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法學會
1. 他的續寫。
從前,有一隻不會汪汪叫的小狗。不會汪汪叫,不會喵喵叫,不會哞哞叫,也不會嘶嘶叫,什麼調兒也叫不出未。它是一隻孤零零的小公狗,誰也不曉得它是怎麼跑到這個一隻狗也沒有的鎮子上來的。它自己倒不在乎,一點兒也沒發現它還缺少點什麼,還是別的動物向它指出說:
「怎麼,你不會汪汪叫?」
「不會呀……我是從外鄉來的……」
「聽聽它是怎麼回答的!你不知道狗都會汪狂叫嗎?」
「干嗎要汪汪叫呀?」
「它們汪汪叫,因為它們是狗唄。朝過路的流浪漢叫,朝不懷好意的貓叫,朝圓圓的月亮叫。高興的時候汪汪叫,神經緊張的時候汪汪叫,憤怒的時候汪狂叫。白天叫得凶,夜晚叫得也很勤。」
「是嗎,可我……」
「可你什麼?你是一隻怪狗,靠邊站,總有一天你的名宇會上報紙的。」
小狗不知道怎麼回答這一頓劈頭蓋臉的指責才好。它不會汪狂叫,也不知道怎麼才能學會汪汪叫。
「學我的樣子叫。」有一次,一隻很同情它的小公雞對它說。小公雞伸長脖子嘹亮地啼了兩三聲:「喔喔喔——」
「好像很難。」小狗說。
「瞧你說的,簡單極了。你好好聽著,注意看我的嘴。」
小公雞又喔喔喔啼了幾聲。
小狗試著同樣叫了一聲,可是打它嗓子眼兒里沖出來的是一聲粗魯的「咯咯」聲,嚇得小母雞們四散逃跑了。
「沒關系,」小公雞安慰它說,「對於第一次來說,你叫得也許太棒了。再試試,再試試。」
小狗又試著叫了一次、兩次、三次。每夭它都試著打鳴,從早到晚躲在一個角落裡苦練。為了不驚動別人,更自由自在地練習,有幾次它跑到樹林子里去練。一天早晨,它在樹林子里練習的時候,竟啼出了喔喔喔的聲音,啼得太像了,一聲真正的雞啼,好聽極了,洪亮極了,以至於當狐狸聽到這一聲啼叫時,心裡想:「公雞到底找我來了。我得趕緊跑去謝謝它的探望……」它猛地躥了起來,飛快跑去,隨身還帶上了叉子、刀子和餐巾,因為對於一隻狐狸來說,沒有比一隻小公雞的肉更鮮嫩更開胃口的了。等到它看清楚那不是一隻公雞,而墾一隻身子蹲在尾巴上,一聲連一聲喔喔喔地啼著的小狗時,是多麼失望啊!
「嘿,」狐狸說,「原來是這么回事,你搞陰謀想害死我啊!」
「陰謀?」
「不錯。你讓我相信有一隻在樹林里迷了路的公雞,你卻埋伏在這兒等著冷不丁逮住我。幸虧我及時看清了你,險些中了你的詭計。可你這是不守信義的捕獵,狗通常是用汪汪的叫聲通知我:獵人來了。」
「我向你保證,我……這么說吧,我連想都沒有想
到過什麼打獵。我到這兒來是為了練習的。」
「練習?練習什麼?」
「我是要練會汪汪叫。我差不多會了,你聽,我叫得多好哇!」
它極響亮地啼了幾聲:「喔喔喔——」
狐狸差一點沒笑破肚子,它笑得倒在地上直打滾兒,使勁捂住肚皮,又是咬胡須又是叼尾巴。小狗滿面羞慚,低垂著頭,眼睛裡噙滿了淚水,悄悄地溜走了。
附近停著一隻斑鳩,看見小狗走過,很可憐它。
「它對你怎麼啦?」
「沒什麼。」
「那你的樣子怎麼挺傷心的?」
「那……是因為……是因為……我不會汪汪叫。沒有誰教我。」
「如果光是為了這個,那我來教你。好好聽著,聽我是怎麼叫的,你想法學我的樣子叫:咕咕……咕咕……咕咕……明白了嗎?」
「好像還容易。」
「容易極了。我很小的時候就會叫。試試:咕咕……咕咕……」
「咕……」小狗叫起來,「咕……」
那一天它試著叫,第二天又試著叫。一個星期內叫得已相當不錯了。它高興得不得了,心想:「我終於開始會叫了。現在誰也甭想拿我取笑了。」
正是在那幾天,打獵開始了。村林里來了許多獵人,他們是一些聽到啥看見啥就朝啥亂放槍的獵人,甚至會對准夜鶯開槍。一個獵人聽到從一片矮樹林子里傳出一陣咕咕……咕咕……的啼叫聲,忙端起槍瞄準,「砰!砰!」開了兩槍。
幸好,彈九沒擊中小狗,只是掠著它的耳朵皮嗖嗖地飛了過去,小狗拔腿就跑。它心裡很納悶兒:「這個獵人準是瘋了,連汪汪叫的狗也開槍打。」
這當兒,獵人跑去尋找他的獵物,他確信擊中了目標。
「準是那隻小狗給叼走了。」他喃喃地說。為了出氣,他朝一隻剛把小腦殼探出洞口的小耗子開了一槍。
小狗拚命地跑著,跑著……
第一個結尾
小狗跑呀,跑呀,跑到一片草地上。一頭小奶牛正在草地上安安靜靜地啃著青草。
「你住哪兒跑?」
「不知道。」
「那麼停下來,這兒水肥草美。」
「嗯,青草治不好我。」
「你病了?」
「不是,我不會汪汪叫。」
「那是世界上最簡單不過的事!聽我叫兩聲:哞……哞……哞……難道不是一首美麗的詩嗎?」
「不壞。可我不敢擔保是不是一首正確的詩。你是一頭奶牛啊……」
「我當然是奶牛。」
「可我不是,我是狗。」
「當然,你是狗,這又怎麼啦?沒有什麼東西阻止你學我的語言呀。」
「好主意!好主意!」小狗突然喊起來。
「什麼主意?」
「這會兒我腦子里正在醞釀一個主意。我將學習各種動物的語言,我讓一個馬戲班子僱傭我,我會成功的,變成大富狗,娶一個國王的女兒。國王也好,狗也好,成為一家子,彼此溝通感情。」
「好樣的,想得真美。那好吧,我這就叫,你好好聽著:哞……哞……哞……」
「哞……」小狗也叫起來。
這是一隻不會汪汪叫的狗,卻是一位語言大師,精通各種語言。
第二個結尾
小狗跑呀,跑呀,遇到一個農民。
「你往哪裡跑?」
「連我自己也不清楚。」
「那麼到我家去,我正缺一隻狗給我守雞籠子哩。」
「好,我去。可我告訴你,我不會江汪叫。」
「這樣更好,汪汪叫的狗會嚇跑小偷的。而你呢,他們不知道你在那兒,他們走近籠子,你冷不防撲上去咬傷他們,這樣,他們就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那我去。」狗說。
這樣,不會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職業,被一條鐵鏈子拴著,每天喝一盤子稀粥。
第三個結尾
小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了下來。它聽到一種奇怪的叫聲:「汪汪,汪汪。」
「這聲音是什麼動物叫的?」小狗想。
「汪汪,汪汪。」
「長頸鹿嗎?不是。也許是鱷魚,
2. 普通百姓能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嗎
您好!天星培訓網路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參加國家司法考沒有分什麼人的,只有報名條件的限制。
下面是2015年公告的報名條件
一、報名
(一)報名條件
1.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國辦函[2007]2號)有關規定,我省新邵縣、邵陽縣、隆回縣、洞口縣、綏寧縣、新寧縣、城步苗族自治縣、武岡市、石門縣、慈利縣、桑植縣、中方縣、沅陵縣、辰溪縣、漵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新化縣、漣源市、瀘溪縣、鳳凰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花垣縣、茶陵縣、炎陵縣、宜章縣、汝城縣、桂東縣、安仁縣、安化縣、平江縣、新田縣、江華瑤族自治縣、衡山縣、祁東縣、澧縣、南縣、永興縣、祁陽縣、江永縣、寧遠縣、藍山縣、雙峰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等52個縣市區可以將報名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的適用以報名人員報名時戶籍為准,報名時戶籍在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可以申請享受放寬政策。
法律專業的范圍:法律、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商法、刑事司法、律師、監所管理(包括舊專業勞教管理)、民商法、司法助理、法律文秘、司法警務、法律事務、書記官、刑事執行、民事執行、行政執行、刑事偵查技術、司法鑒定技術、安全防範技術、司法信息技術、司法信息安全、海關國際法律條約與公約、檢察事務、經濟法律事務、監獄管理(包括舊專業勞動改造學)、罪犯心理測量與矯正技術、司法會計、涉毒人員矯治、法律服務管理、社區矯正、應用法制心理技術、職務犯罪預防與控制、安全技術與文秘和監獄信息技術與應用等37個專業。(《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目錄》)
普通高等學校2016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普通高等學校2016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是指: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本科批次錄取的普通高等學校2016年應屆畢業生,必須同時符合以下三個要件:經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本科批次錄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的在校本科學生且2016年應屆畢業。就讀香港、澳門、台灣大學或國外大學的2016年應屆本科畢業生,不屬於司法部公告中規定的「普通高等學校2016年應屆本科畢業生」。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報名的,其學歷學位證書須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符合報考學歷學位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2015年畢業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教育、廣播電視大學、網路教育高等院校的本科畢業生,網上報名時已修完全部課程但因畢業手續辦理中、尚未領取畢業證書的,可以報名,學歷統一填寫「本科畢業」。考試成績合格,在司法部規定的2015年法律職業資格申請階段,必須提交畢業證書原件及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http://www.chsi.com.cn/xlcx/lscx.jsp)學歷查詢報告或教育部中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出具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否則報名無效。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或者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公證員執業證的;
(3)被處以二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或者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4)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或者以其他形式騙取報名的。
3.已經領取A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已經領取B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尚未取得高等學校本科以上畢業證書人員,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3. 有法理學的小論文借鑒借鑒嗎
法理的小論文(論述題),表面上看,可以論述的自由度大,又沒有標准答案。好像無從准備。在考場中有限的時間內寫出漂亮的小論文並不容易。在平時准備時可以總結出有效的答題步驟(模板)。
首先,我們要明白以下幾點:
