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人的幸福

道德與人的幸福

發布時間: 2021-11-25 07:15:24

Ⅰ 遵守道德和人生幸福有關系嗎

甚至拋棄做人底線,為了物語而瘋狂,比如販賣假冒偽劣的,哄抬房價的,他們往往身價億萬,版其權實是表面的,是我們用世俗的、慾望的、貪婪的眼光去看待這樣的人,那麼他們自己積累這么多物質財富,而得出的膚淺結果,有德之人心平氣和,但名譽甚高,外界都認為這樣的人無德德為福之基,福為德之體。
有德之人未必幸福,是說有德之人往往嚴於律己,內心就不會煎熬痛苦嗎?
有福須先有德,心安理得。
有福之人未必有德,是說某些人為了個人利益,違背良心道德,善於修身養性,他們的內心往往比較滿足,何來不幸福只說?而有福之人未必有德,說明社會雖然在不斷變化,但對道德的追求恆古不變,試想,但內心卻是不折不扣的小人。
有德之人未必幸福,借機鑽營,獲得利益的手段光明正大,一點一滴都來之不易,甚至為了道德而犧牲個人利益,結果往往自己清貧,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道德倫理的制約,他們不會鑽空子、佔便宜,不會投機倒把

Ⅱ 道德與幸福有關系嗎

什麼是道德?因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人們最終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幸福而逐漸約定俗成的一些行為規范。按照這個定義,陳景潤求證哥德巴赫猜想,聶文濤解析穀物保護曲線,都是一種職業道德和個人對幸福的追求。
從物質和意識的領域來理解,信仰就是一種意識,道德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Ⅲ 幸福與道德的關系

幸福是主觀感抄受,道德是社會要求。

Ⅳ 有道德的人是不是一定會有幸福

不一定,有自身思想的人,有追求的人才可能遇見幸福。有道德的人可以給人幸福,但是幸福與否與道德水平無關,是個人感受。

Ⅳ 道德與人的欲求能力,幸福情感有關系嗎

現在網路上有一句流行詞語,刷下限。所謂的下限其實就指的道德下限,慾望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之一,而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會被慾望所支配,感情也是慾望的一種,誘惑越多,抵抗誘惑的能力越差,道德底線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
滿足慾望是需要人主觀選擇以及執行的,而滿足慾望的手段違背道德的程度,會和你想要獲取的慾望程度成絕對正比,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吃這餐飯要付出些什麼,你要付出哪些,要不要降低道德底線,這才是重點。

Ⅵ 為何說道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聖人雲:「人無德,天災人禍;地無德,萬物凋落;天無道,地裂天崩,蒼穹盡空。」

老子的《道德經》,短短五千言,卻世代傳誦影響至今。

「缺德」、「損德」、「積德」等,老人總是用這樣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子孫,我們哪個不是在這樣的傳統氛圍下成長的?但不知從何時起,周圍的人熱衷於金錢,一切都用金錢來衡量,談論起道德,也是說那「德」值多少錢。

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善良和寬容日漸冷漠,真是「人人相見如敵,事事都難如意」,有的人甚至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如今,不能說我們的物質生活不豐富,可以說,只要有錢,可以盡情地享受、放縱自己,但這樣就幸福嗎?問過許多人,答案是否定的。

僅僅能滿足自己的一時慾望,卻滿足不了內心那份渴望寧靜、祥和與愛的感受。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社會,面對層出不窮的生活煩惱,面對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現代人在享受物質的同時,在心靈上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何去何從?是金錢第一,還是誠信重要?是手段第一,還是道德重要?有這樣一樣故事很有含義:

有一次,一個印度人看見一隻蠍子掉進水中團團轉,他當即就決定幫它。

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它撈到岸上來。

可就在他的手剛夠到蠍子的時候,蠍子猛然蜇了他一下。

但這個人還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試圖把蠍子撈出水面,但蠍子再次蜇了他。

旁邊一個人對他說:「它老這么蜇你,你還救它干什麼?」

這個印度人說:「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愛是我的天性。

我怎麼能因為蠍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棄我的天性呢?」

不要放棄愛,不要放棄你的美德,哪怕你周圍的人都要「蟄」你!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那個印度人未免有些傻,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得失,然而當人人都因為別人的不義而放棄或降低道德的底線時,我們每個人從這個越來越沒有誠信的社會環境里得到的回報將會是什麼呢?我們左右不了別人,但能夠改變自己。

如果一生中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善良而改變了曾經交往過的十個人的話,那麼那十個人又用自己的善行影響十個人,那麼這個世界能不變得美好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把她變得更美好,只有信守心靈中的那份善良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光明,只要遵守道德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

也許我們沒有金錢,也許我們沒有財產,也許我們沒有學問,也許我們沒有權勢,但只要我們擁有高尚的靈魂,擁有精神財富——真誠、善良、寬容、盡職盡責,無論是誰,都能贏得人們的尊重,都能擁有幸福的人生,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Ⅶ 幸福與道德的關系

道德和幸福之間還摻雜著意識的因素。

人的道德素養的高低往往取決於自身品質、家內庭環境、教育程度諸如此類容。通常來講,高尚道德的培養需要堅強的意志,而道德的提高又反作用於意志的增強。

(7)道德與人的幸福擴展閱讀:

道德與幸福本是兩個不同走向的形態,只是其中千絲萬縷的如藕斷絲連般的相交讓人不得不細細思考。有人說:有德之人未必有福,有福之人未必有德。這樣的說法既是形而上的,又是錯誤的。錯誤表現在沒有深入地去認識道德與幸福的本質關聯。

馬克思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道德與幸福都是由物質衍生出來的意識,共同存在,並且相互影響,但據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所以,上述說法有其局限性。

Ⅷ 道德是怎樣給人幸福感的

道德既是一種內心的為人處世守則。康德曾說: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有德必有德。之所以寢食難安,是因為道德自律在起作用。也就是所謂的良心譴責。道德其實是作為社會人的一種調和劑。遵循道德,其實簡單說來也就是遵守游戲規則。只有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才能玩到最後,笑得最好。

熱點內容
法官翻唱 發布:2025-05-26 05:00:58 瀏覽:5
皮城執法官技能加點s5 發布:2025-05-26 04:54:00 瀏覽:321
岳陽律師協會 發布:2025-05-26 04:53:05 瀏覽:455
按勞動法沒滿半年有陪償嗎 發布:2025-05-26 04:50:50 瀏覽:634
法治檢察院 發布:2025-05-26 04:46:41 瀏覽:962
企業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26 04:26:47 瀏覽:753
2015經濟法考試 發布:2025-05-26 04:04:00 瀏覽:145
成立合資公司的法律條款 發布:2025-05-26 04:03:55 瀏覽:28
深圳市勞動合同法2018全文 發布:2025-05-26 04:03:52 瀏覽:447
株洲律師咨詢 發布:2025-05-26 03:57:38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