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學家
❶ 關於什麼是法中外法學家有不同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職業法學家又稱「職業法學者」。以從事法律的解釋和研究為職業的人。版恩格斯在《論住宅問題》一文權中將職業法學者階層的出現視為法學產生的前提條件之一。隨著法的出現,就需要對法進行宣傳、翻譯和辯護,求得法的更圓滿的制定和實施,使之能更好地為統治階級服務,因而在統治階級中就出現了一批專門研究法律的人,這些人就是職業法學家
❷ 請問國內級別最高的法學學術期刊具體有哪些
1、法學研究 2、中國法學 3、法學 4、法商研究 5、政法論壇 6、現代法學 7、中外法學專 8、法學評論屬 9、法律科學 10、法制與社會發展 11、法學家 12、比較法研究 13、環球法律評論 14、當代法學 15、法學論壇 16、政治與法律 17、河北法學 18、法學雜志 19、法律適用 20、 行政法學研究 21、中國刑事法雜志 22、人民司法 23、華東政法學院學報(改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4、人民檢察 25、知識產權 26、中國法醫學雜志 27、中國司法鑒定
來源:http://lib.sues.e.cn/zxfw_hxqkml.asp
❸ 中外法學家名言警句
、Do what you say,say what you do.
做你說過的,說你能做的。
2、Dare and the world always yields. If it beats you sometimes, dare it again and again and it will succumb.
你勇敢,世界就會讓步。如果有時它戰勝你,你要不斷地勇敢再勇敢,它就會屈服。
3、Nothing for nothing.
不費力氣,一無所得。
4、Sometimes your plans don't work out because God has better ones.
有時候,你的計劃不奏效,是因為上天有更好的安排。
5、Getting out of bed in winter is one of life's hardest mission.
冬天,將自己從被窩里掏出來,是人生最難的任務之一了。
6、Achievement provides the only real pleasure in life.
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樂趣。
7、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一息若存,希望不滅。
8、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永遠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放棄。
9、What today will be like is up to me , I get to choose what kind of day I will have.
今天什麼樣,完全由我決定,今天怎樣度過,由我選擇。
10、Real dream is the other shore of reality.
真正的夢就是現實的彼岸。
11、I love it when I catch you looking at me then you smile and look away.
我喜歡這樣的時刻:我抓到你正在看我,你笑了,然後害羞地別過臉去。
12、The road of life is like a large river,because of the power of the currents,river courses appear unexpectedly where there is no flowing water.
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條大河,由於急流本身的沖擊力,在從前沒有水流的地方,沖刷出嶄新的意料不到的河道。
❹ 張守文的研究成果
著作:《市場經濟與新經濟法》(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反不正當競爭的理論與實務》(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法學》(合著)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稅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規制與發展》(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稅法的困境與挑戰》 廣州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新論》(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稅法通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財稅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疏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經濟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經濟法總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論文:1 《經濟法學的法律經濟學分析》。 《法學研究》1992年第5期2 《中國「新經濟法理論」要略》 《中外法學》1993年第1期3 《德國的<經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 《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4期。4 《略論經濟法的宗旨》 《中外法學》1994年第1期。5 《中日競爭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2期6 《商號及其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1995年第3期7 《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及其法律保護》 《中外法學》1996年第1期8 《論稅收法定主義》 《法學研究》1996年第6期9 《社會法論略》 《中外法學》1996年第6期10 《論稅收的一般優先權》 《中外法學》1997年第5期11 《略論納稅人的退還請求權》 《法學評論》1997年第6期12 《經濟法學發展中的若干問題》 《中外法學》1998年第3期13 《經濟法的時空維度描述》 《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14 《「第一稅案」與財稅法之補缺》 《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15 《稅權的定位與分配》 《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16 《略論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 《稅務研究》2000年第8期17 《論經濟法的現代性》 《中國法學》2000年第5期18 《略論經濟法上的調制行為》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5期19 《論稅法上的可稅性》 《法學家》2000年第5期20 《略論對第三部門的稅法規制》 《法學評論》2000年第6期21 《「內部市場」的稅法規制》 《現代法學》2001年第1期22 《宏觀調控權的法律解析》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3期23 《稅法的普適性及其局限》 《中外法學》2001年第5期24 《我國反欠稅制度的整合》 《法學》2001年第10期25 《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 《現代法學》2001年第6期26 《收益的可稅性》 《法學評論》2001年第6期27 《稅收權利的性質及其法律保護》 《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28 《稅收逃避及其規制》, 《稅務研究》2002年第2期。