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立法
A. 07濟南申請律師資格
首次申領社會律師執業證應提交的材料(一式三份,一份原件)
(一)填寫《律師執業證登記表》;
(二)律師資格證或法律職業資格證復印件;
(三)身份證復印件;異地執業的,同時提供暫住證復印件;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品行鑒定;
(五)縣(市、區)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具的統一格式的未受刑事處罰證明;
(六)在編、退休證明或擬執業地人才交流中心近期內出具的人事檔案寄存證明及分流、下崗、辭職的批文;兼職律師提供在法學院校(系)、法學研究單位從事法學教學、研究工作的相應證明材料及工作證的復印件;
(七)經司法行政機關審查備案的《實習申請表》;個人的書面總結和指導教師的鑒定意見及輔助辦理律師業務的目錄清單(不少於20件);
(八)接受實習的律師事務所出具的申請人自備案日起在律師事務所連續實習滿一年的證明及實習期間業務能力和工作態度等情況的評價意見;
(九)職前培訓結業證復印件;
(十)專職聘用律師、兼職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聘用協議;
(十一)申領兼職律師執業證的,律師事務所應提供本所專、兼職律師比例的書面說明;
(十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可證(副本)中各項登記內容的復印件;
(十三)二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一張。
以上材料一式三份,所有復印件應加蓋所申報律師事務所的公章
B. 有誰知道濟南市市政府拆遷補償辦法啊(越具體越好)
市政府法制辦正式公布了今年的政府規章立法計劃。31部政府規章已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在這些政府規章中,有10件是根據市民的意見來制定的。濟南市實施《物業管理條例》辦法、濟南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濟南市社會醫療急救管理規定、濟南市拆遷管理辦法等14件要確保年內出台。
其中,作為今年的第一個政府規章,備受各界關注的《濟南市拆遷管理辦法》近日將公布,拆遷管理將大變法。另外,醞釀已久的《濟南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仍被列入「調研部分」,年內能否出台尚存變數。
市政府法制辦有關負責人此間介紹說,《濟南市拆遷管理辦法》是根據山東眾成仁和律師集團濟南事務所周家魁律師等為首的5名市民提出的立法建議而制定的。目前,該辦法已經基本走完立法程序,近日將正式公布。
即將出台的《濟南市拆遷管理辦法》有多處重大突破。參照省的相關規定,新辦法提出,對被拆遷房屋選擇貨幣補償方式時,其貨幣補償金額是以同區位的新建普通商品房的市場價格為依據,結合被拆遷房屋本身的新舊程度等因素評估確定補償標准。
記者今天同時獲悉,醞釀已久的《濟南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已被列為市政府2007年度政府規章立法計劃,但屬於「調研部分」,此舉意味著年內能否出台尚存不小的變數。
C. 副省級城市有立法權嗎
是的,可以這么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現有的15個副省級城市:沈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南京市、杭州市、濟南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是省,自治區所在地的市;廈門市、深圳市是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大連市、寧波市、青島市是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所以目前的副省級城市有立法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 單行條例、規章 第一節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準的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D. 濟南市拘留所在哪
這的話,濟南市的拘留所正在濟南市的東方醫院,如果你用的話,可以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 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 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 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學家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 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 立法和負責的 行政。而 官僚、 軍事和 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的精神
法律
封建社會法律由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國王或者大臣制定;資本主義社會法律由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議會制定;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人民議會制定。如:中國的法律是由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這就是法律的基本精神,即它所代表的利益階層。革命和改革都是圍繞著這一主題。
封建社會的人治也是因為法律的基本精神不在於人民,而僅僅是為了維護封建地主的統治秩序,[1]而彌補其不足。老百姓的得失主要取決於統治階級的仁慈。所以封建社會人治和法治是互補的關系。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為了規范活著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義者把法律當成了僵化的工具、不變的教條。它違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客體,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2]
要避免法律和人類社會主客體地位顛倒的情況發生。確立起人的主體地位和對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因此執法者執法過程中,不僅要熟記法律制度還要深諳法律的基本精神,如:「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弘揚正氣、匡扶正義。」[3]
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所有權。[4]「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而不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
法的特徵
