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問題和記

道德問題和記

發布時間: 2021-12-18 06:20:41

⑴ 當今社會出現了哪些道德問題

【叫陣人性具有的道德】
什麼是道德?有何用?從古今大量褒貶的人物可知,專它是對人屬性有實用的抑惡揚善、獎勤罰懶、互助友愛,尤對將失足者可用道德規范懸崖勒馬的作用。對社會有促文明、公正、進步和匡正歪風的意義。它是生於每人思想上的良知、法庭,明確自己的言行什麼是好的、壞的、該乾的。道德應是人類統一的,否則各行其是必亂,在目前世界法律無望統一時,先提倡統一道德的推行是可能的,以促世界和平。草擬如下,歡迎批評、修改、達共識 。
一,道德定義:凡一切不圖報償的公正利他利眾(善行)的科學思想和言行都是道德的,光榮,提倡。凡一切合理、法利己也利人利眾的事業,是人生應盡職責,必做,戒懶。凡一切非理、法損人損公利己(或不利己)的非科學思想和言行,都是缺德的,無恥,禁忌。
二,道德界定:道與德不同,道是站在平等基礎上的講道理,其評判標準是人民法律,道似人人必行的唯一(法律)軌道,凡出軌善的(奉獻)科學思想和言行就是德;凡出軌惡的非科學思想和言行就是罪錯 。
三,道德范疇:人類之愛。
85歲盧建申[email protected]中國。天津

⑵ 社會道德問題有哪些

這個很難,我覺得首先從自己做起,可以通過社會輿論,公益廣告,全民話題討論,法律上也需要改善,不知道行不行,參考看看吧!

⑶ 一個關於道德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要根據具體情形具體處理,小卒有小卒的作用,有時小卒可以直搗黃龍。丟卒保車,棄車保帥,也是捨得之間的關系,在捨得之間品味智慧。有一種犧牲的精神在裡面。在戰場上犧牲是在所難免的。這不是違背道德。

⑷ 道德問題啊!

這個可以的,但不能每次都這樣,否則會被公司發現而丟掉飯碗。因此注意自己把握尺度。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⑸ 道德問題產生的過程和原因

有以下四個基本原因:
1 社會關系的形成。
2 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
3 生產實踐產生了需要。
4 社會出現分工。
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范、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道德是社會物質社會條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社會道德。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們要敬畏「頭頂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

一個正常的人,在他傷害了別人時會感到悔恨,在他受到顯失公平的對待時就會感到憤怒。這就是所謂的內心的道德律,一種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覺。

這種道德感來自何處?讓我們拋卻哲學家那套神秘深奧的說教,用生物學的簡潔語言來描述:------道德感就是生物用遺傳物質記錄的,用來規定對其種族延續有利的行為規范的心理機制。

本文中將用「道德天性」這個詞來代替具有哲學意味的「道德感」。

這種道德天性是為什麼會形成,怎樣形成?

讓我們從愛克羅斯德教授的「囚徒困境」游戲說起。

愛克羅斯德教授設計了這樣的游戲規則:

讓若乾的參賽者參與比賽,每個參賽者手中都持有「合作」和「背叛」兩種牌,比賽以單循環賽的形式進行:每一個參賽者都與其他參賽者比賽一場,每場60回合,比賽方式是每一回合參賽者從兩種牌中選一種打出來,
------如果兩個參賽者都出合作牌,則雙方都得3分;
------如果雙方都出背叛牌,則雙方都得1分;
------如果一方出合作牌,一方出背叛牌,則出合作牌的得0分,出背叛牌的得5分。

單循環賽的所有比賽場次都進行完畢後再統計各個參賽者的總得分。

第一屆比賽總共有15份參賽策略,冠軍為最簡單的、拉波波特教授的「針鋒相對」策略:
------第一回合出合作牌,以後每一回合重復對方上一回合的出牌,即對方上一回合出合作牌就出合作牌,對方上一回合出背叛牌就出背叛牌。
在所有參賽的15份策略中,有8份「好人」策略,即包含較多的合作和寬容,得分全部排前8名,7份狡詐策略得分排在後7位。

