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明太祖道德經

明太祖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1-03-07 03:00:55

A. 中國歷史上哪些皇帝注過《老子》

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B. 以下五位皇帝中,哪一位沒有為《道德經》作過注

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道德經》作過注,他們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趙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竹簡《文子》稱《上?經》、《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漢景帝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C. 尼采和朱元璋是怎樣評價道德經這本書的

尼采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他曾經評價老子的《道德經》一書說,像一個版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權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也是明太祖,他曾經評價道德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

D. 朱元璋對老子的哪句話不贊同

其實古代帝王都不是喜歡儒家思想,但是又要用
這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恐怕得寫論文了。簡單點說,當中國發展到帝國郡縣制的時候,所謂」仁「,已經不能用來約束皇帝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還真的只是一種社會思想而已。先秦諸子所處的時代,思學較為開放,學者先賢們也大多比較敢說。對於政治,孔子相對溫和,而孟子則相當大膽的批判。「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由此可以看出,那時的儒家,要求的」仁愛「、」正名「,是雙向的,君王和臣子都應當做到的。之所以儒家會產生如此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思想,與當時的政治制度有關。春秋戰國是東周晚期最重要的時期,社會動盪,國與國相伐,天下大亂,周王室衰微。此時的儒家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局面,是因為禮壞樂崩。那麼解決辦法,便是恢復周禮。由恢復禮制演變出的儒家,有著一整套相當成熟的思想系統。但是,到了秦朝統一六國,一切就都變了。邦國變成了郡縣,封建變成了集權,王權變成了皇權。孔子所極力倡導的周禮,以及背後的周王室,此時已徹底消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儒家思想需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於是,有了新儒家。對秦王朝來說,一個統一的大帝國,當然不能由著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道家等等一干思想學說流竄禍國,它需要一個統一的、自上而下都能行得通的國家思想。所以,秦王朝選擇了法家思想作為帝國的核心價值觀。但由法家治國方針而來的秦厲二世而亡,其結局是非常悲催的。因此,到了漢朝,經歷了幾十年的道家休養生息之後,儒家思想被抬上桌面,成為國家大力扶持和宣傳的思想機器。歷代帝王有多少是從心底里真正尊崇儒家思想,其實是可以打上一個問號的。但儒家深受統治者喜愛,倒是可以確定。而這,並不是因為儒學真的有多麼強大的魅力,只是因為它很方便治國。它之所以便於治國,則是因為新儒家對儒學進行了改造。而其改造的重點,便是弱化儒家對帝王的要求,強調臣民對國家和帝王的效忠。這也就是歷朝歷代喜愛尊崇儒家的原因。帝王可以選擇是不是施行仁政,但老百姓是沒的選的,只能忠君愛國。如果你不服氣,要麼出國,要麼造反。更不用提所謂「獨尊儒術」帶來的大量儒學士人進入朝廷做官,這簡直就是對儒士一種收買。所以,作為下級的儒士,就算統治者做不到「仁」,又能怎麼樣呢?

E. 現行的《道德經》和《南華真經》據說都不太完整

古代文獻在傳承中缺失,或被統治階級故意修改(特別是皇帝),後人根據自版己理解而修正所謂權的錯漏(特別是名人),都可能導致文獻的改變。且有些朝代會大面積焚毀古代文獻以統一思想,維護其統治,特別是秦、南北朝、清等朝代,要考證最完整的原始版本很難。
《道德經》亦不例外。其版本很多,現發現最古版本為「郭店楚墓竹簡版」,其次為「馬王堆帛書版」,著名的由漢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唐「龍興觀本」,宋「蘇轍本」等,其中皇帝御注也不少,「龍興觀本」即為唐玄宗李隆基注,後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等都有注。
《南華真經》我不了解。

F. 中國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史料記載有八位皇帝注釋過《道德經》。這其中有四位皇帝的注本已佚失無法考證。注釋作專品流傳下來屬的有四位皇帝。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1. 唐玄宗李隆基第一個開御注《道德經》先河的皇帝《御注道德真經》。

  2. 宋徽宗於政和元年(1118)八月,下詔把他的《御解道德真經》頒行天下。

  3. 明太祖朱元璋《道德真經》。當皇帝的第六年親注《道德經》頒布天下。

  4.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御注道德經》。


    另外4位皇帝和他們注本是:


