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學禮儀
A. 關於文明禮貌的道德講堂演講稿~~
做錯了——改正一下;
傷心了——痛哭一下;
厭倦了——回望一下;
活累了——休息內一下;
絕望了——無奈容一下。
多一點清心,少一點貪心;多一點寡慾,少一點縱欲;多一點正念,少一點妄想;多一點直率,少一點虞詐;多一點誠朴,少一點欺心;多一點真實,少一點虛偽;多一點篤厚,少一點機巧;多一點慈懷,少一點不仁;多一點憐憫,少一點冷漠;多一點謹守,少一點張揚;多一點中和,少一點偏執;多一點涵養,少一點計較;多一點謙下,少一點凌人;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忍讓,少一點逞強;多存一點大良智,少用一點小聰明……果能如此,那麼人與人之間,家庭之間,鄰里之間,群體之間,地域之間,種族之間,宗教之間,乃至邦國之間,以及整個人類社會,就必然會增加許多和諧!這就是人生要記住的基本道德名言:
要更深的進入文明禮貌的道德是要心作出來的才是真的。最好是買本《聖經》,同時去信耶穌,因為世界上的文明禮貌的道德都只停留在口上、視屏中。
B. 如何開展道德講堂
一、活動背景
道德力量是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不斷增強,道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吸引社區居民等投身道德實踐活動,對於提升其思想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隨著當前福州市成為全國文明城市,福州已進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先進道德理念來鞏固人們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二、活動目的
社區通過開展「道德講堂」的形式來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勢,搭建思想道德建設新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項目化、實踐化,以各種形式廣泛普及各種道德理念,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為鞏固福州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完善黨建和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基礎作用,弘揚社會新風,提升文明水平,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營造「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產生積極作用。
三、活動時間
每月一次或根據需要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各一次
四、活動地點
社區會議室、文化活動站及戶外場地
五、活動參與人員
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居民等
六、活動內容
1、道德理論專題學習。組織社區居民等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上級有關領導同志等關於思想道德建設重要理論的文章和重要指示精神,並根據需要隨時學習新的道德理論相關知識。
2、社會公德教育。開展公民道德知識普及,建設以「禮儀」為核心的社會公德建設,積極提倡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引導參與人員親身參與道德實踐,創建崇德尚善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3、職業道德建設教育。職業道德作為社會道德的一種特殊形式,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乃至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區將開展主要包括以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
4、家庭美德建設教育。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建設,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通過「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等方式,有效引導參與人員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身體力行,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5、個人品德建設教育。通過重視和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和品德建設,推行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倡導和樹立關愛、善待、寬厚和包容的理念。使廣大參與人員能將朋友同事的幫助之情、師長的教育之恩、組織的培養之德,轉換為對他人、對社會、對環境的關愛之心。在社會交往中寬以待人,為人處事多為他人著想,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
6、愛黨愛國教育。通過組織學習參與人員了解黨的理論知識,了解黨的思想、路線,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內容主要包括:八榮八恥教育、國情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聯系當前實際,深刻體會黨和政府的親民政策和溫暖、革命戰爭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中形成的大慶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以培養參與人員的愛黨愛國精神。
7、「五類」教育。通過宣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五類」教育,弘揚這「五類」人員的事跡,為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為保持全國文明城市形象奠定堅實基礎。
七、活動形式
通過動員所有資源,向上級部門求助等等,邀請相關人員擔任道德講壇主講人,在主講人的帶領下,在課堂上圍繞以下六點展開:「唱一首歌曲」:每一次開講前,組織學唱一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學一句道德格言」:共同學習一句於本課有關的道德格言;「看一部短片」:圍繞主題,組織參與人員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的短片;「誦一段經典」:組織參與人員誦讀一段中華傳統經典語錄和道德美文;「講一個故事」:主講人結合主題講述一個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體現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點評」:現場請居民互動,由大家評議身邊好人故事,講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華自身境界。在條件允許下,每月組織相應的道德主題實踐活動,讓道德真正從講堂走向社會。
在宣講內容上,通過創新形式,定期向廣大居民公開徵集講堂選題、講堂方式,及時了解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居民所求,調動居民積極性,不斷充實講堂內容,讓講堂活動形式更豐富、內容更生動、更貼近居民生活,使得講堂更具吸引力。
在其他宣傳領域,社區將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市民學校、社區led顯示屏、社區宣傳欄、露天廣場等陣地,綜合利用網路等現代化手段,採取「道德典型自己講、居民骨幹帶頭講、鄰里之間互相講、正反事例分析講」等形式,形成室內室外、虛實結合的立體化陣地網路,為講堂實現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和文化氛圍。在全過程中,將通過採用親子游戲、分發小禮品等居民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提高道德講堂的生命力。
八、活動要求
社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系統化的領導責任體系。社區成立「一把手」負總責的組織機構,成立「道德
-
講堂」領導小組,明確分管領導,落實專人負責,確保組織力量到位。參與人員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本次活動在促進文明建設、建設福州全國文明城市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要認真學習道德講堂的內容,積極投入其中。
C. 什麼是道德講堂
顧名思義,道德講堂就是一個引導人們講道德,讓人長好心的地方。崇德向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精神追求。一個人,只有長好心,才能當好人;只有當好人,才能有好報。古人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人自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我們來到這里,就是要用道德的力量來激勵自己,用道德的陽光來溫暖心靈,立於德,踐於行,從而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中國人。