在第二屆比賽在公布了第一屆的結果並附上分析報告的基礎上進行,共以63份策略進行模擬,結果還是「針鋒相對」獲得冠軍。

可見,在包含了善良與寬恕,但又有一定防衛能力的策略是最好的。這個游戲從數學上證明,為什麼利他色彩濃厚的道德天性能夠在大自然里出現,並且使得到它的物種更具競爭力。

下面具體講述道德天性的進化。

道德的進化

在隨機的變異中,有些生物會產生諸如公平感、正義感等道德天性,有些則沒有。

具有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個體,更易於與其他個體合作,更易於避免兩敗俱傷的沖突,在進化的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所以它得到了保留並在種群基因庫中擴大比率,漸漸地具有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個體在種群中佔有壓倒性優勢,使得整個種群都表現出這些道德天性。進而,具有這樣的道德天性的生物種群,在進化的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不會被其他族群的競爭對手淘汰,從而形成了這樣的群體道德天性。

例如,一個生物群體如果具有團結起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群體機制,那麼在異族入侵就更能保護自己的生存的空間,從而成為優勢群體。【愛國心】雖然有教育的影響,但其心理基礎卻是道德天性,否則它不會那麼容易被激起。

一個生物群體要是具有正義感,產生清除敗類的機制,群體的利益就受到更好的保護,從而成為優勢群體。
一個生物群體如果具有公平感,那麼他的成員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避免大量無謂的沖突,減少群體的內耗,因而相比其他群體更具競爭力。

⑹ 關於道德和法律的問題有哪些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在看「焦點訪談」時,常常看到記者們為了掌握事情內幕而採取偷拍的方式,將其公之於眾。我想:站在世俗的角度看,這的確是大快人心,懲惡揚善;但是從道德角度看,又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不合道義。我還曾一度認為,這種行為正在法律上也未必站的住腳。但事實上,所謂「法不容情」,在大眾傳播這一特殊領域,法律和道德常常與傳媒發生錯綜復雜的關系。
民法上規定,公民的肖像權不得受侵犯,任何人不能擅自使用他人肖像。但又特別指出,在新聞報紙中,采訪或爆光不文明現象而使用公民肖像的行為,是不違法的。由此看來,「焦點訪談」的做法是合法的,但的確是不喝道德標準的。法律是國家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實施的,任何自然人和單位人都必須遵守。而道德只是人們自覺形成的某些行為共同意識,較之法律而言,自然少了一些約束力,也就不強制人們去執行。作為大眾傳播這一職業,必然要遵守法律;而出於一種敬業、責任之心,有時必然和傳統道德發生沖撞。
這里我想到老師曾提到一個——記者雨中拍行人落坑。很多人指責這名記者的行為是不道德的,也有不少人說他是很敬業的。事實上,任何一個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當時這名記者選擇僅僅立一個牌子在坑邊了事,那麼知情者大概又要指責說他「缺少敬業精神」了。要評價一種方法的運用是否正確和合理,我以為,應當以結果的實現情況為標准,無疑,這名記者雨中等候很多小時的報道引起了極大反響,結果要比僅僅立一個牌子明顯的多了。所以我認為,每個職業都有其特殊性,大眾傳播尤其如此。既然道德本身給了人們足夠的空間去選擇完全遵守還是適當違背,那麼為了正當的職業目的而無傷大雅的違背一點道德是無可厚非的。否則,我們將失去無數得到事實真相的機會,而傳播也失去了存在的真正價值。
但是,不是說只要是事實,我們傳媒就一定有義務要人們完全了解,甚至為了這而不惜放棄到底、不顧法律。法律是一切權利和義務的基礎。香港媒體有很多都忽略了這一點,尤其是那些狗仔隊、八卦小報,今日爆料「某某明星卸妝後慘不忍睹」,明天又是「某某與某某在地鐵偷吻」,後天再來「某某女星整容前的照片」,花樣百出。這些都是明星的私人空間,是明星人身權的一部分,無論從道德還是從法律上,都是絕不被允許侵犯的。所以香港的明星活的極為辛苦,連偷偷搔個癢也要保持最優美的姿勢。這些八卦新聞無疑只是為了迎合人們好奇、好趣的心理,從而鼓足自己的腰包,但他們的行為已經使報道走向了一種病態的極端,也給明星的心理和身體帶來惡劣極大的壓力。
總之,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法律與道德在大眾傳播中扮演的角色,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作為傳媒工作者,我認為,必須作到嚴格遵守法律;同時,進可能的不違背道德准則——至於這個程度問題,我相信每個人都在心中有一個准確的天平。