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法律規范不同於其他規范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嚴謹性。它由特殊的邏輯構成。構成一個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則、法律概念和法律規范。每一個法律規范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個部分構成。行為模式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所提供的標准和方向。其中行為模式一般有三種情況:
①可以這樣行為,稱為授權性規范;
②必須這樣行為,稱為命令性規范;
③不許這樣行為,稱為禁止性規范。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E. 立法後參戰退役人員如何優待
F. 濟南12345反饋沒用怎麼辦
可以進行投訴,有個法律就特別說明了這個問題:濟南為12345熱線立法 投訴三次不解決將追責10日發布的《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規定(草案)》調研徵求意見稿規定,市民反映問題後,承辦機關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結。推諉扯皮、未按規定時限辦理的將被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據了解,濟南市為12345服務熱線立法在全國尚屬首創。
G. 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建設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濟南市建設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市政府批准,現予印發。濟南市建設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魯廳字[2004]10號)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印發〈濟南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濟發[2004]14號),保留濟南市建設委員會,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一、職能調整
(一)劃入的職能
原市房地產開發拆遷管理辦公室、市建築管理局的相關職能。
2.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負責的在市區公共場所和各類建(構)築物上設置、張貼、懸掛、發布廣告及燈飾管理職能。
(二)劃出的職能
相關企業國有資產監管職能劃歸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危舊房改造管理職能劃歸市房產管理局。
二、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城鄉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根據全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全市城鄉建設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參與編制城鄉建設立法規劃計劃,研究擬訂相關法規、規章,並組織實施;負責有關行政復議、訴訟應訴和信訪工作。
(三)參與或組織審查大中型工程及重要項目的論證、規劃、選址、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負責全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實施的統籌協調和監督。
(四)擬訂全市建築業發展戰略、規劃、行業政策、工作計劃及管理規章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建築業、建築市場、工程建設標准與造價管理、建築企業養老保障金管理、建築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以及裝飾裝修管理。
(五)指導和協調全市城市化工作;負責村鎮建設管理工作。
(六)負責全市住宅建設、房地產開發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管理工作。
(七)負責全市房屋拆遷管理及拆遷單位資質管理。
(八)負責全市城鄉建設勘察設計、工業與民用建築的抗震設防等管理工作;負責全市勘察設計資質管理、勘察設計市場管理。
(九)研究制定城鄉建設的科技發展規劃、計劃和經濟技術政策;組織開展建設事業科技成果的開發、引進、推廣、應用和建築節能工作。
(十)指導市政公用、園林、環衛等行業的工作。
(十一)負責在市區公共場所和各類建(構)築物上設置、張貼、懸掛、發布廣告及燈飾管理。
(十二)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根據市政府規定,管理市房產管理局(市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
三、內設機構
根據以上職責,市建設委員會內設17個職能處室和離退休幹部處。
(一)辦公室 協助委領導組織協調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建設系統宣傳、精神文明建設;負責綜合性文稿的起草和會議的組織、對外聯絡、接待、文書、檔案、印鑒管理及保密、保衛工作;負責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負責機關行政管理後勤保障服務工作;負責信息化建設及綜合調研工作。
(二)政策法規處(信訪處) 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參與編制城鄉建設立法規劃、計劃,組織研究擬訂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行政措施;負責建設行政執法監督和規范性文件審查;負責受理相關行政復議和組織行政訴訟應訴工作;負責建設系統普法教育工作;負責人民來信來訪工作。
(三)發展規劃處(外經處) 編制建設事業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市基本建設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指導監督實施;負責重點建設項目庫研究和編制工作;組織城市建設專家技術論證工作;指導本系統經濟技術合作和招商引資工作;指導建設系統對外工程承包及勞務輸出業務;承擔城建項目審批的日常工作。
(四)財務審計處 編制建設事業城市維護及建設項目投資預算計劃;負責城市建設資金的籌措,提出使用意見;培育、規范城市建設投融資市場;負責建設系統工程預、決算審查和統計工作;指導建設系統各項財務決算的匯總、分析和上報;負責建設系統外國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的管理工作;負責對所屬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負責城市建設有關規費的征繳管理工作。
(五)科技與建築節能管理處 組織制定建設事業科技發展規劃、計劃和相關政策;組織開展全市建設行業(包括村鎮建設)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的科研及開發、推廣、應用等工作;貫徹執行有關牆體材料革新的政策、法規,編制我市牆體材料和建築節能的實施計劃;推廣新型材料及科研成果;負責科研選項、立項、項目驗收等管理工作。
(六)城市化與村鎮建設處 貫徹城鄉統籌發展方針,組織開展城市化配套政策和相關課題的研究;參與或組織市域城鎮體系和村鎮建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編制工作;擬訂村鎮建設地方性法規、規章,並指導監督實施;負責全市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組織指導村鎮建設試點和舊村改造工作。
