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是信佛

道德是信佛

發布時間: 2021-12-23 21:32:54

㈠ 我信佛,教人為善!我也知道做人道德良知……

既然你信佛,教人為善,就應該相信這世界善惡終有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就只有改變自己!先從自己做起,做個善良的人,要有良知。自己做好了,問心無愧,對得住天地,對得住人就好了!

㈡ 信佛的意義是什麼

師父跟大家講,我們只有破除這幾個方面的執著,才能進入佛的本意,佛本來的意義,就是讓你得到空性的智慧。學佛人學佛半天就是要學意義啊,如果你學佛半天,沒有學到真正的佛的真諦,你有什麼意義呢?白學了。

要去除自我,去除一切人為的執著。我們要沒有人的執著,不要總是我認為怎麼樣,我肯定是對的,我應該怎麼樣,我過去怎麼樣,沒有啊,你還是原來的你,你是誰啊?不要在外面當老大,在外面就要經常低下頭,越高傲就越會給自己找麻煩。所以,我們對任何人不要執著:我一定要怎麼樣,你一定要怎麼樣。
要除眾生相,就是要去除對世界一切人為的執著,也就是說,所有眾生都是好人,我對所有眾生都沒有意見,我沒有什麼執著,明白嗎?除壽者相,就是破除對時間、對累世、對年齡的執著。人生一世執著什麼啊?就是,我的前世欠他的,我沒有辦法還他。很多女人就是這樣的,婚姻破裂覺得自己欠兒子的,不停地對兒子好,好到後來兒子爬到她頭上了,她還對他好,實際上,她又在造新業,她讓兒子造了業,她兒子下一輩子還得還她啊。所以,不要執著這些東西,不要覺得自己累世欠他的,欠什麼啊?「我該還的也還得差不多了」,實際上你這句話一出來,你也真的還得差不多了,要不然一直會還下去的,一直還下去的話是還不完的,放下吧。放下很簡單,看電視的時候學會放下,看得最精彩的時候,人家跑過來把電視機關掉,你生氣不生氣?不生氣,這個就叫修養,就叫放下。你忍辱,笑呵呵地說:「我本來就想關了,我睡覺去。」放下了,一片漆黑啊。如果你發脾氣,跳起來了,大喊大叫:「你這個人自私啊,為什麼要這樣?」這種人修得好嗎?
師父跟大家講,我們只有破除這幾個方面的執著,才能進入佛的本意,佛本來的意義,就是讓你得到空性的智慧。學佛人學佛半天就是要學意義啊,如果你學佛半天,沒有學到真正的佛的真諦,你有什麼意義呢?白學了。空性是什麼智慧啊?就是隨緣,無所謂了。「哎呀,他把我的錢騙去了,我不能活了」,「哎呀,他是我的兒子啊,我把他養得這么大,他怎麼能對我這樣呢?我不想活了」。什麼樣的困難都是給我們的境界,什麼樣的困難都是樓梯,我必須走上去,跨過它,把它踩在腳底下,人生在世有什麼不能踩過的路啊?
斷煩惱是修,了生死是行。這都是名言啊。斷煩惱就是在修心,你把煩惱斷掉了,你就是在修心,你修心就是要斷煩惱,沒有煩惱了,你就成功了,心就修好了。那麼,了生死是什麼意思呢?我根本不知道人還會活、還會死,因為死了就是活,活了就是死,因為死了還會活,活了還會死,生生死死是沒有窮盡的,因為人本身就是活在循環當中,所以叫輪回。你懂得了生死之道,你就能修心成功,修心成功是你擺脫了煩惱。
對眾生沒有利益,對自己也沒有利益的事情不要去做;對眾生有利益,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去做;對眾生有利益,對自己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去做,這就是指導你們做人的方法。今天你們去罵人了,去跟人家吵架了,對人家有沒有利益?沒有,這種事情不要去做。對自己有利益嗎?氣得半死,也沒有利益,不要去做。增長慈悲的事情要多去做。如果做這件事情是增長你的慈悲心的,你要多去做。今天你們給人家發師父的書,你們是看到這么多人很可憐,連師父這么好的書都不知道,師父教的這么好的白話佛法,這個人怎麼都不知道啊?慈悲吧,你們在發書時的那種慈悲感覺,會讓你們得到很多的功德。對眾生有利益,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要去做,雖然對我自己沒有多大利益,但是只要能夠幫助到別人,我就很開心,我就去做,捨己救人。
要覺知自己在六道已經很久了,怎樣才能解脫。你要經常感覺到自己,我在這個世界上待了很久,我做錯太多事情,我年紀不小了,我談戀愛錯過五次,我的感情受過折磨,我被人家騙過錢財,我跟爸爸媽媽吵過無數次,我的孩子現在被我教育成這樣……太長時間了,我為什麼還不懂啊?我為什麼還不改變自己呢?要快了,要解脫,要知道自己做錯了很多事情,這樣你才能相應他人的心,因為你感覺著急了,你才會跟人家的心碰在一起。用現代話講,很多女孩子年輕的時候嫁給這個老公,一直覺得自己很漂亮,等到五六十歲的時候,等到滿臉都是皺紋的時候,還學著二三十歲時跟著老公的那個樣子,「我要這個、那個」地吵著鬧,人家早就把你給扔下去了。什麼時間說什麼話,對不對啊?什麼情況做什麼事情。