    1.梁武帝《老子講疏》、《老子義疏理綱》;

    2.梁簡文帝《老子義》、《老子私記》;

    3.梁元帝《老子講疏》;

    4.魏孝文帝《老子注》、《老子義疏》等,

    非常可惜的是原注本早已佚失。

G. 老子在哪著《道德經》 《道德經》是什麼時候寫的

河南的淮陽,有伏羲、畫八卦,還有老子、《道德經》,了不得!
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之首,6000年前的老祖,離我們太遙遠。老子就不同了。孫悟空偷吃了他仙丹、被他扔進八卦爐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那位太上老君,是我們婦儒皆知的「大明星」。
從淮陽市區到鹿邑縣沒有多遠。可本來幾天都是大晴天,就在要去鹿邑的當天,一早五點多鍾就下起雨來,而且越下越大,到我們出發時已是瓢潑,連傘都頂不住。到了太清宮,天象個大漏勺,地上如汪洋。不分男女老幼,統統脫鞋卷褲腿,冒雨趟水。我說,是不是老人家嫌我們來晚了不高興,挑禮了?講解員是個女孩,她笑了,說我們這里有句諺語:貴人出門雨水多!當年唐太宗、宋真宗、明太祖來祭祀老子,也是時逢大雨――這都是有史書記載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生於河南淮陽的鹿邑縣。這在古藉上有記載,地上有跡遺的,至今尚存的太清宮、老君台就是他老人家的遺產,還有唐、宋、金碑為證。老子是世界級的思想家、哲學家,華夏智慧大師,道家的祖師爺。他離我們已經2500多年了。
老子的老爸李乾為周御史。老子後來也做了東周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又兼皇室秘書,即「錄事」。諸侯、大臣開會,他作記錄。這樣的身份地位,加上他從小好學,所以博古通今,知曉天下,思想深邃,洞悉人世;後來見諸侯紛爭、天下大亂,他遂辭官回鄉講學。他的拿手本領就是講道,上下古今,包羅萬象。由於道學高深,名氣很大,「追星族」不少。
孔子就曾多次追到東周都城洛陽向他求教。有一次,老子見這位躊躇滿志、鼓吹復古的「憤青」,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講了一通「道」。孔子雖然覺得不解渴,但後來他向弟子們談到他的老師時還是很崇敬的:「鳥,吾知其善飛;魚,吾知其善游;獸,吾知其善走……至於龍,吾不知其能乘風雲而上。老子,猶龍耶!」意思是說,那老先生太高深莫測了,如騰龍駕霧一般。至於老子到底講了些什麼,孔子沒說,也沒見別人有記錄。
最後,老子並沒有乘風雲而上,而是騎了一條青牛出關去了。這關叫函谷關,關長叫尹喜,也好道術,是老子的崇拜者。他得到消息早早做了准備,等老子到來,便熱情接待,傾吐好想好想之情,並一再請求,說您老就要遠走他鄉,能不能把您的那些學問留點下來,讓我輩見物如見人,以免將來思念之苦?估計白發飄飄的老頭他鄉遇知音,又喝了二兩,心裡有點熱乎,居然就答應了,於是提筆將自已畢生的思想精髓,濃縮到五千字之中,這便成了流傳至今的《道德經》。
五千字的《道德經》,以一當百,以十當千,不僅凝聚了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精髓,更是包羅萬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治國如烹小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翻譯最多的一部是《聖經》,另一部就是《道德經》。西方哲學大師黑格爾稱「老子是東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另一位思想家尼采認為,《道德經》「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事實上,《道德經》是中國最早的個人原創作品,是華夏哲學、文化之根。
感謝那位守關的尹喜,因為他的追星才追出一部中華文化絕版。不久,尹喜也辭官西行上了武當山,成為那裡的道教開山鼻祖。

