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屬於我國自然保護立法的是

屬於我國自然保護立法的是

發布時間: 2021-12-05 16:08:00

Ⅰ 我國加強立法保護水文生態環境的措施

環境保護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基本國策.這就確立了環境保護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保護環境是國家發展政策的組成部分,是立國之策,治國之策,興國之策,是關系全局,涉及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政策.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短缺,經濟基礎薄弱,環境問題歷史欠賬較多,使得發展難以持續.再加上科學生產水平低,導致了資源和放射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使本來不足的各種自然資源變得更加緊缺.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環境保護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加強環境保護,遏制日益嚴重的生態破壞,保護有限的自然資源,才能使國家的持續發展成為可能.所以,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作為國家發展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及時和十分必要的.
同世界各國的環境問題一樣,中國的環境問題,也有一個不斷產生,積累與發展的過程,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多項進展,但形勢仍然非常嚴峻,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不斷加重的趨勢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環境保護總體形勢是「局部有所控制,總體還在惡化,前景令人擔憂」.其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仍在發展,並急劇向農村蔓延;以農業為中心的生態破壞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這些問題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復雜和嚴峻的環境形勢.如此嚴峻的環境形勢和迅速發展的生態問題,不僅制約了經濟的發展,而且對環境安全與社會穩定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確保中華民族生存的需要.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加劇,環境安全已逐漸成為國家和地區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化趨勢日益明顯的環境問題,對國際政治、經濟和貿易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環境大國,中國必須承擔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在努力解決本國環境問題的同時,也要為全球的環境保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不論哪一個方面的問題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都需要把保護環境放在一個特別重要的地位來考慮,來認識,這就體現了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地位.只有把環境保護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政策,才能為有效地解決我國的環境問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才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Ⅱ 我國的基本法是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其他法的制定都是以憲法為基礎 憲法的效力高於其他法。其他基本法之間效力平等。
基本法:1民法 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
其中包括有《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婚姻法》等
2民事訴訟法 國家規定的關於辦理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民事訴訟法》
3刑法 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
4刑事訴訟法 是由國家制定的有關刑事訴訟程序的法律規范 《刑事訴訟法》
5行政法 是調整與規定行政主體享有並行使行政權力和實施行政活動過程所產生的關系以及對行政活動進行監督與救濟的法律規范
沒有統一法典,《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算是比較基礎的。
, 6行政訴訟法 是規范整個行政訴訟活動的法律准則。《行政訴訟法》

Ⅲ 我國環境保護基本法是什麼

沒有這個法律 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屆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 1989年12月26日通過,自公布之日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尚昆1989年12月26日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 代業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確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古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確其他海域。 第四條 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是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國家鼓勵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單位和藹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管理。 第七條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 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有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環境監督管理 第九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一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路,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公報。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擬訂環境保護計劃,經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第十三條 建設污染環境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確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並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准後,計劃部門方可批准建設項目設計書。

Ⅳ 我國首次專門立法保護濕地,濕地對生態環境有何作用

首先,關於濕地對於生態環境的作用不可謂不大,畢竟濕地作為地球之“腎”,是非常的關鍵的。

總的來講,濕地的作用非常的大,尤其是對人類、自然、環境等等,都是有不可缺失的作用,國家出台保護,也已經說明了,未來發展中,濕地的作用舉重若輕,對保護人類,以及社會發展、自然保護,都是很關鍵的。

Ⅳ 我國有哪些與保護自然資源有關的法律法規

我國制定的目前只有兩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版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權三十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2002年10月28日公布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地方性法律法規你查你所在地的網站吧 數不勝數 不知道你想要哪個省的

Ⅵ 中國的環境保護法有哪些

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是在70年代未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包括環境內保護的憲容法規范。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和環境保護法規、規章組成的體系,成為我國整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法律部門。我國環境保護法的范圍主要包括,環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雜訊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環境要素保護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持法等;文化環境保護法,如風景名勝區保護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環境管理、監督、監測及保證法律實施的法規,如環境監測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等。

另外還有各種環境標准,包括環境基礎標准和方法標准、環境質量標准和污染物排放標准。隨著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環境法制工作的加強,我國環境保護法的內容將不斷充實和完善。

Ⅶ 我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版)取得的立法成就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及未來修法建議!求解!

