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高尚的道德品質

高尚的道德品質

發布時間: 2021-12-23 01:54:51

1. 高尚的道德品質主要有學習而得是錯誤的么

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特點和傾向。道德品質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也稱「德性」,簡稱「品德」,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2. 古代人把道德品質高尚的人稱為

碩士

名稱起源於五代,《五代史》記載:「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宋代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岩野,宿師碩士,傑立相望。」碩士,古代指品節高尚,學問淵博的人

3. 品德高尚的意思是什麼

「高尚品德」意思是:高潔的品質道德。

1、高尚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gāo shàng,基本意思是有使保持高潔,高潔的節操,志行高潔的人崇尚,與「卑鄙」相對而言等意思。

高尚,又指脫離了一般情趣的行為,或指脫離了人性中劣根性的,具備朴實,大度,英勇,真誠,清廉等的優秀品德和美好情操。

出自《贈方秀才楷》、《桃花源記》等。

2、品德是一個詞語,讀音為pǐn dé,謂品質道德,品德即道德品質(moral trait)。

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准則和規范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明·釋今無《壽江若海》:名譽高縉紳,品德潔清修。

4. 道德品質有哪些方面

1、他們富有同情心:道德高尚的人情商也高。他們從多個角度去了解事物,包括所有的直接和間接涉眾。他們首先努力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被理解。他們有很強的觀察、聆聽和分析技巧,能深切了解事物的本質。這種品質使他們鶴立雞群,從而贏得他人的信任;因此,人們都願意敞開心扉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問題並尋求他們的支持。2、他們寬容大度:寬容大度需要一顆勇敢的心。有道德的人不會長時間心懷怨恨。他們都傾向於時時與他人和平共處,因此撕破臉面的吵鬧與他們無緣。他們與這種毛病不沾邊,他們對事寬容大度讓生活不受影響。3、他們總是願意幫助他人:道德高尚的人總想助人為樂,無論他們與陷入困境的人關系怎樣。他們採取糾正、預防或暗示性行動來幫助解決問題。糾正方法確保採取一些特定行動來解決問題。預防方法則保證這些特定問題不會再次出現。他們使用預防性方法找到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避免此類事件的頻繁發生。他們利用暗示方法引導他人採取一些特定行為來避免落入悲慘的局面4、他們屬於內向型的人:有道德的人絕不是超級敏感或外向型個性。他們擁有冷靜的頭腦和溫柔的心腸。他們避免情緒波動頻繁,力求培養一種持續和穩定的個性。他們有禮有節對待無理言行。他們知道如何化解強硬和嚴厲的話語,並保持輕聲細語。他們知道如何處理尷尬的局面。他們有很高的憤怒管理技能,這進一步增強其內向型人格魅力。。

5. 「高尚品德」是什麼意思

「高尚品德」意思是:高潔的品質道德。

6. 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應該具備著哪些美德

一個人無論多麼才華橫溢,沒有高尚的品德,都不會有未來。作家楊大俠表示,品德是最好的招牌。

7. 什麼是良好的道德品質

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特點和傾向。

8. 道德品質包括哪些

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專,簡稱「品德」。由道德屬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8)高尚的道德品質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9. 怎樣才算有高尚的品德和素質

