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第壹課

法學第壹課

發布時間: 2021-12-05 16:25:22

Ⅰ 梁慧星 怎樣學習法律 法學院新生的第一課

參照知乎回答:民法應該怎麼樣學?

民法是萬法之母,講究內容框架和基本知識點邏輯條理。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由這句話幾乎就能展開民法所有內容。

「平等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教材中大都會介紹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兩者皆關聯代理制度,二人以上相互代理即合夥,傳統上兩戶一夥等同於非法人組織。

「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合起來講就是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換個角度單獨講包括主體、內容、客體,主體即「平等主體」,內容即權利和義務(強調的是權利),義務即權利和權力的逆向表述,在民法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和追求效率的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權利有一個最佳賞味期限,即訴訟時效制度。由於法律關系的類型化,會分別對應不同客體。

民事法律關系不是憑空而來的,有因果關系。
民事法律事實是因,民事法律關系是果(強調權利變動產生的關系)。作為因的民事法律事實,核心為民事法律行為,核心的核心為意思表示,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喜歡你想親你(意思表示),親你(行為),我們談戀愛了(事實),我們是男女朋友(關系)。意在表達一種連續性,當然戀愛關系並不受民法調整。

下面↓的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等各種小法之間所具有共性的東西,提取公因式,放入上面↑的民法總則。其實,不管是什麼總則,里邊大多是些一般性的規定。

「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分別講,人身關系關聯婚姻和繼承,財產關系包括債權和物權,人身和財產關系交叉部分關聯知識產權。

從應試角度來說,考民法這塊分值八成在財產關系,財產關系這塊分值六七八成在債權,債權這塊分值八成在合同。

物權部分,一分三: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用益物權再一分四,擔保物權再一分三。其中需要強調所有權,其作為一個重要的基本工具,像一個扳手,能撬動很多齒輪,齒輪轉意味物權變動。



提出主線,架起結構,照體系記框架,將內容串起,書本可作為字典使用,用來查閱未掌握知識點。這樣一來,原本最厚的民法變薄了很多。
以民事主體為核心,以法律行為為手段,以權利義務為線索,建立整個民法體系大廈。不管最後怎麼考,相信都能屹立不動。

Ⅱ 法學專業學生必讀書籍有哪些

市場上比較容易買到的,是法律自考的書籍。
如果要求全部法律條例都有的,可以先看如下幾本:
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以上是我國目前的三大法。鑒於是適合中學生閱讀,可以先看民法,後看行政法,最後再看刑法。在這之前可以先簡單了解一下憲法。

Ⅲ 中央政治第一課講的是憲法這是因為什麼

因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定擁有最高法律效力

憲法的效力高於本國其他法律和法規

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擁有最高的地位,因此它是國家的根本法,擁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規定的事項主要有國家政治架構,政府組成與職能,權力制衡模式和公民的權利等。

憲法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3)法學第壹課擴展閱讀:

從1954年起,我國先後制定、頒布過4部憲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憲法,是我國新的歷史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指導思想,充分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豐富經驗,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這部憲法除序言外,有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和國旗、國徽、首都等四章。它的基本精神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維護國家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Ⅳ 高考後想去學法學相關專業需要哪些准備

高中生的話,為了以後進入知名政法高校就讀法學類專業,個人認為你現在最主要的是搞好成績,高考分當然越高越好,可以看看理想高校的招生政策,成績不擔心之後,你可以讀讀感興趣的相關書籍,別人推薦的有:別在異鄉哭泣,法學第一課,法律稻草人,刑法的私塾,洞穴奇案,罪與罰……不過現在就准備真的很早啦,我那是還沒想好選什麼專業呢提醒你一下,可能法學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有趣,這個過程中會有心酸,枯燥,難過等負面情緒涌現畢竟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Ⅳ 中央政治局學習第一課講的是憲法這是因為什麼

因為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5)法學第壹課擴展閱讀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現行憲法頒布以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在我們黨治國理政實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堅持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有力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有力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程,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實踐證明,我國現行憲法是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好憲法,是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憲法,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好憲法,是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法治保障。

維護憲法尊嚴和權威,是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的前提,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憲法

Ⅵ 法學專業的課程

主要課程:抄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

(6)法學第壹課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Ⅶ 如何學好法學這門課程

法律專業包括諸多法律課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理論深邃、實踐性強,許多法律概念相近、易混不易區分,學習起來確實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有信心和決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技巧和要領,是可以學好,而且一定能夠學好的。這里,就怎樣學好法律課程談幾點意見

