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手抄報大全

依法治國手抄報大全

發布時間: 2021-11-21 05:50:05

⑴ 依法治國的手抄報,4k的紙

依法治國的手抄報,

⑵ 畫小學生法治手抄報

小學生法律手抄報資料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人。黨和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一、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特點及成因
(一)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不容樂觀,可以用「數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個詞來概括。從數量上看,全國約2.5 億學生,其中違法犯罪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總數的萬分之六。大城更高,達到萬分之二十點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達70%左右;從危害性看,由於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單純,易於沖動,不計後果,其犯罪危害極大。如建國以來,紹興縣第一起綁票案作案者陳鐵江(當時17歲),因經常逃學,與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賭博和玩游戲機,為弄錢以綁票索要錢物2萬余元,並將9歲男孩殺死,給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從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強,其犯罪行為、手段相互傳播,結幫成伙,同一類案例在某一地區迅速蔓延開來,重復發生。團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紹興前幾年也有結幫搞派團伙作案的,如「東街幫」、「城南幫」等。

(二)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點有:①犯罪呈低齡化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齡為16歲,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4-15歲。②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違法犯罪青少年多數是輟學生、失學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務工的青年農民等。他們大多閑散在社會,無所事事,極易發生違法犯罪行為。③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約占青少年作案人數的18-22%。④犯罪的類型復雜,他們或敲詐勒索,或盜竊搶劫,或聚眾斗毆,或殘害親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計算機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環境方面等客觀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觀因素;從主觀上看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思想認識上漸趨成熟,敏感好奇,富於想像,喜歡模仿,但辨別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面前,極易受不良影響而導致違法犯罪;從客觀方面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學校、家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誤,學校教育的偏差和社會上各種不良或風氣的影響等,都會使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廣泛開展以「二法一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
法制宣傳教育是貫徹同志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思想,加強青少年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和手段,也是貫穿始終的基礎性工作。為了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我們開展了以「二法一例」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活動:一是充分發揮組織優
勢,在學校、在社區、在農村廣泛開展「兩法一制」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做到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營造氛圍;二是充分爭取社會支持,依靠宣傳、司法、教育、新聞等各職能部門,設計有效活動載體、用事實來說話、用活動來宣傳、實現全方位宣傳教育效果;三是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通過開辟法律專欄,組織開展知識競賽、主題座談會、法律宣傳、徵文、演講等系列活動,增強青少年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和全社會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意識。
(二)不斷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
一支相對穩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隊伍和一個相對穩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將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有關部門了《關於在全中小學中聘請法制副校長的通知》,把在公安、、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制教育經驗、思想品德優秀的中層幹部中的業務骨幹聘請為法制副校長,並發給統一的聘請書,就象我就是我們峭岐中學的法制副校長,今天在此為大家講課。並在學生中開展法制知識競賽和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並且有責任配合學校、家庭發現和幫教有問題的學生,治理周邊環境,維護學校教職工員和中小學生合法 權益等。二是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避免了轟轟烈烈走過場、熱熱鬧鬧拉形式的錯誤現象,從而保障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順利進行。
(三)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組織開展了大型的法律宣傳活動,以營造青少年氛圍。通過活動推動了法制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深化。公安局聯同工商、門集中時間對校園周邊環境和文化娛樂場所、電子游戲廳進行了專項整治,為學生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環境等。
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在我的身邊也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剛滿十六歲,學習成績很不錯,但一批毒販子卻盯上了他,假裝和他接近,逼他吃,結果害他染上了毒癮,從此再也沒有心思去讀書了,犯癮時,他要用錢去毒販那兒毒品,漸漸地一發不可拾。錢始終會用完,於是他向父親要錢,父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給他。慢慢地父親開始懷疑,直至最後不給他錢,他只好一直欠著毒販的錢,有一次,毒販對他說:沒錢別擔心,你如果願意,我幫你。於是毒販讓他看準名牌轎車就和兄弟們一起搶它一把,這樣就不用他還錢,還給他,被逼無奈,他趁四周無人,和毒販們進行搶劫,沒料當場就給逮住了,抓進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專家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每星期上一節法律課,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徵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爺爺更是在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⑶ 弘揚憲法精神推進依法治國手抄報圖片大全

我們與法: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和保護,並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由於社會環境復雜,存在著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青少年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名人名言:
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 —勞倫·卻伯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未成年人保護法>摘錄
第一條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三條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適合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並加強管理。
第三十七條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吸煙、飲酒。
第三十八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知識寶庫:青少年保護法的條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9月4日
<<兒童權利公約>>1991年12月29日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收養法>>1991年12月29日
<<義務教育法>>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2002年9月1日

⑷ 法制手抄報內容資料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一)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

1、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民主,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權利。

2、教育學生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據,是保證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強大武器,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又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人人都要養成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觀念和習慣,同違反和破壞憲法的行為進行斗爭。

3、要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的辯證統一關系。懂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而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要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民主權利,運用社會主義法制這一武器,保護人民的民主權利,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維護社會秩序。

4、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什麼是法,法的階級本質和作用,以及有關的政策法令。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法律,並勇於同一切違法現象作斗爭。

