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基層法治經驗

基層法治經驗

發布時間: 2021-11-20 22:46:05

㈠ 我國法治建設上有哪些值得堅持的經驗

我國法治建設上有以下這些值得堅持的經驗:

一是徹底摒棄剝削階級的法律思想,提出社會主義法律思想和原則。

二是確立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構建起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三是初步建立法學教育、研究體系,培養現代法學法律人才。

四是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確立法律的地位和權威。

五是重點抓立法,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具規模。

六是建立健全司法機構、行政執法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

七是確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八是加強立法工作,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

九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成為依法治國的主要環節。

㈡ 什麼是基層工作經驗

基層工作經歷指的是具有在縣級及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

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報考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

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在軍隊團和相當於團以下單位工作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的經歷,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工作經歷應包含的內容有:

1、就職日期與離任日期,包括年份和月份。如果工作經歷有間斷,只列出年份亦可。

2、就職公司的公司全稱,如可能,還應提供所在部門名稱及母公司名稱。

3、工作地點,就職公司所在的城市或區域,以及應聘者工作所在的城市或區域。

4、職務或職位,對於不同的企業,相同的職務可能會有不同的工作內容。

5、具體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㈢ 什麼是基層工作經驗啊

1、關於基層工作經歷如何界定?
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及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曾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過,可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報考省直機關(單位)的人員,在省級及以下所屬企業和事業單位(非參公)、中央所屬企業和事業單位(非參公)的二級及以下單位的工作經歷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報考地(市)直屬機關(單位)的人員,在地(市)級及以下所屬企業和事業單位(非參公)、省屬企業和事業單位(非參公)的二級及以下單位的工作經歷視為具有基層工作經歷。
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不能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2、哪些情形可以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1)在省級機關(單位)的直屬或派出機構,以及所屬的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的;
(2)在縣以下機關(單位)工作或掛職的;
(3)監獄、看守所、拘留所、勞教所等一線崗位工作的;
(4)各級黨政機關(單位)的工勤人員,以及以聘用、勞務派遣等方式在各級黨政機關(單位)工作的非在編人員。
3、基層工作經歷起始時間如何界定?
基層工作經歷起始時間按照《關於公務員考錄中基層工作經歷起始時間界定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59號)界定。
(1)在基層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報到之日算起。
(2)參加「大學生村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計劃教師」、「三支一扶」計劃和「中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等中央和地方基層就業項目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報到之日算起。
(3)到基層特定公益崗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初次就業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工作協議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
(4)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視同具有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算起。
(5)在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單位工作的人員,基層工作經歷時間以勞動合同約定的起始時間算起。
(6)自主創業並辦理工商注冊手續的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自營業執照頒發之日算起。
(7)以靈活就業形式初次就業人員,其基層工作經歷時間從登記靈活就業並經審批確認的起始時間算起。
4、基層工作經歷截止時間和滿兩年如何界定?
基層工作經歷的截止時間為2015年8月31日;滿兩年是指報考者累計在基層工作的時間滿兩年。
15、確認兩年基層工作經歷以什麼為憑據?
在職公務員(參公管理工作人員)、在編在崗的國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根據檔案中的材料確定。其他報考人員以本人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從社保機構列印的社會養老保險繳納記錄等作為依據。

㈣ 基層法律工作者工作實踐經驗交流發言稿

我於2010年七月以來在沅江市檢察院辦公室,在您主持全市法律工作者執法學習和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為人民服務,建設和諧中國為主題學習,心聲體會。今特匯報一年來工作情況如下,並概括為以下內容:
一、今年來我以一個法律工作者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黨中央科學發展觀和司法部門等領導的重要講話,並組織我所其他法律工作者進行業務交流和學習體會,開展學法律為人民服務活動,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和人民群眾交知心朋友,為發展沅江經濟,建設和諧沅江盡心盡力,並自費贈送法律知識書籍給村民500份,業務授課4次,成功調解群眾上訪糾紛3次。
二、七月份策劃沅江市天賜蜂業專業合作社,打造湖南省第一家在沅江市建成養殖蜂業基地工業區與政府項目對接,九月份為沅江市福田蔬菜專業合作社主持廣東農業大學農業專家陳日遠(教授)來沅江調研,開展農超對接項目,服務當地農民。並在湖南省商務廳成功招標項目一個(政府網報道),十一月份為沅江市榨南湖原生態特種水產專業合作社成功在益陽主辦全國水產博覽會的策劃成功,使沅江特種水產的農業項目與全國的對接項目獲得省級領導的好評,並策劃企業文化網站、媒體效動和洞庭湖野生動物保護基地項目(中國新聞網報道,益陽城市報報道)。今年內我在中央媒體發表文章2篇,湖南新聞在線、法律日報、法訊網、110網、大眾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網站,共發表文章12篇,在益陽毛澤東戰法研究會,沅江論壇、黨風科學論壇等內刊發表文章8篇。
三、參加理事單位和法律顧問單位群眾維權服務三次,沅江市電力局與漁民安寧垸漁民糾紛調解,為群眾免費咨詢法律服務和十多次法律疑問解答,為當地經濟建設和諧沅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四 、十月-----十二月參加益陽市九三學社65周年慶典一次,參加益陽市毛澤東戰法研究會三次,參加全國各種理論學術會議二次。

