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觀察還我

道德觀察還我

發布時間: 2021-12-17 12:52:11

㈠ 《道德觀察》500字 觀後感~!

1:
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看中央12套的節目,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午12:50的《道德觀察》欄目,相信我們好多的老師都看這個節目,的確,裡面有好多感人的故事,並且讓人從故事中感悟一些道理。
中午,剛吃過飯,看完中央1套的《今日說法》,我就把電視頻道轉到中央12套。今天的《道德觀察》講的是《我的爸爸是飛人》。故事是這樣的:」飛人老爹」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准備把兒子送到城裡去讀書,可是要到城裡讀書,必須有城市戶口才行,但是要辦理城市戶口,在當時要六千元,」飛人老爹」 由於剛剛破產,那能拿出那麼多錢呢。
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則招收」飛人」的啟示,(他從小就掌握走鐵鏈的技術)思前想後,為了兒子的將來,他還是瞞著妻子參加了這個表演(這個表演不用任何的防護措施)當贊夠六千元錢,交到妻子的手中時,妻子問他在做什麼工作,他沒有告訴妻子,怕妻子擔心,但是有心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他從事這么危險的表演,勸他不要再做了。而他卻不願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讓妻子也不要告訴他的兒子,就這樣,一晃快五年了,兒子的中學快畢業了,兒子也不知道他父親從事這種職業。可憐的老爹那那知道,他的兒子並不象他想像的那樣,在學校里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兒子在學校不但不好好學習,就連他父親給他交學費的錢也胡亂花了。直到有一天,學校老師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母親才知道兒子的一切。母親傷心的領兒子去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兒子看到父親在表演這么危險的節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可是他一回到學校,原來的朋友又來騷擾他,再一次荒廢了學業。老爹知道後,決心讓他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他在危險的鐵鏈上走,兒子很艱難的用了兩個小時走完100米的鐵鏈,從此以後,他真正體會到了父親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斷絕了以前的所有來往,把荒廢的學業補上,每天晚上學習到一兩點,終於在2003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成為他們那個村裡幾十年裡唯一的一名大學生。老爹高興地說,他還要飛,要飛到七十歲,讓他的兒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很不平靜,飛人老爹為了兒子的前途,可以說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兒子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發奮努力,考上了大學。假如,這個兒子最終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個飛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誰能理解。
現如今,我們有好多像這樣的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學習,把時間都白白浪費,到知道學的時候也就遲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為明天做准備。
:2:
道德觀察觀後感
剛剛回家,看電視,還是老樣子,每天晚上看完6點的體育新聞馬上轉到CCTV10,《道德觀察》永遠是拋不開的主題。去年有《一鳴論道》,今年的是《春暖人心》。道德觀察這節目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件事情讓人得到感悟,展現社會道德狀態,而且話題往往是比較尖銳而深刻的,不同於一般小電視台的家常里 短,因此這檔節目立意很高。
最近看了《葛新峰的婚禮》,講的是一個殘疾軍人於女本科大學生的愛情。《春暖人心》一般講究的是通過社會不幸事件,告訴大家社會對於這些因為公共利益而受傷的人是有政策和規定進行照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是一個關於愛情的話題。
以前寫東西總脫不了所謂的「感情」,後來發現,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在感情的漩渦中糾纏不清,讓我迷失了方向,讓我丟失了信仰,讓我忘記了更多的責任。我們說,男人更多的是責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生活狀態所佔有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有的是學習佔主要,有的是愛情佔主 要,有的是事業佔主要,等等。男人,總要對自己狠一點,總要更多的是記住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

說說愛情吧,很多時候裝做不正經的我,更多的想法不過是開個玩笑和大家樂樂,其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是渴望愛情長久而不是什麼三心二意的「花心大蘿卜」。記得嫁給殘疾軍人的大學生鮑宏艷很喜歡葉芝的一首詩,我找來,大家一起分享:

當你老了,白發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

當看了這么多之後,想了這么多之後,我明白了大一時候輔導員關於感情說「他們都是在玩」,是啊,在成熟的人眼中大學那丁點的小小情感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笑。今天我明白了,我決定以後不寫感情,不再那麼憂傷而灰心的寫:「愛情是美好的,如果你認真而有正確的信念。

說說責任:

每次回家看看父母、兄弟,有些東西由於半年的在外上學需要追憶,有些東西需要理解和交流。但是我發現,每年都有不同,我越來越愛這個家,越來越溫馨和幸福。想想在家鄉盼星星盼月亮的外祖父母______這是家庭的責任;發現自己還是那麼的容易被感動,看電視上傷情一些的節目總是不自覺的和不幸的主人公一起落淚(有些不像男生), 比如昆明因為被狗咬傷咽喉的6歲男孩那期節目,6歲的孩子靠冰冷的鋼管插在咽喉呼吸達一年多——我很傷心,這是怎樣的痛苦啊!我夢想著以後有了能力,或者說有那麼幾百萬的時候,盡我之所能幫助這些痛苦的人。家財乃身外之物不假,然而現在社會的現實生活狀態又讓人沒有辦法不追求一定的物質基矗什麼都在漲 錢,沒有辦法的事情。
3:道德觀察中《孽債》的母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著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

