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法治詞
1. 有關「法治」的四字詞語
1.法不阿貴(法律即使是對高貴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專人人平等。)屬
2. 關於法制的古詩詞
1、《長歌行》——宋代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自尤》——宋代 蘇洵
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猶或聞。
白話譯文:這就是法律的無奈了,我依然可以抬頭問蒼天為什麼會這樣。天這么高,鬼神沒有辦法相信,但是後世的人們一定還是會聽聞我們現在聽見的話。
3、《寄盧仝》——唐代韓愈
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
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窮終始。
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
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駬。
白話譯文:先生事業不可量,只有用法律自己糾正自己。春秋三傳束高閣,獨自抱著經卷徹底終結。
去年弄筆嘲笑相同,怪辭驚嚇眾人誹謗不停。最近,我從喜歡尋坦途。還上空中跨越綠色駬。
4、《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宋代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白話譯文:我愛仙居好,你多天在房。憂慮百姓極其反復無常,責備自己沒有周詳。
法律行為隨手,《詩》、《書》坐滿箱子。老來要去學,多病喜平康。
5、《秋懷》——宋代陸游
頷須白盡愈落寞,始讀法律親笞榜。
訟氓滿庭鬧如市,吏牘圍坐高於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餳。
平生養氣頗自許,雖老尚可吞司並。
白話譯文:下巴必須在全好落寞,開始讀法律親自打榜。訴訟民滿院子鬧到市場,官吏文書圍坐高在城。
不嫌我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傾稀糖。平時供養自己很同意,雖然我還可以吞司都。
3. 關於「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咸陽縣令求清渭樓詩和何子應長句》年代:宋作者:蘇籀
秦如蒹葭未飽霜,四維不舉空豪強。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終始皇。
富極薰天力斡地,諸侯西來誰敢當。
范雎李斯乘利勢,蒙驁白起先戎行。
韓盧前奔宋鵲舉,角逐海內如驅羊。
干戈取之刑法治,舉事誇淫惟快意。
2.《比得寒疾用道士養生法治其內郡幕徐天隱遺以》年代:宋作者:毛滂
江南卑濕地,往往如長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齒牙。
初猶遭蒸炊,又似縛且檛。
淫祠亂昏俗,過福專群鴉。
參軍支病骨,抱案隨吏衙。
3.《送楊舒州》年代:宋作者: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4. 史記·八書·樂書 司馬遷 西漢
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飢。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
5.史記·七十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西漢
拔之。後四年,藺相如將而攻齊,至平邑而罷。其明年,趙奢破秦軍閼與下。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4. 關於法制的成語
關於法制的成語有法不責眾、無法無天、法不容情、執法如山、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知法犯法、橫行不法、斯公罔法、舞文弄法、以身試法、法外開恩、法外施仁、徇私枉法、貪贓枉法。
1、法不責眾(fǎ bù zé zhòng)是指當某項行為具有一定的群體性或普遍性時,即使該行為含有某種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對其也難予懲戒。清·石玉昆《小五義》第38回:「大家一議論,法不責眾,全走了。」
2、無法無天,漢語成語。拼音: wú fǎ wú tiān。意思是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3、執法如山,讀音zhí fǎ rú shān,漢語成語,作執行法律像山一樣不可動搖。出 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八回:「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4、疏而不漏,讀音shū ér bú lòu,漢語成語,指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六:你可記得三年前蔡指揮的事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說。
5、貪贓枉法是一個成語,讀音是tān zāng wǎng fǎ,意思是貪污受賄,違犯法紀。元·無名氏《陳州糶米》:「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
5. 有關「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政理訟平法治天
作者:榮三金
原文:
執法嚴明善且賢,為民審案慎用權。
公私市物皆有度,政理訟平法治天。
2.法治進萬家
作者:鄒 寧
原文:
依法治國出奇葩,尚德崇儀遍中華。
黃鍾大呂風雅頌,春風伴我進萬家。
3.建設法治無錫
作者:曾壽松
原文:
塵事紛繁憑法治,潔身勤政法為先。
法規嚴峻齊遵守,社會和諧法治篇。
4.法治謠
作者:徐素娥
原文:
權言代法一帚銷,方略為綱看今朝。
法正民安神州樂,律清國治萬民昭。
5.依法治國萬年春 三首
作者:蔡棣華
原文:
改革開創新局面,國富民強巨龍騰。
建功立業須依法,無限前程旭日升。
社會和諧萬象新,城鄉錦綉四時春。
龍騰虎躍千帆疾,法制護航功業存。
創業艱辛守業難,紅旗不倒國方安。
遵循法度金湯固,華夏騰飛日可攀。
6.詠法治
作者:毛明強
原文:
常觀古與今,秩序法中尋。
國治商鞅令,家和琴瑟音。
時時依律則,處處得民心。
法治新城市,和諧勝萬金。
7.沁園春·吟無錫贊法治
作者:吳彩虹
無錫風光,千頃煙波,萬戶廠商。望波濤浩渺,連通皖浙;產銷暢旺,跨越洲洋。汽艇游湖,靈山禮佛,品茗泉邊興味長。清寧夜,看市容璀璨,滿目琳琅。 城鄉如此輝煌,幸法治英雄日夜忙。有人民法院,公平正義;公安民警,守崗巡防。檢察司法,糾紛化解,天網恢恢狐鼠慌。吟無錫,正千帆競發,追向朝陽。
8.記《無錫普法》雜志
作者:馮榮興
原文:清明盛世究原因,法治領先由此生。
銅表始終規天地,恩威到底不由人。
從來治國憑圭臬,畢竟安邦靠經綸。
法海迷航誰指引?當代韋陀點迷津。
6. 有關法治的詩詞
1.
