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立法原則
① 稅收立法的原則有哪些
稅收立法的原則如下:
1.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2.公平原則
3.民主決策的原則
4.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5.法律的穩定性、連續性與廢、改、立相結合的原則
② 稅法解釋應當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專屬性,法定解釋應嚴格按照法定的解釋許可權進行,任何有權機關不專能超越許可權進行屬解釋;
2、權威性,法定解釋同樣具有法的權威性;
3、針對性,法定解釋大多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特別是在法律的適用過程中進行的,所以具有針對性。但其效力不限於具體的法律事件或事實,而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
③ 稅法原則包括什麼
稅法原則包括稅法基本原則和稅法適用原則,實質國際是指國家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制定的指導稅法活動的准則。
一、稅法基本原則分類
1.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基本原則的核心,又稱為稅收法定主義,是指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都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
2.稅收公平原則
一般認為稅收公平原則包括稅收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即稅收負擔必須根據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分配,負擔能力相等,負稅相同;負擔能力不等,負稅不同。
3.稅收效率原則
稅收效率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經濟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有利於資源有效分配和經濟體制的有效運行,後者要求提高稅收行政效率,節約稅收征管成本。
4.實質課稅原則
是指應根據客觀事實確定是否符合課稅要件,並根據納稅人的真實負擔能力決定納稅人的負稅,而不能僅考慮相關外觀和形式。
二、稅法適用原則分類
1.包括法律優位原則
法律優位原則,也稱行政立法不得抵觸法律原則,指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立法的效力,立法機關之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一切規范,都必須與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保持一致,不得抵觸。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新稅法實施後,新稅法實施之前人們的行為不適用新法,而只沿用舊法。
3.新法優於舊法原則
新法優於舊法原則也稱後法優於先法原則,指當新法、舊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定時,新法的效力優於舊法。
4.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對同一事項兩部法律分別定有一般和特別的規定時,特別規定的效力高於一般規定的效力。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打破了稅法效力等級的限制,即居於特別法地位級別的較低級別的稅法,其效力可以高於作為普通法的級別較高的稅法。
5.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
實體法不具備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條件下具備一定的溯及力。
6.程序優於實體原則
在稅收爭訟發生時,程序法優於實體法,以保證國家課稅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