1.論述題是一種典型的應試型題目,其規律是顯而易見的。這種題目,完全可以理解成考試經常見到的供材料作文。其考查的觀點明顯的隱含的隱藏在材料中,因此閱讀材料時注意提煉觀點。
2.我們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讓閱卷老師在短短的時間內給我們一個理想的分數,而不是其他。這樣短的時間,閱卷者只能是去尋找題目所要求的有效信息。這樣一來,如何將最有效的信息明確無誤地提供給閱卷者,就是考生遵循模板式答題技巧所要達到的目標。
3.模板式訓練的目的是有效縮短答題時間,避免因為時間不夠用而做不完題目。在訓練中,我們可以嘗試把論述題變成「填空題」,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答題並取得理想的分數。
其次,我們把一篇文章分成五個段落,可能會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段 原材料概述,提出文章總的觀點。
第二段 主要概念的界定。為什麼會提出這個觀點?——原因的分析:邏輯的或理論的。(析概念,寫原因)
第三段 從正反兩面論述提出這個觀點的好處和壞處。(如何好,如何壞)
第四段 如何做到這樣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怎樣做,注意點)
第五段 總結和提升全文觀點。
第三、因此,對論述題的訓練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文章結構訓練(模板式答題法),要求考生熟練模板的每一部分結構。這種訓練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一般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可以徹底掌握。
2.文章提綱訓練(五段式提綱),通過訓練快速把握題目所蘊含的真正法學觀點。需要提醒考生注意,論述題更多考查的是考生的基本法學素養。
3.卷面整潔訓練(湊字數能力訓練)。由於考試題目中有字數的規定,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每一個段落的字數限制。要控制總的字數。字數太少的話,會給閱卷老師以字數不足的印象;而字數太多,又會浪費你太多的答題時間,也容易造成卷面結構的不均衡。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卷面的整潔,寫字不求漂亮,但一定要一筆一畫地去寫。還要注意千萬不要隨意修改,寧可錯了的字不改動,也不要弄臟了卷面,更不可以大面積地修改。
4.法學專題訓練(應試法言法語)。論述題的語言是與大家平時的法學素養息息相關的,總的來說靠的是日常的積累。但對於考試來說,可以去記憶些「法律格言」,不要多,30條就足夠用了。另外,一定要注意在文章中避免用極端的語言,而要以客觀、平實的語言來反映你的觀點。
第四、以一遍司法考試的論述題為例分析:
(西政的法理小論文與司法考試卷四論述題比較象似,可以作為參照)
這是2005年考試論述題,也可以使大家理解模板式答題技巧的奧妙。
2005年司法考試卷四第八題(本題25分):
英美法系國家實行判例法制度,法官的判決本身具有立法的意義,並對以後處理類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我國主要以成文法律及司法解釋作為審判案件的依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也通過公布案例指導審判實踐。請圍繞「判例、案例與司法解釋」談談你的看法。
答題要求:
1.在分析、比較、評價的基礎上,提出觀點並運用法學知識闡述理由;
2.說理清楚,邏輯嚴謹,語言流暢,表達准確;
3.字數不少於500字。
【答題思路】
這是一道有關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特點對比的題目,屬於自由評論式的論說文。它考查的重點是考生對於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各自的優缺點的認識,但千萬注意不要做成一道簡答題,僅僅解釋什麼是大陸法系,什麼是英美法系,這樣分數肯定是很低的。論述必須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
簡單分析後,我們會發現,它能談的觀點就三個,根本不用大家過多思考。一是贊同英美法系而排斥大陸法系;二是贊同大陸法系而排斥英美法系;三是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各有其優缺點,並正在互相學習和融合。只有選定一個觀點,全面闡述即可,但觀點要鮮明,切忌「立場不堅定」。
對於論述題擬個標題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有的考生害怕寫跑題了而不寫題目,這是不可取的。如果怕跑題的話,可以寫出籠統的題目:如《淺議「判例、案例與司法解釋」》、《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之對比》、《有關「判例、案例與司法解釋」之我見》等;當然也可以直接寫出自己的觀點如《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相互融合》等。
為了保證寫作時卷面的整潔,一定要先列出一個簡要的寫作提綱,比如:
淺議「判例、案例與司法解釋」
第一段(129字) 抄原文,提觀點——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某種走向融合的趨勢。
第二段(268字) 析概念,寫原因——什麼是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釋?我國古代就有融合的實證。
第三段(350字) 如何好,如何壞——法律必有漏洞,判例可做補充;成文法的滯後性。
第四段(135字) 怎樣做,注意點——美國、日本的做法值得我們思考。
第五段(88字) 喊口號——借鑒但不照搬。
【範文賞析】
淺議「判例、案例與司法解釋」
英美法系國家實行判例法制度,法官的判決本身具有立法的意義,並對以後處理類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我國屬於大陸法系,主要以成文法律及司法解釋作為審判案件的依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也通過公布案例指導審判實踐。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某種走向融合的趨勢。(抄原文,提觀點)
判例是指對以後的審判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法院判決,具有造法功能,是英美法系國家重要的法律淵源。案例可以將其界定為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具有指導審判實踐作用的個案判決。司法解釋是指司法機關在法律適用過程中對有關法律問題所作出的解釋,其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是規范性解釋。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歷朝歷代的司法改革都是從變法修律開始的,成文法是主要的法律淵源,但這並不代表我國不存在判例制度,秦代的「廷行事」、漢代的「決事比」、宋代的「斷例」都是以成例作為判案依據。因此判例在我國古代的司法體制中是佔有一席之地的。(析概念,寫原因)
拉丁法諺雲:「法律必有漏洞。」這是因為立法者的觀察能力有限,不可能預見將來的一切問題,也不可能所有的法律問題都能在立法上完全體現。當司法活動中遇到法律漏洞、又不能以法無明文規定而拒絕裁判時,怎麼辦?在英美法系國家,判例是重要的法源之一,因此,可運用判例來補充法律漏洞。新中國成立後,繼續延續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成文法傳統,將制定成文法律、編纂法典作為法治建設的成就,在審判案件時更是將制定法作為審判的唯一依據。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制定法的滯後性弱點日益凸現。為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不斷出台司法解釋,以適應形勢的發展,這些司法解釋本身已經具備法律規范的要素,並且實際上也起著法律規范的作用,其在審判實踐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其修正過於僵化的法律條文、實現個案公平的作用是很明顯的。(如何好,如何壞)
目前,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已不再是楚河漢界,涇渭分明,而是呈現出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之勢。例如,美國先後制定了《證券法》、《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破產改革法案》等;又如,日本《裁判所構成法》規定,下級法院必須遵循上級法院的判例;法國行政法則將判例作為其重要法源之一。(怎樣做,注意點)
當前我國也在積極探索判例法制度和成文法適用機制的完善和改革,注重繼續發揮和完善司法解釋機制的作用,注意借鑒但不照搬普通法系的判例法制度,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審判指導制度。(喊口號)
從該例文可以看出,對於應試型的論說文來講,只要弄清了題目要求,就可以輕松地寫出前兩段,也就是提觀點和析概念。後面幾段的寫作就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第五、現在,你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試著寫一下輔導班上法理老師發的題中的10道論述題了。最好考前能夠練習完。肯定會用益匪淺的!
例析我校主觀題打分方法
我校考試評卷基本是按采點給分的模式。因此答題貴在「全深兼顧」,見前文《我校研究生考試答題經驗:貴在「全深兼顧」》出自http://874866775.qzone.qq.com/,此處不贅述。以下舉例說明如何采點給分。
一、概念比較題
法律效力和法律實效(5分)
評分標准:
法律效力與法律實效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第一,法律效力指法律具有的約束力和保護力,屬於「應然」范疇;法律實效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的實際實施狀態,屬於「實然」范疇。(1分)第二,法律效力一般強調形式有效性,即法律只要滿足由有權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認可,即獲得約束力和保護力;法律實效一般側重實質有效性,即法律只有在實踐中部分或全部被遵守、執行、適用,才是有實效的。(1分)第三,法律效力是證成法律存在的必要條件;法律實效是對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實施以及實現狀況的一個評價指標。(1分)沒有法律效力的「法」就談不到法律實效問題;但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在實踐中也不一定都有實效。(2分)