(七)勘察設計管理處(抗震辦公室) 負責全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管理。制訂全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培育、規范工程勘察設計市場;負責全市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的監督與管理;負責全市工程勘察設計資質、勘察設計質量、行業規范標准、勘察設計招標投標、工程初步設計審查、優秀勘察設計評選、勘察設計技術人員執業注冊、工程抗震設防的管理。
(八)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 參與或組織審查大中型工程及重要項目的論證、規劃、選址、可行性研究及竣工驗收;負責研究制定重點工程建設管理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綜合管理協調。
(九)建築業管理處(裝飾管理辦公室) 負責擬訂全市建築業發展戰略、規劃、行業政策、工作計劃及管理規章並組織實施;擬訂有關工程建設的規章草案及規范性文件,並組織實施;負責工程建設程序、施工技術、裝飾裝修、施工許可證管理及行政審批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建築業的綜合管理及統計工作;指導縣(市)區建築市場及工程管理。
(十)建築市場處(招投標管理辦公室) 負責擬定全市建築市場發展規劃和市場准入清出政策規定;制定並實施整頓建築市場的具體方案,組織協調對建築市場的監督、檢查活動;負責全市建設工程的招標投標監督管理和工程合同備案;指導協調有形建築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十一)質量安全管理處 負責擬訂全市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規章草案及相關文件;負責建築工程相關責任主體的質量、安全管理及相關監督、檢測機構資質管理;負責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指導縣(市)區及建築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負責受理質量、安全投訴。
(十二)建築隊伍管理處 負責本市建築業企業(含外地進濟施工企業)、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以及中介組織的資質管理;負責對外地建築業企業進濟施工的告知性備案工作;負責建築業從業人員執業資格管理工作;會同有關部門規范建築勞務用工行為,協調解決拖欠工程款及工程糾紛,依法維護建築業企業及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十三)房地產開發管理處 擬訂全市房地產開發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負責開發項目的審批及項目庫管理;負責住宅產業化工作;組織重點建設周轉安置房的開發建設;負責房地產項目建設管理、經營管理、統計及預警預報工作;負責開發企業的資質管理;負責開發項目轉讓備案、住宅小區綜合驗收備案;辦理開發經營權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十四)拆遷管理處 負責房屋拆遷管理工作。負責拆遷立項,凍結拆遷范圍,發布拆遷公告、通告,簽發《拆遷許可證》;組織協調被拆遷房屋補償價格的評估;驗收拆遷現場;負責拆遷機構的資質管理;負責拆遷裁決和拆遷工程結算、統計;負責拆遷委託合同、拆遷檔案、備案管理;監管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使用。
(十五)城市建設處 指導市政公用、園林、環衛等行業的工作;參與制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負責城市重點道路、橋梁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協調管理;負責市政、園林綠化企業的資質管理和外地進濟企業備案管理及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
(十六)城市管理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 指導、協調全市城市環境管理工作。參與起草有關城市管理的法規、規章;組織編制全市戶外廣告設置規劃;負責對本市戶外廣告和牌匾標識設置的審批和監督管理;負責對本市臨街建築物門窗變更的監督管理;統籌、協調和管理城市夜景照明工作;承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日常工作;指導各縣(市)區相關工作。
(十七)組織人事處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組織建設、幹部人事、勞動工資、社會保險等工作;指導建設行業幹部職工教育、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委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所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四、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
市建設委員會配行政編制95人,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6人,工勤人員編制10人,機關編制總額111人。領導職數配主任1人,副主任6人;總工程師1人(副局級);總經濟師1人(副局級);處長18人,副處長18人。
黨的組織、紀檢監察、工會、共青團、婦女工作等機構設置及領導人配備按有關規定執行。
五、所屬事業單位調整
(一)原市建築管理局所屬的市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監督站、市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站、市建築企業養老保障金管理辦公室,劃歸市建設委員會管理;原市建築管理局所屬的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的轉企改制工作由市建設委員會組織實施。
(二)原市房地產開發拆遷管理辦公室所屬的市房地產開發服務中心、市住宅產業化發展中心,劃歸市建設委員會管理。
H. 國內安全座椅立法的省市有哪些
這玩意我記得我有過歸類,做小懶兒童安全座椅這行真的這些少不了。。。噥,你看看吧。 1:深圳市 《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第十一條第六則明確規定:駕駛機動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三百元罰款:十二周歲以下兒童乘坐在副駕駛位置,或者四周歲以下兒童乘坐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未使用符合國家標准兒童安全座椅的。 