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南懷瑾講道德

南懷瑾講道德

發布時間: 2021-11-16 02:09:54

『壹』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什麼好人總倒霉,壞人卻享福

這個問題也確實很難解答。不過《金剛經》中曾解答說,假如這個人一生都做壞事,而一生還過得那麼好,是因為前生福報尚未享完,前生的利息尚未用完;等到利息都使用光了,本錢也收回了,下一生就受惡報。不過,下一生又看不見!那很簡單,一個人前生欠的賬沒有還完,所以今生倒霉受苦,先把賬償還,下一生就好了。

『貳』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範文示例一:南懷瑾的做人哲學
曾敏之
「人有三個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這三種錯誤,是提醒做人的哲學。當今之世,世道詭譎、浮躁,我們看到的社會現象或政治行情,不少的人是反南懷瑾的告誡行事的,追求的是名利,追求的是虛假的聲譽,逞強的是不符能力的權位……流風所至,文化學術界也多有犯三錯的知識分子,假學歷、假文憑、假履歷、假論文……不是常見於輿論揭露嗎?
「名為公器」,是嚴肅的行規。《莊子·天運》中引老子的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這是反之而會犯錯的。白居易有領悟曾寫《感興》的詩,說「名為公器無多取,利是身災合少求」。
南懷瑾提做人不能犯三錯,是他平生閱歷所得、觀察世事的良言,在《論語別裁》中散見於他作的分析,但遺憾的是未能就此作進一步的發揮。我想,連孔子也自惕於名位,他曾嘆息:「手無斧柯,奈龜山何!慾望魯而不見,歸而任教。」
孔子這番嘆息,是知道自己無名正言順的職位;想到魯國從政而不可得,只好回頭從事教育以收弟子傳教了。
多年前,曾有金陵之游,於中山陵之旁得見一座墓園,墓碑上刻的姓名是「廖仲愷、何香凝之墓」,別無一字敘及生平事跡,令我拜謁之下,不勝感慨!誰都知道廖仲愷、何香凝是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的功勛人物,廖被蔣汪暗殺,何則繼承廖志,追隨中國共產黨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大業,成為傑出的婦女英傑,同時也是馳名海內外的畫家,可是廖何去世之後,不爭八寶山尺寸的墓地,而雙葬於孫中山陵寢之旁,墓碑也隻字不敘及生平壯烈的事跡。如果南懷瑾游南京,看到廖何之墓,我想是會驚服於先烈的行事,堪稱做人的典型的。
範文示例二:量力而行
博古覽今,許多人已經青雲直上,飛黃騰達。但他們仍不甘於滿足,沒有享受到「天上宮闕」「瓊樓玉與」般的太上皇生活,這人生似乎就少了點層次和意義。
易金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這種精神固然不錯。但在現實生活中,過分的追求,往往差強人意,使人頭破血流。在人生的大海上迷失了彼岸的方向.可謂成也」追求」,敗也「追求」。是故,事無巨細,量力而行才不失為一種明智。
曾經,有一位登山者,到了8000多米的地方,止步了。後來人們問他,還差那麼一點了,為什麼要放棄呢?這位登山者卻一臉自豪,「我已經盡了我最大努力,不是我不想再攀登,而是我知道,我的極限就是這8000米。」多麼朴實而又多麼有哲理的話,攀登珠峰,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攀登到這8000米的高度?問心無愧,就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人為他惋惜:你看,已經那麼高了,應該一往無前,直上頂峰的。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一個人如果過分超過了極限,等待他的並不是成功,反而是沒有窮盡的暴風雨。
登山,與跳高一樣,都是在征服高度,攀登珠峰,是一件偉大的事,這不可否認,但有那麼多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那裡。這不能不讓人心痛,即便他們都是英雄,都是永不停息的前行者,但付出的卻是生命的代價。
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應當對自己有一個准確恰當的把握,不保守,也不冒進,否則前途一片漆黑,絕望深不見底。量力而行就是這樣的一把前行的利劍,將萬千困難斬於馬下;量力而行就是這樣一簇陽光,將萬千陰霾驅散殆盡。
無論左傾,還是右傾,都是過不了橋的。偏離得多了,終究要掉進水裡。
紛紛世事,毫無主見,跟風隨大潮,人雲亦雲,只會讓平庸者更加平庸,永遠找不到出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許多時候,盲動蠻干,只前不退,血肉橫飛,孤注一擲,那麼薪材燃盡,根基全無,事業與建樹更,無從談起。如果置之死地而後生,避其鋒芒,養精蓄銳,以圖東山之日,這一切,也要因情而導,以防消極怠工,使凌雲之志隨著時間灰飛煙滅。所以,事情並無大小之分,量力而行,才是「王」道.

『叄』 南懷瑾道德經講解為何只有29集

朋友看的應該是《老子他說》上集,其實下集也已於幾年前出版了。

『肆』 南懷瑾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說明了他怎樣的人生處世哲學佛為心,應該是說佛家的豁達和大度是一個人

鄙人粗陋的見地,冒昧的說說我的認為:佛學讓人覺悟,得妙智慧,擁有懷柔萬物眾生的心智。道學讓人處於世間,了天地自然,曉萬物根源,知乾坤綱要,得御世法寶。帝書為御世之綱要,立命之仙骨。此骨乃框架,乃基礎,乃渾元之模型,乃道德規范。儒學在特定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符合綱要的禮儀法度,所有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在道德規范的基礎上進行的。儒學能將上層建築的核心思想和主張體現出來的一種方法。。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只是胡謅。切勿見笑。願你吉祥。

『伍』 講儒家學說誰講的最好好比南懷瑾講道德經老子一樣

你喜歡哪個老師,那哪個老師說的就好。
《論語的生活智慧》曾仕強(書籍)
《老子的奧秘》曾仕強演講
多對比幾個的話,翟鴻燊先生的也挺好的,嗯~台灣一些作品也挺不錯的。
當然,最最主要的還是一手資料,比如看原文,看史料什麼的一般讀者就不太可能了,還是只看原文算了。也可以看看朱熹等等歷代名人所寫的批註。
嗯~好像南懷瑾先生也有關於儒學方面的作品。
嗯~現在有些人,連一些事的本質都看不清楚,還喜歡穿衣戴帽的,嗯~也算是有才了。

『陸』 有沒有南懷瑾講解的道德經

南懷瑾的老子他說,老子他說續。在實修驛站這個網里有。老子就是道德經,這個應該知道吧。

『柒』 南懷瑾 道德經譯文 為什麼不全,中間缺了第7-14章的內容呢

老子他說只講解了前半部

『捌』 南懷瑾講的《老子他說》81章全部的講解哪裡有

不會出來27以後的了,因為南懷瑾說後面的涉及到道家兵法陰謀怕壞人學了去,所以不出版了

熱點內容
動物中的法官 發布:2025-09-26 23:25:21 瀏覽:316
吉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23:13:54 瀏覽:352
慶雲法院六子 發布:2025-09-26 23:02:54 瀏覽:407
經濟法著名案例分析ppt 發布:2025-09-26 23:00:56 瀏覽:367
法規與標準的區別 發布:2025-09-26 22:56:45 瀏覽:232
向居民進行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9-26 22:45:40 瀏覽:597
青州法律援助處 發布:2025-09-26 22:24:52 瀏覽:26
中央12CCTv社會與法一線 發布:2025-09-26 22:11:54 瀏覽:293
古代刑法輕重排序 發布:2025-09-26 21:59:30 瀏覽:69
關於法治的重要論述 發布:2025-09-26 21:59:27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