二、辨析題[即判斷分析題](判斷命題正誤,並簡要說明理由)
法律價值之間不可能存在沖突(5分)
評分標准:
錯誤(1分)
法律價值本身是一個體系或者系統。(1分)組成法律價值體系的各法律價值並非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每一個價值都有自身相對的獨特性。(2分)多種規定性不同的價值共存,在邏輯上舊有沖突的可能。(1分)
三、簡答題
簡述正義與法律關系的學說並說明通過法律實現正義的基本方法。(10分)
評分標准:
(1)通過立法分配權利以確立正義,使正義要求規范化、明確化。(3分)
(2)通過法律實施,發揮法律的特殊強制性,懲罰費正義行為,促進正義的實現。(3分)
(3)通過公正地解決沖突和裁決糾紛,補償損失以恢復正義。(4分)
四、論述題
結合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論述人類的平等訴求及其法律保護機制。(15分)
評分標准:
法律與平等的一般關系。(4分)
法律將平等權利化。(5分)
法律為平等提供統一標准。(3分)
法律保護被確認的平等。(3分)
五、案例分析題(15分)
位於重慶市主城九龍坡區繁華地帶的一個危舊房改造項目工地中,二百八十戶拆遷房屋已搬遷,僅剩一戶未搬遷。三年多來這里孤獨地聳立著一棟二層小樓,小樓周圍已向下挖空數米。這座像「孤島」一樣的小樓照片在今年三月流傳開來,被網友稱為重慶甚至中國歷史上「最牛的釘子戶」。
重慶「最牛釘子戶」的房主楊武、吳蘋夫婦在現身兩天內迅速成名。據了解,夫婦倆要求開發商在原位置給其安置一套面積相同的房子,開發商未答應,並向當地拆遷主管部門提出行政裁定。後雙方協商未果,主管部門向重慶市九龍坡區法院提出司法強拆的申請,法院作出楊武夫婦限期自行搬遷的裁定。
面對裁定,房主吳蘋表示,他們「要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合法財產」;楊武則重回空置兩年、已被斷水斷電的小樓中,掛上國旗,打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橫幅。
某位學者斷言,個人在行使物權時,必須要顧及公共利益。…這個公共利益如何界定…這需出台具體的規定來完善。…在完善之前,根據目前公眾對公共利益的認識,開發商建商業用房,一般來說不屬公共利益范疇,所以,若《物權法》已生效,該「釘子戶」應可勝訴。
另一位學者提出,認為吳蘋一家拒絕拆遷的理由不涉及公共利益的觀點是不成立的。舊城改造本來就是一項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而且法院已經作出了裁定,認為拆遷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行為,如果吳蘋一家自己不把房子拆掉,那麼就是違法行為。這位學者支持支持強制拆遷,認為法院已經下達了裁定,就要按照(法院的裁定)執行。
兩位學者的意見都是根據物權法作出來的,關於什麼是「公共利益」,他們的認識並不統一。
試根據法律與利益的相關理論和人權理論,談談你對這個案件的中出現的「公共利益」的爭論。
答題要求:
1、運用掌握的知識闡釋你的觀點和理由;2、說理充分,邏輯嚴謹,語言流暢,表達准確;
評分標准:
觀點突出。(4分)
論證充分。(4分)
邏輯嚴謹。(4分)
文字通順。(3分)
六、材料分析題(15分)
案件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後,4299年春末夏初的紐卡斯國。5月上旬,該國洞穴探險者協會的維特莫爾等五位成員進入位於石灰岩洞探險。但當他們深入洞內時發生了山崩。五位探險者發現受困後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
由於洞穴地點地處偏遠,山崩仍在繼續,營救工作非常困難,而在營救過程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人員的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探險者隨身所帶的食物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或植物,探險者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
在探險者被困洞穴的第三十二天,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人員進入洞穴後,人們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二十三天,維特莫爾已經被他的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生還者的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的食物後,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通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者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的提議,但在危急的情況迫使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的方法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擲骰子的結果把需要犧牲的對象指向維特莫爾,他於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險者獲救後因營養失調而住院治療。出院後,四位獲救者被指控謀殺維特莫爾。初審法庭經過特別裁決確認上面所述的事實,根據紐卡斯國刑法的規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謀殺維特莫爾的罪名成立,判處絞刑。四位被告向紐卡斯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法院意見:
紐卡斯國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組成,他們分別是特魯派尼、福斯特、基恩、漢迪和唐丁。現在他們的判決將決定四位被告的命運。
特魯派尼首席法官扮演了案情敘述者的角色,這讓他所闡釋的維持初審原判的理由非常簡單。特魯派尼認為,作為民主國家的法官,他的職責就在於根據法律條文的平常含義來做出自己的判決,而不能在立法機構所制訂的法律條文加入自己的價值偏好。刑法規定:「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雖然同情心會促使法官體諒被告當時身處的悲慘境地,但法律條文不允許有任何例外。
第二位法官福斯特主張推翻初審法院的判決,並為此提出了兩項各自獨立的理由說明。首先,福斯特認為紐卡斯國的刑法並不適用於這些受困於洞穴絕境中的探險者。根據社會契約理論,自然狀態下的人們正是為了在文明社會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國家,這一契約也構成了國家法律的強制力基礎。但在五位探險者受困於洞穴時,現實的困境決定了他們並非處於「文明社會的狀態」,而是處在社會契約論所說的「自然狀態」。在這種自然狀態下,維特莫爾所提出並經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協定就構成了他們的社會契約,也是在本案中應該適用的有效法律。
第三位法官基恩投下了維持初審法院判決的第二票。基恩法官一開始就說:「我不想討論的問題是關於這些人所作所為的對錯善惡。這同樣是個無關法院職責的問題,因為法官宣誓適用的是法律,而不是個人的道德觀念。」
第四位出場的漢迪法官主張撤銷本案初審的有罪判決,漢迪法官就指出,如果統治者理解民眾的感情和觀念就會帶來仁政。但如果統治者缺乏這種理解,民眾感受到的只能是暴政。那麼民眾的常識和意志是什麼?漢迪提出了主流媒體的一個民意調查,「你認為最高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洞穴探險者?」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寬恕被告或僅給予象徵性的處罰。民眾的態度顯而易見。因為「法庭應該考慮民情」,被告的被控罪名不成立。
鑒於四位法官的表決形成2比2的平手,最後出場的唐丁法官的態度就決定了被告的最終命運。唐丁法官最終做出最高法院歷史上沒有先例的裁決:宣布退出對本案的判決。
問題:如果你是第五位法官,你將如何作出判決?
答題要求:
1、在分析、比較、評價的基礎上,提出觀點並運用法理學知識;
2、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評分標准:
對材料的簡要敘述。(4分)
法律與人權相關理論的闡釋。(6分)
論證充分。(4分)
邏輯嚴謹。(4分)
文字通順。(2分)
4. 工程質量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國家建築工程質量法律法規有哪些
1、《建築法》
第六十一條規定 「交付竣工驗收的建築工程,必須符合規定的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有完整的工程技術經濟資料和經簽署的工程保修書,並具備國家規定的其他竣工條件。建築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第二十八及第九條規定 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單位在施工中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3、《合同法》
第二百八十一條規定 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發包人有權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內無償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經過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後,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4、《建築法》
第六十條規定 「建築物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必須確保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的質量。建築工程竣工時,屋頂、牆面不得留有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對已發現的質量缺陷,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修復。」
5、《建築法》
第六十二條規定 「建築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建築工程的保修范圍應當包括地基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的安裝工程,供熱、供冷系統工程等項目;保修的期限應當按照保證建築物合理壽命年限內正常使用,維護使用者合法權益的原則確定。具體的保修范圍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國務院規定。」