㈤ 淺談基層執法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是一個重要的行政執法部門,工作的有效性直接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還和廣大人民群眾、管理相對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執法工作是我們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對外形象的一個展示,也是我們對外宣傳法律法規的有效形式。目前,隨著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加快,基層執法人員迫切的需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我作為一名基層執法人員,下面結合自身工作實踐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基層執法人員需要切實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在基層執法工作中,有不少執法人員往往認為,執法就是罰款、就是收費,沒有真正認識到執法在對行政相對人進行懲治的同時,還應起到一個警示和教育的作用,應該堅決杜絕以罰代管現象的發生。同時,要改變執法中存在的態度蠻橫、執法不文明的現象,杜絕執法工作中職權不法定、違反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現象的出現,堅決消滅頭腦中重處罰、輕監管的觀念,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在當前,特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今天,我們基層執法人員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要真正轉變執法觀念,做好保障群眾飲食用葯安全、促進地方醫葯經濟健康發展的葯監衛士。 其次,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執法隊伍。近年來,國家、省、市食品葯品監督局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八不準」、「八條禁令」、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對於這些規章制度,要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其在系統內落到實處。同時,建議把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製作為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著力點和把手,應以此為契機在系統內部開展執法評議,確保執法責任制落實到每一個執法人員;設立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制,制定科學有效的考核措施,調動每一位基層執法人員的積極性;根據執法責任制確定的每位崗位工作人員的具體責任分工,建立執法人員個人執法責任制考核檔案,採取自查、半年考核、年終評比等方式,督促執法人員落實執法責任制;在隊伍建設上要嚴格確保准入關,確保執法人員素質過硬、理論水平扎實,要通過採取集中培訓、召開辦案經驗交流會、復雜、難點案件討論會、通過網路自學等方式,不斷地對執法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業務知識方面的培訓,要通過採取相應的考核措施,提高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水平。 最後,加強學習,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現在,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制假售假分子的造假手段也越來越隱蔽,這就要求我們執法人員在平時的辦案工程中要對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地研究、分析和總結,整理成系統性的指導材料,為以後的執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指導。而且,在執法過程中不免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因此在執法工作中要不斷學習新的指示,不斷更新知識,努力適應社會需要,不斷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的辦案能力。 在法治觀念不斷深入人心的今天,在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今天,依法行政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義,是依法治國的核心。作為我們基層執法人員,不僅要知法、學法、守法,更要在執法工作中將法律法規宣傳出去,讓執法工作不僅僅是打擊制假售假的「拳頭」,更是法律法規宣傳的「窗口」。 穆棱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㈥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治理基層工作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以嚴肅的法規制度體系規范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行為。要堅持依章治理。緊緊圍繞黨章統籌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下力氣做好法規制度的廢改立,維護法規制度的協調統一,夯實基層治理的良法善治基礎。要堅持壓實責任。狠抓法規制度執行責任落實,對法規制度的執行進行責任分解,形成責任明確、全面覆蓋的工作體系。要堅持獎懲分明。完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評價幹部的重要依據,大力選拔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黨員幹部,同時對落實法治責任不到位的幹部進行嚴肅追責。要樹立黨規黨紀嚴於國法的意識,促使黨員幹部以模範行為為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作出表率。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切實轉移到服務群眾上來。要站在執政的高度統籌規劃工作。自覺審視我們的執政行為和服務方式,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最反感的事改起,從群眾最需要的事做起,用群眾接受的方式做事。要促進群眾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將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零碎經驗做法系統化,從具體工作中抽出普遍規律以法規制度的形式固化,建立健全長效常態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要運用法治手段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依法依規對基層黨組織賦權、增能、嚴管,建立「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工作機制,下派任務的同時將相應的權力和資源下放給基層;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向基層傾斜,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強化基層基礎保障;嚴格依法監督管理,堅持公開透明民主,為基層黨組織開展服務、推進治理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條件。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要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法治能力建設。基層黨組織要自覺樹立問題意識,直面社會深度轉型、矛盾多發易發、新老問題交織的新形勢,堅持以法治為核心,綜合運用經濟、文化、行政等多種手段,解決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要堅持開門抓基層治理,建立一套系統規范的民情民意收集、辦理、回應工作體系,把基層治理的決策實施過程轉化為爭取民心、集中民智的過程。要注重各類主體的協作,設計一套務實管用的體制機制,把各類主體的行為都置於法治框架下。要強化對黨政主體的制度約束,促使有序有度進行管理和調控;要積極培育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讓他們更加有位有為,更好發揮作用。同時,要通過法治方式規范社會個體行為,使遵紀守法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㈦ 如何提高基層幹部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基層幹部必須增強法律意識和現代法治觀念
當前,一些基層幹部之所以存在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以情代法、搞「土政策」的現象,關鍵在於依法指導和開展工作的觀念樹得不牢。基層幹部要充分認清依法辦事的極端重要性,使依法辦事成為自覺行動和行為准則。依法辦事是崗位職責所系。基層幹部的職責是法規賦予的,其許可權與職責緊密相連。
在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程中,基層幹部在其法律地位上的雙重身份必然要求其樹立與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求相符的,以及與其自身所處法律地位相稱的法律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律意識必然成為與基層幹部的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生理心理素質等諸多基本素質同等重要的必備的基本素質。
二、加強學習,切實提高依法辦事的本領,推進依法行政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面對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實際工作的需要,必須努力提高領導幹部的綜合素質和領導水平。
我國確立依法治國方略、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已有多年,公民的法制意識、維權意識大為提升,與之相比,一些基層幹部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卻停滯不前,反而落在了群眾的後面。現在這種情況已不少見:某個部門作出了一項決定,但民意普遍反對,媒體也提出不同聲音,最後倒逼政府不得不改變原先的決定。究其原因,是少數基層幹部在思想觀念上、工作方式方法上有差距,不習慣依法辦事,感到憑法規辦事不如憑習慣辦事方便,遇事查法律法規不如憑老經驗順手,所以出現了以言代法、以情代法的現象;有的抓工作隨意性大,管理沒有嚴格的章法,甚至把脫離實際的一些規定視為所謂「嚴要求」、「高標准」。顯然,學好法律法規的確是擺在基層幹部面前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㈧ 如何抓好基層法治工作

