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徵文
⑴ 《學習道德模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十分重視。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⑵ 學習道德模範的作文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人。這位老人今年已六十多歲,蒼老粗糙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飽含著生活的艱辛。他的工作是小區送奶工。
平日里,我總能見到年輕的叔叔阿姨騎著自行車輕裝上路。他們年輕力盛,一會兒的工夫便送完一棟樓,而這位老人,跨著年邁的步子,一步步爬上那遙不可及的高樓。他雖有些力不從心,但是,腳步中卻總透著堅定。對此,我還是有些不解的。老人為居民服務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但他年事已高,早應在家養老,享受天倫之樂了。若是賺錢,那他的一雙兒女又是怎麼了?誰家的孩子忍心讓老父親在外打工而坐視不管呢?我是這樣想的,可老人的精神卻不得不使我感到一陣敬佩。我決定幫幫這位老人。
星期天,我起得極早。我奔下樓,卻還是發現老人正從一樓走出。我對他說:「爺爺,您送貨太辛苦,我幫您吧!」說著便去取奶,誰知老人卻急忙說:「孩子,你怎麼能起來這么早呢。我不累,就當鍛煉身體了。現在還早,快回去睡吧,爺爺謝謝你。」我愣住了。他如此辛苦,為什麼不願接受我善意的幫助?正想著,也全然沒有知道老人已走遠。等回過神來,他的影子早已化入天地,與朝陽融為一體。
無論是風霜雨雪,烈日炎炎,他總能准時將物品送到每戶人家。對於這點,我也是深有感觸的。
那天,我正在睡夢中,便被一陣雷聲在驚醒。起床一看,啊,多麼大的風雨啊!這對整個小區似乎是一個考驗,樹木都在搖擺,而我種的花草早已被淘汰成一堆爛泥。我不禁發起愁來:如此惡劣的天氣,我該怎樣去上學呢?吃飯時,媽媽為我夾菜:「唉,這下那個送奶老人終於可以歇歇了。誰會這時來送那微不足道的奶呢?」我正附和,突然聽見門鈴一響,原來是那位送奶老人。他全身都濕透了,雨水一行行、一滴滴地順著頭發滴下來。見了我,他說:「送奶來。天氣冷,別忘了熱熱再喝。」媽媽請他進來坐,他卻一句「不用了」,連傘也顧不得打,一頭扎進雨霧。看著他單薄,微小的身影在頑強地與天氣抗爭,我不禁鼻頭一酸。
我對這位老人,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他是一個普通人,可內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高尚;他不懂索取,卻用行動為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相信,我一定會將這一份對人民的愛、甘於貢獻的精神融入到社會中去,以這種方式共建和諧而又充滿道德的城市!
⑶ 學道德模範誦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為題,徵文
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
」我認為,一個人可以沒有博古通今的知識,也可以沒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決不能沒有道德。知識可以去積累,才能可以去學習,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就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一絲一毫都關乎節操,它不能用錢來買,不能用金子來換。道德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是反映一個人品質的鏡子,照出一個人真實的面貌;道德是人類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礎,沒有了道德,人類就沒有了核心,人類將自相殘殺,爭名逐利,世界將一片混亂,慘不忍睹。
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需要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必須時時留意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實踐,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情、意、行的統一。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孕婦或小孩讓座;隨手揀起地上的果皮紙屑,放進垃圾箱內;為辛勞了一天的父母獻上一杯茶,盡一份自己的孝心;幫助同學解答一道難題;用自己的好成績來報答敬愛的老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其實這都是司空見慣的小事,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只有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恆,才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此外,我們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手拉手」活動、「雛鷹」活動和「希望工程」的活動等,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們,讓他們也能和我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學習,這樣,我們的道德觀念會再次升華。
三國時的劉備曾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教育自己的兒子,它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這句話值得我們知道並銘記在心,他反映了古人的道德觀,直至現在,仍千古流傳、膾炙人口。還有儒家學派的代表孟子,也曾說:「吾日三省吾身」講的是古人良好的修養,也是古人重視道德的表現。既然古人都有這樣的道德觀念,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就更應該努力發揚這種優秀的品質,並世世代代傳播下去,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麗。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讓我們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⑷ 寫一人的道德模範徵文800字
學生身邊的道德模範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品德高尚,有素質的道德模範。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們洗卻了心靈的污垢,用愛心注滿人間。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人。這位老人今年已六十多歲,蒼老粗糙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飽含著生活的艱辛。他的工作是小區送奶工。
平日里,我總能見到年輕的叔叔阿姨騎著自行車輕裝上路。他們年輕力盛,一會兒的工夫便送完一棟樓,而這位老人,跨著年邁的步子,一步步爬上那遙不可及的高樓。他雖有些力不從心,但是,腳步中卻總透著堅定。對此,我還是有些不解的。老人為居民服務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但他年事已高,早應在家養老,享受天倫之樂了。若是賺錢,那他的一雙兒女又是怎麼了?誰家的孩子忍心讓老父親在外打工而坐視不管呢?我是這樣想的,可老人的精神卻不得不使我感到一陣敬佩。我決定幫幫這位老人。
星期天,我起得極早。我奔下樓,卻還是發現老人正從一樓走出。我對他說:「爺爺,您送貨太辛苦,我幫您吧!」說著便去取奶,誰知老人卻急忙說:「孩子,你怎麼能起來這么早呢。我不累,就當鍛煉身體了。現在還早,快回去睡吧,爺爺謝謝你。」我愣住了。他如此辛苦,為什麼不願接受我善意的幫助?正想著,也全然沒有知道老人已走遠。等回過神來,他的影子早已化入天地,與朝陽融為一體。
無論是風霜雨雪,烈日炎炎,他總能准時將物品送到每戶人家。對於這點,我也是深有感觸的。
那天,我正在睡夢中,便被一陣雷聲在驚醒。起床一看,啊,多麼大的風雨啊!這對整個小區似乎是一個考驗,樹木都在搖擺,而我種的花草早已被淘汰成一堆爛泥。我不禁發起愁來:如此惡劣的天氣,我該怎樣去上學呢?吃飯時,媽媽為我夾菜:「唉,這下那個送奶老人終於可以歇歇了。誰會這時來送那微不足道的奶呢?」我正附和,突然聽見門鈴一響,原來是那位送奶老人。他全身都濕透了,雨水一行行、一滴滴地順著頭發滴下來。見了我,他說:「送奶來。天氣冷,別忘了熱熱再喝。」媽媽請他進來坐,他卻一句「不用了」,連傘也顧不得打,一頭扎進雨霧。看著他單薄,微小的身影在頑強地與天氣抗爭,我不禁鼻頭一酸。
我對這位老人,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他是一個普通人,可內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高尚;他不懂索取,卻用行動為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相信,我一定會將這一份對人民的愛、甘於貢獻的精神融入到社會中去,以這種方式共建和諧而又充滿道德的城市!
⑸ 求學雷鋒精神 做道德模範徵文2篇,內容如下
生活處處是雷鋒 沿著長長的小溪,尋找雷鋒的足跡。雷鋒叔叔,你在哪裡?小溪說:昨天,你曾經路過這里,抱著迷路的孩子,冒著蒙蒙的細雨。瞧,那泥濘路上的腳窩,就是他留下的足跡。順著彎彎的小路,尋找雷鋒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