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在講道德中

在講道德中

發布時間: 2021-12-21 10:10:57

Ⅰ 在戰爭里講道德

1、戰爭是破壞行為,戰爭的基本原則,是為了取勝不擇手段,因此戰爭本身沒有道德約專束屬,也不該有,既然是毀滅性的工作,你裝什麼聖母?
2、戰爭雖然不講道德,但人是講道德的,只不過這個道德准則因人而異,你不能接受的未必別人也不能;
3、正因為人是講道德的,所以一些不必要的殺戮最好還是不做,不為別的,就算為了你自己心安也是有意義的;
4、戰爭道德准則,例如海牙公約那種,是戰爭結束後用來秋後算賬的,如果你能取勝,就沒有人敢跟你算賬,前蘇聯在二戰中軍紀並不好,可誰敢在國際軍事法庭上審判他們?同理,如果德國勝了,奧斯維辛也不會被清算;
5、無論你的道德准則是什麼,都不能以失敗作為代價,這一條最重要!!!
因為如果戰敗,你所想要避免的東西,會千倍萬倍的作用在你自己的族人身上,你少殺1個人,自己同胞多死幾千人,這些多死的都是死在你自己手裡,這不是笑話,所以你自己看著辦。

Ⅱ 為什麼講道德

因為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在對待恐懼時,有三種選擇,魯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這種選擇就被認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兩種選擇就被認為是違反道德的,所以說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但是,一隻燕子帶不來春天,一次良好選擇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還要多加一個限定,即養成習慣。綜上所述,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

(2)在講道德中擴展閱讀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

道德定律與自然定律或邏輯定律不同,它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確定的定律,這是由於道德定律對應的題材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懷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一個有教養的人只尋求與題材的確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對於道德定律不可強求其確定度,關於道德的知識只要有助於我們的活動或實踐也就足夠了。另外,知道了什麼是良好的選擇並不能使我們成為道德的,重點在於實踐,即習慣的養成。

Ⅲ 人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在人的行為活動中起什麼作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道德是什麼?然後在分析。

總結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益友。它教導人們正確的認識自己,對家庭、對其他人甚至、對社會和國家要做到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同時它也在教導著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Ⅳ 在現實生活中,講道德的人可能吃虧,不講道德的人可能佔便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怎樣對待這種現象

從短期 會獲得眼前利益 從長遠會吃虧的 如果不道德成為主流 那這個國家就會吃虧,現在的食品不安全就是例子。個人吃虧,人家不和你來往 不和你做生意。國家那。會你騙我 我騙你 其實大家都成了被騙者。並且被外國欺負

現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看法,講道德的人吃虧。所以現在家庭教育里有時候培養孩子的狠勁,認為這個是生存術。其實在生活中,那些從來不管用,但是已經成為家長的普遍道德信念。前面我講過,把利益做為追逐目的。但是反過來,為了追求利益,我就不講道德。所以現在的社會,我們不是缺乏消費能力,我們是缺乏消費安全。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報道,城裡人還能吃什麼?這個是用色素染的等等。

關鍵是經營者明明知道,他覺得不要緊,吃不死人的。利益的追逐戰勝了道德的良知。第三是為了追求善報而不為善,善行本身不帶有善性。那個行為本身是好的。比如好學生幫差學生補課等。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益。像這樣的一些到西部去鍛練是為了將來讀研究生,這樣的行為是不是道德的。我個人的說法覺得這種善行不帶有善性。而且為了逃避惡行而為惡。作弊是中國教育界的第一惡行。一個學生不認為誠實地面對考試是一種美德,他不作弊本身是不是一種德行。如果他發明了對付考試更高明的方式,他可能去算。所以這裡面有風險問題。在道德中,冒險,投機,計算是很多的。不是內心向善的,而是沒辦法,不能幹,幹了以後就倒霉了。當然,搞理論研究的喜歡把問題誇大,以引起關注。一部分人遵守道德只是害怕懲罰。這些不知道能不能解釋當前的道德生活。這樣一個價值邏輯可以看出人們沒有理解道德邏輯。只要缺乏環境的監督,就是無效的。使得我們對道德的嚮往,追求變成了一種功利的追求。我個人認為這種邏輯是有很大缺陷的。

