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學要背
『壹』 學法學要背多少法律
法律可不是背的,要理解法理,如果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話,要學十四個主要部門法,復習量很大的。
『貳』 法學專業要背很多法律條文嗎
如果你是想進大學學習法學專業,學習法學理論是很重要的,這是一個系統的學回習過程答。
如果你是想考司法考試,那這只是一個突擊學習的過程,主要是背一些法條,如果對法律有興趣,可以再考試過後自學理論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非法學專業的人過了司法考試的原因。
『叄』 學法學需要背嗎
給你列舉幾門主要的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行政法學,刑事/民事/行政訴訟法學,法律實務,政治學,社會學,等等等等。
根據你所選擇的具體專業不同,還會有傾向性不同的分支。有的學校是在報志願的時候就已經劃定了這樣的分支,有的則是入學之後一段時間才分。比如你進入了商法方向,學校很可能開物權法學、知識產權法學、金融法學、公司法學之類。
注意我們所學習的課程是法學,不是法條;法學所講的內容雖然和法條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原則之類,是這些並不因法條更新而發生變化的東西。
比如,當你學到一門新的法學課程,不管是刑法還是行政訴訟法還是勞動合同法什麼的的時候,首先第一部分要講的是這個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後學這個法律的各個直奔原則,然後再上其各個部分的內容等。就算是內容部分,也是由法條歸納總結而成的,而不是法條本身。總之,學法學,學到的是那些隱藏在法條背後、對法律特別重要但單純看法條所學不到的東西。
當然,如果你能背下來一些法條肯定是一個難得的加分項,但是不要指望自己能把學到的法條都背下來,也完全不需要。一般,只要能把每部法律里最重要的幾條背下來,就很不錯了。就算是做律師/法官,也都是在庭前/庭後要做大量工作查閱相關法條的,哪用得著背呢?在我看來,背法條主要不是為了正確地運用,而是對法條產生深刻的印象,避免用錯。
『肆』 法學專業都學什麼啊是不是天天要背書啊
樓主要是能達到過目不忘就不用天天背書了。
法學是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內的結合。
既要學法容律規定和法律運用,也要學基礎的法學理論,畢業後具備初步的法學研究的能力。
法學是一門學科,而法律是有權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法學學科很大一部分是學習法律,但並不是全部學習法律的,現在中國法學本科課程更多的是學習法學各個學科的概念、方法、理論等等,學習的法律的概況、規律,及中國的法律。
『伍』 學法學要背法條嗎
法條不需要背,無論法學與法律實務都不需要背法條,但是法條所專有內容必須熟練掌握,屬准確點講就是一旦涉及一個案件,你必須能夠迅速找到法條依據,真正的法律實務對於法條本身要求不高,對於應用能力要求很高,學習法學的目的就是站在更高處一針見血的把握法律的理論,從而通過理論分析透徹的理解法條中每一條文的法理精神所在。如果你把時間用在純記憶法條上,不僅沒有時間背,而且中國的法律連年在變,你根本沒的背,如果去背法條而不去鍛煉分析案件的能力,你通過司法考試的幾率幾乎為零
『陸』 學法律的必須背下來所有的法律法規么需要背多久啊
1、學法律的不需要背下所有的法律法規。
2、比較常見法律法規(如民法,刑法等)的要熟悉並能大致背誦,不常見的(如行政訴訟法)要知道並熟悉。但是總有新的法律法規出來,所以也必須一直了解背誦(終身)。
3、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框架初步形成。現收集整理出國家法律法規共1109部,其分部情況如下: 憲法及憲法性法律:28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3條; 刑法類:8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 423條; 民法類:25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263條; 行政類:5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93條; 經濟法類:84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63條; 財務稅收法規:56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773條; 醫療醫葯衛生法規:5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83條; 道路交通法規:21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33條; 海洋法規:41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53條; 房地產及建築法規:104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593條; 勞動法類:46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443條; 公務員相關法規:18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23條; 反腐倡廉(黨內):2部; 知識產權:22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73條; 個人所得稅相關法規:15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0條; 