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觀的不足

道德觀的不足

發布時間: 2021-12-09 07:01:18

A. 對照四有標准反思組織觀念和道德品行存在哪些不足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員幹部隊伍從總體上回講是能夠高揚共產主義理想答的風帆,堅定社會主義信念,並能夠努力為之不懈奮斗的。但是也要看到,黨所處的社會環境,肩負的歷史任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必然會對黨員幹部產生影響,其中少數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現了的問題,有的還十分嚴重。

B. 什麼是道德,目前社會中存在的四種道德觀是什麼,你主張哪一種,為什麼

什麼是道德倫理道德是一個做人的底線,目前社會中存在的送道德觀什麼的,我認為啊,我們也一處人行道的這個是這個主張這一種。

C.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道德修養哪些不足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及特點

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等內容。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渴望成才,准備獻身事業,報效祖國,積極思考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社會角色,其危機感和使命感明顯增強。但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學生在社會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和沖擊下,觀念上、道德上產生了錯位和傾斜,使得青年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為:

其一、思想道德心態逆轉,理想追求淡化。知識經濟條件下,社會對大學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學生的文明素質卻令人擔憂。一些學生以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核心,強調個人本位,社會、集體次之;在物質和精神關繫上,過分關注眼前的機會和發展,忽視遠大理想和目標,不少人把實現較高經濟收入和安穩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實惠、求實用,從而淡化社會責任感,甚至陷入極端個人主義的泥坑;在索取與奉獻關繫上,則一味地強調索取,認為個人貢獻應與社會索取相等價。還有部分學生在價值觀取向上過於急功近利,敬業意識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其二、自我意識膨脹,生活行為失范。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很強,希望盡快擺脫社會和成人對他們的監護,於是向社會發出「請相信我們」的呼喚。但是由於他們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較差,因此,在缺乏引導的情況下,不能正確掌握善與惡、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高尚與卑劣、榮譽與恥辱的界限,進而出現了道德觀念淡薄、生活行為失范等現象。在個人文明舉止方面,有些學生過分強調個體行為的隨意性。隨意、庸俗被少數學生看作是一種「瀟灑」,而對道德、紀律的蔑視與叛逆卻被看作是有個性。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體驗、生理要求,面忽視男女雙方愛情的義務和道德責任,甚至有個別學生對學校嚴令禁止的婚前性行為的做法漠然置之,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在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學生對這一體現大學生責任感與文明程度的規范未加重視,甚至行為失范:考試作弊、損壞公物、隨地吐痰、買飯加塞等現象時有發生。

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樂。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高檔化,在現代生活消費意識熏陶下,青年學生也紛紛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檔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時行樂,吃講排場、穿講高檔、玩講多樣、相互攀比、超前消費。生日及節假日往往成為他們物質消費的慶典,狂歡宴飲、揮灑人生,甚至一些來自邊老山區的學生出現不惜「借錢過好日子」。而對提倡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嗤之以「小農意識」;在學習方面,貪圖安逸,缺乏積極進取向上精神,聲稱「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的所謂「治學原則」;在愛護保護他人成果方面,表現出道義上的缺失,隨意破壞、剽竊事情時有發生。

D. 道德是怎樣彌補法律的不足的

法律屬於制度的范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法律規范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范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范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借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它最終將被道德所取代,人們將憑借自我道德觀念來實施自我行為。
一、道德與法律的學理含義:
(一)道德的含義: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道德根源於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恩格斯講:「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這表明道德的內容最終由經濟條件決定,並伴隨經濟的發展而有相應的變化;基於不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不同社會集團,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的道德具有階級性。因此,我們可以把道德簡單的概括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自然人關於善與惡、光榮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見、野蠻與謙遜等觀念、原則以及規范的總合,或者說是一個綜合的矛盾統一體系。
(二)與道德密切相關的法律的含義。
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道德,也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法律。今天的社會,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仍然還存在,但是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對立的。不同的統治集團各有各自的階級利益,以及與其階級利益相適應的道德。法律在本質上是統治集團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映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從側重道德的角度,我們可以將法律定義為:在主觀方面,法是國家意志和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客觀方面,法的內容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前者體現了法的國家意志性和統治階級意志,後者體現了法的物質制約性。法就是這兩個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E. 什麼是缺乏社會責任感及道德觀

