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法治面癱
㈠ 怎麼弄面癱土方法
土方法:活鱔魚的血可以治療面神經麻痹(周圍性面癱)。還是盡早上正規醫院就診會好一點,避免最後留下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漏水等後遺症。
㈡ 面癱的最佳治療土方法
我哥就是針灸好的,那個時間比較慢但確實沒比針灸好的了。
㈢ 面癱用土方法治療可以嗎
偏方治面癱
取活鱔魚宰殺後取血塗抹癱麵皮膚,24小時後,或至少12小時後洗掉,一周左右可見效。
巴豆酒
[葯物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溫經、祛痰、通絡。主治面神經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癱之手掌心勞宮穴,每次1-2小時,重者可治療4小時,每日一次,五次為一療程。
[制備方法] 巴豆研細,放鋁壺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燒酒500ml,燉熱外用。
面癱的護理方法
1、 心理護理: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於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後遺症,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徵,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 護眼:由於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葯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3、 局部護理:熱敷祛風:以生薑末局部敷於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並於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於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自我按摩治面癱
本病治療除根治原發病外,主要療法為針灸、理療、按摩、葯物等。自我按摩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現將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1.准備。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頭靠牆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按摩前先做熱敷或中葯煎湯(桂枝9克,防風9克,蘇葉9克)浸濕毛巾熱敷。謹防葯液誤入眼內。
2.輪刮眼瞼。以兩手食指及中指的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眼內眥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瞼各50次,然後輕揉眼皮20-30轉。
3.指擦鼻翼。以兩手食指羅紋面為術端,分別從鼻根兩側向下擦至鼻翼兩旁迎相穴50次,在該穴處輕按揉1-2分鍾(迎香穴在鼻翼旁開0.5公分)。指端按壓由輕漸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點捻四白穴。該穴在眶下孔凹陷處,瞳孔直下。以食指為術端捻四白穴,邊捻邊漸施壓力。持續1-2分鍾。
5.掌揉頰車、地倉穴。以同側手之大魚肌緊貼病側頰車穴(咀嚼肌),邊揉邊移至地倉穴(口角旁開0. 5公分),往返50次。
治療時注意麵部保暖,莫受冷風吹,忌冷水洗臉,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對治癒面癱大有裨益。
面癱及面部神經疾病--綠色食療
補充鈣及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都有幫助。
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於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所以補鈣很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卜、西瓜、奶製品等都富含鈣質,。
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也有幫助,如B1、B2、B12等。維生素B族富含於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黃瓜、木瓜、蘋果、菠蘿、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維生素B,能夠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所以應該適當進補。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菠蘿、奶汁燉排骨,做法是這樣的:先把排骨用鮮奶泡上一小時,然後爆鍋,把排骨稍煎一下,注意不要煎老了,然後加好調料和上湯用中火燉上三十分鍾。用排骨、牛奶是因為他們含有豐富的鈣,菠蘿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此外,排骨中還含有鎂,鎂可以在鈣和鉀的新陳代謝中,對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起重要作用。綠葉蔬菜、麥芽、紅糖、干棗、谷類、排骨等食品中富含鎂。在起鍋前5分鍾要把菠蘿放進去。這就是今天為您帶來的菠蘿奶汁燉排骨。
㈣ 如何治面癱的有效方法
治療 對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採用針灸、貼葯、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葯、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葯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這些傳統的辦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興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祖國醫葯定庫中的瑰寶。 但是,就治療面癱、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卻有著它嚴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後遺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極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條狀的扁平肌,這些肌肉起自於顱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圍,呈扁平環形肌和扁平輻射形肌肉與周圍的肌肉組織聯結在一起。在這些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有開大和縮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時牽動著面部皮膚活動,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約有26塊之多。它們互相重疊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針灸、拔罐、貼葯、電針、火針、面部注射營養神經的葯物,介入治療。這些治療方法,會造成這些肌肉的損傷、出血、纖維化及炎性反應。所以面癱最好以針灸治療,並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葯物或電針。 針灸治療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後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採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並採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後抽動,留針20分鍾。