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霧霾

立法霧霾

發布時間: 2021-12-14 06:06:04

『壹』 法律與霧霾的關系

霧霾嚴重,法律立法來約束

『貳』 關於霧霾治理立法的幾點思考

(一)控制措施
一是對主要污染源進行控制,包括對揚塵污染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區域聯防聯控等。
二是加強灰霾天氣預測預報,如開展灰霾天氣預測預報方法研究和業務平台建設,為公眾提供防禦指引,為政府實行動態調控環保措施決策服務。
三是根據氣象條件動態調控,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根據氣象條件預測,對主要污染源實行動態調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增強減排意識。需要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包括發展觀念、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就每個公民而言,環境的清新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自己開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綠色消費,自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叄』 中國治理霧霾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 霧霾治理的措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量

控制重點行業污染和揚塵治理。強化各類煙粉塵污染物治理,推進未淘汰設備除塵設施升級改造,確保顆粒物排放達到新標準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點企業脫硫、脫硝設施建設。

發展綠色交通,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治理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系統和城際間軌道交通系統,鼓勵綠色出行,積極推廣電動公交車和計程車,大力發展電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汽車,鼓勵燃油車輛加裝壓縮天然氣,促進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動力燃料,為汽車安裝凈化裝置,實現汽車尾氣催化凈化。

2. 霧霾治理的措施:制定相關國家法律

將霧霾的治理提升到國家意志層面上來,表現出國家對霧霾治理的決心以及體現出霧霾問題的嚴重性。加強和完善霧霾防治工作的立法、執法是治理霧霾問題的關鍵。繼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重點細化法規,加強執法和監督,加大環保機構的立法、執法和處罰權力,賦予環保機構執法手段,環保機構有權進行立法、執法、處罰等,並通過強制執行手段和監控、技術改進等方式開展工作。可參考美國模式,建立區域環境管理機制,對區域內的環境問題進行全盤整合式管理。同時,設立舉報平台,通過民間組織和民眾力量監督環境執法行為。

3. 霧霾治理的措施:積極發展生態公益

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堅決淘汰國家確定的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大力淘汰鋼鐵、建材和紡織等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節能減排要求的落後產品、技術和工藝設備。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協調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節能環保產業技術標准和規范,加大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發扶持力度,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政府要發揮主導地位,大力發展的清潔能源,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節約能源,積極推進建築節能,加快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綠色建築發展,推廣使用太陽能光熱、光電建築一體化和地源熱泵等技術。

4. 霧霾治理的措施: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加大典型示範活動的建立,增強示範效應,是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意識大大提高,倡導全社會形成文明、節約、綠色環保的生產、消費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務微博新媒體溝通渠道,健全環境信訪輿情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實行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督促企業主動公開環境信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學校和其他社會團體作用,通過典型示範、專題活動、展覽展示、崗位創建、合理化建議等多種形式,帶動各行各業關注、支持和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3)立法霧霾擴展閱讀:

霧霾是漂浮大氣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塵、氣溶膠等粒子,在一定的濕度、溫度等天氣條件相對穩定狀態下產生的天氣現象。霧霾災害,是大氣長期污染造成的結果。

霧霾天氣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造成的,其根源還在化石能源,一個是燒煤,一個是燃油,另外發展方式比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具體原因如下:

  1. 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是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2. 地麵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3. 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些年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一個因素。

4. 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污染物。

『肆』 中國從哪幾個方面治理霧霾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霧霾問題隨之而起,霧霾問題已經進入我們茶餘飯後交談的問題,那中國治理霧霾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讓我們看下:

1.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2.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3.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當然霧霾問題危急著我們的生活,單靠政府去完善那也不行,主要的還是從我們人類自身去思考問題,我們每個人少做一些危害自然的事情,那麼自然也就會少回饋一些對我們的傷害,所以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霧霾離我們遠去!

『伍』 2015兩會對霧霾有沒有新的環境立法

為改善北京大氣環境質量,北京市人大、市政府決定製定新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替代現行的《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
四大新舉措應對霧霾天
舉措1
啟動《北京市重污染日應急方案》
舉措2
將大氣污染防治立法提上日程
舉措3
在全國率先實施國五排放標准
舉措4
嚴重污染時增市政清掃頻次此外,環保出行帶口罩可能減少霧霾的吸入美國進口普衛欣防霧霾京 東有各責任單位在接到預警後,要按照重污染天氣道路揚塵污染控制應急實施程序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加強對本責任區內的道路沖刷、道路灑水壓塵、道路清洗和道路機掃作業。這是早就提出來的。

『陸』 在中國用法律能解決霧霾問題嗎

要解決霧霾問題,要先找到霧霾問題的根源,就是一些工廠等可能違規排放有毒有害氣體,主要是這個原因,其他如汽車尾氣等其實都影響沒有那麼大。可以通過立法來限制企業排放有毒有害氣體,控制源頭,這算是法律在治理霧霾問題上的一個體現。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擴大綠化面積也對治理霧霾有很大功效。生態建設問題已經寫入法律中了,雖然是較為原則性的規定,因此在具體實施中還要制定很多細則,這也是靠相關法律法規來完成。