道德講堂主題為「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爭當新時期『四德』居民」。具體要突出「四個圍繞」,即圍繞「禮儀」主題,推進社會公德建設;圍繞「誠信」主題,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圍繞「和睦」主題,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圍繞「友善」主題,推進個人品德建設,開展四個方面的道德教育:
(一)社會公德教育。以「禮儀」為核心開展居民道德知識普及,積極提倡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引導本社區居民親身參與道德實踐,創建崇德尚善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二)職業道德教育。以「誠信」為核心開展居民職業道德知識普及,崇尚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的高尚品質。
(三)家庭美德教育。以「和睦」為核心開展居民家庭美德知識普及,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文化活動,引導社區居民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身體力行,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四)個人品德教育。以「友善」為核心開展居民個人品德知識普及,提倡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的高貴品質,倡導和樹立關愛、善待、寬厚和包容的理念。
D. 怎麼將道德講堂做的活潑一點,關於文明禮儀的
可以叫幾個同學上去表演在各種情景下他們的所作所為,然後對不對的行為進行糾錯。。怎麼樣?我是高一的,不了解高二學姐學長們的想法,,
E. 文明禮儀道德講堂演講稿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
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
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的主要作用,
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
一是維護公眾利益、
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
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
樓。
那女工一看是列寧,
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
先過去吧!
」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
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
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
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
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
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
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實用演講稿大全
演講稿書寫格式演講稿書寫技巧競聘演講稿愛國主義教育演...英語演講稿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
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
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
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
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
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
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
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
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
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
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
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
後天不斷完善的。
要完善個人修養,
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
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
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
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
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
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
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
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
體會。
大的不說,
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
只要亮起紅燈,
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
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
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教授,您人
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
,
「在幼兒園。
在那裡,
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
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
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
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
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
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
瓶,
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
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
未知。
。
」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
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
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
就要從這
「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
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
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
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
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
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
「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
文明」
,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
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
讓「文明與我同行」
!
謝謝大家
F. 國土局開展道德講堂,求一段有關的視頻,以及學習禮儀的視頻!
國土局的道德講堂,意味著內容得和道德相關、職業意識、服務意識相關。至於禮儀的視頻,得看是哪方面的了,政務禮儀視頻嗎?還是服務禮儀視頻?這些你可以從網上搜一下看看,直接給視頻地址,給被認為發廣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