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律師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律師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 2021-12-16 19:02:54

⑴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500字

優點:機身小巧,輕便;3寸LCD屏幕非常完美;DIGI 4處理器,1500W高像素;有高清視頻拍攝功能

缺點:機器做工一般,塑料機身手感不佳;沒有肩屏,感覺不專業

總結:性價比很高的入門單反,第一次用單反的人完全可以滿足,但是最求手感的人還是推薦中端機型

律師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關於李庄案件的反思
2月9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李庄犯辯護人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月2 0日,北京市司法局依法撤消李庄律師執業證書。李庄案件是一同律師違法立功而遭到法律制裁的典型案例,為認真吸取李庄案件的深入經驗,引導律師依法正確實行職責,司法部決議在全國律師隊伍中展開警示教育。經過這次教育活動,我對李庄違法違紀案件的危害結果和問題本質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對律師的職業任務和執業紀律有了愈加蘇醒的認識。
法院審理認定,李庄的主要立功事實如下:2 0 0 9年1 1月,重慶市龔剛模等3 4人組織、指導、參與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被提起公訴後,李庄擔任第一被告人龔剛模的一審辯護人,先後收取律師咨詢費、刑事辯護、民事代理、法律參謀費1 5 0萬元。李庄擔任辯護人期間,應用會晤龔剛模之機,向其宣讀同案人供述,唆使龔剛模假造被刑訊逼供,誘惑龔剛模妻子作龔剛模被敲詐的虛假證言,指使龔剛模之弟龔剛華布置保利公司員工作虛假證言,承認龔剛模系保利公司的實踐出資人和控制者,並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通知龔雲飛等證人出庭作偽證的申請,其行為妨害了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次序。
李庄從一名執業律師變成違法立功分子,究其基本緣由,就是其在執業理念上背棄了中國特徵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實質請求,在執業行為上違背了法律對律師執業的根本標准,在執業操守上違犯了律師應當具有的根本職業道德原則。作為中國特徵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我們要堅決反對李庄的違法違紀行為,實在從中吸取經驗,引以為戒,警鍾長鳴。
這些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指導下,我國律師制度日益完善,律師隊伍曰益壯大,律師的職能作用日益顯著。但是,我們也必需蘇醒地看到,當前在部門地域、局部范圍內,律師隊伍呈現了魚龍混雜的場面,律師行為呈現了違犯律師職業任務的現象。李庄奉公守法並遭到法律和紀律制裁的事實勸誡我們:律師在承受當事人拜託承辦案件時,務必做到:
1、堅持嚴厲依法辦事,恪守律師執業紀律。律師要想為當事人提供高質量的法律效勞,不只需求具備較高的執業程度,更要嚴厲依法辦事,實在恪守執業紀律。李庄卻喪失了作為一名律師根本的職業操守,其違法立功行為不只遭到了法律的制裁,而且其「造假」、「拿錢撈人」行為嚴重違背了律師執業根本原則,其形象也遭到了社會公眾和言論在道義上的譴責。我們一定要從中汲取經驗,在執業活動中要經得起名利、金錢的考驗,加強執業紀律觀念,嚴厲恪守法律法規和律師執業行為原則,珍愛與維護律師的職業形象。
2、堅持誠信實行工作職責,維護律師職業道德。誠信實行職責,是律師工作的實質請求,也是以人為本、執業為民在律師工作中的詳細表現。律師不能借維護當事人權益之名,行損傷國度、社會和當事人利益之實;不能借維護法律正的確施之名,行奉公守法之實,不能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之名,行蹂躪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之實。李庄作為一名執業律師,為了到達撈錢的目的,一方面偽造證據、歪曲事實,詐騙、蒙蔽司法機關,影響法律施行結果;另一方面以各種項目向當事人收取費用,誘惑當事人作虛假陳說,損傷當事人的利益。這種行為是對律師職業道德的嚴重蹂躪。作為中國特徵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不管在刑事辯護、民事代理還是在非訴業務中,我們都要秉承「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意旨,以老實信譽的准繩辦理應事人拜託的事務,堅決根絕為謀取一己之私而蒙蔽司法機關、詐騙當事人的現象。
3、堅持社會主義法管理念,牢記律師職業任務。社會主義法管理念是我國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監視等法治范疇的根本指導思想。我們要在思想上結實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效勞大局、黨的指導的社會主義法管理念,堅持不懈地做中國特徵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要在行動上,實在實行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的確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責任務。李庄在辯護活動中,採用違法手腕,指使證人作偽證協助被告人開脫罪責,逃避法律的制裁。這些行為妨害了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次序,影響了法律的正的確施,使得社會公平正義無從完成,也勢必會損傷人民大眾的基本利益。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深入認識律師作為中國特徵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實質屬性和職責任務,依照「政治堅決、法律通曉、維護正義、遵守誠信」的請求,堅決地反對黨的指導、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反對憲法和法律;盲目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的確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模範恪守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在執業中努力完成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政治效果有機統一。
事實證明,以李庄案為契機在律師中展開警示教育活動不只是必需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經過警示教育,律師的職業理念得以凈化,律師的職業道德得以維護,律師的執業活動得以標准。在往後的職業生活和執業活動中,我必將牢記律師的崇高任務,遵守律師職業道德,恪守律師執業紀律,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中國特徵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