環保類:60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65條; 新聞出版:19部; 司法訴訟程序類:31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22條; 勞動教養法規規章:6部; 文物保護法規:8部; 廣播電視政策法規:2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3條; 煙草法規:15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1條; 宗教法規:6部; 工商行政管理:116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59條; 信息化類:29部,涉及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17條; 其它類:52部,涉及其它類司法解釋:3條; 非典專題法規文件:134部; 禽流感專題:16部。 如果你現在查查法規資料庫,可以看到:
法律(約1012條) 、行政法規(約5497條) 、部門規章(約93092條)、司法解釋(約3970條)、團體規定、行業規定、軍事法規、軍事規章及其他(約5879條)。更不必說地方法規的數量了。
『柒』 請問如果學法學的話需要背哪些東西
不是文字的理解,而是概念的理解。
比如說一個民法的概念:取得對抗效力的債權。你每一個字都認得,但是不知道它是什麼。
什麼叫取得,怎麼取得?什麼叫對抗效力?什麼叫債權?為什麼債權可以取得對抗效力?為什麼立法者要讓債權取得對抗效力?取得之後會發生什麼?一個概念牽扯出無數問題,而法律上有無數概念,所以對概念的理解是很難的,需要全面把握各個方面。
總的來說,思考問題要全面,要能舉一反三,記憶力要強,邏輯能力要強。
比如我說一句話, 你看看要多長時間能看懂。不是法律的。文字邏輯測試,歷史方面的:
歐洲多民族國家之所以在近代民主制度普及後紛紛解體為單一民族國家的原因在於,其無法像中世紀時那樣,給每個不同民族的選舉權人大於其獲得民族獨立所能得到的利益。而中世紀時期,由於選舉權人較少,僅限於貴族,因而多民族國家可以通過聯姻與封賞使國家內所有貴族獲得大於其主張獨立所能得到的利益,從而確保各民族不主張獨立。
well,如果你學法律,就是把這句子里的詞都換成我剛才所說的「取得對抗效力的債權」這樣的專業詞彙,但是句子的結構還是那麼難。給你舉個例子,你不用想看懂,就是打個比方:取得對抗效力的債權之間的優先順位不能僅僅依據類似物權的時間先後規則,因為立法者賦予債權以對抗效力的原因不盡相同,如對承租人買賣不破租賃的保護,即便租賃行為發生在不動產預告登記之後,預告登記權利人也不得主張中間處分行為無效,因為對生存利益的保護大於對任何財產利益的保護。
以上。法律並不難,但是要刻苦,法律也很難,因為你可以混日子。為什麼這么說呢,如果你學理工科,只要你不刻苦,就要掛科,就不能畢業。但是你學法律,期末一突擊就過關了,沒有掛科的威脅,因此很多人滿足於期末突擊,而不好好學習。最後什麼都沒學會,我向你打賭,一個211學校的本科生能看懂我上面那段話的也不多。
選擇法律,就要與自己的懶惰和同學的懶惰對抗,實在很難啊。。。
手打,求採納
『捌』 學法學需要背很多東西嗎
不需要特別去背誦,而是要通過研究法理和分析案例去記憶相關的法專律知識。法學是屬一個日積月累的學科,沒有辦法突擊,只能慢慢的熟悉。
歷史和法律,不靠理解翻著書能把歷史考高分,法律不一樣,所有的書和法律條文隨便你翻,如果你不懂,幾乎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
要入門打基礎,找一本民法學教材看三個月,大致理解了內容就可以繼續,也是基礎。但要擯棄你原來學文科死記硬背的方式。
『玖』 法學專業要背什麼
大學的法學專業主要學: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政治。
法學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一般不少於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拾』 學法學很難嗎是不是要把憲法,司法等的條文都背下來啊是不是很難
不用,不需要將所有的法律都被下來的。給你列個數字,你會發現背是絕對不可能的。截至目前為止,中國的法律體系下,法律已經達到226部。法規1400多部。所以,你如果想著背,估計這輩子都磕在這上面也是徒勞的了。律師主要是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司法考試也是有條目的,不可能讓你背誦法律的。估計你是看電視上的律師辯護的時候隨口就說出了哪條哪條法律。其實電視上的只是截取了一個辯護的場景而已。而辯護是一門能力,內容也是需要律師前期做功課准備的。一般遇到案子,都是先了解案情和大概涉及的法律范圍,之後開始著手准備法律文件,也就是查查查,之後開始解析,再跟委託人溝通,確定確定再確定,之後才開始走法院的司法程序。同樣,法院也是通過查相應的法律條例來判定案子的。同樣也是通過前期和雙方律師溝通,雙方律師要將整理的文件上繳審理,法院再作出判斷,然後再作出審理。法院不叫判定而叫做審理也就是這么個意思,審核法律文件,理清案件事實。需要指明的,法律只是給出了個相對正義的判定,而不是代表絕對正義的,因為,法律也是人定的,如果法律本身的正義性就頗具爭議,那麼法律本身也就有點問題的。當然,這個爭議也是在容許范圍之內的。法院只是根據材料,再選擇恰當的補充作出一個裁決而已。辯護呢,則是促成裁決的一個過程。所以才需要陪審團,陪審團的作用就是主要作各種裁決,再給予法官匯總,法官取較多數裁決內容進行合議,合議庭同意後,法官宣讀裁決。就這么簡單,不是背法律,也不是誰說了算,而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結果。
問題看來過了很久了,採納與否沒所謂了,只是看見很多不專業的回答,覺得你應該繞了不少彎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