從社會層面上講,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姜義華先生分之為規范性文化,非規范性文化,半規范性文化。這種分法比較新穎,所以著重介紹一下。所謂的規范性文化,姜先生認為是以儒家經典為經,以歷代官修史志為緯,在 傳統文化 長期流遷演化中廣泛吸收了道,法,陰陽,縱橫,玄,佛諸家學說而形成的經史文化,是中國小農社會的具有最高權威的規范性文化。與此相應的,則是普遍存在於一般民眾中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與人的種種關系,風俗,習慣,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潛在意識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規范性文化。除去這兩種文化之外,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半規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對經史文化呈半游離狀態的各種文化教育,宗教娛樂活動,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等俗文化代表作。當然了,我覺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才有效)。 其四,從社會功用上,分為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 其五,從文化的內在邏輯層次上,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 其六,從經濟形態方面, 又有牧獵文化,漁鹽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商業文化之分。還有人在其中搞著色,黃色文化,藍色文化什麼的。 三、其他分法 除此之外,還有分得更俏皮的,比如張遠山先生在他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隨筆中,把文化分為頭腦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與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為兩段,為胯部文化與胯部以下文化。他說,以唐中葉(安史之亂)為界,此前是中國文化上半身,此後是中國文化下半身。細分的話,從堯到周,即公元前3千年到公元前552年孔誕生,約2500年,是中國文化史前時期,尚沒有頭腦。孔子誕生前後,春秋戰國,中國進入了頭腦文化時代。秦始皇在一統,集權加專制,胸脯拍得啪啪響,中國進入了胸膛時代。漢朝拍得更響了,拍得匈奴大兵都哆嗦。霍去病墓關的石豬石馬,一看就知道是最沒頭腦的人刻的。最有頭腦的司馬遷,卻被最沒頭腦的武帝閹了下半身。也是這個沒頭腦的漢武帝,宣布獨尊儒術,導致中國兩千年的知識分子大都成了無腦人。總之,張先生這么分,分得很俏皮,之所以給大家羅嗦這么多,無非是想給大家一點啟示,同學們如果有興趣,不妨獨創個分法來。 編輯本段關鍵詞 一、諸子百家 ★傳統縱覽★: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 ★農業文化★:農家、農民起義、鋤頭。 傳統文化之剪紙 ★皇宮官府★:宮廷文化、帝王學。 ★諸子百家★: 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仁、義、禮、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莊子;道德,無為、逍遙) 墨家(墨子、《墨子》、兼愛) 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 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雜家(呂不韋) 農家(《呂氏春秋》) 小說家 兵家 醫家 二、藝術 ★琴★:笙、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 陽春白雪》) ★棋★: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 ★書★: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 ★畫★: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 三、傳統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傳統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歌、賦、《詩經》 、《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四大名著。 ★傳統節日

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子毛筆書法隸書(圖片)

答案如圖

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自《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其主要內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4)毛筆道德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意義: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

⑸ 想要有毛筆字的道德經文字

一樓說的《小楷書道德經》,由趙孟頫書寫,很不錯,字非常漂亮。

還有就是當代書法家寫的《宿悅書道德經》,毛筆行楷,也非常不錯。

自己到書店或網上買吧,不貴。

⑹ 老子道德經繁體毛筆字手書的價值

那得看是誰的書法作品了(前提是別出現錯別字兒)

⑺ 免費欣賞道德經行書毛筆字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專

注釋:
反,反向、相反屬。

理解:

反向循環運轉,是道的運動,微弱的能量,是道的作用對象。

天下萬物產生於有形的物質,有形的物質又產生於無形的東西。

這里無形的東西,可以是無形的宇宙能量等等(第十四章,三種基本的東西),也可以是智慧生命的想像力創造力。

注意:
本章和第四十二章的上半部分相連接。

⑻ 關於孝道的毛筆字寫什麼

供選擇參考「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2、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3、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6、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7、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2、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3、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4、長幼有序。——孟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6、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8、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20、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21、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2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3、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27、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28、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9、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0、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3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3、子孝父心寬。——〖宋〗陳元靚

34、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35、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36、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37、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 《勸孝歌》

38、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3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4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41、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42、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43、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何鑄

44、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45、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47、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48、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春秋〗孔丘

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50、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經》

51、永言孝思,思孝惟則。——《孟子》

52、堯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綱

53、詩書立業,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54、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55、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清〗王永彬

56、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名賢集》

57、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後漢書》

58、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5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字嚴

60、首孝弟,次謹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摘自:名言網 www.geyanw.com

61、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62、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

63、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64、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注釋: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

6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

66、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67、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注釋: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6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注釋: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69、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注釋: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70、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注釋: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7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出自《家語·弟子行》。注釋: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72、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注釋: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7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74、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7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出自《勸報親恩篇》。 注釋: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76、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出自《勸報親恩篇》。注釋: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7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出自《名賢集》。注釋: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78、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出自《三國志·魏書》。注釋: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79、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注釋: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8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81、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注釋: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82、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83、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出自(明)《增廣賢文》。注釋: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84、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出自(清)《增廣賢文》 注釋: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

⑼ 遵守公民道德毛筆字怎麼寫

遵守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規范是一個國家所有公民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規范的總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則、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規范

熱點內容
甘肅天水法院院長 發布:2025-10-01 06:38:48 瀏覽:470
聘任製法官助理待遇 發布:2025-10-01 06:38:03 瀏覽:96
法治競賽節目 發布:2025-10-01 06:27:15 瀏覽:984
崔建遠合同法五十一條 發布:2025-10-01 06:19:11 瀏覽:957
法律咨詢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1 06:15:37 瀏覽:524
法院執行收據 發布:2025-10-01 06:13:24 瀏覽:712
立法與依法治國關系 發布:2025-10-01 06:05:29 瀏覽:340
勞動法歷年自考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10-01 06:05:28 瀏覽:996
司法部法律考試官網 發布:2025-10-01 06:01:53 瀏覽:674
原點法治療白血病 發布:2025-10-01 05:51:53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