一、抓住重點,努力提升基層勤務的實戰化水平。要主動適應當前動態治安形勢的需要,積極改革基層勤務機制,切實提高對社會治安全方位、全天候的動態控制能力。一是要實施全時警務和主動警務。全面推行彈性工作制、錯時工作制、雙休日工作制,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壓上路面、沉入社區、融入群眾,把路面和社區作為民警的主要工作場所,切實糾正和克服基層勤務的機關化傾向,改變坐等報案、坐堂辦公的工作模式,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警察無時不在,增強安全感。二是要實行動態預警和網格布警。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動態治安評估體系和預警等級,確保警力投向和勤務時間與高發案區域和犯罪高峰時段趨於一致,根據區域人口密度和治安復雜程度,統籌規劃,科學劃分路面警力的巡防警區,構築起點線面結合、立體交叉的「網格化」巡防體系,以實現對路面犯罪的精密防控。

二、破解難點,切實提升基礎工作的專業化水平。一是要努力破解重點特殊人群管控的難點。要堅持以入戶訪查為抓手,通過強化幫、督、查、評等工作措施,充分激發社區民警入戶訪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創新訪查工作方法,延伸訪查工作觸角,提高訪查工作效能,有效強化對重點視線人員的的排查管控,及時從中發現打擊違法犯罪。二是要努力破解陣地控制的難點。要牢牢抓住犯罪分子「吃、住、行、銷、樂」等關鍵環節,切實加強對特種行業的管理控制。大力加強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把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與健全落實舉報獎勵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促進管理責任的落實。積極布建治安耳目、信息員,在行業場所中有效構築起多層次的控制網路,確保犯罪分子進入後能發現得了、控製得住、查證及時。