做到以下這些就算有高尚的品德和素質了。其實人並不需要高尚的品德和素質,只需要遵循法律所要求的,社會發展所必備的就足夠了【基本的道德素質】。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觀念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貫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徵和傾向。
社會的整體道德風尚與個體的道德品質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由於我們個體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就是由社會中存在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觀念轉化而來,所以,我們個體的道德品質水準的高低不得不受到社會整體道德風尚的影響。一個社會整體的道德水準很差,那麼,這個社會中絕大多數成員的道德品質水準也必然很低。但是,一個社會的整體道德水準不就是受我們每一個個體的道德水準的影響的嗎?我們每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可避免要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個體,我們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歸根到底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所以,我們不應該以社會的整體道德風尚為托詞,為自己低下的道德品質作辯解,而應該想一想,我能為社會整體道德水準的提高做些什麼?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為社會整體的道德水準的提高做出貢獻。
道德品質的構成
道德品質是一個綜合性范疇,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五個要素組成。
道德認識主要是對倫理關系以及調節倫理關系的道德理論、原則和規范的認識。也可以說是人們所具有的道德觀。道德認識包括道德經驗的積累、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道德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對道德原則和規范的理解和把握。在品德構成中,道德認識是形成道德的首要成份,並且是形成其它道德成份的思想基礎。沒有道德認識,就不可能形成某種道德品質。盡管有人可能對自己的道德認識並沒有充分的自覺,但這種認識在他的品德構成中仍然是存在的。
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所出現的內心體驗和主觀態度,表現為傾慕和鄙棄、愛好和憎惡,以及同情、羞恥、信任、快樂、痛苦等情感體驗。道德情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和發展變化,不僅需要以道德認識做基礎,而且需要在道德實踐中不斷磨練和陶冶。道德情感一經形成,就成為一種穩定的力量,積極影響人們的道德行為。其作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調節作用,即以某種情緒態度來強化或弱化個人的某種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其次是評價作用,即以贊賞、鄙視、憤懣等情緒表明對某種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的評價態度,從而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再次是信號作用,即通過各種表情動作來示意自己行為的價值或對他人行為的態度,在道德關系或人際交往中起溝通信息的作用。道德情感一經形成,就會積極調節和影響人的觀念和行為,增強或減弱人們履行某種倫理義務的道德意義。
道德意志是人在具體道德情景中抉擇道德行為時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精神力量主要來源於明確的道德認識和強烈的道德情感,同時也來源於個性心理素質。在品德的諸因素中,道德意志的主要功能,是依據某種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果斷地確定道德行為的方向和方式,投入行為的能量,並抑制和排除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干擾和障礙,頑強地長時間地專注於既定的行為和目標的實現。如果沒有頑強的道德意志,道德認識很難轉化為道德行為,更不可能終身保持高風亮節。因此,在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中,自覺磨練道德意志,就成為培養和造就個人品德的關鍵性環節。
道德信念是對某種道德觀、道德理想的正義性發自內心的篤信。道德信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機統一,也可以說穩定和持久堅持的道德信念是行為選擇的內在動機的根本性依據,是評價自己行為和他人行為善惡的內部標准。在品德結構中,它處於主導與核心地位。道德信念作為良心在行為選擇和道德評價中起著准則作用。在道德信念中可以說最集中、最強烈地體現著一個人的榮辱觀和總體的 道德觀,因而它是人們自尊、自信、自律的精神支柱。
道德行為是在道德意識的支配下產生的具有道德價值的社會行為。作為道德行為,必須是基於行為者自覺認識而做出的行為選擇,必須是影響他人和社會的同時也影響自身的具有善惡意義的行為。我們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全部屬於道德意識范疇,是影響、指導,甚至是決定道德行為的內在力量,但還不等於道德行為本身,一個人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些階段,而不去通過自己的行為履行道德義務,那隻能說他具有某種道德意識,還不能說他已具有某種品德。只有當他不僅具有某種道德意識,並將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行為,並形成行為習慣,才可說他具有某種品德。
道德品質是自覺意志的結果。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的渠道、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最終是自身自覺道德的結果。所以,增強自身的道德自覺性、勇於實踐道德原則,是培養道德品質的最核心要求。
道德品質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個人素養的最重要的標志。我們個人的素養是多方面的,如知識、審美、身體、心理等,其中道德素養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養。不僅我們中國人一直重視道德品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把「善」的理念置於萬物之上。一個人道德品質低下,其它的素質也成了無本之木。如果沒有道德品質的指導,一個人的許多才能不僅不能使他貢獻社會,適足以使他有了能為禍社會的能力。今天,我們說教育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這其中,首先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質。
第二,良好的道德品質豐富了人的內心世界。良好的道德品質使我們有了精神追求:成為道德上高尚的人,不斷地向人生的更高境界邁進,從而使我們超越於物質之上,抵禦物質利益的誘惑。只有當我們站在了物質利益之上,我們才能窺見精神世界無盡的豐富內涵,我們才會有那種人之所以為人的崇高感;人類的那些美好的東西:對正義的追求、同情、捨生取義的勇氣等才可被我們體會到。所以,良好的道德品質使我們的生活更充盈和豐富。