⑺ 道德問題有哪些

如下:

1、不注意個人衛生。襪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廁所甚至常常忘了沖馬桶,從來不疊被子,床上又臟又亂,東西亂扔。

2、集體衛生從不關心,坐享其成。

3、製造噪音。沉溺於無休止的電腦游戲中,「感覺寢室就像是伊拉克戰場」。愛好學習的不得不每晚去擠自修教室。如果游戲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忍受噪音的痛苦上,寢室生活的快樂就要打折扣了。

4、計較小錢。要在關系密切的寢室成員中,把互相的經濟帳精確到以角做單位的程度,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有一小部分同學還是「執著」於追求寢室經濟分配的「絕對公平」,早上我請你吃了一頓飯,心裡就上了根弦,一定要盡快「吃回來」。到頭來寢室「財政」是理得一清二楚了,卻忘了由此帶來的情感損失。

5、隨便吸煙。寢室吸煙給同處於一個屋檐下的人群帶來的危害,決不僅僅是尼古丁上的。不征詢室友的意見就隨便點煙,實際上是對於室友健康權利的輕視。



大學宿舍中的不和諧事件原因:

一方面是生活差異導致習慣不同。

另一方面也與公共道德水準有關。一些受訪大學生在面對和室友之間的生活差異時,總是有「他人生活習慣不對」的表示。例如,每所高校都有作息時間規定,但總有一些學生不遵守。法規禁止公共場所吸煙,大學宿舍是室友的公共場所,就是有人無視法規。

⑻ 有關道德問題

富強 民族 文明 和諧

⑼ 道德問題

我也看到過類似事件和人,有一個還是遠房親戚,他們這些人是受了不正規基督教的毒害,這里我要和你指正一下,正規的基督教是不會這樣的,我們這邊也有這種人,做禮拜的時候不去正規基督教堂,一幫人關在家裡不知道念什麼,人家小孩溺水死了不送醫院放在家裡念經,確實毒害不淺,為此當地正規基督教還來人清查過,原本想收編的,但一直沒成功

⑽ 關於道德的問題

哎,看看你說的,不僅僅是想多了,而且有些是想錯了。指出三點:

一是關於專殺雞吃雞的問屬題,不屬於道德問題,二者不沾邊。因而你所謂「我覺得,就道德上來說,殺雞的確是不對的」說法完全是自己杜撰的!

二是孔子確實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但你一定看好了,他說是「勿施與人」!而不是「勿施與雞」!
三是無論是中國來的社會主義道德,或者是其他國家的道德(有的話),都屬於社會規范范疇。既然是規范反,那就要求所有人都得遵守,不存在你所謂的「相信」一說。

熱點內容
法規教育科 發布:2025-05-15 01:59:55 瀏覽:158
瑞達民法真題幾年 發布:2025-05-15 01:58:28 瀏覽:696
下載cctv12社會與法一線 發布:2025-05-15 01:58:27 瀏覽:698
民事訴訟法解釋57條 發布:2025-05-15 01:48:31 瀏覽:748
法院擦邊球 發布:2025-05-15 01:44:13 瀏覽:95
1992年婚姻法年齡 發布:2025-05-15 01:35:03 瀏覽:267
民法典解讀2 發布:2025-05-15 01:30:00 瀏覽:323
婚姻法的法律意義 發布:2025-05-15 01:28:17 瀏覽:638
法律援助結案報告怎麼寫 發布:2025-05-15 01:27:30 瀏覽:297
四川司法體制改革 發布:2025-05-15 01:27:27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