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渣為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麼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裡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苟活著,對於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嗎?
4:
當我看了道德觀察《一個人的堅守》後深深因她的執著而感動。比起《孽緣》中的男主角打罵自己的母親的行為,張愛榮的行為無疑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中,住了女主角張愛榮的母親,一個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老婆婆。
因為老婆婆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所以對主人公張愛榮動不動就又打又罵。在這種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的生活中,已經幾十年了。而在她11歲那年,她又得知不是她的生身母親,在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下,她卻選擇留下來報答她的養母。
在她剛參加工作時,他的養父中風進了醫院,這使她一個人擔起的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這樣說來,我們受的苦算什麼呢。
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傷,可她卻能這樣堅持,我希望我也能有這樣毅力。:
5「上上周吧,看完央視一套《道德觀察》,心口就像是堵了一塊巨石,壓得我透不過氣來,「責任」這兩個字一下子占據了我全部的思維,讓我於焦慮中驚恐,於驚恐中不安。寫出來或許會輕鬆些,僅以此做討論。 重慶市實驗中學初三女生因為遲到,被老師叫進了辦公室。本來,違反了紀律老師教訓一下理所當然,可是這位汪姓老師是怎樣訓誡得呢?她的訓誡工具是一塊木板,還有她那番惡毒的理論: 「你長得又矮又胖,以後坐台都沒人要!」 「就算以後傍到一個大款,大款都會很快變心去找別人!」 …… 我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一個靈魂工程師說出的話嗎?簡直是對下一代的荼毒! 女生上課時哭了很久,3個小時後留下了一封遺書,跳樓自殺了。而遺書上竟赫然寫著:「汪老師,您說得對……」 悲哀,已在震驚的餘波中變得蒼白,我甚至看到了女生那雙無助的眼睛,是對自身的絕望,是對未來的絕望。然而令人悲憤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女生出事後,家長將汪某告上了法庭,在庭審時,她竟然置事實於不顧,對自己駭人聽聞的教育方式矢口否認。更令人憤然的是,汪某打罵女生時就在辦公室,裡面還有很多旁觀的老師,可是面對法庭和鏡頭,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含恨的孩子說句公道話! 該校的校長助理在接受采訪時,不僅不檢討自己學校管理無方,反而把責任推給因抑鬱症離世的已故巨星,指責出事的女生心理灰暗,說受巨星的影響女生跳樓的當天重慶有三個小孩跳樓…… 聽著這位校長助理的滔滔大論,看著她一張一合振振有詞的嘴,我突然感覺到了無力,悲哀和驚恐傾泄著,猛然攫取了我的心。如果說那位汪姓教師的言行僅僅代表著她個人,那麼這位校長助理的高論,就不能不讓人對整個學校,乃至整個重慶的教育現狀感到深深的憂慮。學生不堪老師對其人格的侮辱含恨自盡,作為老師不從自已的思想上查找原因,不對死去的孩子表示愧疚;作為學校,不從自身的管理上追究責任,不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反而一味地推脫責任,不敢或不肯面對自己的言行的後果,這樣的老師何以育人,這樣的學校如何施教!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生存的孩子,怎能不讓人感到驚恐。這是實在教育的悲哀。 教育是什麼?教育的責任又是什麼?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送孩子去上學,首先就是想讓孩子學做人,之後才是成材。在學校里,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表率,老師的品行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犯了錯不要緊,重要的是勇於直面錯誤,勇於承擔責任! 好在法律是公正的,在眾多學生的指證下,汪某被判了刑,那個不負責任的學校助理也被扣發了三個月的工資。然而這一切就足夠了嗎?沒有更深層次的反思,未來,仍是讓人不安。
求採納

㈡ 道德觀察觀後感

道德觀察中《孽債》的母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著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 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渣為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麼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裡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苟活著,對於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嗎?

㈢ 求2013今日說法、道德觀察、大家看法的案例三個~謝謝

我還沒看過

㈣ 急求那句什麼「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一整句完整是什麼,是什麼節目裡面的,急求!

這一切的背後是良心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出處:

出自中內央十二套以前的容一個節目,叫做《道德觀察》!

(4)道德觀察還我擴展閱讀:

《道德觀察》是央視社會與法頻道主打節目之一,每天於21:39 CCTV-12播出,每集20分鍾。為了給觀眾搭建一個展示個性觀點、探討道德觀念的平台,突出體現欄目的「觀察」功能,展示道德的多元,欄目組以普通人、公眾人物、具爭議性人物為對象,講述各自的道德故事。既有觀眾的現身說法,還有嘉賓的平民視角參與,再加上主持人的穿針引線,節目流暢而又有節奏。

㈤ 道德觀察觀後感一篇(這兩天的)

道德觀察中《孽抄債》的母襲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著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

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渣為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麼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裡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苟活著,對於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嗎?