《比得寒疾用道士養生法治其內郡幕徐天隱遺以》
宋代:毛滂
江南卑濕地,往往專如長沙。
薄寒能中屬人,毛立噤齒牙。
初猶遭蒸炊,又似縛且檛。
淫祠亂昏俗,過福專群鴉。
參軍支病骨,抱案隨吏衙。
鬼蓋乘其窮,屢以寒熱加。
定知鬼非人,吾誰彼疵瑕。
烏飢集屋樑。聊試彈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關氣成霞。
房圖引芸蒿,相與排陰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車。
2.《送楊舒州》
宋代: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瘡痍待良葯,天子念循吏。
誰厭承明直,雅是詩書帥。
淮揚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須烹鮮手,往述羨魚意。
前驅觸炎熱,弭節及涼吹。
朝衙百吏散,閉合有餘致。
臨州古雲樂,此理敢輕議。
近聞今單於,已遣朝正使。
公師杜征南,郡得漢龔遂。
里閭息愁嘆,扞牧殆餘事。
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
淮魚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馬不作難,為公十日醉。
頗見有此客,要使州人記。
7. 法治的四字詞語
關於抄法律的四字詞語:違法必究,
依法治國,執法必嚴,疑罪從無,
執法不阿,有法可依.匡扶正義
明理誠信,誠實守法,公平正義,
法不責眾 無法無天 法不容情
執法如山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
知法犯法 橫行不法 斯公罔法
舞文弄法 以身試法 法外開恩
法外施仁 徇私枉法 貪贓枉法
逍遙法外 目無法紀 奉公守法
8. 有關「法治」的成語有哪些
執法如山、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執法不阿、知法犯法、橫行不法、斯公罔法、舞文弄法、以身試法、法外開恩、法外施仁、徇私枉法、貪贓枉法、逍遙法外、法出多門、法成令修、法出一門等。
一、執法如山 [ zhí fǎ rú shān ]
【解釋】: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出自】:清·李綠園《歧路燈》:「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譯文】: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堆積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的人寬恕的
二、法成令修 [ fǎ chéng lìng xiū ]
【解釋】:指有法律為依據,行政命令也恰當。
【出自】:唐·韓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張施。」
【譯文】:法律要成為命令時常修正,研究好才能張貼實施。
三、法出多門 [ fǎ chū ō mén ]
【解釋】:門:門徑。指各部門各自為政,自立法制,使法令不能統一,無從執行。
【出自】: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劉賁傳》:「或正刑於外則破律於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
【譯文】:有人正刑在外就破律在中,方法從多家,人無所措
四、法外施仁 [ fǎ wài shī rén ]
【解釋】:舊時指寬大處理罪犯。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當朝的聖人最惱的貪官污吏,也還演算法外施仁,止於把他革職,發往軍台效力。」
五、法外施恩 [ fǎ wài shī ēn ]
【解釋】:施:施行,給予。超越法律而給予恩惠。指寬大處理,免施刑罰。
【出自】:清·梁章鉅《歸田瑣記·鰲拜》:「仍照皇祖所降諭旨,給予一等男爵,世襲罔替,已足以示國家法外施恩,舊勛之意矣。」
【譯文】:仍照皇祖所降諭旨,給我一等男爵,世襲罔替,已經足以顯示國家法外施恩惠,舊勛的意思了
9. 法治的詞語
關於法律的四字詞語:違法必究,依法治國,執法必嚴,疑罪從無,執法不阿,有法可依.匡扶正義明版理誠信,誠實守權法,公平正義,法不責眾 無法無天 法不容情執法如山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知法犯法 橫行不法 斯公罔法舞文弄法 以身試法 法外開恩法外施仁 徇私枉法 貪贓枉法逍遙法外 目無法紀 奉公守法
10. 關於法治的名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
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
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
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
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27、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英國作家丁尼生
28、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29、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
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7頁
30、有損害即有賠償。
31、天平的一邊放上自由,另一邊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
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3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35、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國安邦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