要懂得了解人家的心,才能相應人家的心。你要有愛他人勝過愛自己的心,愛人家要勝過愛自己,這個人才是一個有善心的人。就知道愛自己,從來不知道愛別人的人,這個人怎麼能夠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呢?愛人家要勝過愛自己的人,才叫愛人啊。你們現在個個都自私,只知道愛自己,哪有愛人啊?所以,就是自私之人。
佛經上講,二種庄嚴。庄嚴有兩種:一是智慧,我們過去在學校的時候,為什麼有很多小朋友喜歡你啊,為什麼有很多小朋友跟著你啊,因為你這個人有智慧,碰到什麼事情你都能想出辦法來,所以,小朋友就跟著你。簡單講,就是你這個小孩子有腦子、有智慧,庄嚴是智慧的結晶。第二個庄嚴是福德。因為你有道德,你才會有福,有福的人,一定有道德。
福德和智慧是相輔相成的,有智慧的人,他會有福德;有福德的人,他會有智慧。所以,要有菩薩智慧具足。如果你是菩薩的話,你必須具足如是二庄嚴者。也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是菩薩,第一你必須要有智慧,第二,你必須要有福德。
師父反過來講,我們現在學菩薩,首先我們必須要學智慧,要擁有一點福德。經濟上不好,很多功德就不能做;品德上不好,學佛就學不好,對不對啊?過去,身體殘疾的人是不能夠成為比丘和比丘尼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定的。如果你是一個斷手斷腿的人,你不能成為和尚和尼姑,因為你前世的因,造成你今世的果,因為你前世的惡業,你今生還在「受者是」,這就叫道理。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有道德。
師父跟你們講,要知佛性,就是這個人如果想學佛,你必須形象要庄嚴。這就是師父為什麼叫你們少在人前開玩笑,因為開玩笑的人就是不庄嚴,而庄嚴的人是不輕易開玩笑的,你們去看看那些大領導、大總統,他們是不輕易開玩笑的,一開口就隨便開玩笑的人是不庄嚴的,明白嗎?
這個人如果分別佛土,是有為形相。也就是說,在你的心中,在學佛的這塊佛土上面,如果你產生著分別心,你就是有形相思維,就是有形有相的思維。而說自能成就者,就是說,有些人學佛,而且說我自己能夠成佛、成菩薩,這就叫彼且住著色聲等境。「彼且住著」,也就是說,如果你經常說自己修得很好,說自己怎麼樣能夠成就的人,你這個人就等於停止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實際上就是說,你這個人沒有進步,因為你有感觸,你對色身這個世界還是很看重,不能脫離它,實際上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回。所以,非真庄嚴自知,就是絕對不是真正的庄嚴。如果這個人跟你說:「我修得多好,我已經達到菩薩的境界了,我能夠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就是不庄嚴,自己在吹,人家就看不起你。如果你能自己不著相,修行修到不認為自己修得很好,修行修到沒有看到人間的一切,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沒有讓你感覺感受,那你這個人就達到了庄嚴相,就是菩薩的庄嚴相。
庄嚴要有無所住著的清凈之心。庄嚴是什麼?就是心中沒有雜念的人,人才會庄嚴。舉個簡單例子,你今天預約醫生,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看不起某個醫生,認為這個醫生就只知道賺錢,幾句話就把病人打發走了,這樣的醫生庄嚴嗎?同樣是醫生,過去白求恩大夫庄嚴嗎?他不收錢,那麼遠的路來到中國幫助人,不收錢,庄嚴吧?人家看得起他,對吧?一個醫生不收錢,就只知道幫助人家,這個醫生就是非常庄嚴、偉大和高尚。如果一個醫生為了一點錢給病人看病,他的人格馬上就變得低下。
我們要依真實智慧,就是要依靠自己真實的智慧通達自性之途,就是要用真的智慧來達到自己本性的土壤干凈,唯心顯現。這個時候,因為你的智慧出來了,你的心真的很善良了,那你就能夠顯現出無限的光明和慈悲心。舉個簡單例子,這個人從來沒有壞心眼的,他講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情,他的行為和他的腦子里,一定都是善良的東西。唯心顯現,隨著心不斷地顯現出來是善良的東西,此是正智成就佛土,叫正庄嚴。也就是說,你因為有正確的智慧,你就成為你心中正的佛土,你就是正庄嚴。什麼意思呢?因為假裝正經,就是不正的庄嚴,穿得再像樣,人家說人面獸心,正庄嚴就是心是正的,所以,他的臉相,他做出來的行為才都是正的,這叫正庄嚴。今天師父講得深了一點,但是確實是講慢了點,慢點講可以給你們增加很多思維的空間,希望你們好好學。
恭錄 真實智慧得正庄嚴