㈥ 為什麼中央電視台的有個節目叫道德觀察講的案例全是四川的人民的道德問題呢

不是的呀
前段時間我還看到有關吉林人的道德觀察了呢。
就是下雨天一輛小氣車載版著四個人在小區里將權一個小男孩軋死,他們都說沒有看到被軋的孩子
但是通過監控很清楚說明他們都在撒謊,監控錄下的過程真是觸目驚心。
他們都是吉林人
在說節目講的故事並不是針對一個地區和人的,如果真是那樣他以後還會有人看么?
他只是把真實的引人深思的事情告訴觀眾。如果我看了講的大部分是一個地區的道德問題我也不會想是那個地方的人都有問題
想問題不能片面
從多種角度去看待問題
好么

㈦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出處是什麼

出自中央十二套以前的一個節目,叫做《道德觀察》

《道德觀察》作為中國惟一一檔全國平台播出的道德類全日播欄目,直擊種種道德事件,一方面對可歌可泣的高尚行為進行謳歌,在感動中激發每個人心中向善的力量;

另一方面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進行揭露和鞭撻,在震撼中讓每個人用思考完成心靈的凈化,已成為「深刻反映中國道德現狀、深入進行道德思考、促進中國道德生態建設」的電視互動平台。

我們只是有一個信念:當我們都學會自律,學會承擔責任,當我們都真心向善時,我們會和每一個人一樣受惠。

我們的原則和信念使我們不會虛妄到認為自己可以教化大眾。

我們不能狹隘,我們更不能惡毒、尖酸。

當我們文明地對待和處理不文明時,當我們以道德的方式糾正不道德時,我們就和觀眾一起踏上了成為合格公民的道路。

(7)道德觀察還我擴展閱讀:

主創人員

主持人:路一鳴

昵稱:路易
生日:3月16日
屬相:虎
座右銘:很多,還沒想好
畢業學校:西安交通大學
業余愛好:讀書、聽音樂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主持人:徐君

2004年11月份進入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工作,曾擔任《法治視界》節目主持人。有多年從事記者、編導、主持人的豐富經驗。編導並主持的專題片曾多次獲得山東省優秀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和山東省廣播電視彩虹獎等優秀獎項。

參考文獻:網路-道德觀察

㈧ 急求道德觀察觀後感

http://..com/question/46263831.html
http://www.xsblog.com/user1/337/archives/2006/13723.html
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看中央12套的節目,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午12:50的《道德觀察》欄目,相信我們好多的老師都看這個節目,的確,裡面有好多感人的故事,並且讓人從故事中感悟一些道理。
中午,剛吃過飯,看完中央1套的《今日說法》,我就把電視頻道轉到中央12套。今天的《道德觀察》講的是《我的爸爸是飛人》。故事是這樣的:」飛人老爹」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准備把兒子送到城裡去讀書,可是要到城裡讀書,必須有城市戶口才行,但是要辦理城市戶口,在當時要六千元,」飛人老爹」 由於剛剛破產,那能拿出那麼多錢呢。
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則招收」飛人」的啟示,(他從小就掌握走鐵鏈的技術)思前想後,為了兒子的將來,他還是瞞著妻子參加了這個表演(這個表演不用任何的防護措施)當贊夠六千元錢,交到妻子的手中時,妻子問他在做什麼工作,他沒有告訴妻子,怕妻子擔心,但是有心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他從事這么危險的表演,勸他不要再做了。而他卻不願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讓妻子也不要告訴他的兒子,就這樣,一晃快五年了,兒子的中學快畢業了,兒子也不知道他父親從事這種職業。可憐的老爹那那知道,他的兒子並不象他想像的那樣,在學校里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兒子在學校不但不好好學習,就連他父親給他交學費的錢也胡亂花了。直到有一天,學校老師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母親才知道兒子的一切。母親傷心的領兒子去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兒子看到父親在表演這么危險的節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可是他一回到學校,原來的朋友又來騷擾他,再一次荒廢了學業。老爹知道後,決心讓他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他在危險的鐵鏈上走,兒子很艱難的用了兩個小時走完100米的鐵鏈,從此以後,他真正體會到了父親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斷絕了以前的所有來往,把荒廢的學業補上,每天晚上學習到一兩點,終於在2003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成為他們那個村裡幾十年裡唯一的一名大學生。老爹高興地說,他還要飛,要飛到七十歲,讓他的兒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很不平靜,飛人老爹為了兒子的前途,可以說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兒子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發奮努力,考上了大學。假如,這個兒子最終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個飛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誰能理解。
現如今,我們有好多像這樣的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學習,把時間都白白浪費,到知道學的時候也就遲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為明天做准備。

昨晚的道德觀察節目是這樣的內容,描述一位八旬夫婦四十年前由於傳統觀念作怪,雖然生育了兩個女兒卻又領養了一個男孩,對這個孩子可說是關愛有加,溺愛倍至,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也無法得到這樣的待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溺愛使這個孩子變的任性,粗暴,冷酷,動不動就對父母拳打腳踢,他帶給這個家的就是一場噩夢.