其內容包括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基本方針和政治,民主意識,法律基本知識,革命紀律的教育等等。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教育,首先應幫助全體人民增強當家作主的政治責任感,正確運用民主權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中心的各個法規,成績顯著,但各有關部門的法規,與經濟發展的進程相比,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和實施,如計劃法、財政立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律、法規的教育,引導和幫助人們懂得什麼是守法,什麼是違法,明確是非界限,在全社會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環境方面等客觀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觀因素;從主觀上看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

從客觀方面原因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學校、家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誤,學校教育的偏差和社會上各種不良或腐敗風氣的影響等,都會使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廣泛開展以「二法一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在學校、在社區、在農村廣泛開展「兩法一制」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做到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營造氛圍。

二是充分爭取社會支持,依靠宣傳、司法、教育、新聞等各職能部門,設計有效活動載體、用事實來說話、用活動來宣傳、實現全方位宣傳教育效果。

三是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通過開辟法律專欄,組織開展知識競賽、主題座談會、法律宣傳咨詢、徵文、演講等系列活動,增強青少年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和全社會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意識。  

2、不斷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  

一支相對穩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隊伍和一個相對穩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將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

3、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組織開展了大型的法律咨詢宣傳活動,以營造青少年維權氛圍。通過活動推動了法制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深化。

⑸ 依法治國手抄報內容

法治的基本概念:
什麼是法治?英國思想家洛克說:個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許可。法治,是給公民以最充分的自由,是給政府以盡可能小的權力。法治社會的真諦在於:公民的權利必須保護,政府的權力必須限制,與此背離的就不是法治社會。
謂根據法律治理國家。與「人治」相對。《晏子春秋·諫上九》:「昔者先君 桓公 之地狹於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淮南子·氾論訓》:「知法治所由生,則應時而變;不知法治之源,雖循古終亂。」 鄒韜奮 《抗戰以來》六二:「在此種慘酷壓迫之情況下,法治無存,是非不論。」亦指依法處治。《史記·蒙恬列傳》:「 高 有大罪, 秦王 令 蒙毅 法治之。」
法治的論述:
顯而易見,我國公民越來越信奉法律、崇尚法治了。而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人們曾只追求「人治」的完善,將治國理想寄託在「聖人」「明君」身上,但歷史的車輪卻一次次無情地碾碎了這一幻想……
中國土壤里並非沒有過法治的種子,我們有過「奉法者強則國強」的法治宣言,有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治原則,但同時也有「刑不上大夫」的法治缺憾。當西方已經大致勾勒出法治框架時,我們才發現,原來法治在守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能發揮如此積極有效的作用。

⑹ 法治中國在我身邊手抄報大全集

法律在我身邊
法律無處不在,當人們出現事故時,法律可以制止一切,法律是合理的,無論是在公共交往、婚姻家庭、經濟交往、勞動與社會保障還是訴訟行為問題,法律都可以依法,公正的解決。
法律就在你我身邊。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而法律在哪裡呢?你們想過嗎?它就竟在那裡?讓我們走進感受他吧!
有一天,我忽然在我那滿滿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舉案說法100例》,書中有一個案例使我記意深刻,事情發生在2004年8月16日,陳女士帶孫子到超市購物。當陳女士從二層樓梯下到一層樓梯的最後一級台階時,因拽孫子未果被摔傷,經診斷為左髕骨骨折。當日,公證處對現場進行了勘查和公證,證明現場未設置警示標志,且在陳女士摔傷後超市工作人員沒有對其進行救治。後陳女士認為超市當時未設置防滑設施和警示標志是造成其摔傷的主要原因,而且超市未及時對其進行救治,故要求超市賠償其醫葯費及精神損失費等損失共計四萬多元。超市則認為,陳女士摔傷完全是由其自身原因造成的,超市的經營場所不存在安全隱患,當時,超市地面上無任何油漬,水漬,故不同意陳女士的要求。陳女士將超市告上法庭。
我認為,陳女士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帶領兒童一起購物,完全有能力注意自身安全,其摔傷系自身原因造成,應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超市未在陳女士摔倒處設置防滑設施和警示標志,不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但其在顧客摔倒後沒有及時救助,故應承擔此事故的次要賠償責任。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以法律的偉大,法律的權力和法律的解決方式是公平公正的。
如果你做了壞事,當然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所以,我們要多學法律知識,增強法律觀念,做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祖國是要我們共同去發展創造的。如果人們都來破壞,那麼祖國人民的生活要如何保障,因為有法律我們才有機會創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只有人人遵紀守法,社會才會和諧,祖國會更好的發展下去。

熱點內容
依法治界 發布:2025-09-25 08:59:58 瀏覽:627
幺寧做律師 發布:2025-09-25 08:49:36 瀏覽:373
勞動法未滿一個月被開除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09-25 08:48:58 瀏覽:489
勞動合同法餐飲 發布:2025-09-25 08:48:24 瀏覽:919
刑亊訴訟法一共有多少條 發布:2025-09-25 08:48:23 瀏覽:220
保山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25 08:35:01 瀏覽:116
基層法律服務所設立的條件 發布:2025-09-25 08:32:50 瀏覽:392
道德講堂點評發言 發布:2025-09-25 08:25:44 瀏覽:143
弘揚法治精神徵文 發布:2025-09-25 08:18:54 瀏覽:759
2016年紀律處分條例黨課講稿 發布:2025-09-25 08:18:44 瀏覽: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