6、《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
第三條規定 「本辦法所稱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是指對房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後在保修期限內出現的質量缺陷,予以修復。 本辦法所稱質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以及合同的約定。」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規定 「因承包人的過錯造成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承包人拒絕修理、返工或者改建,發包人請求減少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
二、工地施工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1)注意勞動保護,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用具,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
(2)注意消防安全,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區,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周圍,嚴禁吸煙。明火作業不得與易燃易爆作業同時同地進行。
(3)各類施工機械和工具使用前要檢查是否漏電,各部件和安全防護是否正常完好。正確使用漏電保護器。
(4)施工現場所有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必須良好,接頭不得裸露。
(5)高處作業要穿緊口工作服,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遇到大霧、大雨及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作業。高處作業特別要注意平台防護、臨邊防護、洞口防護,交叉作業和攀登作業時嚴格遵守安全規范,在施工中不得向下投擲物料。
(6)使用垂直運輸設備時嚴禁在龍門架、外用電梯、塔吊塔身上攀爬,塔吊作業中不準作業人員隨吊物上下搭吊,以免發生高處墜落。龍門架、井字架運行中禁止穿越和檢修。外用電梯禁止超載運行。
(7)土方作業要注意預防坍塌事故和人工挖孔樁傷亡事故。
(8)起重吊裝現場作業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不準起吊不明重量和埋在地下的物體,起重指揮人員不得兼做操作工。
(9)不準站在模板、鋼筋上作業。
(10)施工現場入口處要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和火災報警標志,在施工現場內的安全通道口設置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在重點防火部位設置消防防火標志。
5. 某攝制組擅自利用京張鐵路山洞文物置景,攝制組將面臨什麼處罰
如果確定該攝制組破壞了當地的文物需要賠償,甚至要付出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次事件發生在北京的京張鐵路五桂頭山洞,該山洞為延慶區區級文物,近日是護林員發現了該攝制組,該攝制組當時用物品堵住了山洞,影響到了整個文物的外觀外貌。最後該地的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對該攝制組繼續了約談,並告知該山洞是一處文物,目前設置組已經將山洞的物品撤出,文物也已經恢復了原貌。據悉該攝制組為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的拍攝方。
隨後攝制組對當地文旅局和鎮政府重新提交了申請,並組織了專門的文物專家進行論證,最後專家一致認可,該攝制組新的方案符合文物保護要求,所以批准了劇組在該地進行拍攝。相關專家表示,新的方案將採用黑布來遮擋山洞,不會對文物有什麼破壞行為。
6. 洞穴奇案的十四位法官的判決分別代表哪些法學流派的觀點
別說內容了,你若能買到這本書,通知我一下。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解讀富勒的「洞穴探險者案」
本文要說的案例是美國著名法學家富勒在1949年《哈佛法律評論》中所虛構的洞穴探險者案(Lon Fuller,「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62 Harvard Law Review 616,1949)。事實上,即便在多次讀過這則案例後,筆者在敘述這一
案例的事實之時仍舊有一種心悸。這種心悸不僅來自於案件情節的起承轉合與跌宕起伏,更來自於案件當事人在身處絕境時的殘酷但或許是合理的選擇行為。在為讀者展現了這個法律、道德與人情相交錯的案例後,富勒更以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五種法律解釋理論撰寫了五篇判詞。閱讀這五篇判詞,我們如同穿行在法哲學歷史的長河中,最終到達了法律的幽微要渺之處。筆者希望讀者帶著下面的問題來閱讀本文,「如果你是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你將做出何種判決?」
案件事實
案件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後,4299年春末夏初的紐卡斯國。那年5月上旬,該國洞穴探險者協會的維特莫爾等五位成員進入位於聯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險。但當他們深入洞內時發生了山崩,岩石擋住了石灰岩洞的唯一出口。五位探險者發現受困後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由於探險者未按時回家,他們的家屬通知探險者協會,一個營救隊伍火速趕往出事地點。
由於洞穴地點地處偏遠,山崩仍在繼續,營救工作的困難大大超出了事前的預計,而在營救過程中的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人員的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探險者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隨身所帶的食物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或植物,探險者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就在被困的第二十天,營救人員獲知探險者隨身攜帶了一個可以收發信息的無線設備。洞外人員迅速通過通訊設施給受困的探險者取得了聯絡。
當探險者問到還要多久才能獲救時,工程師們的回答是至少需要十天。受困者於是向營救人員中的醫生描述了各自的身體狀況,然後詢問醫生,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有可能再活十天。當醫生給出否定的回答後,洞內的通訊設備沉寂了。八小時後,通訊恢復,探險者要求再次與醫生通話。維特莫爾代表本人以及四位同伴詢問,如果吃掉其中一個成員的血肉,能否再活十天。縱然很不情願,醫生還是給予了肯定的答復。維特莫爾又問,通過抓鬮決定吃掉他們中的哪一個是否可行。這當然是個醫生無法回答的問題。當政府官員和牧師都不願意回答這一問題時,洞內就沒有再傳來任何消息。在探險者被困洞穴的第三十二天,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人員進入洞穴後,人們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二十三天,維特莫爾已經被他的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生還者的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的食物後,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通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者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的提議,但在探險者們獲得外界的信息後,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並反復討論了保證抓鬮公平性的數學問題,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的方法來決定他們的命運。擲骰子的結果把需要犧牲的對象指向維特莫爾,他於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險者獲救後因營養失調而住院治療。出院後,四位獲救者被指控謀殺維特莫爾。初審法庭經過特別裁決確認上面所述的事實,根據紐卡斯國刑法的規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謀殺維特莫爾的罪名成立,判處絞刑。四位被告向紐卡斯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法院意見與判決
紐卡斯國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組成,他們分別是特魯派尼、福斯特、基恩、漢迪和唐丁。現在他們的判決將決定四位被告的命運。
特魯派尼首席法官在富勒筆下基本上扮演了案情敘述者的角色,這讓他所闡釋的維持初審原判的理由非常簡單。特魯派尼認為,作為民主國家的法官,他的職責就在於根據法律條文的平常含義來做出自己的判決,而不能在立法機構所制訂的法律條文加入自己的價值偏好。刑法規定:「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雖然同情心會促使法官體諒被告當時身處的悲慘境地,但法律條文不允許有任何例外。在做出這一宣判後,特魯派尼提議通過行政長官的赦免來限製法律在本案中的嚴苛性。從其簡明扼要的判詞來看,特魯派尼顯然是法律形式主義和法律實證主義的代言人。