長期以來對父母的虐待,鄰居和親屬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特別是自己的兩個已經結婚的女兒更是每天為父母耽驚受怕.由於父母的忍讓,被虐待後從不報警,助長了養子的氣焰.養子曾對八旬的養父說:"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

在他四十一歲的一個晚上,他又野獸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親,拳腳相加,老婦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饒.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親眼目睹了禽獸不如的弟弟如此對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時候用斧頭將他砍死而後去自首.

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可最後的結果卻是我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我當時覺得故意殺人就是有自首情節最少也要判處二十年徒刑啊!可這起故意殺人案,一是有自首情節,二是死者有長期虐待老人的事實,二百多名鄰居聯名集體向法院請求寬大處理,最後判決的結果僅僅是判處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這個判決絕對在中國的審判史上開了先例.

為什麼這個案件會這樣判決哪?老人是弱勢群體,兒子如此禽獸不如,這樣的判決其實是給那些長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響了警鍾,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護了這個群體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我為那位姐姐而慶幸,這樣的法律是能夠讓人們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

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案件中獲取教訓.對虐待老人的絕對不能饒恕,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愛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慣子如殺子,"父親從小就教育我的這個道理得到了驗證.我們不能說這小子死的活該,不過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謂人不報,天也要報啊!

社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相互聯系著,既和睦,又溫馨。
故事發生在新疆,一個中國女生在新疆留學。在這個女生放學回家路上,一個陌生男子持刀搶劫這位女生,還意圖強暴。就在這時候,維吾爾族三兄弟路經此地,聲稱要解救這位女生。這時,劫匪用刀劃來劃去,想把他們嚇走。這時,維吾爾三兄弟中的老三把這位女留學生推到身後,喊道:「她是我妹妹,不可以傷害她!」此時在場的兩兄弟甚至劫匪都呆住了,劫匪用刀對住老三,說道:「維族人怎麼可能有漢族妹妹呢?」說完,一刀刺向老三。此時,老三倒下了,劫匪以為殺了人,便逃之夭夭了。維族其中兩兄弟見其景,把劫匪逮住後,送到警局。
中國女留學生得救了,但見義勇為的維吾爾族三兄弟的老三卻已躺在一片血液中......
維吾爾族三兄弟中的老三為了救人,聲稱是那為女留學生的哥哥,咋聽下去,是多麼荒謬啊!一個維吾爾人怎麼會有漢族妹妹呢?世間自有真情在,世間總有見義勇為的人,而這些人幫的卻都是素不相識,社會大家庭就是這樣溫馨,和諧。
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可一顆中國的赤子之心卻似乎都聯系在一起,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竟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來解救一個陌生人。正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啊!」
這個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個見義勇為的事件,可如果深一層想,是民族之間的心連心,是世間的真情,是民族的赤子之心啊!

道德觀察》觀後感 剛剛回家,看電視,還是老樣子,每天晚上看完6點的體育新聞馬上轉到CCTV10,《道德觀察》永遠是拋不開的主題。去年有《一鳴論道》,今年的是《春暖人心》。道德觀察這節目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件事情讓人得到感悟,展現社會道德狀態,而且話題往往是比較尖銳而深刻的,不同於一般小電視台的家常里 短,因此這檔節目立意很高。 最近看了《葛新峰的婚禮》,講的是一個殘疾軍人於女本科大學生的愛情。《春暖人心》一般講究的是通過社會不幸事件,告訴大家社會對於這些因為公共利益而受傷的人是有政策和規定進行照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是一個關於愛情的話題。 以前寫東西總脫不了所謂的「感情」,後來發現,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在感情的漩渦中糾纏不清,讓我迷失了方向,讓我丟失了信仰,讓我忘記了更多的責任。我們說,男人更多的是責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生活狀態所佔有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有的是學習佔主要,有的是愛情佔主 要,有的是事業佔主要,等等。男人,總要對自己狠一點,總要更多的是記住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 說說愛情吧,很多時候裝做不正經的我,更多的想法不過是開個玩笑和大家樂樂,其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是渴望愛情長久而不是什麼三心二意的「花心大蘿卜」。記得嫁給殘疾軍人的大學生鮑宏艷很喜歡葉芝的一首詩,我找來,大家一起分享:「當你老了,白發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 當看了這么多之後,想了這么多之後,我明白了大一時候輔導員關於感情說「他們都是在玩」,是啊,在成熟的人眼中大學那丁點的小小情感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笑。今天我明白了,我決定以後不寫感情,不再那麼憂傷而灰心的寫:「愛情是美好的,如果你認真而有正確的信念。說說責任: 每次回家看看父母、兄弟,有些東西由於半年的在外上學需要追憶,有些東西需要理解和交流。但是我發現,每年都有不同,我越來越愛這個家,越來越溫馨和幸福。想想在家鄉盼星星盼月亮的外祖父母,是家庭的責任;發現自己還是那麼的容易被感動,看電視上傷情一些的節目總是不自覺的和不幸的主人公一起落淚(有些不像男生), 比如昆明因為被狗咬傷咽喉的6歲男孩那期節目,6歲的孩子靠冰冷的鋼管插在咽喉呼吸達一年多——我很傷心,這是怎樣的痛苦啊!我夢想著以後有了能力,或者說有那麼幾百萬的時候,盡我之所能幫助這些痛苦的人。家財乃身外之物不假,然而現在社會的現實生活狀態又讓人沒有辦法不追求一定的物質基礎。什麼都在漲 錢,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實的能力: 說來慚愧,大學課程不是很好,有些課程甚至掛了。我不是很傷心,因為我覺得那些成績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大學的期末考試越來越讓人失望,還好下學期開始很多課程要改成考查課了,我很擁護。 我們說學習不代表全部,何況有些課程本就沒有意思或者說直接沒有學習的價值和必要,為了應付那所謂的考試我敷衍。還是很了解自己的,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認準的事情我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關於未來不想說太多了,找到了方向和方法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個另外的我。還是那句常常對媽媽說的話:「我心裡有 數,你放心就是了。」結語:有一種說法男人最值錢的時候是40,要什麼有什麼;最不值錢的時候是20,要什麼沒什麼。20歲的男人都是一支剛剛上市的股票,面對社會和未來,我們要做一支「績優股」。

