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依法治國
『壹』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這一條講的是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種間接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
第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這一條講的是人大與人民的關系。民主選舉,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也是人民代表大會的首要特徵。如果不是民主選舉產生的會議,就不能稱為人民代表大會。這種選舉,實質是一種委託,即人民把本來屬於自己的權力,委託給自己選出的代表,由這些代表代表他們去行使國家權力。可見,選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它表明了人民代表大會權力的淵源,即這種權力來自人民。人民代表大會必須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權力,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的監督。選民或選舉單位可以依照法定程序,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集體行使職權,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民主決定問題。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了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權。為了正確、有效地行使這些職權,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一系列會議規則和工作制度。這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
第四,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這一條講的是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與政府、法院、檢察院的關系。立法權、監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選舉和任免權等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權力由人民代表大會自己行使,同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制定憲法和法律,把人民委託給它的一部分權力授予由它產生的政府、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這些機關分別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等。這些國家機關決不能脫離或者違背人民代表大會的意志而進行活動。
第五,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這一條講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即實行適當分權,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不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而是法律監督關系、工作聯系關系和一定的指導關系(主要指選舉工作)。國務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領導關系。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決定的事情,地方必須遵照執行,同時給地方以充分的自主權。這樣,既有利於中央的統一領導,又便於發揮地方的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以上五個方面互相貫通、結合,就構成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周恩來同志曾經指出,我們的政權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就是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人民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的整個政權體系、政權制度。全面地、科學地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涵,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實行這一制度,使所有的國家機關和更多的人了解這一制度,關心和支持人大的工作,真正按這一制度辦事。
『貳』 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什麼意義
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於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有利於動員全國人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平台,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責任重大、作用重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照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法規來展開和推進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
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重要制度載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組織形式,一個國家的性質是這個國家的國體,一個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這個國家的政體。
我國的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與之相適應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我國有十三億多人口,如何治理國家?只能通過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並受人民監督的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國存在著各項政治制度,如政治協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勞動人事制度、軍事制度、地方政權制度等,還有選舉制度、法律制度、監督制度等,這些制度都只能表示我們政治生活的某一方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和核心是什麼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實質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這一制度的內容主要為兩個方面:第一,關於人民代表大會本身的產生、組織、職權和行使職權程序等一系列規定。第二,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質就是:人民當家做主,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中國人民找到了實現民主權利的制度載體。這是我們國家政治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跨越,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得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得到充分彰顯。
60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巨大制度優勢和內在自我完善能力,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肆』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我國的治國方略有什麼聯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確保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客觀需要。就是把黨的主張,通過國家權力機關的法定程序變為國家意志,成為全體人民的行為規范,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施,隨著依法治國方略和民主政治建設的進一步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人大制度決定了了人大是權力機關,人大享有:1 立法權 2 人事任免權 3 決定權 4 監督權。人大制度是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有效途徑。
『伍』 為什麼說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我們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法規來展開和推進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陸』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
答案B
我國實行代議制,故①錯誤,由此排除A、C、D三項。
『柒』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意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鞏固、完善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必須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通過這一制度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掌握在人民手中。
性質和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人大網——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