Ⅷ 論述自然資源保護的基本法律制度

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
1、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1)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是指國家採取強制手段使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單位或個人支付一定費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它是在地球人口日益膨脹、自然資源日益緊缺
情況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制度,是自然資源價值在法律上的體現和確認。

長期以來,自然資源一直被人們作為沒有價值的東西而無償地佔有、開發和利用,甚至在一些權威理論上也認為無人類勞動凝結的自然資源是無價值的,從而導
致了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浪費。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越來越顯得短缺。在20世紀60—70年代甚至出現了資源危機。目前,在世界的許多
地方,淡水資源、森林資源的短缺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短缺,更使一些野生動植物處於滅絕或瀕危狀態。由此便引起人們對「資源無價」理論的反
思,並提出和建立了自然資源的價值觀和價值理論。現在,自然資源具有價值的觀念已為絕大多數經濟學家所接受,並在許多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立法中得以體現。集
中體現自然資源價值的法律制度就是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一是它有利於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二是
它有利於為開發新的資源籌集資金,並有利於自然資源的保護和恢復;三是它有利於保障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並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的形式

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因各個國家和地區具體情況的不同,其採用的形式也有所不同。綜合起來基本上是兩種形式,一是收稅,二是收費。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
國家通常是採取收稅的形式,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一般是採取收費的形式。但大多數國家則是既收稅,又收費。在收稅方面,有的是對開發者收稅,例如,哥
斯達黎加徵收的木材採伐稅;有的是對經營者收稅,例如,木材貿易稅、野生生物及其製品貿易稅;有的是對能造成資源破壞的重大開發項目徵收環境資源維護稅;
有的是徵收自然資源建設稅。

2、自然資源檔案制度

自然資源檔案是對
自然資源調查所獲資料、成果按一定方式進行匯集、整理、立卷歸檔,並集中保管的各種文件材料的總稱。建立自然資源檔案的目的是為了掌握自然資源的現狀和變
化,評定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效果,為編制自然資源規劃,確定開發利用目標和保護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據。

自然資源檔案制度
則是法律對自然資源檔案的種類、級別、適用對象、內容、范圍、資料更新時間、查閱和借閱方法、保管技術和設施與設備、保管機構及其管理要求等所作的規定。
它是自然資源檔案的法律化。我國的一些自然資源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檔案制度。例如,《森林法》規定了森林資源檔案制度,《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了野生動
物資源檔案制度,《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了野生植物資源檔案制度。《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統,是更加全面的土地資源檔案。但是,目前我國還
沒有一項統一的自然資源檔案立法,因此各類自然資源檔案制度的要求極不一致。

3、自然資源許可制度

自然資源許可制
度,又稱自然資源許可證制度,它是指在從事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活動之前,必須向有關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發給許可證後,方可進行該活動的一整套
管理措施。它是自然資源行政許可的法律化,是自然資源保護管理機關進行自然資源保護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採用自然資源許可
制度,可以把各種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活動納入國家統一管理的軌道,並將其嚴格控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它有利於對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各種活動進行事先審查
和控制,對不符合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活動不予批准。同時它還有利於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和需要,對持證人規定限制條件和特殊要求,便於發證機關對持證人實
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自然資源許可證,
從其性質看,可分為三大類:一是資源開發許可證。例如,林木採伐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捕撈許可證、採集證等;二是資源利用許可證。例如,土地使用證、草原
使用證、養殖使用證等;三是資源進出口許可證。例如,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許可證等。從表現形式看,有的叫許可證,有的叫證書或證明書等。

我國在自然資源保
護管理中普遍實行了許可制度。在土地資源方面,有「土地使用權證」;在草原資源方面,有「草原使用權證」;在森林資源方面,有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
件;在礦產資源方面,有采礦許可證、勘查許可證;在漁業資源方面,有養殖使用證、捕撈許可證;在野生動物資源方面,有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
證、允許進出口證明書;在水資源方面,有取水許可證等等。

Ⅸ 我國文化遺跡地保護立法規定的主要保護管理措施

我國對文化遺跡地的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其保護的手段大致有三:一是分布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范圍內的文化遺跡地,作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加以保護;二是對規模較大的文化遺跡地,劃為單獨的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加以特別保護;三是定為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Ⅹ 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是什麼

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此外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森林防火條例》等。

熱點內容
理解法治建設與中國發展 發布:2025-09-22 11:50:38 瀏覽:73
領導幹部善法治思維 發布:2025-09-22 11:47:02 瀏覽:798
建設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 發布:2025-09-22 11:43:20 瀏覽:401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有權對 發布:2025-09-22 11:40:23 瀏覽:891
吸入法治肺 發布:2025-09-22 11:36:10 瀏覽:955
五鳳司法所 發布:2025-09-22 11:34:19 瀏覽:669
民族區域自治立法 發布:2025-09-22 11:24:31 瀏覽:79
法院壁紙 發布:2025-09-22 11:24:21 瀏覽:190
下列不屬於行政法規的制度程序的是 發布:2025-09-22 11:12:50 瀏覽:917
哺乳期懷孕勞動法 發布:2025-09-22 11:11:21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