三、突破節點,大力提升基礎工作的社會化水平。一是要在推進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實施上下功夫。主動適應新型社區管理體制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積極健全完善與之相配套的社區、農村警務工作機制。以社區(農村)警務室為平台,以基層治保、調解組織為依託,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糾紛排查調處和重點人員幫教管控機制。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積極推廣小區封閉式管理和租賃房屋社會化管理模式,把推進物業管理、專業保安服務等有償安全服務與組織鄰里守望、治安志願者服務及護村護街巡邏等群眾性義務防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構築起多形式、多層次的群防群治網路。二是要在推進科技創安上下功夫。要以金融要害單位、居民小區、工業區企業為重點,積極推廣治安報警系統建設,建立報警聯動網路,進一步提高公安機關對重點管控部位和高發案區域的動態控制能力。

四、創新亮點,積極提升基礎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信息採集、分析、研判等工作機制,推進全警採集、全警應用,切實把基層基礎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信息的獲取和控制上。充分運用信息研判手段和載體,強化對獲取的各類敵社情信息、治安動態信息及基礎性信息的綜合分析研判,確保及時、准確地揭示各類敏感群體、違法犯罪主體及其活動規律和軌跡,有效發揮信息的預警、實戰功能,提升科學決策和精確防控、打擊能力,推動基礎工作信息化。

五、 夯實基點,不斷提升所隊建設的正規化水平。要進一步完善所隊班子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所隊領導定期輪訓輪崗制度,不斷提高所隊班子管理隊伍、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駕馭治安的能力。積極推行所隊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選拔考核任用機制,激勵所隊領導和民警紮根基層發展成才。要圍繞「三懂」、「四會」的要求,深入推進「大練兵」活動,尤其要針對當前基層民警在執法辦案、信息應用和做群眾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採取走出去、請進來、面對面指導與網上答疑相結合等形式,有計劃有重點地強化教育培訓。按照「人往基層走、物往基層流、錢往基層投」的警務保障思路,在科技建設投入和警務車輛、警用裝備配備上進一步向基層傾斜,竭力幫基層增效;進一步推動警力下沉,強化執法維權保障,積極改善基層辦公條件和民警的福利、職級待遇,促使民警安心基層工作

㈨ 如何才發揮法治在基層善治中的作用

一、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關鍵作用

堅持以進一步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觀念,加強領導幹部自身法治建設,不斷增強領導幹部法律素養,引導幹部群眾加強學習憲法法律力度,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為宗旨。加強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意識,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麼用權,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通過自身學習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法治建設的重要性,要始終堅持依法治鎮的根本政治方向,正確認識和把握黨與法的關系。不斷深化法治實踐,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

二、健全鄉村社會法治工作機制

推進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要與創新鄉村社會治理相合提升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水平。積極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綜合作用,堅持做到「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後救濟」,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堅持以法治建設為基石,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同時,積極推廣「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模式,構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大調解」體系。

三、加強鄉村社會法治文化建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指引行動前進的方向。僅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是不夠的,只有人民群眾真正信仰法治,法律法規才能被真正地貫徹落實。加強鄉村法治文化建設,要堅決摒棄人治觀念,積極運用新媒體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樹立先進法治人物,尊重法律權威,蘊育良好的法治環境。培育鄉村社會法治思維,健全鄉村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將法治宣傳教育通過制度的形式確立下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㈩ 什麼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決定》提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參考:呼倫貝爾日報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http://www.hlbrdaily.com.cn/news/2/html/216666.html

熱點內容
我國歷史刑法 發布:2025-09-25 13:42:43 瀏覽:702
鄧冰瑩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25 13:42:09 瀏覽:237
法發號文件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5 13:26:27 瀏覽:668
瑞士民法典無效婚姻 發布:2025-09-25 13:24:12 瀏覽:332
爆笑法治 發布:2025-09-25 13:22:47 瀏覽:812
責任與法律作文 發布:2025-09-25 13:21:51 瀏覽:298
勞動合同法47和48條 發布:2025-09-25 13:20:50 瀏覽:891
會議記錄員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5 13:19:26 瀏覽:91
法治小報黑白 發布:2025-09-25 13:03:06 瀏覽:378
原告在法官 發布:2025-09-25 13:01:28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