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發布時間: 2021-12-05 18:49:32

① 一位優秀的大學生應具備哪些品質

1、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和一定的思想道德修養和人文素養。

2、要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最要緊的是能拿到證書和修滿學分。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緊張,大學生已不再是天之驕子,而成為弱勢群體的代名詞,在這個社會背景下,要求大學生不只具備一定的課本知識,還要真正掌握一種學習的方法及一定的工作技能。

3、要有強健的體魄,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為迎接畢業後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更應具備「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

4、要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業形勢的嚴峻,良好的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所應該具備的,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成為國家棟梁。

(1)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品質擴展閱讀:

大學生待人接物的素養:

1、遇見他人寫信,或閱讀信件,不要偷看或強行拆閱,不要隨便打聽來信的對象和內容,不要私拆他人信件。

2、代傳他人的書信要原封不動地轉交,不要因集郵等原因而損毀他人的郵件。

3、有客人敲門或打招呼問訊時,應回答「請進」或到門口相迎,客人進屋,主人應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熱情迎接。待客應讓座、敬茶。

4、男女生之間要文明交往、舉止得體。與他人交談時應避免不禮貌的口頭語,應注意談吐文明,措詞雅潔,行為雅觀。

5、尊重外地人,遇有問路人,認真指引。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維護國家榮譽和學校形象,遇見外賓,以禮相待,不卑不亢。

② 大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道德品質

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的開創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如何加強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難題,到目前為止關於道德修養教育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科學教育體系。藉此,教育思想大討論之際,淺談一個個人一點膚淺的觀點。

當今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很多,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大多數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狹獈、唯我獨尊的習慣。***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作為大學承擔著培養四化建設所需人才的搖籃,在人才質量把關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人才質量關上起著重要意義。高尚的道德品質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形成的。我們在大學期間學英模、趕先進,加強道德修養是十分必要的。

[b]如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呢?[/b]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老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作為成人教育學院這一特殊的學院,招收的學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對教師隊伍的要求就更嚴格,作為教師自己都忽視首先修養,又怎樣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呢?現在許多教師只管書本的教學任務,忽視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師上課時而有些學生卻在下面講話、看小說、零食等不文明行為是對教師的勞動成果不尊重的行為,應該受到嚴厲的譴責。但學生畢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師不說或懶說,這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教師不但承擔著教學任務的職責,而且也承擔著育人的義務,如果學生養成了這些壞習慣,走上工作崗位上如何能肩負四化建設的重任呢?所以說應該加強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其次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開設相應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並設立專項研究機構,根據學生狀況因材施教。我們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走向社會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建設者。大學階段是我們這些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大學生教育者承擔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由於我國經濟落後,教育投資相對於發達國家如杯水車薪,教育體制畢竟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進入大學教育的學生畢竟是經過激烈競爭的優勝者,在中學階段的教育是以題海戰略為主,父母、老師一般都認為學生成績好就是好學生,而其他方面的缺點都被良好的成績所掩蓋,這叫「以優遮百丑」,這樣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沒有負擔放縱自己,長此以往就很危險,可見思想道德教育對大學教育是多麼重要啊。所以我們的大學教育應當注重專業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最後,加強大學生學英模、趕先進,自覺提高道德修養的學習氛圍,從過去全社會學雷鋒,學習孔繁森等給人們的思想也帶來一定浪潮,今天我們的大學教育將學習先進、英模的活動開展的怎樣呢¡至今我所見的也只是學術報告、信息交流等一些專業技術報告。而各行各業的先進事跡報告在我們高校講座中幾乎沒見過,也只是從報紙、新聞里能見到。特別是我國最近發生的「非典」災難,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在這非常時期涌現出來的白衣天使的先進事跡,很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去學習。她們的道德品質是那麼高尚,我們的高校教育者應在「非典」結束後將這些「白衣英雄」請進我們高校,給我們的當代大學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課。類似這樣的活動應多開展,這將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有深遠的意義。

以上的觀點和看法是我對高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發展的有益探索,是為我們高校素質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它必將對我們高等教育的跨世紀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③ 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道德品質、

尊師重教,團結同學,孝敬父母

④ 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品質�
(1)愛國奉獻
(2)誠實守信
(3)勤勞敬業
(4)禮貌待人
(5)樂於助人
(6)律己寬人
(7)網路慎獨,抵制黃毒假黑詐