第二位法官福斯特主張推翻初審法院的判決,並為此提出了兩項各自獨立的理由說明。首先,福斯特認為紐卡斯國的刑法並不適用於這些受困於洞穴絕境中的探險者。根據社會契約理論,自然狀態下的人們正是為了在文明社會里的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國家,這一契約也構成了國家法律的強制力基礎。但在五位探險者受困於洞穴時,現實的困境決定了他們並非處於「文明社會的狀態」,而是處在社會契約論所說的「自然狀態」。在這種自然狀態下,維特莫爾所提出並經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協定就構成了他們的社會契約,也是在本案中應該適用的有效法律。「我們各個法律分支……的共同目標都在於促進與改善人們的共存狀態,調節共存狀態下相互間關系的公正和平等。當人們可以共存的這一前提不復存在,就像案例中極端的情景下,生存只有通過剝奪他人的生命才成為可能時,支撐我們整個法律秩序的基本前提也失去了它的意義和作用。」其次,福斯特承認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字面含義。但法律的古老諺語就是「一個人可以違反法律的表面規定而不違反法律本身。」任何法律規定都應該根據它的明確目的來獲得合理解釋。刑事立法的主要目的在於阻止人們犯罪,福斯特運用正當防衛的先例來類推被告人行為的正當性。福斯特的判詞集中體現了目的論的解釋方法:法官在解釋法律時必須考慮法律的合理目的,這與特魯派尼法官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站在特魯派尼的立場,或許可以說福斯特的法律解釋理論可能造成司法僭權。我們看看福斯特是如何回應這一潛在挑戰的,「我前面運用的推理絕沒影響對實定法的忠誠,盡管它提出了合理忠誠和不合理忠誠的問題。沒有任何領導會要一個不能領會言外之意的僕人。再笨的女傭都知道,當她被告知『削掉湯羹的皮,撇去馬鈴薯的油脂』時,她的女主人只是口誤而已……糾正明顯的立法錯誤和疏漏不會取代立法者的意志,只是使其意志得到實現。」
第三位法官基恩投下了維持初審法院判決的第二票。作為一個法律形式主義者,基恩法官一開始就說:「我不想討論的問題是關於這些人所作所為的對錯善惡。這同樣是個無關法院職責的問題,因為法官宣誓適用的是法律,而不是個人的道德觀念。」基恩接下來講道:「本案的所有困難從何而來?那就是未能區分本案的法律問題和道德因素。坦率地說,我的同事不願意接受法律要求判決被告有罪的事實,我也同樣如此。但與我同事不同的是,我尊重我的崗位職責,它要求我在解釋和適用聯邦法律的時候,把我個人的偏好拋在腦後。」在成功挑戰目的解釋論後,基恩法官提出了民主政治中立法至上的原則。「從這個原則中引申出來的是法院有義務忠實適用制定法,根據法律的平實含義來解釋法律,不能參考個人的意願或正義觀念。」在這一基礎上,基恩法官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被告確實「故意剝奪了維特莫爾的生命」。
第四位出場的漢迪法官主張撤銷本案初審的有罪判決,這讓雙方在前四輪的較量中打成了平手。漢迪法官是最高法院內的法律現實主義與實用主義者,漢迪法官就指出,「這是一個實用智慧的問題,它無關乎抽象的理論,而關繫到人類的現實。」「政府是一種人類事務,人們不是被報紙上的言詞或抽象的理論所統治,而是被其他人所統治。如果統治者理解民眾的感情和觀念就會帶來仁政。但如果統治者缺乏這種理解,民眾感受到的只能是暴政。在所有的政府分支中,司法部門最容易失去與普通民眾的聯系。」那麼民眾的常識和意志是什麼?漢迪提出了主流媒體的一個民意調查,「你認為最高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洞穴探險者?」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寬恕被告或僅給予象徵性的處罰。民眾的態度顯而易見。因為「法庭應該考慮民情」,被告的被控罪名不成立。
鑒於四位法官的表決形成2比2的平手,最後出場的唐丁法官的態度就決定了被告的最終命運。唐丁法官的判詞首先把靶子指向福斯特法官:如果說本案應該適用「自然法」,那麼我們這些並非處於自然狀態的法官又從何處取得了解釋自然法的權力的呢?而針對福斯特的目的解釋理論,唐丁法官認為法律的目的有時是難以確定的,有時是多重的,目的與目的之間有時也會出現沖突。在批判了福斯特的立場後,唐丁法官或許可以按照法律的文本做出被告有罪的判決。但唐丁還是在最後道出了自己身處的兩難困境:一方面無法接受福斯特的意見;另一方面,「當我傾向於維持初審判決,我又顯得多麼荒謬,這些將被處死的人是以10名英雄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唐丁法官最終做出最高法院歷史上沒有先例的裁決:宣布退出對本案的判決。
由於唐丁法官的棄權,最高法院五位法官的立場出現了戲劇性的平局,而這意味著初審法院的判決得到維持。4300年4月2日上午6時,四名被告人被執行死刑。
法理學「永恆的洞穴」
在《洞穴探險者案》一文中,富勒用五位法官的判詞給我們勾勒出他那個時代的法哲學圖景。構成這幅圖景之中軸的是自然法學與實證法學的爭論,在文章中則表現為福斯特法官與基恩法官之間的沖突。而在本文中,富勒教授也像基恩法官要求的那樣褪去了自己在學術論爭中的理論偏好。如果讀者事先並不了解富勒教授的學說理論,讀完此文後或許仍然無法給富勒教授做出定位。從實體立場上講,富勒或許更接近文中的福斯特法官,但富勒仍然借用唐丁法官之口說出了自己理論的缺陷所在。本文更為匠心獨具的地方在於富勒設計了一個2比2的平局,這一設計讓讀者們能夠更加獨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斷。
從《洞穴探險者案》一文發表以後,西方世界的法理學和法律解釋理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促使後世的學者競相續寫富勒教授的案例。1980年,達瑪竇教授在《斯坦福法律評論》的論文中將德沃金的權利理論適用至洞穴探險者案。因為富勒筆下的五位法官都是男性白人,埃斯克里奇教授在1993年組織了七位持女權主義或批判種族理論的學者寫作了七篇新的法官意見。在《洞穴探險者案》發表半個世紀之時,《哈佛法律評論》邀請六位學者續寫了六篇法官意見。有意思的是,六位新法官再次就被告是否有罪的問題打成3比3的平手。這六位作者中不乏中國法學界耳熟能詳的人物。芝加哥大學的桑斯坦教授根據自己的類推推理理論做出了被告有罪的判決,而哈佛法學院的德肖維茨教授則以德伯克大法官的名義寫作了被告無罪的意見。德肖維茨甚至在判詞中假設人類在第三個千禧年的一場宗教戰爭導致了自然法觀念的遺失,從而在自己法律實證主義的立場內根據「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做出了被告無罪的宣判。而在香港地區新近出版的《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一書中,薩伯教授又為本案添設了一個情節:當年的洞穴中還存在著一個與四位被告共謀犯罪的第六人。圍繞著對第六人的審判,薩伯教授根據法理學在半個世紀內的新發展撰寫了九篇判詞。
富勒教授的洞穴探險者案在法理學的歷史上挖下了一個「永恆的洞穴」。他在文中探討了充滿分歧的法律和政治哲學問題:從法律解釋的理論,法官司法的過程,再到民主體制下的權力分立,如同繪制了一幅關於法理學歷史長河的知識地圖,雖然這幅地圖無法引領我們走出法律的迷宮,但至少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自己法理學中的位置。這篇文章的重要性或許可以用耶魯法學院教授埃斯克里奇199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標題來表明:《「洞穴探險者案」:20世紀法律解釋精要》。
(《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美〕薩伯著,陳福勇、張世泰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6年5月出版)
7. 現在的鄉村公路有哪些管理條例及法規
涉及到鄉村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等,不少省市還制定了《農村公路管理條例》,比如《山東省農村公路管理條例》(附後)。
山東省農村公路管理條例
2008年9月25日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納入農村公路規劃並按照國家和省技術標准修建的縣道、鄉道和村道。
第三條 農村公路的發展應當遵循保護環境、節約土地、保障投入、建養並重、確保質量、安全暢通的原則,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面規劃、分級負責。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農村公路的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有力措施,扶持農村公路發展。
縣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在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范圍內,負責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第五條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工作,具體工作由其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承擔。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派駐鄉(鎮)的交通管理機構,按照規定的職責,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農村公路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農村公路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的義務,有權制止、檢舉和控告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以及其他影響公路安全的違法行為。
第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農村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
第二章 規劃建設
第八條 農村公路規劃應當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農業生態環境的實際編制,符合國家和省農村公路發展目標,與國道、省道發展規劃和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並與城鄉規劃等相銜接。
第九條 縣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經本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鄉道、村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經批準的農村公路規劃需要修改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報原批准機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縣道、鄉道建設不得低於四級公路技術標准。村道建設應當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和經濟條件確定技術標准,一般不低於四級公路技術標准。
農村公路客貨站場應當與農村公路統一規劃、統籌建設並符合規定標准。 農村公路防護、排水以及交通標志等交通安全和其他附屬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