H. 太清宮的道德經注碑

「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該碑位於太極殿前神道東側,立於唐天寶元年,即742年,碑高3.7米,寬1.2米,厚O.36米,碑首為半圓型,首身一石,碑身四面刻字,正反兩面為正文,每面22行,滿行51字,隸書字體,左右兩側為文人題詠。碑文內容為唐玄宗李隆基對《道德經》的釋文。一、這通碑是現存碑刻中最早的。從東漢桓帝時大臣邊韶來拜謁老子立碑時算起,太清宮歷史上有許多碑刻,因為年代的久遠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絕大部分碑刻都毀掉了,只有極少數的碑刻留存了下來。這塊碑刻是留下來的近20通碑刻中立碑年代最早的,太極殿前牆上的碑刻是元代的,神道東西兩側的碑刻為金代,清代的,而這塊碑是唐玄宗時期的,距今已近1300年了。
二、這通碑是皇帝對《道德經》的注釋文,是後世認識唐玄宗與老子《道德經》,唐朝與老子及道教關系的好教材。在中國歷史上,皇帝注釋《道德經》者有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幾位,但以立碑和親筆注釋兩種形式註解《道德經》的只有唐玄宗一人。
唐玄宗等幾位皇帝註解《道德經》,為後人研究《道德經》提供了新的視角,他們同學者、文人註解《道德經》不同的是,皇帝們註解更多的是從治國理政上去闡釋。由幾位皇帝註解《道德經》來看,《道德經》中含有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思想。除了多位皇帝對《道德經》進行御注外,註解者中還有歷朝歷代的學者、官員、道士、儒家人士、法家代表、軍等等,如唐朝的魏徵著有《老子注要》,北宋王安石著有《老子注》、司馬光著有《道德真經論》、蘇轍著有《老子解》、趙孟顓著有《老子道德經》,明代李贄著有《老子解》,清代王夫之著有《老子衍》、紀曉嵐著有《老子道德經校訂》、嚴復著有《老子道德經評點》,至於民國以來名人註解《道德經》的更多了。
三、此碑還是了解太清官這個地方地質地貌的好教材。此碑建於唐朝,公元2002年以前,此碑在地面以上僅露碑頭尺許,碑頭大部、碑身、碑座都被埋入地下。而此碑初建時應建在地上,也就是說,1300年來,太清宮這個地方,地面整體增高了整通唐碑的高度。為研究這個地方的地質地貌和河流水患史提供了一個佐證。
這通唐碑歷經1300年的風風雨雨,風雨剝蝕嚴重,碑文已有一半模糊而不可辨認了。即便如此,仍是文物中之珍品,即便從純書法的角度講,正文的隸書字體,也有極高的書法價值。
太清官建祠1800餘年來,歷朝歷代都在太清宮立有碑刻,除現存20通外。其它雖然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以及兵燹匪患等原因不存在了,但所幸鹿邑古縣志尚錄存有其它30餘通碑刻的碑文。同地上現存碑刻相對應,是研究太清官興衰史和道家、道教在歷朝歷代地位彌足珍貴的文獻或實物。講到唐玄宗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唐玄宗皇帝親筆御注《道德經》和唐高宗李治皇帝親來老子生地謁拜之事也需要交代一下:
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偉大的皇帝,繼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之後,他把唐朝帶領到了極盛,即開元盛世,這主要是因他遵循老子的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一生都在關注、研究、推廣、宣傳老子,除了以上講到的以外,還有一點,就是他一生中兩次對《道德經》進行注釋,又創下了中國歷史上皇帝的一個之最。以後還有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臨等皇帝註解《老子》,但都是註解了一次,而唐玄宗註解了兩次。
第一次是在開元二十三年(735),玄宗皇帝50歲時,他總結前半生讀老、拜老、研老心得,親筆著下了《御注道德真經》一書。唐玄宗在為第一次御注寫的序中指出:「每因清宴,輒叩玄關,隨所意得,遂為箋注,豈成一家之說……,今茲絕筆,是詢於眾……」意思是,我每次在和大臣們一起簡單用餐的時候,就常常詢問和交流一些學習《道德經》的知識和心得,就把自己學習的心得和體會寫下來,就這樣,關於《道德經》的箋注就完成了。
第二次是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他70歲時,又寫下了《道德真經疏》一書。也就是在這一年,久享歌舞昇平的李唐王朝突遭巨變——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亂)爆發。歷經百年的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二個黃金時代(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期、武則天統治時期、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時期)結束了,唐朝開始走下坡路。也就是在這一年,在鹿邑發生了一件為整個唐王朝所注目,並令鹿邑載入史冊的事。安史之亂爆發,國遭大難,萬年雪崩,貴胄重臣,聞風鼠竄;可是真源(鹿邑古縣名)縣令張巡(南陽人),一介文弱書生,七品微官,卻率千餘猝合之眾,扼敵要道,盡忠竭智,苦鬥至死,用溫熱的血,寫下了一曲名將贊歌。
正是由於張巡艱苦卓絕的孤軍抵抗,阻止了安祿山軍隊南進的步伐,削弱了安祿山叛軍的力量,也保住了唐王朝江淮以南一帶,使朝廷財源不竭,為唐王朝重組力量提供了財源准備和時間准備,功勞至大。所以到唐宣宗李忱時,下令給功臣畫像,供於朝廷,在這一次,真源縣令張巡的名字得以位列眾多重臣名將之間。
唐玄宗時期還有一件同鹿邑同老子有關的事。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即玄宗第二次註解《道德經》的頭一年,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真源縣令張巡在太清宮老子像前痛哭並率眾誓師抵抗的頭一年,大詩人杜甫來到鹿邑太清宮朝拜,並寫下了1200字的《朝獻太清宮賦》,並篆刻立碑於太清宮。該碑現已不存,但在清康熙年間尚存,只是碑文已模糊不清了。所幸《康熙鹿邑縣志》上錄有全文。
第二個需要記述的是唐高宗李治於乾封元年(666)親來鹿邑謁祖拜庭這件事了。
《舊唐書.高宗本紀》載,高宗皇帝於乾封元年「二月 己未,次毫州,幸老君廟,追號日太上玄元皇帝,創造祠,堂;其廟置令、丞各一員。改谷陽縣為真源縣,縣內宗姓特給復一年」。同北宋真宗皇帝來老子生地祭拜比起來,國史書上記載要少一些,不過內容並不少。
據史料記載,高宗的這次離開長安東來拜祖是武皇後(武則天)提議的,而且是在游歷泰山後來的太清宮。目的是拜謁祖庭和祖先,後世可以想像祭拜隊伍和規模氣勢都應當宏大。史料載,高宗來鹿邑時百官儀衛,延長數百里,此說固有誇張成分,但祭拜之隆重熱烈和規模之宏大 當是可以想見。這是唐朝時關於老子和其生地發生的幾件大事。

