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治
❶ 在中國海洋大學讀法律
我是海大的,首先說明一點,我也是被法學錄取的,但是我是理科生,而我下個學期就會轉專業成功的,海大實行獨有的選課制度,院系不會給你安排一節課的,所有你自己上的課都是自己選的,想上什麼可都可以,給每個人100權重分,喜歡的課就多投一點分,只要到最後分數夠了就可以畢業,具體來了之後會有人教的,所以你想轉專業不難!
再說一點就是海大的法學一點都不差,特別是中國的所有海洋法全部出自此地,現在法學排名全國19,其中環境法全國第4,院長徐祥民與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統稱中國法律界二徐……法學的都知道,我是理科的,所以才轉專業的,
要是實在想轉專業,海大的文科中比較好的有會計,周邊四省唯一有博士點的會計,法、德、韓、日、英語在全國都是很好的小語種,翻譯村上春樹的林少華就是我們學校的日語教師……環境科學等也是全國重點學科,文化產業管理就業剛剛的!具體情況你來了之後會詳細知道的,想問什麼問我吧!
❷ 實施海洋戰略的法律保障與促進機制
但近年來諸多因素導致海洋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可持續的狀況。如何進一步提高海洋自然資源整體開發利用程度,防止因局部 河南和訊 海域過度利用而加劇資源衰退和環境污染狀況的蔓延,必須依賴於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機制,深化居民的海洋經濟法治意識,完善涉海法律法規,理順海洋管理體 制,加強海洋執法隊伍建設, henan.hexun.com從而使海洋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❸ 關於法治內容
第十三章法與社會
第一節法與社會的一般關系
一、法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第一,社會是法律的基礎。
法是社會的產物。社會性質決定法律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最終決定著法律的本質。
社會是法律的基礎。如果相反,以法律為社會的基礎,那麼,實質上就可能強迫社會接受那些已經被這一社會生活條件及物質生產本身宣判無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恆不變的東西。
第二,法律是社會關系的調整器。
法對社會的調整,首先是通過調和社會各種沖突的利益,進而保證社會秩序得以確立和維護。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的調整手段主要有三種:即法律、道德和宗教。
當然,法律不是萬能的。
首先,在某些社會關系領域,法律的控制不是唯一的手段,或者說不是最佳的手段。
其次,我們還應當看到:徒善不足以為 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所以,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其意義絕不僅僅在於號召民眾守法,更重要的還在於教育民眾用法。只有人人都善於使用法律,法律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二、法與社會和諧
【當代中國法律在建構和諧社會中的地位】
黨中央提出了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 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和諧社會不可能自發地實現,有關和諧社會的價值理想需要一系列方針和措施來體現,其具體要求也 必須通過有效手段來實施和保障。
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必須藉助於法律制度的推動和保障。
首先,和諧社會的原則精神與基本目標和要求不僅涉及個人與社會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復雜的利益關系,而且還關繫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們必須上升為國家意志,轉化為法律,通過法律來體現,以獲得全體社會成員的共識。
其次,由於涉及上述復雜關系,和諧社會的原則、目標和要求在實現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甚至破壞,這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總之,和諧社會離不開法,法也離不開和諧社會的建設。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第一,法對於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 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體現和保障。
第二,法通過確認並保障正義標準的實現,協調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第三,法可以為誠信友愛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第四,法為激發主體的活力創造制度條件
❹ 我想考取中國海洋大學法學研究生 有問題咨詢下 1、《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學》好考嗎
海大應該不難考吧。本人純屬醬油通道!建議去人人上找找海大本專業的學長學姐。
去研招網、教育網轉悠下,一般都可以查到寫蛛絲馬跡!有條件的話,去海大研究生院直接去找學姐學長,他們肯定會特別感動,然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海大復試快了,去看看他們復試的場面,我想收獲定不小。
樓主加油!