Ⅳ 講道德 說仁義 作中庸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學 乃曾子是什麼意思

「講道德,說仁義」意思是說由孟軻所作《孟子》這本書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意思是說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伋,「中」指不偏,「庸」指不變。

「作大學,乃曾子」意思是說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這段話出自宋代王應麟《三字經》。

(5)在講道德中擴展閱讀: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Ⅵ 道和講道德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老子講的「道」和「德」?個人理解:「道」就是老子總結的廣義對立與統一的客觀規律;「德」就是按照規律行事的狀態;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主要講述的是,從運動的角度揭示廣義對立與統一之間相互轉化的一套哲學理論;下篇【德經】主要講述的是,人應當處於一個什麼狀態,才是按照「道」的規律行事。

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道是不可以言說的,道:玄之又玄。這不是老子或者說解說道德經的人故意賣弄玄虛,而是道本身就是形而上學的。關於德,道為德體,德為道用,所以德是道的體現。道德經的道、德和我們日常理解的道德完全不同,日常理解的道德是儒家的思想解釋。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還是應該自己反復研讀道德經原文,且最好不要以白話文釋義來影響了自己對道德經的理解,僅僅對個別自己無法理解的字詞查詢釋義,並查詢說文解字。道德經是非常反直覺的,這也不是我賣弄玄虛,而是他的很多內容每個人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結果也會有區別,這不只是說全篇,而是大部分內容,或者大部分句子。但道德經的確內涵極為豐富,值得一生學習。推薦使用陳應鼓先生的版本,網上可以下載。最後小提示:1,研讀道德經,切勿相信儒釋道殊途同歸的說法,更不要看儒家或者佛教人士對道德經的解讀的書,你會被帶歪;2,切勿圖快和方便去看網上的道德經解讀視頻,他們,呵呵;3,還有一點,道家是道家,指的老莊思想,道教是道教,是一種宗教。道教絕不等於道家,區別很大,道家是明確反對怪力亂神的。

《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是我們中國古代哲學、組織學、管理學以及戰略謀略這些智慧的祖典,甚至有人說兵法也是源自《道德經》,可以說《道德經》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底層代碼,代表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
《道德經》全書都是圍繞「道」展開論述的,「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他的整個哲學體系都是從他所預設的「道」中展開的。
可以說,我們中國人血脈里就流淌著「道」,我們中國人總是追求著治國之道、經營之道、養生之道、夫妻和睦之道、成長之道,甚至花道香道茶道,有人說我們中國人只知道追求名利,這話不對,本質上,我們都是求道的人。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個大的板塊,道經的主題,是悟道,也就是向大自然學習。
書中第一章是老子關於道的總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說:「道」是無法用言語清晰表達出來的,如果可以,那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大道」;「道」的形態和概念,如果我們可以為他定名,那也就不可能是「道」永恆的形態與概念。
老子想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道可以行走,但是,隨著我們不斷地行走,道路本身也會拓展和變化,因此對於未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豁達比聰明更重要。
《道德經》會延伸出很多重要的主題,比如無為而治、不言之教、上善若水、虛懷若谷、禍福吉凶、進退取捨等等,這些問題古今中外相通,就像一面鏡子,道學家在裡面看見美德,企業家在裡面看見戰略,政治家看到治世之道,父母親看到育兒經,每個人都會在裡面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學《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重新梳理思維方式,提升對自己人生的領導力,每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學《道德經》,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是一件事,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人生的領導者。
《莊子》中有這樣一則意味深遠的故事,齊桓公在堂上讀書,木匠在堂下做車輪。木匠停住手中的活兒問桓公:「您讀的是什麼?」 桓公漫不經心地說:「聖人之言。」 「聖人還活著嗎?」 桓公說:「已經死了。」 「那麼說您讀的只是古人留下的糟粕了!」 桓公聽了大怒,說道:「我在這里讀書,你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Ⅶ 大學生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事事講道德

首先來我個人覺得,在我們的源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講道德的,有可能你做到了,而其她人做不到,所以我們只能說作為社會有志青年,當代有為大學生,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在自己做人做事的時候要講道德,守法律,以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別人,爭取讓更多的人都形成社會良好風氣

Ⅷ 為什麼講道德

你想受人尊敬嗎?你想活得有尊嚴嗎?如果是,那你就要講道德,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會讓人尊敬!,才會活得開心快樂。