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4] 膏葯治療 中葯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葯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葯能治病,無殊湯葯,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葯如面癱康,用來治療面癱效果好,方便省時,成本低,是目前治療面癱的重要方法。 食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葯加針灸療效佳良。西醫則主張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環、營養神經、抗病毒等類葯物。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瀦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在進行醫生定出的治療方案下,可以配合科學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葯汁,煮成稀粥,溫服。該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於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後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於不粘手時,即成該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於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3、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鱅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該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4、薑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薑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鍾。該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症。 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該方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 6、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乾各2克,蓮子肉,山葯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葯汁服,口服2—3次。該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 7、生地蠍子湯: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蠍3至5隻、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薑適量煲湯。其中全蠍為治風要葯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葯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 8、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隻除去皮脂,生薑2片,煲湯飲食。該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 另外,當症狀穩步改善後,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 [5]
㈤ 治療面癱偏方
治療面癱的偏方聽說過很多,像鱔魚血、自製中葯貼在臉上,還有埋線,這些都沒有科學依據,迷信偏方只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還可能會耽誤病情,還是建議得了面癱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
㈥ 治療面癱的最快土法是什麼
我認為針灸或者是敷葯效果都很好
㈦ 1治療面癱的土方法
治療面癱的土方法
1、白附子12克,僵參9克,全蠍6克,生地、赤芍各15克,川芎9克,當歸15克,桂枝50克,絲瓜絡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2、秦艽10克,羌活、防風、白芷各9克,地黃10克,當歸9克,川芎10克,白附子、全蠍9克。水煎服,日1劑,但同時宜用西葯消炎,配合針灸治療面神經麻痹。
3、大豆200克,獨活50克,白附子10克,米酒1000毫升。先將大豆炒熟,與後兩味共搗碎,加入酒內煎數沸,去渣備用。每日早晚飲酒各1次,每次10毫升。
4、當歸、川芎各10克,蜈蚣3條,蟬蛻、甘草各6克,地龍10條(焙乾),烏附片13克(先煎半小時),防風、鉤藤、僵參各13克。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服。
5、鮮楊樹皮60--100克。將樹皮加水1000毫升,煎沸後乘熱熏患側面頰部,器皿下煮小爐,文火緩緩加溫,使熱氣持續而均勻,每次40--60分鍾。
6、當歸、川芎各10克,蜈蚣3條,蟬蛻6克,甘草6克,地龍10條(焙乾),烏附片13克(先煎半小時),防風、鉤藤、僵蠶各13克。水煎服,日1劑,能治療面癱。
7、鮮生薑1塊。將生薑剖開,取剖面反復向左向右交替塗擦患側上下齒齦(指口角、歪向側的對側)直到齒齦部有灼熱感或發熱感時為止,每天2--3次,7天為1療程。
8、小紅參、女金蘆、澤蘭各150克,白酒2500毫升。先浸泡半日後使用。每次20--40毫升,日服1次。
9、白芍10克,玄參9克,天冬10克,龍骨、牡蠣各9克,皂枝30克,代赭石20克,牛膝15克。水煮,每日1劑。
10、肉桂末(沖)、附子、麻黃、川芎、黨參、白芍、杏仁、防風、黃芩、防己、白附子、甘草、細辛、蜈蚣、地龍,水煎服。另用葯渣趁熱用兩層紗布包裹敷患處,燙時可在患部移動。每天熱敷數次。
11、陳巴豆(l~2年內葯效最好),去殼後將巴豆肉搗爛如泥狀(勿放水、油等物)。按患者手心捏成餅狀,置患側手心處,外覆蓋玻璃紙或塑料紙亦可,紙上墊團棉球呈凸狀,再用綳帶固定,一天後將巴豆餅上下翻轉,再敷一天。兩天後將巴豆取下搗爛,再做成餅狀,敷貼於患側手心一天。能扶正祛風,助陽散寒,溫經通絡。主治面神經麻痹。
12、生地蠍子湯。天麻、全蠍、適量陳皮及生薑、豬肉、生地黃、枸杞子,煲湯。全蠍與一些名食料配合,具有祛風通風、滋養陰血的作用,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的患者,特別是肝腎陰虛的患者,孕婦慎用,外風、內風兼見、頭暈耳鳴、四肢麻木者可以飲用。
㈧ .快速治療面癱方法是什麼
你好,首先你要放鬆你的心情,面癱是可以治療好的。你要練慣用你面癱的那邊臉吃東西,還有按摩面部,熱敷。我教你一個可以自己治療的方法,很好用哦,對了,我忘記告訴你我是個中醫師。這個方法請記住,以後也可以救治其他病人。首先,你讓家人幫你看看你面癱的那一邊也就是患側的耳背是否有一曲張的血管或者是有明顯的靜脈浮現,如果沒有請揉捻幾下,然後有酒精或碘酒常規消毒,用一次性的針頭或者三菱針點刺放血,一天或隔天一次。一般剛剛發病不足一周的三次到五次就基本痊癒或得到控制,如果時間長的就要加針灸了。加油,請不要亂投醫,亂治療,一定要保持好心情。
㈨ 面癱的最佳治療方法
面癱的治療方法
局部消炎:促進局部炎症、水腫及早消退,並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如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等葯物。
理療針灸: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預防結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葯水、眼葯膏等;患者自己對鏡子用手按摩面癱面肌,每日數次,每次5~10分鍾。
科學飲食:對於面癱的治療患者要注意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黃豆製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瘦肉、大棗等。忌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熱性補葯,熱性食物,煙,羊肉、狗肉。
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雙眼緊閉、鼓氣、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鼻等,對於面癱的治療也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