❺ 面對海洋戰略,大學生可以做什麼
唯一能做的、最有效的就是好好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也許會覺得它空,其實它不空。大學生就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好與壞都與祖國密切相關。
開展海洋主題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高校培育大學生海洋意識的有效途徑。海洋相關專業應樹立「把課程搬到船上、把論文寫到海上」的培養理念,引領大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感悟、鍛造、養成積極的海洋人格與精神。
在全校思想政治課實踐中應鼓勵大學生走向海島、走入漁家,調研學習人類在海洋生產實踐中積累的海洋意識、海洋文化、海洋藝術、海洋思想等寶貴遺產,不斷增進對海洋的認知,持續增強海洋敏感度。高校可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大洋科考、開展海洋社會實踐、到海洋機構志願服務等活動。
(5)海洋法治擴展閱讀:
要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具有海洋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應貫徹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以人才培養目標為起點,在人才培養標准、課程設置、實踐安排、教學質量評估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海洋人才培養質量。
特別是要構建海洋意識教育體系,加強學生海洋戰略意識、海洋安全意識、海洋歷史文化意識、海洋生態資源意識、海洋科技意識、海洋法治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讓學生學海、知海、愛海。要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
應實施卓越海洋人才培養計劃,促進海洋高校與涉海行業聯合培養人才機制,破除制約創新人才培養的內外部機制和模式障礙,形成涉海行業廣泛參與的卓越海洋人才培養體系,增強學生服務海洋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能力。
❻ 海洋開發技術的法制保障
第三,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法制保障。
海洋立法是沿海國管理海上活動,包括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活動的基本措施。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管理和保護海洋資源環境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要,中國已先後制定了一些涉海的專項(或單行)法規,但從總體上看,目前中國海洋法律制度不健全,尚未形成比較完整的海洋法規體系,有的法規是陸上法規向海洋的延伸,缺乏對海洋因有特性的考慮;有些行業法亦多從本部門發展著眼,缺少對其他行業的兼顧,特別是對海洋整體利益的考慮。因此,應當建立、健全以海洋基本法和綜合管理法為主體的、行業法和地方法相互配套的海洋法規體系。從保障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角度講,當前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抓緊組織修訂和起草對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資源保護方面的綜合性法規,以便為其它專門性法規立法提供依據,在此基礎上要制定地方性海洋環境與資源法規。
‚盡快制定出台針對海洋開發中出現的新問題的法規。例如,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濃度標准」,即企業向海洋排放污水必須低於國家規定的濃度。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已不再採用這個標准,轉而採用」總量控制」。一些企業正是利用了」濃度標准」的空子,將污水用海水大量稀釋,低於國家標准後再排放入海。這樣做,對海洋整體而言,接納的污染物總量並未改變。因此,應實行」濃度標准」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的排污標准,並在有關法規中得以體現。
ƒ在制定有關法規時要體現對環境與資源的保護。為此,一是要在有關綜合性經濟法規中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二是在有關產業法中,設立獨立的環境與資源保護篇章;三是要在刑法中明確危害環境和資源的刑事責任。
„加強沿海及海上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和健全海洋執法監督機制,提高全民對海洋法制的認識和遵守法規的自覺性,切實保障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
❼ 為什麼海洋文明就會滋生民主、法治思想
1.自然條件:多山,環海有利於航海與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民主的氛圍.2.經濟條件:古希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其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發達,是民主政治產生的物質基礎;商品交往自由平等的環境,易於接受民主平等的觀念.3.文化因素:靠近古埃及和兩河流域文明,便於從亞非文明中吸取豐富營養.4.政治前提:希臘半島的高山,河流將希臘人分隔在城邦的地理單元內,難以形成統一的國家,城邦狹小使公民更能直接參與政治.5.人文條件:城邦公民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積極參與城邦的政治事務.必修一的內容..