㈢ 關於信佛

佛的境界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真空,相反,佛教是植根於現實社會,修佛是讓你看清現實事物的本質真相,隨著你佛學修養的加深,你會因為「不惑」而對身邊的事物更加有感覺。佛教的戒律和正確的倫理道德是契合的,凡是符合正確的倫理道德的行為思想,不僅不會被禁止,還會得到鼓勵的,從金庸的作品來看,他是一位佛學修養很深的學者,他的作品是可以看的,但應當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他所弘揚的、反對的事物的真正內涵,不能因為他對一些反面人物的生動刻畫而加以效仿。另外,佛教要求「上報四重恩」,其中就有「報父母恩」,你修佛後,對爸爸媽媽的感情只會越來越深。
總之,你信佛以後不僅可以有愛好和追求,而且會使你正確選擇愛好和追求。

㈣ 信佛的人偶爾做一些不道德的事,就會受到嚴重的物質懲罰

別說是信佛人,就連一般人做了壞事也要受懲罰

㈤ 信佛好嗎

佛教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佛教會教人: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如何為人處事。

信佛學佛之十大利益好處:

  1. 從前所做種種罪過,輕者立即消滅,重者轉輕;

  2. 常得吉神擁護以後,一切瘟疫、水火、道賊、刀兵、牢獄之
    災,悉皆不受;

  3. 夙世怨對,咸蒙法益,而得解脫,永免尋仇報復之苦。

  4. 夜叉惡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為害;

  5. 心得安慰,日無險事,夜無
    惡夢,顏色光澤,身力充盛,所作吉利;

  6. 所言所行,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多眾傾誠愛戴,恭敬禮拜;

  7. 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不願為婦
    女者,報謝之日,捷轉男身;

  8. 永離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見超越,福祿殊勝;

  9. 至心奉法,雖無希求,自然衣食豐足,福祿棉長

  10. 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所生之處,常得見佛聞法,直至三慧宏開,六通親證,速得成佛!

㈥ 信佛是迷信嗎

也不算是迷信吧,我國保證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心中有信仰是好的,但不能一味地盲目的追求。

㈦ 人心道德墮落,我該怎麼辦沒人救我,我只有靠佛,信佛

南無阿彌陀佛

願你不要嘴巴上信佛,或者自己以為自己信佛。

要真正信佛,,下面把祖師大德對什麼叫真正信佛的講解發給你,祝你早日學佛成就。


=====================================


凈空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

佛法裡面講信解行證,第一個就是要信自,而後再信他。如果不相信自性,那就不叫信佛。信佛哪有那麼簡單?什麼叫信?你把經典上佛所教你的這些教誨,統統都落實,統統都做到,這才叫信佛。你天天念,念了做不到,哪裡叫信佛?

譬如佛給你講孝順父母,你懂得了,在家裡沒有盡到孝道,你信了嗎?沒有信。佛教你奉事師長,你也知道要奉事師長,然而見到老師,根本就不恭敬,這一條你也做不到,你不信佛。所以信佛好難,不容易!

佛教你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你沒有做到,你不信佛;佛教你三皈,三皈是覺正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你沒有做到,你不信佛;五戒一條也沒有做到,你不信佛。

什麼叫信佛?依教奉行的人叫信佛。佛在經論上給你講這些道理,你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你不是信佛;清楚明白了,你沒有做到,你也不信佛。

信是要做到!佛教我們息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做到了沒有?沒做到就不信。天天念經、天天拜佛,一天到晚搞貪嗔痴慢、搞人我是非,照樣不信佛;真正依教奉行的,不念經不拜佛的,真正信佛,要曉得這個道理。會講經、會入定沒有用,你沒做到,不信。信佛要解佛義、要依教奉行,那才叫真信。不能依教奉行,那哪裡叫信佛?你不信佛,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你決定得不到。

信佛的人快樂,信佛的人有佛菩薩加持,樣樣不操心。你如果真正信佛,諸佛護念、護法神擁護;你不信,求佛菩薩保佑你,那是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

㈧ 佛教讓人信佛本是好事,講因果六道輪回,講真善美做人的道德,可是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佛苦口婆心說法49

不分善根 福德 因緣強推讓人信 是好事嗎

佛法是內學 如果佛用相度人不是著相了 (向外求法)