Ⅸ 人為什麼要講道德

說來話長。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的世界裡。我們總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區分為「好的」或「壞的」,總是藉助「善」與「惡」的視角來評價和理解這個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情形。道德的存在,幫助我們建立起較為穩定的人際關系、較為合理的倫理秩序,以及較為長遠的社會預期。就是人類數千年甚至數萬年來的生活狀態。
幾乎所有的倫理學家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回答過這個問題,幾乎每一位對生活有所經歷和思考的普通人也會給出自己的答案。然而,這個問題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當我們如此提問的時候,內心其實已經生出了另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人可不可以不講道德?」
提出後面這個問題並不會讓人感到愉快,但它卻必須得到嚴肅認真的對待。這不僅因為兩個問題其實「一體兩面」,更是因為它們共同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們的反思和選擇的產物。人類並非天生完美,更談不上是一種始終向善的生物。資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糾纏,往往會影響我們,使我們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識和原則,也依然不能按照這些知識和原則所提出的道德要求來行動。所以,我們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個道德的世界中。我們賴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們具體實施的道德活動,實質上,全是我們在「講道德」與「不講道德」的兩可之間經過權衡、反思而選擇了前者的後果。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動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於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的產物。相應的,「講道德」成為人這種生靈不僅顯著而且引以為豪的標志,也正是因為它構成了對人性本質的展示和呈現。

Ⅹ 關於講道德的作文

道德--最淳樸的美
外貌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美;華麗的外衣並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美在於心靈。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就如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從此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道德,就擁有了一切,關愛、溫暖、快樂……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顆寶石,如果用道德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光彩耀人。
在班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其中測試那天,我們都被緊張的氣氛淹沒著,空氣也凝固起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第二場考英語時,監考老師發現自己坐的凳子上不知誰吐了痰。是誰?這個同學失去了最純朴的美--道德,他丟失了一切。也許他沒在乎這件小事,隨意的,可從這件小事中卻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單單毀壞了自己,也丟失了一顆無價珍珠--道德。
美在於心靈。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隻船,道德便是船槳,只要擁有道德的人,船就會有前進動力,一步步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峰;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船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慢慢地往後滑,越滑越快,最終回到原點,這個人的一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任何價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靜,溫飽而平庸;如果我們要想成功,就要有奮斗目標,就好好拿穩這塊無價寶石,掌好這只船槳,不應該隨意虛擲,稍不留神它就離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卻很難,就如大海撈針。
有這樣一位60多歲的農場主,他種了600多公頃土地,盡管平時非常忙碌,但他堅持參加贊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協會。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還參加義務募捐活動,收入用來為青少年治療眼病。「人們最大的快樂來自於對別人的幫助。」這位老人既快樂了自己,也快樂了別人,這也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更是一筆無法比擬的財富。擁有道德是快樂的,是美好的。
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他是怎樣一個人。講道德是一種美,最純朴的美,它會給我們人生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擁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你會快樂一生,終身受用。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店錄取員工,又許多大學生都來應聘,卻意義淘汰了。當輪到一名沒有大學生文化高、學歷偏低的年輕人時,他看到地面上有許多廢紙,便順手拿起扔進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為這看似平凡的舉動是他被錄取,其他大學生看不起這小事,把道德遠遠拋在了一邊。從中我們看到了道德有時也會使你邁向成功的大門。看一個人並不是看他取得了什麼,而是看他品質如何、道德如何,這樣的人才會成功,如果再有文化與知識,沒有道德的支撐也是沒有用的。
永遠記住:美在於心靈,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熱點內容
楊雪元律師 發布:2025-05-10 18:29:47 瀏覽:167
通知函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18:29:46 瀏覽:464
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範本 發布:2025-05-10 18:24:01 瀏覽:849
法律法規辨識 發布:2025-05-10 18:19:28 瀏覽:602
律師非訴收費 發布:2025-05-10 18:18:02 瀏覽:79
商法題出現在卷幾 發布:2025-05-10 18:14:38 瀏覽:732
勞動法公休新單位 發布:2025-05-10 18:12:53 瀏覽:709
2020會計考試初級經濟法基礎精講班 發布:2025-05-10 18:10:45 瀏覽:267
七月一號新法規 發布:2025-05-10 18:00:58 瀏覽:264
銀行轉賬和網銀轉賬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10 17:45:39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