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❶ 簡答題1、簡述經濟法律關系的三要素。 2、簡述經濟法與民商法的區別
1.經濟法律關系三要素等同於任何法律關系三要素,即: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專內容;
2.區別(不說屬聯系啊):
(1)國家干預是經濟法法律的指導基礎,這方面我國現行經濟法有顯著體現,與經濟法相區別的是:意思自治是我國民法的基礎和理念;
(2)經濟法與民商法二者調整對象不同(具體不同之處建議你自行總結,譬如前者體現在行政管理方面,執法主體具有濃厚的行政色彩,而後者主要體現在調整平等民事主體間的法律關系等);
希望上述內容對你有用。
❷ 簡答題 簡述經濟法的特徵及基本原則
經濟法的特徵
一、經濟法具有調整經濟關系的統一性。
二、經濟法在市場調節內中的穩定性。
三、容經濟法在組成和內容上的綜合性。
四、經濟法在功能上的限制和促進的一致性。
五、經濟法在作用上的針對性和效益性。
六、經濟法是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法律。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一)資源優化配置原則;(二)國家適度干預原則;(三)社會本位原則;(四)經濟民主原則;(五)經濟公平原則;(六)經濟效益原則;(七)可持續發展原則
❸ 經濟法實務論述保證的分類
第一章 經濟法基礎知識
一、 章節練習
(一)簡答題
1、簡述物權的概念和特徵
2、簡述物權法的原則
3、簡述債權的概念和特徵
4、簡述債發生的依據
5、簡述知識產權的概念和特徵
6、簡述委託代理權的產生、行使和消滅
7、簡述表見代理構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8、簡述訴訟時效和及其特徵。
(二)案例分析題
1、甲出售一批奶牛給乙,雙方約定,甲於1999 年12 月4 日在其養牛場向乙交付奶牛,乙於1個月後向甲付款。l個月後,乙沒有付款,而甲也忙於其他事務無暇顧及。2001 年8 月4 日甲因車禍受傷成了植物人,因對由誰擔任其監護人發生爭議,遲至2001 年9 月4 日才確定了由丙擔任甲之監護人。2002 年2 月3 日丙清理甲的財產時,發現尚有乙的欠款沒有追回,遂向乙主張權利,因乙認為該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已過不願償還發生糾紛。
試分析:(1)甲對乙的付款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起算?
(2)甲對乙的付款請求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期間不受保護?為什麼?
2、1998年,吳某向銀行貸款20萬元,銀行提出以房產作為抵押擔保,吳某即交出房產證,房產證記載吳某為產權人。銀行與吳某簽訂了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並辦理了抵押登記。借款期滿,吳某因無力還款,銀行正准備拍賣該房產時,突然接到一紙訴狀,吳某之弟在訴狀中提出,抵押房屋系其父母購置,應歸他們兄弟二人共有,現在吳某私自抵押,請求法院判決該抵押關系無效。經查,該房屋為吳某兄弟年幼時其父母為其兄弟二人所購置,但只以吳某姓名登記,其間並無其他記載。
第二章 合夥企業法
三、章節練習
(一)簡答題
1、簡述合夥人的入伙與退夥
2、簡述普通合夥人的權利與義務
3、與普通合夥人相比,有限合夥人的權利有哪些特殊性?
4、簡述合夥企業債務的承擔
5、簡述特殊普通合夥的特徵
6、簡述有限責任合夥的特徵
❹ 國際經濟法,國際商法和國際法三者之間的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國際商法是關於商務的國際私法。是指在具有涉外因素的商務關系中,通過選擇准據法來解決商務沖突,保障國際上商務民事往來的安全和順利進行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國際法指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規則的總體。
2、權利與義
務的主體不同:
國際商法的主體通常限於不同國籍的國民(含自然人與法人)以及各種民間性的國際組織機構。
而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既包括經濟領域中超越一國國界的「私法」關繫上的主體,也包括經濟領域中國際公法關繫上的主體。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組織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即一般私法法人的身份,從事超越一國國界的經濟交往或經貿活動,它們才可以成為國際私法關繫上的主體。
3、客體的不同:
國際私法所調整的超越一國國界的私人間關系,可分為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兩大類。
而國際經濟法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以及不同國家的私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❺ 簡答題:經濟法體系主要包括哪幾個部分
1、調整經濟關系主體的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滿足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必須對經濟關系主體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以限定,明確其應具備的資格、許可權、責任等。
我國現在已經制定的用以調整經濟關系主體的法有:《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企業破產法》等等。
2、調整經濟關系主體行為的法
經濟關系主體是通過作出—定的行為而其成為經濟關系主體。這部分內容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在於通過調整國家在干預市場秩序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對市場秩序進行規范並最終保證良性的市場經濟運行秩序。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相關法律主要有《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壟斷法》等。
3、調整經濟宏觀環境的法
調整經濟宏觀環境即國家為使社會總供求與總需求達到平衡,運用宏觀經濟的間接手段,以經濟規律作為運作機制引導經濟主體的活動,也即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宏觀調控法包括以下主要法律制度:《預演算法》、《產業結構與布局規劃法》、《固定資產投資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價格法》、《國有資產管理法》等。
4、調整社會分配的法
由於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但是,貧富差距兩極化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性問題。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社會分配問題導致了收入差距在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不斷擴大,不能公平的分享改革的成果,已經成為了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重要因素,也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設置了阻礙。
因此,社會分配還應隨著法制的健全而不斷的被完善,以最大程度滿足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的需求。
5、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法
對經濟運行安全進行監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可以說是經濟法領域內的最後—道防線。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活動具有特定的權力強制性,它以法律為依託,被監管者 須接受監管主體依法實施的監管行為,不得拒絕、逃避或抗拒,對監管主體依法所作出的處理決定必須遵從和執行。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監管經濟運行安全的法律主要有:《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勞動法》、《會計法》、《審計法》、《技術監督法》、《環境保護監督法》、《審計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