『柒』 應不應該立法規定重霧霾天氣休假

重霧霾天氣休假,在中國很多的城市已經實施。但著重於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回。
但這都是地方規定答,沒有進行立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權的尊重,相信會進行立法規范。
地方規定參閱:《內蒙古自治區學校及幼兒園應對重污染天氣應急行動預案》各盟市指導當地旗縣和中小學幼兒園做好霧霾天氣應急預案,根據氣象環保部門的檢測數據,適時調整上課時間或放假,確保中小學生和幼兒不受霧霾傷害。

『捌』 我國在治理空氣污染和霧霾過程中出台了哪些政策或法規

霧霆污染屬於一種典型的大氣污染。從我國現有的立法來看,多部法律法規涉及到霧霆污染。

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有:

(1)《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法注意到了我國的能源結構特點,在該法第二章中專門以「防治燃煤產生的大氣污染」為章節名,對燃煤大氣污染的防治作出了專門的規定。

此外,該法還就「防治機動車船排放污染」、「防治廢棄、塵和惡臭」作出了很多規定。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這些規定,霧霆污染同樣屬於大氣污染的治理客體,且治理霧霆污染同樣是《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目標之一;

(2)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由國務院發布,是新形勢下專門針對大氣污染治理而制定出來的總體計劃,該計劃特別提出了需要綜合治理,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並專門對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等。

該計劃還特別就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嚴格節能環保准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等等提出了具體行動計劃。但是從總體上看,該計劃具有明顯的「藍圖」色彩,是國家戰略層面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而不是設定了權利義務的規范性文件。

該計劃能夠對大氣污染治理設定總體的目標,理順思路,其積極性應得以肯定;

(3)地方性規定。面對霧霆污染的強烈襲擊,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開展立法,並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規定。如《四川省灰霆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蘭州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山西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這些地方性規定結合當地的特點,就霧霆污染的治理作出了規定。

此外,作為《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下位法,地方政府制定的相關條例,也可以看作《大氣污染防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實施細則,如《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規定體現了地方政府細化上位法的努力。

『玖』 辯論:治理霧霾需要法律

治理霧霾需要法律
我需要知道對方辯題。不然沒有比較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先明確什麼是法律:
法律是社會規則的一種,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部門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即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法律是維護人民權利的工具。

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可謂困難重重。而且,能源是整個國家經濟的血液,滲透到公眾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生產需要,平時的用電、取暖等都離不開能源。這意味著,新增的能源消耗依靠發展清潔能源補充往往不夠。因為清潔能源的增長不僅緩慢而且是有局限性的。

產業結構調整的話題,在中國已經討論20多年了。「產業排放是污染的一大源頭,這個源頭的製造者是大企業、支柱企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加之個別地方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很強,所以這么多年來該控制的產業一直控制不下來。」

交通污染,它的治理涉及到油品升級、車輛性能升級、交通狀況改良等。高利紅以油品舉例說,姑且不論企業自願承擔的環保責任,確保油品品質本身就是企業基本的法律責任

「治理霧霾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時間跨度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才有可能實現空氣基本好轉。因為經濟體都有慣性,僅剎住慣性就需要一段時間,現在,能控制住不要新增污染就已經很難了。」

有鑒於此,法律機制必須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入手。宏觀機制方面,建立綜合決策,將發改、經貿、環保等決策協調起來,對戰略發展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利於環保的發展規劃堅決不能實施,不利於環保的項目堅決不能批准,強化地方政府的考核,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甚至在一些特別嚴重的地區實行一票否決,徹底扭轉政府的政績觀和發展觀;微觀方面,在完善現有環境保護立法的同時,強化執法監督,堅決將環境保護法執行下去。

霧霾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要運用一切可用的法律手段。

熱點內容
村居法律顧問培訓領導講話稿 發布:2025-09-20 17:25:21 瀏覽:229
長春司法拍賣房產 發布:2025-09-20 17:23:33 瀏覽:367
2019廣東省勞動法全文 發布:2025-09-20 17:23:32 瀏覽:864
三門峽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0 17:19:07 瀏覽:386
勞動法年假工齡 發布:2025-09-20 17:19:06 瀏覽:799
2015年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9-20 17:08:14 瀏覽:912
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條例 發布:2025-09-20 16:44:32 瀏覽:821
深圳勞動法年假規定 發布:2025-09-20 16:42:35 瀏覽:346
廣州市實施廣東省計劃生育條例辦法 發布:2025-09-20 16:20:25 瀏覽:270
聘請政府法律顧問報告 發布:2025-09-20 16:13:52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