第三,良好的道德品質使我們面對飛速變化的世界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這個世界飛速發展,變化很快。但這些變化往往良莠不齊,許多不良的東西往往穿上時髦的外衣,很有迷惑性。良好的道德品質能使人在這些變化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辯清方向,識別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錯的,並能自覺地抵制那些錯誤的東西,不隨波逐流,不被錯誤的東西所左右。
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既然人是生活在社會中,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也是離不開社會的。但我們已經說過,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歸根到底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應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
具體來說,應從道德品質構成的五個方面,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著手,在實踐中培養與發展我們的道德品質。
第一,提高道德認識。道德認識是培養道德品質的起點,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道德認識水平。道德認識主要是指對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正確認識。提高的途徑有兩條:一是努力地從社會中學習存在於社會中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觀念,但更主要是通過「反省」的方式學習。社會的規范要轉化為自己的道德規范必須通過自己內心的不斷反省。而且,道德規范的學習與科學知識學習的一個很大不同就是它是通過對日常生活的體會、反省,尤其是通過對日常生活所犯錯誤的時時反省,來達到對道德規范的內涵、意義、作用的全面深刻的認識(當然,科學知識的學習也需要反省)。但是反省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反省純是自己內心的事情,「吾日三省吾身」本身需要極大的毅力。
第二,道德情感的升華。道德情感的升華就是我們在生活中對那些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應表現出強烈的義憤,「嫉惡如仇」,對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那些道德高尚的行為要有敬畏、崇敬之心。只有這樣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我們才能培養出強烈的道德情感。從道德教育的角度,也是從兩個方面出發。一是正面引導,樹立正面的道德形象,宣傳優秀事跡,先進人物,從而在人們心中培養對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嚮往、熱愛之情。二是批評和抨擊不道德的人和事,從而使人們心中養成對丑惡行徑的憤怒之情。通過這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使人們在心中逐漸培養起強烈的道德情感。
第三,道德意志的鍛煉。道德意志是我們良好道德行為的保證。那些道德品質低下的人,他們絕大多數是因為沒有堅強的道德意志。鍛煉堅強的道德意志,首先就是從小事著手,「莫以小善而不為」,許多小事情上就可見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許多小事情上就有著我們須時時克服的各種慾望的誘惑。只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才有可能在重大的考驗面前毫不退縮。其次,就是在困境中磨練。當我們遭遇困境時,不應長吁短嘆,更不能怨天尤人,而應把這當成是鍛煉自己意志的好機會。孟子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行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再者,運用「慎獨」的方法。「慎獨」是古人提出的增強道德意志的方法。其意為,當一人獨處時,能抵禦各種各樣的誘惑,堅守道德的規范。一個人在無人監督時,能夠堅守道德原則,那麼眾目睽睽之下,當然能保持好的道德品質了。所以,「慎獨」是鍛煉道德意志的好方法。
第四,道德信念的確立。道德信念是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機統一,所以,當我們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到充分發展後,我們的道德信念也自然形成了。
確立道德信念非常重要,因為道德信念是把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變成個人行動的指南和原則。
第五,道德行為的養成。道德行為的養成與前面所提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密不可分。沒有前四項的基礎,就沒有道德行為。有了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我們還要勇於道德行動,因為道德本來就意味著行動。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每一個具有道德意義的場合,我們都應毫不猶豫地行動。同時,只有在我們的行動中,我們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才會得到充實和提高。 努力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一個社會中的道德規范和要求有很多,有些是每一個公民必須遵守的,有些是比較高的要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如「大公無私」、「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指在一個社會中最基本的,作為一個公民必須做到的那些道德規范。黨中央根據我國道德建設的現狀,在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必將對我國的道德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要有愛國主義精神。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的光榮,要有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時,愛國精神又不是空洞的。愛國應和守法、尤其是要和遵守我國的根本法律制度結合起來。「愛國守法」要求我們要有投身於社會主義偉大建設事業的獻身精神。
其次,《綱要》強調了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這主要體現在「團結友善」這一規范中。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體主義成為調節三者利益關系的重要原則。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們應發揚「團結友善」的精神,在處理國家、集體、個人利益時,提倡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損公肥私、損人利己。
第三,公民在家庭、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循良好的行為准則,體現個人良好的道德素養。隨著社會公共領域的不斷擴大,人與人相互交往日益頻繁,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利益成為公民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不僅關繫到每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在這方面,我國傳統道德有著豐富的內容。「明禮誠信、勤儉自強」就是主要的體現。