2:山東省 《山東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條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機動車進入高速公路行駛,駕駛人和乘車人應當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駕駛人不得安排未滿十二周歲未成年人乘坐在副駕駛位;未滿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車,應當為其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濟南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乘坐家庭用車時,未滿十周歲未成年人應當坐後排座位,未滿四周歲兒童應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3:上海市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攜帶未滿十二周歲未成年人乘車的,不得安排其乘坐在副駕駛座位;攜帶未滿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車,應當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4:蘇州市 《蘇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十九條第七則明確規定:鼓勵機動車配備、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兒童安全座椅。 5:杭州市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應當按照規定使用並督促乘坐人員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帶。12周歲以下或者身高低於1.5米的兒童不得乘坐前排座椅。4周歲以下或者身高低於1米的兒童乘坐小型轎車時應當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6:重慶市 《重慶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七則明確規定:自行車在各區縣(自治縣、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區行駛,不得載人;其他地區駕駛自行車可以搭載一人,搭載六周歲以下兒童應當設置固定座椅。 7:合肥市 《合肥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2013修訂)》第三十條明確規定:車輛駕駛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攜帶兒童時應當使用與其年齡相適應的兒童安全座椅 8:海南省 《海南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攜帶未滿十二周歲未成年人乘車時的,不得安排其乘坐副駕駛座位;攜帶未滿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車時,應當配備並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9: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八條第五則明確規定:嬰幼兒乘坐家庭乘用車時應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I. 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機構領導
1、辦公室
協助局領導組織協調機關日常工作,負責機關行政、文秘、機要、保密、檔案、統計、信訪、宣傳、督辦、信息化、安全保衛、會議組織及綜合性文稿的起草等工作;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工作;負責局機關及其所屬單位的後勤服務工作。
2、人事處
負責本市系統的人事、勞動工資管理工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承辦局機關、直屬單位和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分局領導幹部的日常管理事務;承辦本市系統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
3、政治工作處
組織推動基層體制改革和規范化管理;負責本市系統幹部職工的教育培訓、政治思想工作和隊伍建設;組織實施本市系統的表彰工作;組織開展有關對外業務交流與合作。
4、財務裝備處
組織實施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負責編制匯總和執行本市系統財務預算,匯總財務決算;統一管理本市系統各項經費、裝備、基建、國有資產及行政性收費和罰款票據;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財務、裝備、基建和國有資產管理;負責對本市系統財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實施內部審計;指導本市系統的財務、裝備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
5、法制處
承辦工商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規、規章和制度的研究起草工作;負責本局辦理的行政處罰案件的審核、聽證工作;承辦或參與行政復議、應訴和賠償工作;組織開展工商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法制宣傳、培訓工作;指導本市系統的法制工作。
6、市場管理處
依法組織管理各類市場的經營秩序,規范市場交易行為;負責登記注冊各類有形市場;組織指導租賃櫃台經營活動、商品展銷會和糧食等重要商品流通秩序及對市場進行專項治理;指導本市系統的市場監管工作。
7、合同處
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管,推行合同示範文本,調解合同糾紛,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依法辦理抵押物登記;監管拍賣活動;指導本市系統的合同監管工作。
8、商標廣告管理處
負責全市商標工作;組織推薦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依法監管商標印製行為;組織查處商標侵權違法案件;管理轄區內特殊標志;指導和監督商標代理、商標評估機構以及商標民間社團組織的工作;負責全市廣告發布及其他各類廣告活動的監管;依法審批廣告經營單位並核發《廣告經營許可證》;按照管理許可權審查廣告內容,進行戶外廣告登記,查處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指導本市系統商標廣告管理工作。
9、消費者權益保護處
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組織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揮、調度全「3.15」投訴舉報網路的運行,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
10、離退休幹部處
負責局機關及相關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本市系統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11、機關黨委
負責局機關及相關單位的黨群工作。
12、監察室
負責局機關及相關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執紀辦案、綜合監督工作。 企業注冊局
組織管理企業注冊,核定注冊單位的名稱,審定、批准、頒發管轄范圍內的各類企業(包括授權登記管理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地區>企業)和其他經營單位的證照並進行監督管理;查處違反企業登記注冊管理法規的行為;根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授權,負責駐濟省屬企業的日常管理;指導本市系統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注冊及監督管理工作。內設企業注冊處、外資企業注冊處、個體私營經濟注冊處和綜合監管處。