一、明確法律課程的基本要求,掌握法律學科的基本結構

法律專業的各門法律課程,諸如憲法、民法、經濟法、刑法、合同法等等,都是一部法律,而闡述該法律的應是一門學科。法律專業的各門法律課共同的基本要求是,通過學習,使學員能夠比較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各門法律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何一門法律學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體現在各門法律課教材的各個章、節里。例如,在合同法教材的合同成立一章中,基本概念是要約、要約邀請、要約撤回、要約撤銷、承諾、承諾撤回、締約過失責任;基本理論是要約邀請與要約的區別、要約法律效力的內容、承諾遲延及其法律效力、締約過失責任的概念和特徵;基本知識是合同成立的條件、要約的條件、承諾的條件、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掌握了法律課程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是學好法律課程的基本功,有了這個基本功,才能真正學好法律課程。

此外,在學習步驟上,開始學習法律課程時,首先應當從總體上了解該法律課程教材有幾大部分,先後順序是什麼?每一大部分中又有哪些主要問題?每一個問題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盡可能在腦子里勾畫出一個整體輪廓。學習法律課程教材之前,先了解它的「整體框架」即基本結構,對進一步深入學好法律課程是有裨益的。

二、全面系統地學習指定教材

各門法律課程的教材,在內容上不拘泥於各部法律的條文,增加了理論的闡釋,介紹了各部法律中沒有規定的有關法律制度、法律理論問題。所以,教材是全面概括了各門法律學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因此,學好各門法律課程指定教材,對每一個學員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必須的。有的學員工作忙、時間緊,通常總希望學習的范圍小一點,有的學員在學習時, 前面學幾章,跳幾章學後面的,有的學員自以為這部分重要便多學,那部分不重要而不學或者一溜而過。這種心情和學習方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科學的,所學的知識不完整,因而是不可靠的。要學好法律課程教材,不能不注意全面學習。所謂全面學習,是要求細讀教材的全部,即逐章、逐節、逐個問題地學習,在逐章、逐節循序漸進地學習中,對每一個問題都要有全面的理解與掌握。這里,舉例說明,就學習基本概念來說,學習法理學,可以把這門課程所有基本概念按它們的邏輯順序排列出來:法學、法學體系、法律、法律歷史類型、法系、法律體系、法律部門、法律關系、法律權利、法律義務、法律制裁、司法制裁、行政制裁……然後加以比較、記憶。這樣就較容易全面系統地掌握本門課的基本概念。在學習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時,也要從總體上系統地學習,以學習法的產生的內容來說,腦子里應有這樣一個系統思路:法最初是怎樣產生的——有其經濟的和階級的根源;私有製法是怎樣產生 的——一般是在繼承舊法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法國和英國在繼承舊法的方式上又有區別;社會主義法是怎樣產生的——一般是在建立人民政權和廢除舊法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中國和前 蘇聯在建立新政權、廢除舊法的方式和過程上又各具特點。這樣學習,腦子里就能形成一個關於法的產生問題的理論和知識體系,學習效果較好,能夠起到加深理解,加固記憶的作用。

此外,每一門法律課教材中,有許多內容相互關聯,有些內容容易互相混淆。因此,學習教材某些內容要與相關內容聯系起來,要善於運用比較的方法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規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廠長經理負責制、合同概念、企業所得稅、合同仲裁時,分別與學習關於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規定、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廠長經理負責制、涉外合同的概念、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涉外經濟仲裁聯系起來對照著學,就有助於明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有助於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有助於記住有關內容。

(1)

回復
1樓
2012-06-17 11:44
舉報 |

神仙愛小巍
格勞秀斯
3

當然,全面學習,不是要求學員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逐字逐句背誦下來,而是要求學員能從整體上對每一門法律課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加以系統地掌握。