❽ 法治水污染的法律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5月1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四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五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水污染,保護要改善環境,以保障人體健康,保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特製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以及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規定,不適用本法。
第三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採取防治水污染的對策和措施。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是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機關。
各級交通部門的航政機關是對船舶污染實施監督管理的機關。
各級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地質礦產部門、市政管理部門、重要江河的水源保護機構,結合各自職責,協同環境保護部門對水污染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五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水環境,並有權對污染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
因水污染危害直接受到損失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
第二章 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
第六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制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中未規定的項目,制定地方補充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備案。
第七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根據國家根據國家水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執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不能保證達到水環境質量標準的水體,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八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適時修訂水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九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開發、利用和調節、調度水資源的時候,應當統籌兼顧,維護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體的合理水位,維護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
第十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把保護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建設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
第十一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規劃工業布局,對造成水污染的企業進行整頓和技術改造,採取綜合防治的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合理利用資源,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對生活飲用水源地、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漁業水體和其他具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劃定保護區,並採取措施,保證保護區的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准。
第十三條 新建、擴建、改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水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規定的程序報經有關環境保護部門審查批准。在運河、渠道、水庫等水利工程內設置排污口,應當經過有關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同意。
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時候,其水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過環境保護部門檢驗,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準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十四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的環境保護部門申報登記擁有的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並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關技術資料。
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拆除或者閑置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應當提前申報,並徵得所在地的環境保護部門的同意。
第十五條 企業事業單位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並負責治理。
第十六條 對造成水體嚴重污染的排污單位,限期治理。
中央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企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轄的企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市、縣或者市、縣以下人民政府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縣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排污單位應當如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十七條 在生活飲用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安全等緊急情況下,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採取強制性的應急措施,包括責令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減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和有關的監督管理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有責任為被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四章 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十九條 在生活飲用水源地、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漁業水體和其他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的保護區內,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護區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須保證保護區水體不受污染。
本法公布前已有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標準的,應當治理;危害飲用水源的排污口,應當搬遷。
第二十條 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過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須立即採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和損害的單位,並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船舶造成污染事故的,應當向就近的航政機關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鹼液或者劇毒廢液。
第二十二條 禁止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和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第二十三條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必須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二十四條 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第二十五條 禁止在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
第二十六條 禁止向水體排放或者傾倒放射性固體廢棄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向水體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放射防護的規定和標准。
第二十七條 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應當採取措施,保證水體的水溫符合水環境質量標准,防止熱污染危害。
第二十八條 排放含病原體的污水,必須經過消毒處理,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後,方准排放。
第二十九條 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應當保證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點的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利用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進行灌溉,應當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農產品。
第三十條 使用農葯,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農葯安全使用的規定和標准。
運輸、存貯農葯和處罰過期失效農葯,必須加強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三十一條 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須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標准。從事海洋航運的船舶,進入內河和港口的,應當遵守內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標准。
船舶的殘油、廢油必須回收,禁止排入水體。
禁止向水體傾倒船舶垃圾。
船舶裝載運輸油類或者有毒貨物,必須採取防止溢流和滲漏的措施,防止貨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第五章 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二條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第三十三條 在無良好隔滲地層,禁止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無防止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含有毒污染物質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第三十四條 在開采多層地下水的時候,如果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
第三十五條 興建地下工程設施或者進行地下勘探、采礦等活動,應當採取防護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六條 人工回灌補給地下水,不得惡化地下水質。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環境保護部門或者交通部門的航政機關可以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一)抿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規定的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登記事項的;
(二)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
(三)拒絕環境保護部門或者有關的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
(四)違反本法第四章、第五章有關規定,貯存、堆放、棄置、傾倒、排放污染物、棄廢物的;
(五)不按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或者超標准排污費的。
罰款的辦法矣數額由本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三十八條 造成水體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除按規定徵收兩倍以上的超標准排污費外,可以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處以罰款或者責令其停業或者關閉。
罰款由環境保護部門決定。責令企業事業單位停止或者關閉,由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地方人民政府決定;責令中央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停業或者關閉,須報經國務院批准。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由環境保護部門或者交通部門的航政機關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處以罰款;情節較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一條 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單位,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進接受到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部門或者交通部門的航政機關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水污染損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過失所引起的,排污單位不承擔責任。
第四十二條 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損失的,免予承擔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可以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或者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二)「污染物」是指能導致水污染的物質;
(三)「有毒污染物」是指那些直接或者間接為生物攝入體內後,導致該生物或者其後代發病、行為反常、遺傳異變、生理機能失常、機體變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
(四)「油類」是指任何類型的油及其煉製品;
(五)「漁業水體」是指劃定的魚蝦類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回遊通道和魚蝦貝灌類的養殖場。
第四十五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四十六條 本法自1984年11月1日起施行。
❾ 為什麼海洋文明就會滋生民主,法治思想
內陸文明一樣有民主法制思想。
❿ 海洋公共服務的行政法治
這位同學,上課有沒有好好聽講?考試之前,我聯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