公平交易局
依法組織監督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走私販私、傳銷和變相傳銷等經濟違法案件;指導本系統公平交易執法辦案工作。內設經檢一處、經檢二處、綜合處。
直屬分局
依法參與對各類生產要素市場的監督管理;查處各類生產要素經營中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依法負責機動車輛交易驗證,查處倒賣、擅自拼裝、拆解機動車輛等違法行為;依法負責市屬計程車經營單位的管理;依法負責經紀人、經紀機構的登記和監督管理,依法負責商品展銷會的登記管理;依法監督濟南火車站、機場市場秩序,查處經濟違法行為。下設5個專業管理所(站),分別為:機動車輛交易和運輸市場管理所、經紀人管理所、生產要素市場管理所、展銷會管理所和火車站機場檢查站。
濟南市消費者協會
1、宣傳黨和國家的經濟與消費方面的方針、政策、法規,引導消費者正確合理地消費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企業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意識,重視社會效益;
2、傳播商品和服務信息,為消費者提供咨詢服務;
3、搜集調查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評價建議,反饋給企業,促進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
4、協助有關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價格、計量、安全、衛生等進行檢查和監督;
5、接受消費者投訴,並進行調查調解,轉交有關部門處理,支持消費者對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研究消費領域中的有關問題和理論,出版有關刊物;
7、協助政府制定有關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
8、開展國內和國際間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的交流;
9、完成市政府和市工商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濟南市企業合同管理協會
(一)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有關合同管理的政策,法規,提高全社會合同意識,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行業合同管理新路子。
(二)開展合同的法規培訓,提高企業自身管理能力。
(三)指導幫助企業依法訂立和履行經濟合同。
(四)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向政府部門反映企業對合同管理的意見和要求,協助政府部門監督管理經濟合同。
(五)搞好信譽建設,營造「守合同、重信用」活動的文化環境,引導企業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進行推薦和回訪。
(六)協調企業間的橫向關系、協助企業催討拖欠款、開展合同糾紛訴訟、仲裁代理和調解活動。
(七)開展合同管理的學術研究和交流。
濟南市廣告協會
1、維護廣告的真實性、科學性、提高廣告的思想性、藝術性,推動廣告事業的健康發展; 2、調查研究國內外廣告發展趨勢,開展廣告學術研究,傳播國內外廣告界的信息和先進的科學技術; 3、協調廣告經營單位之間的關系,促進橫向聯合和協作; 4、組織廣告的經驗交流,開展咨詢服務,促進廣告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廣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培訓廣告專業人員,提高廣告工作者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藝術水平和業務能力; 6、舉辦優秀廣告作品評選與展覽,組織參加國內外廣告作品大宣活動,提高廣告創意,設計、製做水平。 7、辦理廣告企業資質認定工作。 8、開展國內和國際廣告界的交往,加強同處省市以及外國廣告界的聯系和合作; 9、維護會員的正當權益。 10、辦好《濟南廣告通訊》刊物。 11、完成上級廣協和市工商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濟南市個體勞動者協會
1、組織個體工商戶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有活動。 2、對個體工商戶進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首選教育,組織開展文明經營、優質服務等競賽活動。 3、維護個體工商戶的合法權益,反映他們的合理要求和意見; 4、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組織進行經驗交流,開展業務技術培訓,提供法律咨詢和信息服務。 5、向有關部門提出發展個體經濟的政策和立法建議; 6、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對個體工商戶的管理; 7、興趣辦個體工商戶的福利事業,組織開展個體工商戶的文化、體育活動; 8、對個體工商戶在發展中遇到的資金,場地等問題做出擔保、協調服務。 9、為個體工商戶提供經濟、經營、人才交流等信息服務; 10、指導縣(市)區個體勞動者協會工作; 11、完成市政府和市工商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濟南市私營企業協會
1、向私營企業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規,開展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 2、教育、引導會員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守法經營、文明服務; 3、為會員提供生產經營、市場信息、法律咨詢等服務。組織會員開忣技術業務培訓,協助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幫助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4、了解並反映私營企業的合理意見和要求,維護其合法權益; 5、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對私營企業進行監督管理; 6、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私營企業同港、澳、台地區及國外有關組織和商人聯系辦理出境考察、經商事宜; 7、組織私營企業開忣文化文體活動,興辦福利事業; 8、協助政府做好私營經濟企業工作; 9、完成市政府和市工商局交辦的其他工作。
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學會
1、結合工商行政管理實際進行調研,開展工商行政管理理論研究; 2、組織開展學術交流和工商行政管理政策宣傳; 3、組織進行有關工商行政管理法規培訓。 王宏煒局長、黨委書記
主持全面工作。
陶廷俊黨委副書記 協助局長、黨委書記,
分管人事處、政工處、離退休幹部處、機關黨委、黨校。
趙志強副局長、黨委委員
協助局長分管商廣處、廣告協會、消費者協會。
徐善慶副局長、黨委委員兼總經濟師
協助局長分管市場處、消保處(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直屬分局;負責政策調研工作。