⑤ 大學生應該具備那些道德品質

別處粘來的,參考價值不大
大學生,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結構

一、引 言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界在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的一個本土化概念。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或教育價值觀念,其初衷在於糾偏:糾正中小學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之偏,糾大學教育過分專業化之偏。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教育理論界對素質教育、素質的內涵和特徵等問題已達成了一些共識。學者們認識到素質教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發展的體系,沒有也不應該有固定不變的模式。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徵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有效成長的教育。素質的內涵具有時代的特徵,不同的時代要求不同的素質。

那麼,何謂素質教育呢?文輔相認為,素質教育是利用遺傳與環境的積極影響,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智力與非智力,認知與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諧地發展,促進人類文化向學生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關於素質這一概念,心理學與教育學有著不同的解釋。心理學認為,素質是由遺傳或先天因素決定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的特點,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論界的許多學者認為,素質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素質既包括先天遺傳特徵,又包括後天習得的素養。素質著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

至於素質的特徵,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內潛性。素質是人的潛能,不但遺傳素質是與生俱來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也必須內化為人身心組織中的穩定因素才能視為素質的形成。人的素質的外化必須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方能實現。

(2)整體性。素質結構中的各種因素可以處於不同的水平或層次,這些因素統一在一個人身上,存在於一個統一的結構之中,整體的水平取決於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間結構的整合。人的素質雖然是一個整體,但是構成素質整體的各因素也可以區分為不同層次,並得到測量。

(3)穩定性與發展性。素質一經形成,就具有比較穩定的性質,並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當然這種穩定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人的素質和一定社會的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聯系,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不同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對素質的要求不同。另外,個體的素質也是發展的。

(4)社會評價性。人的素質具有優劣好壞之分,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優良素質,這些優良的素質可以得到客觀的測量。

此外,也有學者從辯證統一的角度對素質的特點作了劃分,如遺傳性與習得性的統一,相對穩定性與發展變化性的辯證統一,內在性與現實性的辯證統一,個體性與群體性的辯證統一,等等。

關於素質的結構,學者們有不同的意見,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認為人的素質包括生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三層次說,認為人的素質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五成分說,按照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劃分,將人的素質相應地劃分為品德素質、智能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或者將素質分為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

這些分類雖然繁簡不同,它們在本質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樣分,心理素質都是人的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素質居於社會文化素質和生理素質之間,起中介作用。應該注意到,對素質結構的探討,不能純粹從抽象的邏輯出發,應堅持實用性、可行性與邏輯准確性的結合。

對於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應與素質和素質教育的研究聯系起來。如果不將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放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質結構的研究就沒有必要。這種研究實際上反映了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結合,是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中所提出問題的回應。至於大學生的素質,我們認為主要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科

⑥ 大學生應當具備怎樣的道德品質

尊敬師長,學會學習

⑦ 大學生應當具備哪些道德品質

適應轉變,認清使命
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加強素質修養,提高道德水平
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
這是在思修裡面學的,但是我覺得,我們誠實守信,積極的面對生活,讓生活過得有意義。

⑧ 大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道德品質

善良友好,尊師重道,善於與人交流,有責任心,有愛心。其實我覺得大學生應具備的和不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差不多。

⑨ 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思想道德素質

1.適應轉變,認清使命:

經歷了「黑色七月」的大學生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學校園。然而現實中的大學及其大學生活往往與這些「驕子」心目中的大學及其大學生活有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有著強烈的反差。

2.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內容。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如何正確認識勞動,正確認識艱苦奮斗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個人成才、成功中的意義,培養當代大學生崇尚勞動、艱苦創業的優良品質,也是這一章的重要內容。

3.加強素質修養,提高道德水平:

心理健康的含義,接著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增進心理健康的原則與途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是當代大學生道德文化素質修養的重要內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養課應當向大學生講清楚什麼是正確的審美觀。


4.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

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部內容的最後落腳點。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是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目的。

熱點內容
深圳城市更新條例草案 發布:2025-09-22 09:38:28 瀏覽:786
紅黃藍時間的園方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09:31:23 瀏覽:117
破壞通訊光纜刑法 發布:2025-09-22 09:16:52 瀏覽:371
護理道德義務 發布:2025-09-22 09:15:52 瀏覽:644
德納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2 09:15:43 瀏覽:415
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範文 發布:2025-09-22 09:14:26 瀏覽:483
道德堂富靈 發布:2025-09-22 09:14:18 瀏覽:17
北京工傷律師在線咨詢 發布:2025-09-22 08:56:43 瀏覽:738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9-22 08:40:36 瀏覽:918
違反保密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5-09-22 08:35:56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