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根本標准
A.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是堅持把動機和效果的辯證統一:
(一)對會計職業道德評價依據的認識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是指評價對象(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提供給評價主體與標准對照的根據。
[答疑編號013120105]
(二)堅持把動機和效果的辯證統一作為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通常情況下,動機在道德評價中應占首要地位
在道德評價中,應該特別強調實踐的檢驗作用。
我們在進行道德評價時,基本的原則是堅持動機與效果的統一。在此前提下,略微偏重於行為的動機,在檢驗動機時主要依據行為效果。聯系動機看效果,透過效果看動機,這樣才能真正公平地評價人們的道德行為。
B.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標準是( ) A生產力 B善與惡 C客觀公正 D誠實與虛偽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標準是( B.善與惡)
A.生產力
B.善與惡
C.客觀公正
D.誠實與虛偽
一、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標准
(一)善與惡是社會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標准
道德評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區分行為的「善」和「惡」,「善」或「惡」是評價會計人員道德行為的最一般的范疇,也是評價職業行為道德與否的標准。
體現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中,「善」和「惡」作為職業道德評價標准即具有歷史性和主體性,又具有客觀性。
主要表現在:
1、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善惡標準的歷史性。
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對善惡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評價會計人員道德行為的善惡標准,並不是某種主觀意志的產物。因此,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是道德的歷史的、本質的反應,是社會經濟利益主題利益均衡的結果,它總是具體的、歷史的,也是隨著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地產生和發展的。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善惡標準是隨著會計目標、會計職能的發展而發展。
現階段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充分掌握新的會計技術、管理知識,忠實地反映和監督單位的經濟活動,為本單位的經營管理、經營決策服務,還要能夠為與企業利益相關的外部集團提供對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因此,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善惡標准隨著會計目標、會計職能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認識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善惡標準的歷史性,對職業道德評價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2、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善惡標準的主體性。
不同經濟利益主體的善惡標準是有區別的。
我們必須認識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善惡標準的主體性,在評價過程中排除干擾,站在正確的主體立場上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3、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善惡標準的客觀性。
在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就是會計人員:
(1)要具有敬業精神,即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會計職業道德;
(2)要具有法律意識,即要熟悉和遵守法規、依法辦事、知情報告、保守秘密的會計職業紀律;
(3)要具有職業能力,即要具備專業勝任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等會計職業能力。
這些規范是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善惡標準的客觀標准。
C. 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核心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核心是會計人員的道德品行。
會計人員的技能水平是專會計人員職業道屬德水平的保證。會計的優質服務關繫到會計行業的聲譽和全行業運作的效率,服務態度好,做到講禮貌、講文明、講信譽、講誠信,就能增強銀行的生命力。
會計職業道德是提高會計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銀行的重要基石,我們應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優良、紀律嚴明、作風正派」的財會隊伍,營造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嚴格公正、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的良好氛圍。
人們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有很多概括,有遵紀守法、嚴格監督、盡職盡責、勤奮工作、真實反映、正確核算等等,這些是廣大會計工作者在其職業活動中長期積累形成的道德規范和優良傳統,是支撐和推動我國會計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銀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不但影響到銀行本身的經營決策和企業形象,而且影響到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實施。
D.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標準是
會計職業行為是否促進了社會整體生產力的提高就成為衡量其行為道德性的根本標准。
E. 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是( )
會計職業道德復的根本制核心是會計人員的道德品行。
會計人員的技能水平是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保證。會計的優質服務關繫到會計行業的聲譽和全行業運作的效率,服務態度好,做到講禮貌、講文明、講信譽、講誠信,就能增強銀行的生命力。
會計職業道德是提高會計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銀行的重要基石,我們應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優良、紀律嚴明、作風正派」的財會隊伍,營造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嚴格公正、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的良好氛圍。
人們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有很多概括,有遵紀守法、嚴格監督、盡職盡責、勤奮工作、真實反映、正確核算等等,這些是廣大會計工作者在其職業活動中長期積累形成的道德規范和優良傳統,是支撐和推動我國會計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銀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不但影響到銀行本身的經營決策和企業形象,而且影響到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實施。
F. 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根本標准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註:現在很多老師已做不到啦!
G.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1、愛崗敬業
(1)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
(2)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3)忠於職守,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
(1)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
(2)實事求是,如實反映
(3)保守秘密,不為利益所誘惑
(4)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3、廉潔自律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公私分明,不貪不佔
4、客觀公正
(1)依法辦事
(2)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獨立性
5、堅持准則
(1)熟悉准則
(2)遵循准則
(3)堅持准則
6、提高技能
(1)要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願望
(2)要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7、參與管理
(1)努力鑽研業務,熟悉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提高業務技能,為參與管理打下基礎
(2)熟悉服務對象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使參與管理的決策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8、強化服務
(1)強化服務意識
(2)提高服務質量
(7)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根本標准擴展閱讀:
1、會計職業道德所具有的的主要功能
(1)指導功能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會計職業道德能指導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方向,表現出會計職業道德的指導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指導著社會公眾和會計人員自願地選擇有利於消除各種矛盾、調整相互關系的會計道德行為,避免相互之間矛盾的產生擴大;
緩和矛盾,改善會計領域內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會計人員協調一致,保質保量、及時地完成會計工作。
同時,會計職業道德通過社會輿論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表現,影響和引導會計的科學發展方向。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使人們依據會計職業道德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行為等進行善惡評價,標明褒貶態度。
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能讓會計人員養成強烈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對正確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滿足,對不當的會計行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於調整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改善會計行業作風。
(3)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造成社會輿論、形成會計道德風尚、樹立會計職業道德榜樣等方式深刻影響、教化人們尤其是會計人員的會計道德觀念和會計道德行為,培養會計道德習慣和鍛煉會計道德品質,促使會計人員人格升華以及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導會計人員履行會計職業道德原則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另一方面通過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直接和間接地影響社會道德,推動社會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H. 會計職業道德標準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有八項,包括以下方面: 1)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會計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4)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堅持准則。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6)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勤學苦練,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8)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