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官職業化改革
『壹』 法官員額制是什麼
1. 員額制度通過選拔方式對法院內部人員進行分類,分為審判人員、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三個類別。員額制內的法官僅限於審判人員,其他兩類人員屬於員額制度之外的工作人員。
2. 員額制改革的目的是優化司法資源配置。通過讓部分法官入額,使得法官的工作專注於案件審理,其他工作則由行政部門和法官助理人員負責。
3. 員額制有助於提高法官素質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盡管法官素質在提升,但司法公信力仍未能滿足人民期望。
4. 員額制是法官職業化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法官離職現象普遍,原因之一是法官收入相對較低,而辦案壓力逐年上升。例如,律師的收入水平普遍高於法官。在壓力和薪酬不匹配的情況下,優秀人才紛紛離職轉行。
5. 員額制改革是我國司法系統制度的一次突破性嘗試。盡管改革仍處於初級階段,各地正努力探索如何具體應用員額制。筆者認為,員額制改革將使我國司法水平產生實質性的提升,關鍵在於找到科學的改革方式。隨著員額制改革的優勢和深入推進,我國司法水平有望上升至新階段。
『貳』 司法行政人員幾年升一級
<strong>司法行政人員5年升一級</strong>
根據深圳市委常委會2014年1月21日通過的《深圳市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和法官職業化改革方案》,法院工作人員將劃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並對各類人員實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法官將直接作為第四類別公務員,單獨按照法官職務序列進行管理,以法官等級定待遇。
一、單獨序列管理:法官列為第四類公務員;
2010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推行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把公務員分為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和專業技術類,這次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將公務員細分出第四個類別——法官。
二、劃分等級:法官按等級考核和晉升;
根據《方案》,市中院將設置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區法院設置二級高級法官至五級法官。市中院設一級高級法官1名;擔任副院長的二級高級法官、三級高級法官職數按照規定的副院長職數確定;擔任副院長的三級高級法官、其他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職數為法官總數的35%;一級以下法官實行任職條件管理,不設職數限制。區法院設二級高級法官1名;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職數總和不超過法官總數的28%;一級法官職數為法官總數的25%;二級以下法官實行任職條件管理,不設職數限制。
三、法官不得兼任司法行政崗位領導;
對法官實行單獨薪酬體系。制定法官薪級表,每一個法官等級對應若乾薪級,每一薪級確定一個工資標准。住房保障、醫療保健等福利制度及退休待遇政策,與薪級直接掛鉤。
法官擔任院長、庭長等領導職務的,工資等也按照其法官等級確定。《方案》還規定,法官不得在政治部、辦公室、監察室等司法行政部門任職。目前在司法行政崗位的法官,要對自己的職業重新作出選擇,特別是擔任司法行政部門領導職務的法官,要麼選擇放棄法官身份繼續擔任現領導職務,要麼選擇放棄司法行政崗位的領導職位從事審判業務,回歸司法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