曹鳴紀委書記、黨委委員
主持紀委工作;協助局長分管企業注冊局、監察室。
陳立智副局長、黨委委員
協助局長分管公平交易局、財務裝備處;負責基建工作。
王建森副局長
協助局長分管合同處、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企業信用協會。
葛春林副局長、黨委委員
協助局長分管辦公室、法制處、工商學會。
曹寶華巡視員
受局黨委委託負責信息中心、企業咨詢中心、服務招商引資、協調商會工作及局黨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李太生副巡視員
受局黨委委託負責服務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工作及局黨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J. 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04-09)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7-11-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07-09-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07年修訂) (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正) (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007-07-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07-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7-03-20)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007-03-16)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1-16)
The Compan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公司法》英文版) (2006-10-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2006-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5-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2006-03-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6-0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2005-1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05-04-28)
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 (2004-1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4-05-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2004-04-08)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2004-03-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2003-08-27)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2003-03-03)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1994年修訂) (2003-03-03)
特殊標志管理條例 (2002-03-13)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2002-02-04)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2001-12-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9年修正後) (1999-12-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 (1999-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1999-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修訂) (1999-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1997-08-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0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6-07-0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996-06-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1996-03-1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1995-10-30)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995-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1995-05-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1994-05-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6年1月1日廢止) (1993-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1993-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991-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 (1991-09-04)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走私、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1990-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90-04-0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198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1988-11-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988-01-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1987-09-05)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1986-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198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