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英雄榜的道德天尊
A. 封神英雄榜2道德天尊是誰演的
羅勇恆
B. 封神英雄榜第二步裡面的道德天尊有什麼招數度患得患失
1.月出皎兮,勞心悄兮;有意變化,君莫笑兮——狐仙
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規說法,狐、狸是兩種動物,只是人們叫習慣了,統稱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氣,狸似乎只是俗物。狐王,出現在名著《西遊記》中。而九尾狐,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是一個能吃人的妖獸。狐有靈氣,在數千年前已是公認,在後來唐宋時期,狐已經被人設廟參拜,而且十分流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更加豐富,最著名的九尾狐是《封神演義》中的妲己,而《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
2.貴主還宮,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誰會此意?——龍女
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靈鷲山禮拜佛陀,以龍身成就佛道。
3.老魚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盡職盡責 ——夜叉
夜叉是梵文「Yaka」的譯音,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夜叉是佛教天龍八部神眾之一,與羅剎同為毗沙門天王的眷屬。他們住於地上或空中,性格兇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母貧父富,所以生下來就具有雙重性格,既吃人也護法,是佛教的護法神。
4.君貌猙獰,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判官
古代傳說中的陰間官名,長的凶神惡煞、陰險狡詐,但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判處人的輪回生,對壞人進行懲罰,對好人進行獎勵。判官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冥府判官。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閻羅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屬賞善司、罰惡司、陰律司、查察司。現在有人把陰律司視為催命判官崔畔,是把原來在陰陽界的崔畔搬到這里來了,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為職位名,不可考。但最後一位崔判官,卻是十分的出名。在《西遊記》及各地的傳說中,均有出現。
5.曾於法華領大車,剪尾跑蹄皈我佛,南無阿彌陀——牛頭
牛頭馬面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牛頭來源於佛家。牛頭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
6.來歷不明,土長土生;傍著牛哥,冥界逞雄——馬面
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有資料說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說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所以來歷不明。
7.都江堰下,千古英風。二郎在此,波瀾不驚——二郎
二郎乃李冰之子。《朱子語類》卷三:「蜀中灌口二郎廟,當是因李冰開鑿離堆有功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按李冰子「二郎」之名已早見於此書。有關二郎的神話,古籍書中不見有記載,僅見於近人記述。《都江堰功小傳》雲:「二郎為李冰仲子,喜馳獵,與其友七人斬蛟。又假飾美女,就婚孽鱗,以入祠勸酒。」《灌志文征》卷五《李公子治水記》也有記載。民間關於二郎神的神話頗多,《西遊記》中便有不少。
8.百箭攢心,心尤未;毅魄歸來,兩狼泣下——七郎
楊家將事跡深膾人口,民間戲曲常引為教忠寓孝的題材。《雙籠會》描寫遼王設計邀約宋帝相商國事,楊業恐其中有詐,遂命長子假扮宋帝赴約,八子護駕同行,結果大郎、二郎、三郎犧牲,四郎和八郎為遼公主所擒而招為駙馬,五郎出家為僧,楊業與六郎七郎突出重圍,暫駐雁門關,因無糧無援,乃派七郎至大營求救,潘仁美欲報私仇,趁機灌醉七郎,綁於芭蕉樹上,亂箭射。楊業命六郎尋弟,自己逃至蘇武廟,見廟前立有李陵碑,忠奸並立,感觸良深,遂撞碑而。後來楊門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畲太君領陣御敵,傳為一時美談。後七郎傳為陰界專管孤魂野鬼之人。
9.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刑天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又稱形天。據《山海經》記載:「刑天與天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後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到了後世,刑天成為勇猛將士的象徵,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戰斗之神。幾千年後,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中寫詩贊頌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贊揚刑天雖然失敗,仍然戰斗不已的精神。詩中的「干」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刑天,象徵著一種永不妥協的精神。
10.雲路萬里,百邪不侵;西域來此,建旗羽林——辟邪
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鍾紐等物,常用辟邪為飾,《博古圖》有辟邪車。南朝陵墓前常有辟邪石雕。據考古界研究「辟邪」即「符拔」。現都統稱「辟邪」。
C. 封神英雄榜2中道德天尊是誰演的
貌似是沈保平演的
D. 封神英雄榜中三十三重天的道德天君指的是誰
道德天君就是太上老君、老子,在道教神話中住在三十三天離恨天兜率宮(兜率院) !
E. 封神英雄榜的老子是古代的老子嗎
【封神榜中的老子(太上老君)是以古代(歷史上)的老子為原型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老子出生的神話傳說】:
據傳,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又稱玄妙玉女)腹中。
理氏(玄妙玉女)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
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發,白白的大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歷史上真實的老子生活在先秦的春秋末期,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問題,他著有五千字的《老子》,此書被視為道家的開創之作及道教的經典。西漢伊始,道家學派黃老學派大興,老子和黃帝受到了先前未有的祭祀,漢人對老子和黃帝的個人崇拜也逐漸達到頂峰,漢代宮廷開始出現祭祀黃老場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黃老學派開始走入漢族民間,形成黃老道。老子本身的哲學理論加上漢朝子民的敬仰使得老子此時已為共識的神仙,東漢皇帝大張旗鼓去往老子廟祭祀,而老子之母的墓誌銘亦說太上老君是道的化身。
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玉宸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F. 封神英雄榜裡面有沒有個老子的人物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是道教創始者與最高尊神,玉清之主為元始天尊,上清之主是靈寶天尊(通天教主),太清之主乃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是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之一。
大破誅仙陣里:誅仙陣,元始天尊請來大師兄老子合力對付通天教主,老子以一氣化三清之術展現了無上的道術,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見師傅通天教主落敗,獨力去對付老子,被老子以風火蒲團捲去。
G. 2015年電視劇封神英雄榜中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以及太上老君這三個人分別是誰飾演的
元始天尊扮演者是沈保平
通天教主扮演者是張晨光
H. 封神英雄榜杏黃旗不是交給道德天尊真么還在姜子牙手裡
交的是其它四面,杏黃旗沒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