⑶ 全面依法治國思想心德體會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面依法治國的心得及體會5篇匯總,希望大家喜歡!
全面依法治國的心得及體會匯總1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全會公報的這一重要表述,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強的現實意義。
突出了堅持依法治國,必須依據憲法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沒有人民權益的切實維護,依法治國就背離了根本。因權利而有法治,為保障權利而實行法治。人民的權利權益既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出發點,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著力點。憲法確立的公民各項基本權利,是各個部門法所保障的公民權利的源泉。保障民權,首先應當從憲法中尋找依據。部門法規定的公民的各種權利,都是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展開。貫徹落實憲法,就要求全面落實部門法所規定的各項保護公民權利的規則和制度,完善權利保障的體系和機制。同時,法律中如果存在對公民基本權利保障不足或者不當限制的情況,必須依據憲法予以糾正。行政機關在行使公權力的過程中,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侵害和妨害公民的基本權利。只有嚴格依據憲法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才能夠讓憲法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眾,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強調了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執政。確保黨依憲治國執政,這是實行依法治國的關鍵。四中全會提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前提是堅持「憲法至上」,「法律至上」。一方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通過憲法法律來治國理政,以確保國家政權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有序化。另一方面,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必須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最近中央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的清理,檢驗的就是我們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是否與憲法和法律相一致的問題,凡與憲法和法律不一致的地方,需要修改和廢止,以保證黨規與憲法、法律的一致性。做到黨規與憲法和法律相一致,是我國憲法原則的體現,是依法執政和依憲執政的要求。只有讓黨規既符合黨章又符合憲法法律,才能保證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我國是一個堅持_領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是_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民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_作為執政黨的執政行為,既要按照黨章、黨規辦事,更要按照憲法和法律辦事,這就體現了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明確了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健全憲法的實施和監督制度。這是四中全會的亮點。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權利,但以前都是沒有激活的。四中全會公報提出,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這是對憲法監督機構提出的一項非常重要而具有現實意義的要求,側重點就在於規范建構對具體法律、法規具有監控和審查意義的憲法解釋程序機制,使憲法具體條文及其整體精神能夠貫穿進憲法以下的法律、法規體系,從根本上保障憲法有效實施和法律、法規合憲,保障行政、司法行為符合憲法。只有憲法解釋和憲法監督機構真正擔負起捍衛憲法的神聖職責和義務,才能為憲法全面有效實施提供最可靠、最根本的保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結合憲法關於全國人大常委會憲法解釋權和憲法監督權的規定,建構出具有明確法律地位、運行程序、管轄規則和行為效力的憲法解釋和憲法監督的具體機構及其制度安排,以實現全國人大常委會此項職權的具體化、機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⑷ 如何發揮律師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一方面,積極探索制定保障和規范律師執業權利,提升律師職業尊嚴,認真落實刑法、刑回事訴訟法關於答律師執業權利的相關規定,為律師執業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另一方面,可以嘗試將勞教所、派出所、交警中隊受理的全部或部分勞資、治安、交通肇事糾紛外包給某個律師所,然後,由律師所派出專業律師服務人員負責調處 相關糾紛,這樣可以大大緩解有關行政部門和法院的工作壓力。再就是要通力合作,政治上對律師要有信任感,牢固樹立「志同道合」的思想,尤其是要通過制度層 面的改革,努力減少矛盾產生的溫床。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以使律師自覺消除後顧之憂,在實踐中完全承擔「化解矛盾」的社會責任。

⑸ 依法治國提高法律意識,保衛祖國為主題的心得體會

看戰爭電影

⑹ 依法治國的心得體會300字

教育對於種子是陽光,對於樹林是水,對於稻田是肥料…而對於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員工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2 犯罪,犯法它們是兄弟?不,不是。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 犯法,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它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顆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 不要自以為是地說:「我們是未成年人,犯罪沒有關系。」在此,我要嚴肅地告訴你:「不,你說錯了。18周歲以下的我們是不能犯這5種罪的:殺人、放火、搶劫、投毒、故意傷害造成他人重傷。」 不也不要滿不在乎地說:「我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情。」因為,就拿我們認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投毒來說吧。 曾經有多少人這么認為過:毒品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寫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堅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這么認為過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認為它離我們遙遠,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呀。說不定,在無意中,毒品已經走進你的生活。 3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 之急。

