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緊急避險

法學緊急避險

發布時間: 2021-03-04 21:56:45

① 法律上的緊急避險的情況具體指的是什麼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專生的危險,不得屬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緊急避險的條件1避險的起因——只有遇到危險時2避險的時間——正在發生的危險而實施3避險的目的——必須是正當的緊急避險的條件4避險的限制——客觀上,必須迫不得已,主體上,在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得在發生與其特定責任有關的危險時實行緊急避險。5避險的限度,避險所造成的損害,小於所避免的損害,所謂「兩權相遇取其輕」

② 請問,『刑法』中說的緊急避險,就不負刑事責任了

緊急避險中如果造成的危害明顯大於你要避免的危害,給國家或個人造成嚴重危害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不過可以從輕處理。

③ 什麼叫超法規的緊急避險

不是超法規的緊急避險,也沒有這個名稱。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版應有的危害。即所損權害的利益等於甚至大於所保全的利益。避險過當應當負法律責任,但在刑事上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避險過當的處罰
刑法第21條第2款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刑法理論上,把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的行為,稱為避險過當。避險過當不是一個罪名,在追究其刑事責任時,應當在確定其罪過形式的基礎上,以其所觸犯的我國刑法分則有關條文定罪量刑。在避險過當的罪過形式中,大多數是疏忽大意的過失,就是應當預見到緊急避險所損害的權益大於或相當於其所保全的權益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當然,在少數或個別情況下,可能由間接故意或過於自信的過失構成避險過當。由於避險過當在主觀上是出於保全合法權益的動機和目的,在客觀上發生在緊迫的情況下,因此,對於避險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④ 法律中緊急避難的種類

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車道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統計法治原則 發布:2025-09-29 11:19:03 瀏覽:351
法院梁明 發布:2025-09-29 11:18:25 瀏覽:657
行政法的功能作用及價值 發布:2025-09-29 11:11:49 瀏覽:740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聲明 發布:2025-09-29 11:11:48 瀏覽:738
暨大宿舍法學 發布:2025-09-29 11:03:56 瀏覽:804
勞動法中關於哺乳期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10:50:53 瀏覽:642
紹興市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29 10:45:46 瀏覽:303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
皮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29:01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