I. 一份1.7萬字的奏摺,為何導致朱元璋在朝堂痛打大臣

所謂皇帝者,“履至尊而制六合”,代天馭民,是古代除了老天爺之外最厲害的人物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想著去做皇帝,為的就是掌握天下的權力,擁有古今中外最高的待遇,還有三宮六院,佳麗三千。

但是茹太素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情,他看到他的每一條建議都被明太祖採納,十分的開心,並且決定繼續上奏,要把自己一身的才華都使出來,這一次他就更過分了,他使用排比、引用、比喻、誇張等各種手法,一下子把幾條很簡單的建議寫成了1.7萬字的萬言書,然後給明太祖遞了上去。

看到是茹太素的奏摺,朱元璋就沒有自己親自讀的慾望了,直接叫太監念。然而,平日里也就是三五分鍾的事情,今日太監念了十幾分鍾還沒有念完,朱元璋氣得破口大罵,拿過來親自看,發現1.7萬字的萬言書,有1.65萬字都是廢話,他心裡那個氣啊,你茹太素一天只要寫一份,我一天可是要看三百分啊!如果都像你這樣,我還活不活?

於是把茹太素抓來,叫人痛打了一頓屁股,並且告訴他,你的建議很好,就是廢話太多,明明500字就可以搞定,為什麼要給我增加1.65萬字的廢話?