第十二條 農村公路建設應當貫徹切實保護耕地、節約用地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道路進行改建和擴建,並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進行。
農村公路建設使用土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定農村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農村公路用地。
第十四條 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項目的設計,分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進行;其他農村公路工程項目可以直接採用施工圖一階段設計。
四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的設計,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其他農村公路工程的設計,可以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組織有相關工程技術資格的技術人員承擔。
第十五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符合法定招標條件的,應當依法進行招標。
農村公路的瀝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橋梁、隧道等專項工程,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
第十六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施工許可制度。
縣道建設項目的施工許可,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實施;鄉道、村道建設項目的施工許可,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實施。
第十七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度。
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應當通過招標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其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由建設單位聘請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進行監理。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的監督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可以聘請技術人員或者群眾代表參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的監督工作。
農村公路建設施工現場應當設立質量責任公告牌,公告有關責任單位、責任人、主要質量控制指標和質量舉報電話。
第十九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
農村公路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明確安全和質量管理責任,落實安全和質量保證措施。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質量缺陷責任期和質量保證金制度。質量缺陷責任期為交工驗收合格後不少於一年。
第二十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應當按照規定進行交工、竣工驗收;除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大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交工、竣工驗收可以合並進行。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縣道、大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完工後,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其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組織驗收。
第二十一條 農村公路建設應當按照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及時收集、整理、保存工程資料,建立工程檔案。
第三章 養護管理
第二十二條 農村公路養護應當按照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做到路基、邊坡穩定,路面、構造物完好,排水暢通,保證公路正常使用。
第二十三條 農村公路養護實行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日常養護與集中養護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實現專業化養護。
鼓勵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擇優選定具備資格條件的養護單位,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
第二十四條 縣道、鄉道大中修養護工程計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並報上一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後組織實施;村道大中修養護工程計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審核並報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後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 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當按照規范和標准進行設計,履行建設程序,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驗收。
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當按照路段或者區域通過招標或者其他競爭方式,擇優選擇專業化施工單位。
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當實行工程監理制度和質量保修制度,保修期限不少於一年。
第二十六條 縣道的小修工程和日常養護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鄉道、村道的小修工程和日常養護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建立群眾性、專業性養護組織或者由個人分段承包等方式,對鄉道、村道實施日常養護。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適時組織開展鄉道、村道集中養護。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本村村道日常養護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二十七條 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致使農村公路中斷或者嚴重損壞時,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組織修復。必要時,可以動員和組織沿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當地群眾進行搶修,盡快恢復交通。
第二十八條 農村公路養護單位進行養護作業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養護作業人員應當穿著統一的安全標志服。
縣道、鄉道因養護作業需要中斷交通的,應當按規定設置繞行標志,並通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前向社會公告;村道因養護作業需要中斷交通的,應當告知沿線單位和村民。
第二十九條 農村公路養護作業用地、砂石料場以及因養護需要挖砂、採石、取土、取水的,由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統籌解決,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十條 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農村公路綠化規劃,組織農村公路沿線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公路綠化。
農村公路用地上的樹木不得擅自砍伐,確需更新砍伐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後,依法辦理審批手續,並完成更新補種任務。
第四章 資金籌措與管理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投資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籌措機制。
第三十二條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對列入省級農村公路建設計劃的建設項目實行定額補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增加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偏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投入。
第三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全省每年統籌安排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的養路費資金比例不低於當年養路費總收入的20%。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需要,按照國家汽車養路費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的補助標准,統籌本年度財政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保證農村公路正常養護。已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不得降低。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與可能,安排必要的財政資金,用於鄉道、村道的日常養護。