第四,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工與職工、職工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敬業奉獻」就是要大力提倡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名好建設者。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它是人們立身處世之本和事業成敗的關鍵,要在社會中大力宣傳誠實守信的風尚。我國社會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損公肥私的行為,這與我們社會中誠實守信的道德風尚遭到破壞有很大的關系。這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而且直接破壞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所以,在全社會中大力宣傳誠實守信是十分必要的。
「誠信」這一概念由兩個字組成:「誠」與「信」。「誠」就是誠實,真實無妄的意思。「誠」要求我們內心真實無妄,不欺。我國古代甚至將「誠」看成是宇宙的根本規律,也就是把「誠」提高到了宇宙論的高度。「信」就是講信用。「誠信」一詞意味著我們作為人,講信用是發自內心的不欺,是我們從對他人的尊重,從對「誠信」規范的尊重出發,而不是出於某種功利的目的,如為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只不過它的客觀效果有利於市場經濟的運作。
誠實守信道德觀具有如下的重要意義。
第一,誠實守信是形成道德人格的主要因素。「人無信不立」,個人只有堅守對別人的承諾,才能奠定他整個道德品質的基礎。因為道德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准則,只有在相互間堅守承諾的基礎上,道德才能成立。所以,誠實守信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道德人格的重要體現。
第二,誠實守信是建立社會公德體系的基石。只有做到誠實守信,人與人之間才能發展相互間的友誼和信任,你才能得到別人的關懷和幫助。反之,如果你朝令夕改,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游離於人際關系之外。誠信對一個人是如此重要,對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而言更是重要。任何社會團體、基層組織、群眾村落和社區都應該講信用,在其內部對各個組成人員講誠信,在處理與外部各方面關系時也要講誠信。總之,要在全社會中建立起講誠信的公德體系,人人講誠信,這個社會才能得以穩定和發展。
第三,誠信問題關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市場經濟要求每個參與的主體都要講誠信,只有每個主體都講誠信了,整個市場才能有序地運轉。只要有一個人不講誠信,這個市場的運行成本就會大大提高,而市場主體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市場經濟不同於過去計劃經濟之處,就在於市場的主體獲得了相當大的自由度,所以誠信的道德觀念在他的經營活動中就佔有重要的位置,將直接決定他個人的經營行為以及他的行為對整個市場運行的影響。 道德修養是人們按照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道德要求在個人品德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有著緊密的聯系。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但道德修養這個范疇又超出了道德品質的范圍。因為道德修養所要追求的,是自由的境界。
道德修養及其基本途徑
個人提高道德修養,就是根據道德品質構成的幾個方面,不斷提高自己。道德品質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構成,所以,道德修養的途徑包括了重學、自省、克己、慎獨、力行和積善等。
重學就是提高道德認識,觀察社會、觀察人生,向那些優秀的道德楷模學習。自省就是自我反省,不斷地檢查自己的言行,並且發現自己的言行的欠缺之處。克己就是抵禦外界不道德事物的誘惑,克服自己內心不時涌現的錯誤的沖動和慾望。慎獨就是在獨處獨知時仍要堅守道德的准則,以此鍛煉自己的道德自覺性和道德意志力。力行就是努力實踐道德原則,在實踐中領會和掌握道德規范。
大學生應在道德實踐中培養良好品質
大學生要在學校、家庭、社會各個社會環境中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積極實踐公民道德規范,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質。我們應該堅持在實踐中,在一點一滴小事中,在不經意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家庭、學校、各種各樣的社會場合實踐我們的道德規范。我們應該從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做起,最基本的道德規范看似簡單,但卻是最能鍛煉也是最能顯示出一個人道德素養的地方。我們要自覺遵守科技道德、環境道德、網路道德的基本規范。這其中,網路道德是我們大家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網路世界是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這個虛擬世界要遵從哪些規范,這是全世界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大學生是這一虛擬世界中人數最多的居民。所以,網路的虛擬世界既給大學生的道德觀念提出挑戰,又給了我們實踐道德觀念的好機會。在這一個各方面規范尚不健全,甚至似乎是無拘無束的全新空間,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遵循道德規范的要求,是對我們道德自覺性的一個絕好的考驗。我們要自覺抵制那些不健康的東西,做到不接觸、不傳播。要自覺維護國家的信息安全。在網路世界中,同樣要做到言談文明,維護網路的正常運行。
只有在各個場合,都努力貫徹道德准則,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
培養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人在道德境界上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所要求的是我們作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則。我們在達到這些基本要求後,還要繼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努力培養高尚人格。這個過程中,努力培育道德自覺十分重要。僅僅養成遵守規范的習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如果這樣,這些規范往往被看成是外在於我們的,從而成為一種束縛性的東西。這樣,道德的規范就會被我們厭倦、甚至被拋棄。只有我們把道德看成是發自我們內心的訴求,即只有我們達到了道德自覺的高度,才會真正珍視道德,才會真正尊重道德。一個達到了道德自覺的人才是一個自由的人。自由不是放縱,自由的真諦是自律。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自由的境界。但這無疑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我們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最基本的東西做起,才能達到這美妙的道德境界。