J. 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御注過《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博大精深,震古爍今,歷史上曾有四位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詮注,史稱「御注道德經」。現采其自序,以饗網友。
唐玄宗序
昔在元聖,強著玄言。權輿真宗,啟迪來裔。遺文誠在,精義頗乖。樶其指歸,雖蜀嚴而猶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餘浸微,固不足數。則我玄元妙旨,豈其將墜?朕誠寡薄,嘗感斯文。猥承有後之慶,恐失無為之理。每因清宴,輒叩玄關。隨所意得,遂為箋注。豈成一家之說,但備遺闕之文。今茲絕筆,是詢於眾。公卿臣庶,道釋二門,有能起予,類於卜商針疾,同於左氏渴於納善。
朕所虛懷,苟副斯言,必加厚賞。且如諛臣自聖,幸非此流。縣(懸)市相矜,亦雲小道。既其不諱,咸可直言。勿為來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宋徽宗序
《道經》: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亘萬世而無弊;德者,充一性之常存。老子當周之末,道降而德衰,故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謂之經。其辭簡,其旨遠,學者當蔽識而深造之。
《德經》: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彼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明太祖序
朕本寒微,遭胡運之天更,值群雄之並起。不得自安於鄉裏,遂從軍而保命,幾喪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數年,脫他人之所制,獲帥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統育黔黎。
自即位以來,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晝遑遑,慮穹蒼之切,鑒於是,問「道」諸人。人皆我見,未達先賢。
壹日,試覽群書,檢間有《道德經》壹冊,因便但觀,見數章中盡皆明理。其文淺而意奧,莫知可通,罷觀之。後旬日,又獲他卷,注論不同。再尋較之,所注者人各異見。因有如是,朕悉視之,用神盤桓其書久之,以壹己之見,似乎頗識。意欲試注,以遺方來。恐今後人笑,於是弗果。
又久之,見本《經》雲:「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懼之?」當是時,天下初定,民頑吏弊,雖朝有十人而棄市,暮有百人而仍為之。如此者,豈不應《經》之所雲?朕乃罷「極刑」,而囚役之。
不逾年,而朕心滅恐,復以斯經。細睹其文之行用,若濃雲靄群山之疊章,外「虛」而內「實」,貌態「彷彿」,其境又不然。架「空谷」以秀「奇峰」,使昔有嵬巒,倏態成於幽壑,若不知其意,如入混噸鴻蒙之中。方乃少知微旨,則又若皓月之沈澄淵,鏡中之睹實象,雖形體之如,然探親不可得而捫撫。況本《經》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此思之,豈不明鏡水月者乎?
朕在中宵,而深慮明鏡水月,形體雖如,卻乃虛而不實,非著象於他處,安有影耶?故仰天則水月象明,棄鏡捫身則知已象之「不虛」。是謂物外求真,故能探其壹二之「旨微」。遂於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著筆強為之辯論,未知後世果契高人之志歟?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非金丹之術也。故悉朕之丹衷,盡其智慮,意利後人,是特注耳。
是月甲辰書成,因為之序。
清世祖序
朕聞:道者,先天地而為萬物宗,生生化化,莫得而名者也。惟至人凝道於身,故其德為玄德,而其言為聖言。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餘言,明清凈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
嘗觀其告孔子曰:「為人子者,無以有已;為人臣者,無以有已。」而仲尼答曾子之問禮,每曰「吾聞諸老耽」,豈非以人能清凈無為,則忠孝油然而生,禮樂合同而化乎?猶龍之嘆,良有以也。
自河上公而後,注者甚眾。或以為修煉,或以為權謀,斯皆以小智窺測聖人,失其意矣。開元、洪武之注,雖各有發明,亦未彰全旨。朕以聖言玄遠,末學多岐,苟不折以理衷,恐益滋偽誤。用是博參眾說,艾繁去支,厘為一注。理取其簡而明,辭取其約而達。未知於經意果有合否。
然老子之書,原非虛無寂滅之說,權謀術數之談。是注也,於日用常行之理,治心治國之道,或亦不相徑庭也。愛序諸簡端,以明大旨雲。
順治十有三年,歲次丙申仲春朔日序。

熱點內容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2017 發布:2024-05-04 12:59:35 瀏覽:983
縣級立法權 發布:2024-05-04 12:59:20 瀏覽:728
程遠律師6 發布:2024-05-04 08:15:25 瀏覽:380
法治投訴電話 發布:2024-05-04 05:22:16 瀏覽:647
簡答刑法的原則 發布:2024-05-04 03:36:56 瀏覽:496
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 發布:2024-05-03 21:08:14 瀏覽:170
借條找人家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5-03 19:39:46 瀏覽:547
法律援助咨詢中心慈溪 發布:2024-05-03 18:14:56 瀏覽:610
厚大黃韋博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4-05-03 17:24:45 瀏覽:832
作文道德與義務 發布:2024-05-03 16:16:03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