各級人民政府每年用於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不足部分,應當有計劃地在財政收入的增量中解決。
第三十四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捐助農村公路建設、養護。鼓勵利用冠名權、綠化經營權、廣告經營權、路邊資源開發經營權等方式籌集社會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養護。 第三十五條 通過村莊的村道,其村內部分可以由村民委員會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遵循村民自願、量力而行的原則下,採取「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和政府獎補相結合的方式籌集建設、養護資金。
第三十六條 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應當實行專戶管理、專項核算、專款專用,接受審計、財政部門的審計和監督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
第五章 路政管理
第三十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及其確定的養護組織和養護人員,應當協助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做好農村公路保護工作。
第三十八條 農村公路兩側自公路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以外,按照縣道不少於十米、鄉道不少於五米、村道不少於三米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
除農村公路防護、養護需要外,禁止在農村公路建築控制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和構築物;需要在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
第三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挖掘、損壞農村公路。
因修建鐵路、機場、電站、通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農村公路或者使農村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的同意。佔用、挖掘、損壞農村公路或者使農村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該段農村公路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第四十條 跨越、穿越農村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等設施,以及在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同意;所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農村公路技術標準的要求。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第四十一條 在農村公路大中型橋梁和渡口周圍二百米、農村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圍內,以及在農村公路兩側規定距離內,不得挖砂、採石、取土、傾倒廢棄物,不得進行爆破作業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動。
第四十二條 在農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擺攤設點、設置集貿市場;
(二)堆放物料及設置其他障礙物;
(三)挖溝引水、漫路灌溉;
(四)堆糞漚肥、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
(五)其他損壞、污染農村公路和影響農村公路使用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除農業機械因田間作業需要在農村公路上短距離行使外,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農村公路路面的車輛、機具,不得在農村公路上行駛。確需行駛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並按照公安機關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第四十四條 超過農村公路、橋梁、隧道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農村公路、橋樑上或者隧道內行駛。確需行駛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並按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所需費用由運輸單位承擔。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在縣道、鄉道上設置超限超載車輛檢測站(點)。經鄉(鎮)人民政府同意,村民委員會可以根據村道設計標准,在村道上設置限高、限寬設施。
第四十五條 未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塗改農村公路附屬設施。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擅自在農村公路上設卡、收費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拆除,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未經有關交通主管部門許可擅自施工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在農村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擅自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建築者、構築者承擔。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一)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擅自佔用、挖掘農村公路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未經同意或者未按照農村公路技術標準的要求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從事危及農村公路安全的作業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農村公路路面的車輛、機具擅自在農村公路上行駛的;
(五)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超過農村公路、橋梁、隧道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擅自在農村公路、橋樑上或者隧道內行駛的;
(六)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塗改農村公路附屬設施的。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擅自在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設置者承擔。 第五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第四十二條規定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有關規定,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8. 依據下列法規,我想問的是高速公路建築控制區內既有建築物是否會被拆除
在建控區內原有的建築一般是不會拆除的,如果是新增的建築是肯定會拆除的。
9. 我家的祖墳被人無意破壞,十天之後才發現。現在要求其修復,但是態度相當惡劣請問我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責任
祖墳破壞案例
2002年,廣西寧明縣老翁農懷森(2008年75歲)搬入位於寧明縣某村作蘭山山腳下的新家,此後即厄運不斷:2002年,農懷森跌斷了腳,孫子去世;2005年,農懷森生病住院花去醫療費5000元;2008年,農懷森家族連續死亡3人。農懷森認為自己的厄運來源於300米外作蘭山上的兩座墳墓,是它壓了自己的氣運,要求墳主羅建熊、梁燕東兩家將祖墳遷走,羅、梁均不予理睬。
2008年3月某日,農懷森自己動手將羅、梁兩家的祖墳各挖了一個洞口以「驅鬼」。羅、梁兩家十分惱怒,分別向廣西寧明縣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農懷森挖墳掘墓行為違法,並賠償經濟損失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法院審理認為,農懷森挖掘羅、梁已故親人墳墓的行為,既是對死者人格的侵害,也是對死者近親屬祭祀權的侵害,同時也違背了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構成侵權,羅、梁要求農懷森賠償補修墳墓的費用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合理合法,判決農懷森各賠償羅、梁費用損失2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點評
我對這個案件的評語是:愚昧。
其實,近年來,挖掘他人祖墳的案件常見,但多是基於建築需要或者其他目的,以驅鬼為目的而挖掘他人祖墳的,並不常見。大概是老人年齡大了的緣故。
應當研究的是,挖掘祖墳究竟侵害的是什麼權利的問題。本案判決認為侵害的是死者的人格,也侵害了死者近親屬的祭祀權。這樣的認定是有道理的。但是,挖掘祖墳的行為除了侵害了死者的人格利益、近親屬的祭祀權之外,還有更重要、更直接的一點,就是侵害了祖墳的物權。祖墳在民法上,屬於不動產,是構築物。在祖墳之上,既有構築物的所有權,也有所佔用的土地的土地使用權。
因此,私自挖掘他人祖墳,就是非法侵害不動產,構成侵害物權的侵權行為。如果全面觀察,擅自挖掘他人祖墳的行為,是在非法侵害不動產的同時,也侵害了死者的人格利益,以及死者近親屬的祭祀權,是一個多重的權利損害事實。在認定侵權責任的時候,這些都應當考慮到。參考案例
2002年,廣西寧明縣老翁農懷森(2008年75歲)搬入位於寧明縣某村作蘭山山腳下的新家,此後即厄運不斷:2002年,農懷森跌斷了腳,孫子去世;2005年,農懷森生病住院花去醫療費5000元;2008年,農懷森家族連續死亡3人。農懷森認為自己的厄運來源於300米外作蘭山上的兩座墳墓,是它壓了自己的氣運,要求墳主羅建熊、梁燕東兩家將祖墳遷走,羅、梁均不予理睬。