10. ·形容人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成語,越多越好,比如才德兼備

1.大義滅親:[釋義]為了維護正義或人民的利益,不顧親屬之情,使犯罪者受到應有的懲處。

2、德高望重:[釋義]指道德高尚,在群眾中有很高的聲望。[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稱頌老人。

3、德隆望尊:[釋義]指道德高尚,在群眾中有很高的聲望。

4、道不拾遺:[釋義]東西掉在地上沒有人撿走,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很好。

5、懷瑾握瑜:[釋義]懷里揣著瑾,手裡拿瑜。比喻人具有純潔而優美的品德。[用法]用來比喻人的品德純潔、情操高尚。

6、克己奉公:[釋義]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用法]用作褒義。多用於褒揚、勸勉的場合。

7、仁人志士:[釋義]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現泛指愛國進步人士。

8、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釋義]象太陽、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形象光明磊落,永恆不變。[用法]多用於形容偉人,名人或永恆不變的事情、道理。

9、捨己救人:[釋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別人。[用法]用作褒義。用來稱頌人的崇高行為和高尚的品質。

10、舍己為公:[釋義]為了公眾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用法]用作褒義。用來稱頌人的高貴品質。多作書面語。

11、舍己為人:[釋義]為幫助別人面放棄自己的利益。[用法]用作褒義。用來稱頌人的崇高品質。

12、拾金不昧:[釋義]撿到財物不隱藏起來,而是想方設法交還失主。[用法]用作褒義。

1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釋義]小心謹慎,不怕勞苦地貢獻自己的一切直至死。

14、無名英雄:[釋義]姓名不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用法]用來表示姓名不為世人所知而對事業或人民有貢獻的人。

15、志士仁人:[釋義] [釋義]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現泛指愛國進步人士。

16、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釋義]象太陽、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形象光明磊落,永恆不變。[用法]多用於形容偉人,名人或永恆不變的事情、道理。

17、奉公守法:[釋義]奉行公事,遵守國家規定的法令制度,不違法徇私。[用法]多用於勸勉的場合。

18、剛正不阿:[釋義]剛強正直,不徇私迎合。[用法]用於正直、不阿諛逢迎的人。

19、潔身自好:[釋義]保持自身的純潔,不同流合污。現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的,不關心公眾事情。[用法]褒、貶兩方面都可以用。

20、兩袖清風:[釋義]原指兩袖迎風而拂,飄飄欲仙的姿態。後比喻做官的時候,十分清廉,退休後沒有錢財。現也指貧窮,沒有財產。[用法]多用來形容於為政清廉或雖辛苦的工作而生活接近於清貧的人。

21、一塵不染:[釋義]原不佛教用語。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說道者不為六塵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靜。形容不受壞思想、壞作風的沾染而腐蝕。也形容環境非常清潔干凈。[用法]用於人和環境。