比如在公共場所做出利己主義的行為:隨地吐痰、大聲喧嘩、跳廣場舞,等等

F. 對道德觀的觀點和看法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

G. 為什麼現在的人對道德的價值識不足

這個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家庭的教育,從小生活環境,身邊的朋友,都有關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跟他接觸的人,物,受得教育息息相關。

H. 當今社會為何某些人道德觀會這么差

搞經濟、失去了道德教育。官貪、民道德一定會差的。

I. 道德素質不足有哪些

1 -他們富有同情心:道德高尚的人情商也高。他們從多個角度去了解事物,包括所有的直接和間接涉眾。他們首先努力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被理解。他們有很強的觀察、聆聽和分析技巧,能深切了解事物的本質。這種品質使他們鶴立雞群,從而贏得他人的信任;因此,人們都願意敞開心扉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問題並尋求他們的支持。

2 -他們寬容大度:寬容大度需要一顆勇敢的心。有道德的人不會長時間心懷怨恨。他們都傾向於時時與他人和平共處,因此撕破臉面的吵鬧與他們無緣。他們與這種毛病不沾邊,他們對事寬容大度讓生活不受影響。

3 -他們總是願意幫助他人:道德高尚的人總想助人為樂,無論他們與陷入困境的人關系怎樣。他們採取糾正、預防或暗示性行動來幫助解決問題。糾正方法確保採取一些特定行動來解決問題。預防方法則保證這些特定問題不會再次出現。他們使用預防性方法找到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避免此類事件的頻繁發生。他們利用暗示方法引導他人採取一些特定行為來避免落入悲慘的局面。

4 -他們屬於內向型的人:有道德的人絕不是超級敏感或外向型個性。他們擁有冷靜的頭腦和溫柔的心腸。他們避免情緒波動頻繁,力求培養一種持續和穩定的個性。他們有禮有節對待無理言行。他們知道如何化解強硬和嚴厲的話語,並保持輕聲細語。他們知道如何處理尷尬的局面。他們有很高的憤怒管理技能,這進一步增強其內向型人格魅力。

5 -他們不多管閑事:很多人都有一種壞習慣——對他人生活非常好奇。這種習慣使他們喋喋不休,過多議論他人,傳播謠言並在社會上散布未經任何驗證的虛假新聞。與這些人不同的是,有道德的人從不過分干涉別人的生活:他們不多管閑事。有道德的人們理解人身攻擊無疑是一樁大罪,所以他們不關心謠言,只專注於水晶般清晰的事項;他們避免偷窺他人的隱私。

6 -他們個性靈活,適應性強:智者說,大丈夫能屈能伸。有道德的人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他們根據情況自我調整。他們不會一意孤行。他們的連續思維過程使他們能夠輕易改變主意,從而在不讓他人感到壓抑的情況下改善局面。他們從不固執,無論情況有多艱難,都表現出靈活的姿態。

7 -他們不苛求指責他人:太多的批評是一些社會和專業問題的根源。有道德的人不會動輒批評他人。即使他們需要譴責或批評某件事,他們也是採取一種積極的方法去接觸相關的人員並提出建議,既不傷害任何人,同時又能有效地傳達信息。

J. 當今大學生道德觀念和行為有哪些進步和不足之處

進步之處:個性鮮明,富有主見;觀念與時俱進,不再墨守陳規;敢於創新。敢於行動,熱衷探索。
不足之處:不夠腳踏實地,看問題過於極端;個人主義嚴重,綜合素質缺乏;道德素質偏低。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