道德觀察》觀後感等《道德觀察》 日播版,十二套(首播) 每日18:30,(重播) 次日8:35、12:50。首頁:http://www.cctv.com/program/ddgcrbb/01/index.shtml周播,每周六下午14點45分在一套首播,十套每周日20:00重播。首頁:http://www.cctv.com/program/ddgc/01/index.shtml 一般我晚飯的時候正好趕上看18:30的節目,大多數情況下我都要看的。剛開始的時候,還有悲哀、激動、沉重、憤怒等心情,最近發現似乎變得有點麻木了,就不太敢看了……我希望自己還是保持一種熱血的狀態,麻木了就沒救了,搞不好會變成「血饅頭觀察」了。 不看是不看了,我在思考。首先思考我是怎麼變得麻木的。這個節目的時間有限,就20分鍾,一個長點的故事有的時候還要分成兩三集才說的晚,因此主持人的點評不多。點評不多我便有些聽不太懂了,這恐怕不是悟性的問題吧,應該是我還沒有到主持人那種境界,思想不夠成熟,有的東西我難以消化。被太多現象包圍,如果看不透,就會麻木了吧。 所以我又想,怎麼解決這種問題呢?最好有朋友一起討論這些難以消化的東西,互相激勵也可以保證不麻木不墮落。所以我很希望大家也能來看這個節目,咱們一起共鳴。 除了思考,我自己也觀察。不用花很多時間,上下班路上就可以了,不過這樣造成我觀察的層次比較低。如果你們也注意一下,也會發現很多不理想的現象,我暫且用「不理想」來形容是為了收起我那些鋒芒的形容詞以免傷人。吐痰、吸煙、丟垃圾、闖紅燈、隨地小便、乘車不讓座等等很低級的「素質問題」在北京這種大城市也是隨處可見的,這意味著道德問題的基礎還沒有解決。 我沒有機會在生活中去觀察像節目中那麼完整的道德案例,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些事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麻木,可以選擇視而不見,至少我們可以小事情做起,可以讓我們身邊的土地變得聖潔。簡單地說:行動。 首先從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才能影響別人。如果我是聖人,我就不需要做什麼了。我是聖人么?不是,所以我要做的還很多。對了,如果有人問Saint Hermit是什麼意思,你要知道這只是一個理想模型,不是在說我現在的樣子,也許將來是。 呵呵,有點跑題了,還是說說我的行動吧。舉一個例子,我下班回來坐公共汽車是從總站上,肯定有座。我會挑選一個靠近門的座位坐下,但是這個座位肯定不是老幼病殘孕專座。假設現在有老人上來了,需要有人來讓坐,我的做法將會有如下效果: 1,我靠近門,理應第一個讓坐。這樣迫使我每一次都積極讓座,即使在很想睡覺的時候。說實話有的時候確實想好好睡一覺不想站起來了。 2,我積極讓座的行為必然會被後面的人看到,可以起到榜樣效果,他們會知道在車上應該積極讓座。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老人經過n個座位才走到我這里才被讓座,那大家看到豈不心都涼透了。 3,坐在老幼病殘孕專座上的人,會因為他們沒有及時讓出座位而慚愧,讓他們知道專座不是隨隨便便坐的。順便說一下,東京地鐵的人是相當的多的,但是他們的專座一般情況下都是空著的。這讓我想到也許中國古代就有專座制度了,後來流傳到日本,被接收並成為傳統了。 我現在只能做到管好自己,怎麼能夠比較合適的影響別人我還沒有想好。我是比較沖的,我不想在影響別人的時候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我寧願隱忍,獨善其身。之前有過一次,公共汽車上有一個人很頻繁的向窗外吐痰。我讓他不要吐了,並把自己的衛生紙給他用;這個人竟然問我,天下這么多人都吐痰你管得過來么?這個傢伙簡直是一個渾不吝,根本聽不進去我給他講道理,反復問我怎麼管得了全天下,他連自己都管不好竟然質疑我監督別人的勇氣!我的忍耐第一次遭到了如此強烈的挑戰,要不是售票員干涉,我肯定上去抽丫的了!我不希望這類的事情再發生了,好吧,我忍……