29 《宏觀調控法的周期變易》 《中外法學》2002年第5期30 《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2期31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與創新》 《法學論壇》2003年第2期32 《經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 《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33 《稅收行為的范疇提煉及其價值》 《稅務研究》2003年第7期34 《財政危機中的憲政問題》 《法學》2003年第9期35 《經濟法的政策分析初探》 《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36 《經濟法學方法論問題芻議》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37 《稅法變革與私法秩序的協調》 《法學家》2004年第5期38 《經濟法學的有效發展》 《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39 《發展法學與法學的發展》 《法學雜志》2005年第3期40 《發展非公經濟的經濟法解讀》 《法學家》2005年第3期41 《稅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稅務研究》2005年第2期42 《經濟法體系的結構分析》 《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43 《「二元分化」的稅收調控及其合法性》 《稅務研究》2006年第3期44 《經濟法研究的「合」與「同」》 《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45 《論經濟法的「特異性范疇」》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46 《企業集團匯總納稅的法律解析》 《法學》2007年第5期47 《經濟法院的經濟法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5期48 《企業所得稅法統合的內在局限》 《稅務研究》2008年第2期49 《論「促進型」經濟法》 《重慶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50《貫通中國經濟法學發展的經脈——以分配為視角》,《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❺ 中外法學的審稿機制
建立了中國法學期刊中最為嚴謹、規范、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稿件審讀機制。實版行責任編輯專業審讀(重要權學科實行雙責任編輯審讀)、同行專家匿名評審、編委會集體會審與主編終審定稿相結合的多重審讀機制。審稿過程固守學術品質,堅持精益求精,恪守「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傳統,不把編者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作者,不搞黨同伐異。嚴控校內稿,嚴防關系稿,堅持「以文取人」,而非「以人取文」,不因提高影響力與引證率的考慮,而刻意追求學界權威的論文發表。獨家明文告示謝絕聯合署名稿件,並嚴禁責任編輯自編自發論文。
❻ 論述法律與道德的區別拜託各位了 3Q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法律與道德是法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法學史上,圍繞這一問題曾展開過許多討論和爭論。一般而言,任何法學流派都承認法與道德是兩種聯系最為緊密的社會規范,但法律與道德既不合一,也非完全分離,兩者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在社會調整中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 中外法學家都承認法律與道德存在諸多共同點:第一,在關於人類共同生活的基本價值中,法律與道德擁有共同的基礎。第二,法律與道德均起源於風俗習慣。原始社會的道德與原始社會的風俗基本上是相通的,而人類最初的法律是由風俗習慣轉化而來。第三,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法律與道德對生活中的人都有約束作用,從而使人們的行為符合這一社會的特定需求。因此,法律與道德都是調整社會,使得社會有序化運行的規范性工具,所以在其規范性、目的性上兩者又有相同之處。第四,法律與道德都離不開民眾的認可。 法律與道德有上述的相同之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法律與道德是同一的。筆者贊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的觀點,主張應當嚴格區分法律與道德。這是因為法律與道德有著巨大的差別:第一,從兩者的調整對象上來看,法律偏向於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除了行為之外,法律不調整其他。而道德卻恰恰相反,它不僅要求人們的外部行為,更重要的是偏向於意向、動機和良心。它要求人們擯棄惡習,首先從心靈上作個高尚的人。對於思想上的邪惡是應當受到譴責的。第二,在法律調整的過程中,權利義務是相伴而生的,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同樣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但是在道德中則更多的要求人們去遵守道德規范,人們卻不會因而獲得道德上的權利。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是沒有權利只有義務的。第三,法律的背後是國家的強制力,它意味著違背之後的制裁,「法律總體上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道德卻恰恰相反,它被遵守的力量源於主體對道德的信仰,源於內心的信念,而非外在的現實強制力。第四,法律除了在社會環境中自發產生並被國家認可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人為制定出來的;而道德則純粹是社會的產物,它往往不是朝夕之間的結果,更多的是時間的積淀,是歷史的結晶。第五,法律要求明確一致,不可能含混與模稜兩可。而道德卻因個體的差異,所受教育的不同,所處社會環境的區別等等原因而產生巨大的差別。第六,法律操作的過程也就是法律程序進行的過程,法諺「程序先於實體」就是對其很好的反映。道德則不同,它只是要求憑借情感的好惡進行簡單的評判,沒有所謂的程序要求。因此,在評判過程中則多有流變以及個體、時間的差異,自然缺少了明確的預期。[
❼ 如何郵購《中外法學》《法學家》等法律雜志或者哪裡有賣這些法律雜志
你可以通過郵局征訂的。
❽ 陳端洪的代表著作及論文
1、《三權分立的邏輯及其邊界》,載於《法學家茶座》2008年第3期;
2、《論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與高級法》,載於《中外法學》2007年第4期;
3、《主權國家是可以超越的嗎?》,載於《未名法學》第1期北京大學法學社主辦 2007年6月20日出版;
4、《憲治與主權》,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財產權與憲政》譯序,載於《公法評論》2007年;
7、《政治法的平衡結構——盧梭<社會契約論>中人民主權的建構原理》,載於《政法論壇》2006年第5期;
8、《人民主權的觀念結構 重讀盧梭<社會契約論>》,載於《中外法學》2007年第3期;
9、《排他性與他者化:中國農村「外嫁女」案件的財產權分析 》,載於《北大法律評論》2003年;
10、中國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1、法與民主:中國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載於《中外法學》1998年第4期;
12、律程序價值觀》,載於《中外法學》1997年第6期;
13、立法的民主合法性與立法至上----中國立法批評》,載於《中外法學》1998 年第6期;
14、《憲政初論》,載於《比較法研究》1992年第4期。
15、參與關於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審查的建議
❾ 中國法學海外版(China Legal Science)是核心期刊嗎投稿地址是中文版的嗎
這里有個法律類核心期刊表,希望能有點幫助
1、法學研究 2、中國法學 3、法學 4、法商研究 5、政法論壇 6、現代法學 7、中外法學 8、法學評論 9、法律科學 10、法制與社會發展 11、法學家 12、比較法研究 13、環球法律評論 14、當代法學 15、法學論壇 16、政治與法律 17、河北法學 18、法學雜志 19、法律適用 20、行政法學研究 21、中國刑事法雜志 22、人民司法 23、華東政法學院學報(改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4、人民檢察 25、知識產權 26、中國法醫學雜志 27、中國司法鑒定
❿ 哪裡可以找到中外法學家的照片 要那種可以放大的 多謝拉
法學家網http://www.chinalawassoci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