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導論課後感
① 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大一有什麼課程
嗯,大一上學期要學的課程是:
法學導論,憲法學,邏輯學,思想道德版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權主義哲學,英語,體育(長跑、短跑、鉛球),計算機辦公自動化(office,很簡單),形勢與政策。
大一下學期,民法總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英語,大學文科計算基礎(visal fox pro 很難得。。。),體育,形勢政策,以及一系列選修課。
② 讀後感比較法導論薩科
讀後感就是讀抄後的感襲覺感想,不管你有什麼想法,你都可以寫下來,就是說讀後感所要寫的東西是比較隨意的,寫什麼都可以;但賞析就不一樣了,至少你要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下來,有的還要求把重要的詞句段落都分析一下,修辭手法什麼的能寫出來最好,這比那個讀後感難寫多了.
③ 大一法學系學那幾門課具體說說
大一的大概是這么多課程.
01932010 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20 思想道德修養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30 毛澤東思想概論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40 法學基礎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50 馬克思主義哲學 3/48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60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70 鄧小平理論概論 3/48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1932080 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 2/32 通識教育必修課 必修
03032010 政治學原理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00 社會學概論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10 社會工作概論 3/48 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20 中國社會思想史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30 西方社會學理論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40 國內外社會工作 3/48 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50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 3/48 學科類專業必修課 必修
03032560 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 3/48 專業必修課 必修
法學院圍繞本科教學進行的改革
(1)課程設置方面:法學院在2001年和2003年教學計劃修訂過程中,堅持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因材施教,體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基本原則,遵循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以通識教育課為基礎,構建了由學科專業類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的法學本科專業課程體系。
強化專業核心課。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將中國法制史、國際私法學和知識產權法學三門選修課調整為必修課,從而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確立的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應當開設的14門核心課程均納入學科類專業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的范疇。
優化選修課。以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為輻射源,優化選修課的比重和門類,刪除部分陳舊的選修課,設置了民商法學、訴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法學、國際法法學、法律史學六個層面的專業選修課課程群。
增設特色課程。在專業課中增設人權法概論、侵權行為法學等課程,並設置了英美法概論、國際私法、證據學三門雙語(英語和漢語)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設置了民族區域自治法、古代蒙古法概論、蒙古國法律概論等課程,並明確規定了對法學專業蒙授雙語本科生用蒙語講授的10門專業課程。
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由辯論課、模擬審判、社會調查與實踐、實驗課和畢業實習等組成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法學專業本科學生每學年至少參加1次辯論課;結合訴訟法類課程的學習,要求每個同學每年至少參與1次模擬審判;每個年級的學生在夏季短學期至少參加1—2周的社會調查與實踐;物證技術學實踐課1學分;每個學生必須參加畢業前一個月的實習。
(2)教學方法方面:強化師生交流,實行師生互動機制;在課堂教學中,學院鼓勵在完成教學計劃中的內容的前提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許多教師嘗試了案例討論、專題討論、模擬法庭等教學方式;強調課後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採用多媒體教學。
9、法學院課程體系
學科專業必修課: 法學導論、 法理學、憲法與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專業必修課:中國法制史、國際經濟法學、商法學、國際私法學、知識產權法學
蒙語授課課程: 法學導論、 憲法與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古代蒙古法概論、蒙古國法律概論
主幹基礎課:法理學、憲法與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法學、商法學、刑法學、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國際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重點課程:國際法學、婚姻家庭繼承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
④ 專科法律事務專業要學哪些課程
大專法律事務專業相關的課程安排
1、專業主要課程:法學導論、國際經濟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海關法學、比較海關法、海關緝私、案例海關法教程、海關法律英語、海關監管、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協調制度與歸類、關稅制度、海關管理信息處理系統、海關稽查、世界海關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
2、專業實訓課程:社會調查、法律咨詢、宣傳服務,公安、法院、檢察院、海關緝私局認識實習、海關實際監管現場認識實習、海關執法實踐與專業實習、海關信息處理模擬操作及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操作實習等。
3、實踐教學環節安排:本專業的教學實踐分為社會認識實踐和業務技能實踐,社會認識實踐將利用第二學年暑假,由學生自定實習單位,學校予以推薦,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認識社會,融入社會的機會。
⑤ 如何學好《法學導論》
我是大二的法學學生,我們的課程里沒有這門,不過我想你的可能和專我們的《法理學》比較相屬似吧。這個整體知識框架很大,也很深,我大一的時候剛學也是一頭霧水~~其實它只是要求你大致了解下法律的精神即可,現在不要逼著自己非把某些精深的句子搞懂,等你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民法等具體法的時候,結合案例自然會明白而且掌握很多法理精神的。加油吧~~不要太苦惱啊~~
⑥ 大一法學的,法理學的教材是張文顯的法理學 紅皮封面 這本書怎麼樣
大一法學的,法理學的教材是張文顯的法理學 紅皮封面 這本書怎麼樣?
葉赫那拉聞多解答;
一、張文顯當然可稱中國法學專家了,吉大我學校的老師;
二、只要不是司法考試老師出的書,名校教授都可以。
三、法學名校;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
2.武漢大學——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全國領先
3.北京大學——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刑法
4.中國政法大學——法制史、訴訟法
5.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
6吉大法學院——法學理論和刑法學
7.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
8.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
9.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和經濟法
10.清華大學——後民商法
四、中國法學最高權威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給國家領導人上課,對外國院學術交流,純粹法學研究機構。
⑦ 法律事務專業學什麼
法律事務專業學法學導論、國際經濟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海關法學、比較海關法、海關緝私、案例海關法教程、海關法律英語、海關監管、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等課程。
⑧ 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大一的教材
聽說10級的課程要做相應的修改,和09級略有不同。
大一第一學期專業課幾乎沒有版,大多數是全校通識必修課權程,包括在高中學到的歷史,政治。
09級開設必修課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形式邏輯
思想道德修養
中國近代史綱要
辦公自動化與資料庫基礎(Visual Fox Pro)
大學英語分級一
形勢與政策(一) (周日或周四晚上上課,全年級)
大學體育分級一
法學導論
中國憲法學
⑨ 大一新生法學導論買誰的比較好
看老師用什麼教材就買哪個的。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⑩ 法理學的重要意義或法理學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可以查閱的書籍有哪些
在法律科學中,法理學是基石,是最為主要的理論法學,構成了整個法學的基礎理論、一般理論、方法論。在法學教學體系、課程設置中,法理學是專業課程、專業基礎課,統領著法學的教學,既構成了法學階梯的入門課程,又高於部門法學,成為法學的理論集大成學科。
作 者: 張文顯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1
字 數: 554000
頁 數: 452
開 本: 16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3669224
包 裝: 平裝
第一編 法學導論
第一章 法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章 法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法學的歷史
第二編 法的起源與發展
第四章 法的起源
第五章 法的歷史類型
第六章 法的發展
第七章 法治國家
第三編 法的本體
第八章 法的概念
第九章 法的要素
第十章 法的形式與效力
第十一章 法律體系
第十二章 權利和義務
第十三章 法律行為
第十四章 法律關系
第十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編 法的運行
第十六章 立法
第十七章 法的實施
第十八章 法律方法
第十九章 法律程序
第二十章 法律職業
第五編 法的作用和價值
第二十一章 法的作用
第二十二章 法的價值
第二十三章 法與人權
第二十四章 法與秩序
第二十五章 法與自由
第二十六章 法與效率
第二十七章 法與正義
第六編 法與社會
第二十八章 法與經濟
第二十九章 法與政治
第三十章 法與科學技術
第三十一章 法與文化
第三十二章 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