㈨ 求道德觀察的觀後感5篇

為你奉上,請你參考!
1:
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看中央套的節目,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午12:50的《道德觀察》欄目,相信我們好多的老師都看這個節目,的確,裡面有好多感人的故事,並且讓人從故事中感悟一些道理。
中午,剛吃過飯,看完中央1套的《今日說法》,我就把電視頻道轉到中央12套。今天的《道德觀察》講的是《我的爸爸是飛人》。故事是這樣的:」飛人老爹」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准備把兒子送到城裡去讀書,可是要到城裡讀書,必須有城市戶口才行,但是要辦理城市戶口,在當時要六千元,」飛人老爹」 由於剛剛破產,那能拿出那麼多錢呢。
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則招收」飛人」的啟示,(他從小就掌握走鐵鏈的技術)思前想後,為了兒子的將來,他還是瞞著妻子參加了這個表演(這個表演不用任何的防護措施)當贊夠六千元錢,交到妻子的手中時,妻子問他在做什麼工作,他沒有告訴妻子,怕妻子擔心,但是有心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他從事這么危險的表演,勸他不要再做了。而他卻不願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讓妻子也不要告訴他的兒子,就這樣,一晃快五年了,兒子的中學快畢業了,兒子也不知道他父親從事這種職業。可憐的老爹那那知道,他的兒子並不象他想像的那樣,在學校里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兒子在學校不但不好好學習,就連他父親給他交學費的錢也胡亂花了。直到有一天,學校老師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母親才知道兒子的一切。母親傷心的領兒子去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兒子看到父親在表演這么危險的節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可是他一回到學校,原來的朋友又來騷擾他,再一次荒廢了學業。老爹知道後,決心讓他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他在危險的鐵鏈上走,兒子很艱難的用了兩個小時走完100米的鐵鏈,從此以後,他真正體會到了父親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斷絕了以前的所有來往,把荒廢的學業補上,每天晚上學習到一兩點,終於在2003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成為他們那個村裡幾十年裡唯一的一名大學生。老爹高興地說,他還要飛,要飛到七十歲,讓他的兒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很不平靜,飛人老爹為了兒子的前途,可以說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兒子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發奮努力,考上了大學。假如,這個兒子最終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個飛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誰能理解。
現如今,我們有好多像這樣的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學習,把時間都白白浪費,到知道學的時候也就遲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為明天做准備。
:2:
道德觀察觀後感
剛剛回家,看電視,還是老樣子,每天晚上看完6點的體育新聞馬上轉到CCTV10,《道德觀察》永遠是拋不開的主題。去年有《一鳴論道》,今年的是《春暖人心》。道德觀察這節目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件事情讓人得到感悟,展現社會道德狀態,而且話題往往是比較尖銳而深刻的,不同於一般小電視台的家常里 短,因此這檔節目立意很高。
最近看了《葛新峰的婚禮》,講的是一個殘疾軍人於女本科大學生的愛情。《春暖人心》一般講究的是通過社會不幸事件,告訴大家社會對於這些因為公共利益而受傷的人是有政策和規定進行照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是一個關於愛情的話題。
以前寫東西總脫不了所謂的「感情」,後來發現,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在感情的漩渦中糾纏不清,讓我迷失了方向,讓我丟失了信仰,讓我忘記了更多的責任。我們說,男人更多的是責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生活狀態所佔有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有的是學習佔主要,有的是愛情佔主 要,有的是事業佔主要,等等。男人,總要對自己狠一點,總要更多的是記住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

說說愛情吧,很多時候裝做不正經的我,更多的想法不過是開個玩笑和大家樂樂,其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是渴望愛情長久而不是什麼三心二意的「花心大蘿卜」。記得嫁給殘疾軍人的大學生鮑宏艷很喜歡葉芝的一首詩,我找來,大家一起分享:

當你老了,白發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

當看了這么多之後,想了這么多之後,我明白了大一時候輔導員關於感情說「他們都是在玩」,是啊,在成熟的人眼中大學那丁點的小小情感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笑。今天我明白了,我決定以後不寫感情,不再那麼憂傷而灰心的寫:「愛情是美好的,如果你認真而有正確的信念。

說說責任:

每次回家看看父母、兄弟,有些東西由於半年的在外上學需要追憶,有些東西需要理解和交流。但是我發現,每年都有不同,我越來越愛這個家,越來越溫馨和幸福。想想在家鄉盼星星盼月亮的外祖父母______這是家庭的責任;發現自己還是那麼的容易被感動,看電視上傷情一些的節目總是不自覺的和不幸的主人公一起落淚(有些不像男生), 比如昆明因為被狗咬傷咽喉的6歲男孩那期節目,6歲的孩子靠冰冷的鋼管插在咽喉呼吸達一年多——我很傷心,這是怎樣的痛苦啊!我夢想著以後有了能力,或者說有那麼幾百萬的時候,盡我之所能幫助這些痛苦的人。家財乃身外之物不假,然而現在社會的現實生活狀態又讓人沒有辦法不追求一定的物質基矗什麼都在漲 錢,沒有辦法的事情。
3:道德觀察中《孽債》的母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著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