⑺ 依法治國讀書心得300字

(一)必須更新觀念。依法治國是我國在治國方略上的根本轉變,它必然要求我們對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觀念加以更新,尤其是"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30)"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解放以後,我們也沒有自覺地、系統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各項制度,法制很不完備,也很不受重視。"(31)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與之相適應的高度集權以及主要靠政策、行政命令、長官意志辦事的方式,根深蒂固。在觀念上,亦有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如不加以更新,就很難在言行上自覺投入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事業中去。對於需要更新的觀念,有些前文已經涉及,如樹立法律至上的原則,就是要改變法律"很不受重視"的觀念等。這里,要著重論述如下幾點:
第一,要改變重人治輕法治的觀念。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們的法制有"不少是屬於'人治底下的法制',其所制定與實施的法律與制度,主要是為了加強行政權力對社會主體的管理、控制。"(3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於"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的內在要求,治理國家的方式也將產生根本性的轉變,即由原來多年形成的主要以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為轉移的人治體制,轉變到主要依據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法律來辦事的體制上。治理國家靠什麼?鄧小平同志認為:"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33)
只有從觀念上、體制上和具體的制度程序上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轉變,才能最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兩個文明"建設,切實保障人民民主。
第二,要改變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權利和義務是法學的一對基本范疇,是法律規范的主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對推動依法治國具有實質性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從根本上講,權利是屬於作為國家和社會主人的人民的,但在舊社會,人民的權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剝奪了,卻要承擔被強加的無數義務。後來,人民通過革命斗爭,奪回了自己的權利。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重義務輕權利的觀念,仍在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當一部分公職人員頭腦中作怪,在實踐中就表現為漠視以至侵犯人民的權利,而對加重人民的義務、負擔,卻習以為常。法治國家一個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價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一切非法侵犯人民權利的行為都是法治秩序的大敵。因此,必須樹立權利觀念,享有權利是人民承擔義務的前提。當然,這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要否定義務。馬克思說:"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享受權利就要承擔義務,承擔義務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權利。
第三,要改變官貴民賤的觀念。官與民是自有國家以來的一對矛盾。官與民的矛盾在舊社會常常表現為尖銳的對立,歷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件屢見不鮮。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家和社會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理論和憲法、法律上,官與民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別。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和慣性的作用,有的幹部、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一講依法治理,就把治理的重點和對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讓老百姓嚴格守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則是居高臨下的執法者、管理者。這是官貴民賤觀念餘毒的表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官"的地位和權力都是人民給的,"官"的衣食和工作、生活條件都是人民納稅、納糧供給的,民是"官"的衣食父母。推行依法治國的方略,必須樹立以民為本的觀念,"官"要奉公守法,恪守職責,勤政廉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得到民的擁護和愛戴。
第四,要改變道德與法無關的觀念。道德是以人們關於善與惡、美與丑、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榮譽與恥辱、正義與非正義等觀念,來評價人們的各種行為,調整人們的相互關系,並由人們的內心驅使和輿論壓力發生作用的社會行為規范。有高尚的共產主義道德、社會公共道德和各種職業道德等之分。從觀念形態和行為規范的角度說,它是人們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和在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基礎。立法時,人們的道德觀念、意識形態、法律意識等通過立法者的立法活動滲透並且表現到法律中,影響著法律價值的道德取向,使法律呈現出良、惡狀態。良法是實行法治、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執法主體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才能使其執法活動和結果合法、合理;執法客體亦須有良好的道德素養,才能使其行為不越法定界限一步。
第五,要改變無所作為的觀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艱巨而困難的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全體公民、包括全體公職人員,不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工作,亦不論是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上,都要為實現依法治國盡匹夫之責。現在,我們有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有中央已經確定的、經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有廣大人民群眾以主人翁姿態的熱情支持和參與,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們義無反顧地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畏難情緒,打消無所作為的觀念,充滿必勝的信心,努力工作,積極參與,爭取早日實現人民所期望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寧、人民幸福的法治狀態。

⑻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1000字

依()治國心的體會:......
此處略去1000字

熱點內容
深圳市計生條例 發布:2025-05-15 13:02:04 瀏覽:617
2017婚姻法房產新規定 發布:2025-05-15 12:57:18 瀏覽:613
台東地方法院 發布:2025-05-15 12:55:15 瀏覽:455
員工獎懲制度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12:33:20 瀏覽:600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啟動儀式方案 發布:2025-05-15 12:22:35 瀏覽:993
律師事務所拒絕法律援助機構 發布:2025-05-15 12:15:14 瀏覽:750
人民法院行政賠償判決書 發布:2025-05-15 12:15:14 瀏覽:218
民法通則第207條 發布:2025-05-15 11:51:04 瀏覽:699
司法所豎排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19
談談你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1:45:54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