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行政立法原則有哪些

行政立法原則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2-08 05:47:40

㈠ 行政立法的原則原則有哪些請詳細說明

行政立法的原則是( )。(多選)
A. 依法立法原則
C. 立法民主原則
D. 加強管理與增進權益相協調原則

㈡ 行政立法的一般原則是

依法立法原則包括法律優先原則與法律保留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法律優先,又稱法律優越或法律優位,是指行政行為應當受現行法律的約束,不得實施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就要求行政立法不得同現行法律相抵觸。因為法律優先僅僅要求行政行為不抵觸法律即可,並不要求所有的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所以是消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先原則表明,除憲法外,法律在效力上高於任何其他法律規范,法律的位階居於其他任何法律規范之上。法律優先原則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適用於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在內的一切行政領域。
2、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是積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它要求行政機關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相應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也就是說,行政立法必須具有法律依據。就立法來說,重要的事項應由法律規定,未經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不得以行政立法代為規定。法律保留的要求顯然比法律優先嚴格。法律保留分為絕對保留和相對保留。對於絕對保留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對於相對保留的事項原則上由法律規定,但在法律特別授權的情況下,也可以有行政立法來規定。

㈢ 行政立法的原則有哪些,請結合一下題目詳細解釋

行政立法的原則是( )。(多選)
A. 依法立法原則
B. 應急性原則
C. 立法民主原則
D. 加強管理與增進權益相協調原則

選擇 ACD

㈣ 行政立法的原則是

一、依法立法原則

依法立法原則包括法律優先原則與法律保留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法律優先,又稱法律優越或法律優位,是指行政行為應當受現行法律的約束,不得實施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就要求行政立法不得同現行法律相抵觸。因為法律優先僅僅要求行政行為不抵觸法律即可,並不要求所有的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所以是消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先原則表明,除憲法外,法律在效力上高於任何其他法律規范,法律的位階居於其他任何法律規范之上。法律優先原則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適用於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在內的一切行政領域。

2、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是積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它要求行政機關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相應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也就是說,行政立法必須具有法律依據。就立法來說,重要的事項應由法律規定,未經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不得以行政立法代為規定。法律保留的要求顯然比法律優先嚴格。法律保留分為絕對保留和相對保留。對於絕對保留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對於相對保留的事項原則上由法律規定,但在法律特別授權的情況下,也可以有行政立法來規定。

二、民主立法原則

在我國,民主立法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行政立法以保護和促進公民權益為出發點和歸宿。民主在內容上的涵義就是對大多數人的權益的實質代表,因此民主的行政立法在內容上必然體現為對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維護。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應當使公民充分參與。民主最初的含義是程序上的,即允許最廣泛的參與,最廣泛的意見表達。只有讓利益相關者的意志得到充分的表達,行政立法才能在程序上說是民主的。

㈤ 簡述行政立法的原則

行政立法應當遵循的原則有:行政合法性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專誠實屬守信原則、
權責統一原則。
一、依法立法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

2、法律保留原則

二、民主立法原則

在我國,民主立法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行政立法以保護和促進公民權益為出發點和歸宿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應當使公民充分參與
依法立法是行政立法的原則之一

㈥ 1,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內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容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誠實信用、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㈦ 行政立法的原則有哪些

我國行政法有六大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法無授權即禁止
行政行為應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則的約束。
2、合理性原則
公平、正義(行政主體應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國家應平等對待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
考慮應當考慮的因素
3、比例原則——適當性、必要性(最小損害原則,行政機關應當選擇侵害相對人權益最小的手段)、狹義的比例(衡量性原則,要求行政機關所採取的手段,不能給相對人權益帶來超過行政目的之價值的侵害)
4、程序正當原則(行政公開、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聽取厲害相關人的意見、說明理由——當作出對當事人不利的決定時,負有說明理由的義務、不得單方接觸)
高效便民原則(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其基本內容有二,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其次是遵循法定時限。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行政信息真實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相對人基於對行政機關的決定或意思表示的信賴而對自己將來的行為進行籌劃和安排,由此產生的信賴利益應受法律保護)
6、權責統一原則(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有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第二是責任行政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自然人刑事責任 發布:2025-05-19 17:01:33 瀏覽:863
職中經濟法基礎知識教案 發布:2025-05-19 16:59:05 瀏覽:487
土地權屬證明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9 16:58:22 瀏覽:845
長居條例 發布:2025-05-19 16:58:21 瀏覽:814
法學院門 發布:2025-05-19 16:57:09 瀏覽:373
李欣律師 發布:2025-05-19 16:52:50 瀏覽:955
新安法社會發展 發布:2025-05-19 16:45:18 瀏覽:416
道德根據善惡 發布:2025-05-19 16:40:25 瀏覽:941
全部法律和經濟責任 發布:2025-05-19 16:34:53 瀏覽:247
大法官聽證會 發布:2025-05-19 16:30:08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