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渣為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麼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裡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苟活著,對於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嗎?
4:
當我看了道德觀察《一個人的堅守》後深深因她的執著而感動。比起《孽緣》中的男主角打罵自己的母親的行為,張愛榮的行為無疑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中,住了女主角張愛榮的母親,一個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老婆婆。
因為老婆婆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所以對主人公張愛榮動不動就又打又罵。在這種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的生活中,已經幾十年了。而在她11歲那年,她又得知不是她的生身母親,在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下,她卻選擇留下來報答她的養母。
在她剛參加工作時,他的養父中風進了醫院,這使她一個人擔起的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這樣說來,我們受的苦算什麼呢。
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傷,可她卻能這樣堅持,我希望我也能有這樣毅力。:
5「上上周吧,看完央視一套《道德觀察》,心口就像是堵了一塊巨石,壓得我透不過氣來,「責任」這兩個字一下子占據了我全部的思維,讓我於焦慮中驚恐,於驚恐中不安。寫出來或許會輕鬆些,僅以此做討論。 重慶市實驗中學初三女生因為遲到,被老師叫進了辦公室。本來,違反了紀律老師教訓一下理所當然,可是這位汪姓老師是怎樣訓誡得呢?她的訓誡工具是一塊木板,還有她那番惡毒的理論: 「你長得又矮又胖,以後坐台都沒人要!」 「就算以後傍到一個大款,大款都會很快變心去找別人!」 …… 我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一個靈魂工程師說出的話嗎?簡直是對下一代的荼毒! 女生上課時哭了很久,3個小時後留下了一封遺書,跳樓自殺了。而遺書上竟赫然寫著:「汪老師,您說得對……」 悲哀,已在震驚的餘波中變得蒼白,我甚至看到了女生那雙無助的眼睛,是對自身的絕望,是對未來的絕望。然而令人悲憤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女生出事後,家長將汪某告上了法庭,在庭審時,她竟然置事實於不顧,對自己駭人聽聞的教育方式矢口否認。更令人憤然的是,汪某打罵女生時就在辦公室,裡面還有很多旁觀的老師,可是面對法庭和鏡頭,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含恨的孩子說句公道話! 該校的校長助理在接受采訪時,不僅不檢討自己學校管理無方,反而把責任推給因抑鬱症離世的已故巨星,指責出事的女生心理灰暗,說受巨星的影響女生跳樓的當天重慶有三個小孩跳樓…… 聽著這位校長助理的滔滔大論,看著她一張一合振振有詞的嘴,我突然感覺到了無力,悲哀和驚恐傾泄著,猛然攫取了我的心。如果說那位汪姓教師的言行僅僅代表著她個人,那麼這位校長助理的高論,就不能不讓人對整個學校,乃至整個重慶的教育現狀感到深深的憂慮。學生不堪老師對其人格的侮辱含恨自盡,作為老師不從自已的思想上查找原因,不對死去的孩子表示愧疚;作為學校,不從自身的管理上追究責任,不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反而一味地推脫責任,不敢或不肯面對自己的言行的後果,這樣的老師何以育人,這樣的學校如何施教!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生存的孩子,怎能不讓人感到驚恐。這是實在教育的悲哀。 教育是什麼?教育的責任又是什麼?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送孩子去上學,首先就是想讓孩子學做人,之後才是成材。在學校里,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表率,老師的品行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犯了錯不要緊,重要的是勇於直面錯誤,勇於承擔責任! 好在法律是公正的,在眾多學生的指證下,汪某被判了刑,那個不負責任的學校助理也被扣發了三個月的工資。然而這一切就足夠了嗎?沒有更深層次的反思,未來,仍是讓人不安。

㈩ 《道德觀察》觀後感

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看中央12套的節目,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午12:50的《道德觀察》欄目,相信我們好多的老師都看這個節目,的確,裡面有好多感人的故事,並且讓人從故事中感悟一些道理。
中午,剛吃過飯,看完中央1套的《今日說法》,我就把電視頻道轉到中央12套。今天的《道德觀察》講的是《我的爸爸是飛人》。故事是這樣的:」飛人老爹」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准備把兒子送到城裡去讀書,可是要到城裡讀書,必須有城市戶口才行,但是要辦理城市戶口,在當時要六千元,」飛人老爹」 由於剛剛破產,那能拿出那麼多錢呢。
一次偶然,他看到一則招收」飛人」的啟示,(他從小就掌握走鐵鏈的技術)思前想後,為了兒子的將來,他還是瞞著妻子參加了這個表演(這個表演不用任何的防護措施)當贊夠六千元錢,交到妻子的手中時,妻子問他在做什麼工作,他沒有告訴妻子,怕妻子擔心,但是有心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他從事這么危險的表演,勸他不要再做了。而他卻不願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讓妻子也不要告訴他的兒子,就這樣,一晃快五年了,兒子的中學快畢業了,兒子也不知道他父親從事這種職業。可憐的老爹那那知道,他的兒子並不象他想像的那樣,在學校里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兒子在學校不但不好好學習,就連他父親給他交學費的錢也胡亂花了。直到有一天,學校老師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母親才知道兒子的一切。母親傷心的領兒子去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去看看,兒子看到父親在表演這么危險的節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可是他一回到學校,原來的朋友又來騷擾他,再一次荒廢了學業。老爹知道後,決心讓他體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讓他在危險的鐵鏈上走,兒子很艱難的用了兩個小時走完100米的鐵鏈,從此以後,他真正體會到了父親的艱辛和良苦用心,斷絕了以前的所有來往,把荒廢的學業補上,每天晚上學習到一兩點,終於在2003年,他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成為他們那個村裡幾十年裡唯一的一名大學生。老爹高興地說,他還要飛,要飛到七十歲,讓他的兒子有更好的前途。
是啊,看完這個故事,我的內心很不平靜,飛人老爹為了兒子的前途,可以說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價。值得欣慰的是:老爹的兒子最終明白了父親的苦心,發奮努力,考上了大學。假如,這個兒子最終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個飛人老爹的付出又有誰能理解。
現如今,我們有好多像這樣的孩子,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體會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不用心學習,把時間都白白浪費,到知道學的時候也就遲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孩子都要把握今天,為明天做准備。