況且相有真假 不是常人可辨

㈨ 佛教的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信佛,卻很自私

滿嘴仁義道德,我還以為下一句是滿肚子男盜女娼呢。原來你對自私的定義,確實與眾不同。只要帶目的的行為,都叫自私???
可能你對為什麼要成佛不了解,只是覺得成佛就好象當了大官,很享受。其實不然,成佛的唯一目的: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讓眾生達到同樣的境界。因是對眾生好,果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眾生,我還真看不出來那一點是自私的。
看你的補充,也許你會說,得了吧,我才不願成佛,我愛苦,所以才能更懂得珍惜快樂。我只能說你目前可能在福窩里享受,沒有體會到世上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有生不如死的痛苦,與親人生離死別的痛苦,得不到自己目標慾望的痛苦,不說了,沒有一個人是一帆風順的,沒吃過豬肉,也看見過豬跑,就算你一輩子沒有痛苦,你也會看到別人的。你沒有感受到很大的痛苦,正好按你的意思,你也沒有得到極大的快樂吧。和世間所有因為成功的事業而得到強烈的喜悅一樣,佛教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受,最初的階段是極樂地,此時的體驗勝過世間一切樂,然後是妙樂地,這種快樂已經是無法形容。。後面就不說了。快樂不一定要痛苦去對比的,世間法和佛法是有區別的,世間法需要對比,佛法是不二法,沒有對比(解釋你也不會懂)。
佛法無欲無求,無苦無樂?學佛的過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成佛甘願發下無量歲月努力修行的大志,至於無苦無樂,只是對佛教理論的理解深淺,我所知道的,佛的境界叫「常、樂、我、凈」,看字面的意思就應該明白。但是我的理解也未必正確,我怕誤人子弟。
學佛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真學佛更難了,他們的生活是無法了解的聖境,你覺得他們似乎沒有「人生意義」,他們還真的不追求你所體會的人生意義。
佛法沒有說「一切虛幻」,而是講「一切相皆是虛幻」,你應該能體會到其中差別
至於真理,是分時間、領域的,如果不分,世間就沒有真理,因為目前認知世界是極小的一部分,未來總會超過現在,現在的真理(注意是現在的,時間性)在未來難免被推翻,未來還有未來。佛說的每一句話,在他說這句話的時候都是真理

㈩ 信佛的人是怎樣的。為什麼會信佛呢

凈空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

佛法裡面講信解行證,第一個就是要信自,而後再信他。如果不相信自性,那就不叫信佛。信佛哪有那麼簡單?什麼叫信?你把經典上佛所教你的這些教誨,統統都落實,統統都做到,這才叫信佛。你天天念,念了做不到,哪裡叫信佛?

譬如佛給你講孝順父母,你懂得了,在家裡沒有盡到孝道,你信了嗎?沒有信。佛教你奉事師長,你也知道要奉事師長,然而見到老師,根本就不恭敬,這一條你也做不到,你不信佛。所以信佛好難,不容易!

佛教你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你沒有做到,你不信佛;佛教你三皈,三皈是覺正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你沒有做到,你不信佛;五戒一條也沒有做到,你不信佛。

什麼叫信佛?依教奉行的人叫信佛。佛在經論上給你講這些道理,你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你不是信佛;清楚明白了,你沒有做到,你也不信佛。

信是要做到!佛教我們息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做到了沒有?沒做到就不信。天天念經、天天拜佛,一天到晚搞貪嗔痴慢、搞人我是非,照樣不信佛;真正依教奉行的,不念經不拜佛的,真正信佛,要曉得這個道理。會講經、會入定沒有用,你沒做到,不信。信佛要解佛義、要依教奉行,那才叫真信。不能依教奉行,那哪裡叫信佛?你不信佛,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你決定得不到。

信佛的人快樂,信佛的人有佛菩薩加持,樣樣不操心。你如果真正信佛,諸佛護念、護法神擁護;你不信,求佛菩薩保佑你,那是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

熱點內容
法院案件裁決 發布:2025-05-09 05:21:00 瀏覽:150
律師的編制 發布:2025-05-09 05:10:37 瀏覽:444
2016李建偉民法音頻 發布:2025-05-09 04:49:12 瀏覽:428
日本商業道德 發布:2025-05-09 04:49:06 瀏覽:735
刑法犯罪案例 發布:2025-05-09 04:48:26 瀏覽:522
條例和准則最嚴執紀 發布:2025-05-09 04:43:50 瀏覽:663
郯城法院法官名單 發布:2025-05-09 04:28:27 瀏覽:740
濟寧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09 04:25:51 瀏覽:292
天津免費法律咨詢熱線 發布:2025-05-09 04:24:32 瀏覽:984
民法典感想 發布:2025-05-09 04:05:07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