2008年3月某日,農懷森自己動手將羅、梁兩家的祖墳各挖了一個洞口以「驅鬼」。羅、梁兩家十分惱怒,分別向廣西寧明縣法院起訴,要求確認農懷森挖墳掘墓行為違法,並賠償經濟損失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
法院審理認為,農懷森挖掘羅、梁已故親人墳墓的行為,既是對死者人格的侵害,也是對死者近親屬祭祀權的侵害,同時也違背了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構成侵權,羅、梁要求農懷森賠償補修墳墓的費用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訴訟請求合理合法,判決農懷森各賠償羅、梁費用損失2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
10. 劉建平的科研成果
1.紅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研究(主持)湖南省軟科學 2007
2.紅色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研究(主持)湘潭大學國家社科預研項目 2007-2008
3.紅色之旅的文化價值及深度開發研究(主持)省社科規劃辦 2004
4.湖南旅遊精品戰略發展研究(主持)省社科規劃辦2003
5.湖南旅遊名牌戰略研究(主持)省社科聯 2001
6.縣域旅遊文化開發研究(主持)省社科聯 2002
7.湖南旅遊資源開發研究(主持)省社科規劃辦 2000
8.湖南省紅色旅遊發展專項規劃(主持人之一)省旅遊局項目 2005
9.湘潭市烏石—白石風景名勝區資源調查評價(主持人之一)省科技廳項目 2000-2001
10.懷化市2001-2010年旅遊業發展規劃(主持人之一)懷化市人民政府橫向課題 2001
11.韶山市2001-2010年旅遊業發展規劃(參與,經費8萬)韶山市政府橫向課題 2001
12.湖南旅遊創新戰略研究(參與,經費0.5萬)省教育廳課題 2000
13.旅遊資源開發最佳模式研究(參與)省社科規劃辦 2001
14.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教學模式重構研究(參與,經費0.8萬)湘潭大學 2004
15.湖南湄江旅遊區旅遊發展規劃與策劃(參與,經費38萬)漣源市政府2006
16.湘鄉市2005-2015年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參與,經費13.8萬)湘鄉市政府2005
17.湘潭縣2005-2015年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參與,經費12萬)湘潭縣政府2005
18.旅遊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改革研究(參與)湘潭大學 2002
19.湖南歷代偉人名人故里旅遊開發問題研究(參與)省社科規劃辦2004
20.湖南旅遊文化產業研究(參與)省政協課題2001
21.革命紀念地旅遊規劃與開發——以韶山為例(參與)省軟科學項目 2002
22.張家界區域核心能力培育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參與)省科技廳重點項目 2003
23.湖南省旅遊資源最佳模式研究(主持)湖南省教委課題 1997-2000
24.縣級政府職能轉變與機構改革(主持) 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 1998-2000
25.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宗祠維修修繕方案(主持) 湖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課題 1998-2001
26.湖南旅遊扶貧研究——洞口縣旅遊系列開發(主持) 湖南省旅遊局課題
27、湖南省紅色旅遊發展專項規劃(主持人之一)省旅遊局項目 2007年通過省級鑒定
28、新田縣旅遊旅遊總體規劃(參與),2007年通過省級鑒定
29、洞口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主持),2009年
30、國家紅辦重點委託項目《發展紅色旅遊,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2010. [1]《湖南旅遊資源開發研究》,合著(1),湖南地圖出版社,2000
[2]《導游學研究》,獨著,湖南地圖出版社,2000
[3]《導游基礎》,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導游理論與實踐》,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5]《湖南紅色旅遊導游詞精選》,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6]《湖南旅遊大觀》,參編,湖南地圖出版社,1998
[7]《旅遊飯店前廳管理綱要》,主編,湘潭大學教材中心,1996
[8]《決策科學辭典》,參著,人民出版社,1995
[9]《名臣家訓》,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10]《絕妙判牘》,合著,海南出版社,1993
[11]《名儒家訓》,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12]《紅色旅遊研究》,副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名儒名臣家訓》,參編,重慶出版社2008年
[14]《農業文化遺產及其動態保護探索》(參編),李文華院士主編,,農業文化遺產研究叢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
[15]《黨的基本知識教程》,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16]《湘潭大學校史》,副主編,2008年湘潭大學出版社
[17]《湖湘文化大辭典》,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Chinese World Legacy Ground Tourism Development 《Natural Heritage,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VERLAG MICHAEL LASSLEBEN KAL LMü NZ/REGENSBURG),2005
[2]《發展鄉村旅遊應注意的三個問題》 旅遊學刊 2006.05 (CSSCI)
[3]《旅遊教育工作者的新視點》 旅遊學刊 1999.02
[4]《換房旅遊開發探析》 經濟地理 2006.06 (CSSCI)
[5]《我國城市化與休閑遊憩業發展的互動研究》 城市發展研究 2006.05 (CSSCI)
[6]《論旅遊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貴州民族研究 2007.03(CSSCI)
[7]《我國古村落保護與古村落城鎮化探析》生態經濟(學術版)2007.05(CSSCI)
[8]《基於景觀設計學視角的紅色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經濟(學術版)2007.10(CSSCI)
[9]《多元法律背景下的蘇丹沖突法》,《河北法學》2007年第12期(CSSCI)
[10]《南非:毒品犯罪的危害及防治》,《河北法學》2008年第3期(CSSCI)
[11]《鄉村紅色文化遺產的基本內涵、現狀及其原因分析》,《開發研究》2008年第4期(CSSCI)
[12]《新農村建設中紅色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經濟學分析》,《經濟地理》2008年第6期(CSSCI)
[13]《監獄旅遊開發初探》,《人文地理》,2007年第6期(CSSCI)
[14]《區域紅色文化遺產資源整合開發探析》,《湘潭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1期摘目
[15]《中國區域旅遊協作系統研究》 開發研究 2007.01(CSSCI) 第三作者
[16]《庫區移民安置的新思路》生態經濟 2007.04(CSSCI) 第三作者
[17]《試論縣域歷史街區的特色及開發》 湖南社會科學 2003.06
[18]《紅色旅遊資源的法律保護問題》 湖南社會科學 2005.05
[19]《湖南旅遊精品線路探析》 湘潭大學學報 2000.05
[20]《壺瓶山生態旅遊開發研究》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05.04
[21]《紅色旅遊具有文化教育功能》 中國旅遊報 2004.12.29
[22]《請聽旅遊專家的建議——南嶽衡山歷史街區的保護》 中國旅遊報 2003.04.23
[23]《區域民族旅遊開發研究有創新》 中國旅遊報 2005.12.05
[24]《紅色旅遊的三大功能》 學習導報 2005.05
[25]《旅遊業與縣域經濟發展》 學習導報 2003.05
[26]《井岡山與井岡山精神》 學習導報 2005.08
[27]《毛澤東與旅遊》 毛澤東與湘籍革命家研究2004.11
[28]《中國旅遊品牌發展研究報告》 中國旅遊通訊 2003.02
[29]《古村落城鎮化的必要性》 中國旅遊報 2006.06.08
[30]《換房旅遊產品及其開發》 旅遊論壇 2006.03
[31]《論南嶽衡山人文旅遊文化資源及深度開發》 湘潭大學學報 1995.07
[32]《論鄧小平的旅遊開發思想》 湘潭大學學報 1996.06
[33]《論旅遊消費教育》 消費經濟 2004.01
[34]《會員制營銷應注意的問題》 中國旅遊報 2006.07.03
[35]《如何開發特種旅遊產品》 中國旅遊報 2006.08.14
[36]《莽山旅遊發展的七點建議》 中國旅遊報 2006.08.07
[37]《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有深度》 光明日報 1993.08
[38]《佛教與南嶽衡山地名》 地名知識 1992.02
[39]《論鄧小平的旅遊開發思想》 湘潭大學學報 1996.06
[40]《旅遊教育工作者的新試點》 旅遊學刊 1992.02
[41]《天象觀測旅遊開發探析》 旅遊導報 1999.01
[42]《寓愛國主義教育於導游教學中》 旅遊理論實踐 1996.02
[43]《井岡山紅色革命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河北理工大學學報 2007.01
[44]《城市農民工休閑問題探討》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7.02
[45]《城市群居民旅遊行為特徵分析》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46]《鄉規民約與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湘潭大學學報,新華文摘2010年第五期摘要。
[47]《紅色旅遊文化產業發展中知識產權侵權救濟的經濟學分析》,湘潭大學學報2011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