昨晚的道德觀察節目是這樣的內容,描述一位八旬夫婦四十年前由於傳統觀念作怪,雖然生育了兩個女兒卻又領養了一個男孩,對這個孩子可說是關愛有加,溺愛倍至,甚至自己親生的女兒也無法得到這樣的待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溺愛使這個孩子變的任性,粗暴,冷酷,動不動就對父母拳打腳踢,他帶給這個家的就是一場噩夢.

長期以來對父母的虐待,鄰居和親屬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特別是自己的兩個已經結婚的女兒更是每天為父母耽驚受怕.由於父母的忍讓,被虐待後從不報警,助長了養子的氣焰.養子曾對八旬的養父說:"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

在他四十一歲的一個晚上,他又野獸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親,拳腳相加,老婦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饒.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親眼目睹了禽獸不如的弟弟如此對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時候用斧頭將他砍死而後去自首.

這是一起故意殺人案件,可最後的結果卻是我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我當時覺得故意殺人就是有自首情節最少也要判處二十年徒刑啊!可這起故意殺人案,一是有自首情節,二是死者有長期虐待老人的事實,二百多名鄰居聯名集體向法院請求寬大處理,最後判決的結果僅僅是判處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這個判決絕對在中國的審判史上開了先例.

為什麼這個案件會這樣判決哪?老人是弱勢群體,兒子如此禽獸不如,這樣的判決其實是給那些長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響了警鍾,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護了這個群體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我為那位姐姐而慶幸,這樣的法律是能夠讓人們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

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案件中獲取教訓.對虐待老人的絕對不能饒恕,同時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愛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慣子如殺子,"父親從小就教育我的這個道理得到了驗證.我們不能說這小子死的活該,不過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謂人不報,天也要報啊!

社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相互聯系著,既和睦,又溫馨。
故事發生在新疆,一個中國女生在新疆留學。在這個女生放學回家路上,一個陌生男子持刀搶劫這位女生,還意圖強暴。就在這時候,維吾爾族三兄弟路經此地,聲稱要解救這位女生。這時,劫匪用刀劃來劃去,想把他們嚇走。這時,維吾爾三兄弟中的老三把這位女留學生推到身後,喊道:「她是我妹妹,不可以傷害她!」此時在場的兩兄弟甚至劫匪都呆住了,劫匪用刀對住老三,說道:「維族人怎麼可能有漢族妹妹呢?」說完,一刀刺向老三。此時,老三倒下了,劫匪以為殺了人,便逃之夭夭了。維族其中兩兄弟見其景,把劫匪逮住後,送到警局。
中國女留學生得救了,但見義勇為的維吾爾族三兄弟的老三卻已躺在一片血液中......
維吾爾族三兄弟中的老三為了救人,聲稱是那為女留學生的哥哥,咋聽下去,是多麼荒謬啊!一個維吾爾人怎麼會有漢族妹妹呢?世間自有真情在,世間總有見義勇為的人,而這些人幫的卻都是素不相識,社會大家庭就是這樣溫馨,和諧。
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可一顆中國的赤子之心卻似乎都聯系在一起,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竟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來解救一個陌生人。正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啊!」
這個故事表面上看是一個見義勇為的事件,可如果深一層想,是民族之間的心連心,是世間的真情,是民族的赤子之心啊!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司考總結 發布:2025-09-20 00:43:06 瀏覽:277
勞動法賠款的雙限 發布:2025-09-20 00:42:13 瀏覽:555
依法治國的利弊 發布:2025-09-20 00:40:34 瀏覽:584
電視劇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5-09-20 00:34:38 瀏覽:581
蒼南法院拍賣網站多少錢 發布:2025-09-20 00:32:22 瀏覽:542
融關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32:20 瀏覽:804
廈門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0 00:22:43 瀏覽:149
全國人大和常委會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00:14:55 瀏覽:950
湖北宜昌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4:06 瀏覽:990
新野律師 發布:2025-09-20 00:13:54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