三、注意掌握法律概念的核心內容和相近、易混法律概念的區別

每一法律學科中,法律概念是很多的,每一個概念,都有其核心內容,這是共同的。學習時要牢牢抓住。例如,合同的概念: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其中,「平等主體」就是核心內容。又如要約和承諾的概念,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其中「訂立合同」則為核心內容,除此,便不是要約或者說不是合同法上講的要約。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其中「同意」是核心內容,否則,便不是承諾,而是新要約。這就要求學員在學習基本概念時,既要了解它的內容,又要了解它的法律特徵。在了解它的內容時,既要善於找出並掌握它的核心內容,又要十分注意它與相近、易混但不相同的概念的區別。例如,在學習代位權制度時,要注意與代理權的區別,因為代位權是一種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債權的權利,因此債權人不是債務人的代理人,代位權不是代理權。又如,在學習撤銷權制度時,應與在可撤銷合同 中一方當事人所享有的撤銷權區別開來。前者主要是針對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實施有害於債權人權利的轉讓財產的行為而設定的。享有撤銷權的人是債權人,他行使撤銷權的目的, 在於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民事行為。而後者則是針對一方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不真實合同而設立的。享有撤銷權的人乃是一方當事人,他只能請求撤銷其與另一方當事人之間的合同。再如,在學習某些基本概念時,也可以將不同的法律學科中相近、易混的概念聯系起來學。例如,在我國,凡是扣留處分,都是依法限制違法分子人身自由的法律措施,但是,有人往往把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同行政拘留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行政 拘留是**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違法行為的一種處罰。刑事拘留是**機關在緊急情況下,依法限制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司法拘留是訴訟中對妨害訴訟秩序的人,在一定期間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處罰。所以,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同行政拘留在性質、對象、內容和條件等方面都是有明顯區別的,絕不能將三者混為一談。又如,有人把法律上「宣告死亡」誤認為「判處死刑」,這也是不對的。宣告死亡指民事訴訟中按照一定的法律條件和程序,人民法院對失蹤公民推定死亡的制度。被宣告死亡的人可能是活人,也可能是已經死亡的人。判處死刑指刑事訴訟中依法對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從實體上剝奪其生命的刑罰。所以,民事訴訟中的宣告死亡與刑法上的判處死刑,是完全不同的 決不能混為一淡。

可見,學習時,在本法律學科中將相關基本概念、內容和在不同法律學科中的將相近、易混不相同的概念貫串起來對照著學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既能檢驗你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序,也能鍛煉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四、注意理論聯系實際

法律專業的各門法律學科,絕大多數都是應用型學科。學習、研究每門法律學科應聯系立法和司法實際。不能閉門讀書,忽視聯系實際,而應把理論上的學習同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與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起來,特別要注意教材出版後,頒布的與教材有關的法律、法規和修改有關法律、法規的決定。同時,要注意了解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加學員的感性知識,培養和提高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對我們學員來說學會分析各類案例是一種重要形式,即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各類案例進行綜合分析、 判斷,作出解決、處理方法。例如,1998年5月,公民甲與某工廠簽訂普遍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合同履行後,工廠用甲的專利生產的產品銷路很好,合同履行正常。後甲又授權另一公司用其專利。某工廠以甲既然已許可自己使用其專利,就不應再許可別人使用其專利為由, 拒絕支付尚未交付的專利使用費。雙方經協商未果,甲起訴至法院。在這個案例中,工廠的理由是否成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為什麼?在分析案例時,首先要搞清解決什麼問題。本案例集中在工廠的理由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問題上。其次運用所掌握的有關法律。分析案情, 作出處理意見。根據法律規定,工廠的理由不成立,甲有權取得專利使用費。理由如下:①甲和工廠所簽訂的是普遍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而非獨占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排他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甲有權把該專利使用權出讓給工廠以外的第三人;②工廠作為受讓方(被許可方)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使用費。

相信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會愛上這門學科。

以上方法或建議來自山東政法學院 盧學巍老師

Ⅷ 法學第一年學什麼

一般本科都是在一起上課的,你不用擔心,到了大學就是一個起跑線,一般課程是,法理學,憲法學,法制史,民法總論,債法總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學第一年學業不緊張

熱點內容
理解法治建設與中國發展 發布:2025-09-22 11:50:38 瀏覽:73
領導幹部善法治思維 發布:2025-09-22 11:47:02 瀏覽:798
建設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 發布:2025-09-22 11:43:20 瀏覽:401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有權對 發布:2025-09-22 11:40:23 瀏覽:891
吸入法治肺 發布:2025-09-22 11:36:10 瀏覽:955
五鳳司法所 發布:2025-09-22 11:34:19 瀏覽:669
民族區域自治立法 發布:2025-09-22 11:24:31 瀏覽:79
法院壁紙 發布:2025-09-22 11:24:21 瀏覽:190
下列不屬於行政法規的制度程序的是 發布:2025-09-22 11:12:50 瀏覽:917
哺乳期懷孕勞動法 發布:2025-09-22 11:11:21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