22、一清二白:[釋義]清楚,明白。形容非常純潔,沒有一點污點。[用法]可用於人或事。

23、玉潔冰清:[釋義]像玉那樣純潔,似冰那樣清明。形容人品高潔。[用法]用作褒義。用來形容人品德高尚,出淤泥而不染。

24、大公無私:[釋義]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用法]多稱頌人的精神品質和秉公處理事情。

25、公而忘私:[釋義]為了公事忘掉了私事。比喻一心為公,不考慮個人得失。[用法]含褒義。

26、公事公辦:[釋義]公事按公事的原則去辦,不講私人情面。[用法]含褒義。表示拒絕求情,秉公辦理。

27、光明正大:[釋義]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無私。[用法]用作褒義。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28、浩然之氣:[釋義]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用法]含褒義。

29、襟懷坦白:[釋義]形容胸懷坦白、正直誠實。[用法]用作褒義。

30、任人唯賢:[釋義]任用人只選擇德才兼備的人。[用法]用作褒義。

31、堂堂正正:[釋義]原來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後多指嚴肅正派,光明正大。[用法]多用作褒義。

32、鐵面無私:[釋義]形容辦事嚴明公正,不講情面,不徇私情。[用法]多作褒義。多用於執法者和其他有權勢的人。

33、先人後己:[釋義]先為別人著想,然後才想到自己。[用法]多用來形容人的品格。

34、一視同仁:[釋義]原指賢明的統治者對百姓同施仁愛。後泛指對人不分厚薄親疏,一樣看待。[用法]指待人平等。

35、正大光明:[釋義] :[釋義]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無私。[用法]用作褒義。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36、救死扶傷:[釋義]救治將死的,照顧受傷的。[用法]含褒義。表示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3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釋義]憂慮在別人之前,享樂也在別人之後。形容關心人民的疾苦。[用法] 用作褒義。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描寫人物品質的成語: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溝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遠致 高山景行 功德無量 厚德載物 懷瑾握瑜 蕙心紈質 見危授命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長 拾金不昧 玉潔松貞 沅茝灃蘭 雲中白鶴 志士仁人
傑出
補天浴日 風流人物 風華正茂 伏龍鳳雛 蓋世英雄 蓋世無雙 桂林一枝 鶴立雞群 鶴鳴之士 加人一等 矯矯不群 金榜題名 舉世無雙 絕世超倫 崑山片玉 人中之龍 首屈一指 鐵中錚錚 頭角崢嶸 無出其右 裒然舉首 一代風流 一世龍門 庸中佼佼
尊貴
不虞之譽 不言而信 不惡而嚴 榮華富貴 山中宰相 師道尊嚴
著名
草木知威 馳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風雲人物 功成名遂 功標青史 赫赫有名 舉世聞名 如雷貫耳 聲振寰宇 威望素著
寬容
海闊天空 含垢納污 呼牛呼馬 豁達大度 既往不咎 寬大為懷 寬宏大量 網開一面 網開三面 息事寧人 下不為例 下車泣罪 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 宰相肚裡能撐船 知情達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將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傷 絕甘分少 普度眾生 起死人,肉白骨 輕財好施 設身處地 疏財仗義 為民除害 為民請命 雪中送炭 與人為善 雲行雨施 仗義疏財 助人為樂
榮耀
生榮死哀 死得其所 萬古千秋 萬古流芳 為國捐軀

熱點內容
高校司法類 發布:2025-05-09 10:20:38 瀏覽:704
交通法規知識競賽 發布:2025-05-09 10:20:37 瀏覽:316
國際經濟法上的匯票案例 發布:2025-05-09 10:13:07 瀏覽:919
新婚姻法讓已婚女人很糾結 發布:2025-05-09 10:10:13 瀏覽:106
國際金融法學 發布:2025-05-09 10:03:26 瀏覽:91
勞動合同法解除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09 09:54:34 瀏覽:178
2016厚大鍾秀勇講民法 發布:2025-05-09 09:28:45 瀏覽:347
法治三大刊 發布:2025-05-09 09:23:17 瀏覽:866
原刑事訴訟法九十六 發布:2025-05-09 09:21:55 瀏覽:79
民法典規定約定 發布:2025-05-09 09:13:31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