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吏
❶ 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什麼
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的含義作了科學界定:「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二.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是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需要法律調整的領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資依據和遵循。有法可依已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從內容上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條件:(1)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達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要做到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反映社會生活與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3)要做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各項人格尊嚴、人生自由、民主權利、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總之,社會主義法在實質上應當實現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規律性幾個方面的深刻統一,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法的生命力與優越性之所在。從形式方面說,社會主義法至少要滿足下列幾個要求:(1)要具有穩定性與連續性,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社會秩序和社會關系的相對穩定,法律不能朝令夕改,頻繁變動,反復無常,而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連續性。(2)要具有內在的統一性與協調性,也就是說,整個法律體系應當是一個以憲法為總綱的、根本精神一致的、各級各類法律法規內在和諧的體系,這樣有助於促進統一的、穩定的法律秩序的形成。(3)要經由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制定,這是保障法律科學性、民主性的程序基礎。民主的、科學的立法程序有助於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立法,廣泛集中民意民智,避免立法工作單純受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的驅使,或者完全依領導人個人的意志而立法。(4)要講究立法技術,注意借鑒歷史上的和國外的立法經驗,更要注意總結自己的立法經驗,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的具體要求包括:(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群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國家機關,特別是行政、司法機關,能否依法辦事直接決定法律能否正確、有效實現,直接影響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另一方面,國家機關嚴格依法辦事對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有著重要的示範、導向和教化作用,有助於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帶動全社會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風氣。因此,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群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這又可具體化為五項基本要求,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所謂正確,首先是指查清事實真象,事實認定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其次是指正確理解法律,准確適用法律。這是執法的中心內容。再次是指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所謂合法,是指執法機關要依照法律規則、原則從事執法活動,不得以言代法、以權代法,更不得貪贓枉法;執法過程要符合程序法的規定和要求;執法結果要符合實體法的規則和精神。所謂合理,是指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執法要符合公共道德和社會公益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願望和實際的需要。所謂公正,是指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各方當事人一視同仁,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同樣的案件同樣處理。所謂及時,是指在保證執法正確、合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加快執法工作速度,提高執法工作效率,從而早日解決社會糾紛,保證社會關系健康、穩定地發展。
(四)違法必究
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信於民。在追究法律責任時,專門的國家機關應堅持下列基本原則:(1)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保證責任的認定客觀、正確、合法。(2)堅持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一切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得放縱任何人的違法行為,不得畸輕畸重。(3)堅持責任與違法行為相稱原則。法律責任的種類、輕重應與違法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相適應,既不能輕犯重罰,也不能重犯輕罰。(4)堅持專門機關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保證辦案工作正確、高效、合法進行。(5)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的原則。對於因各種主客觀因素所造成的冤假錯案,要依法予以糾正,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當前,在違法必究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堅決反對幹部搞特權、有責不究、重犯輕罰。
❷ 依法治國與以法治國的區別與聯系
「以法治國」與「依法治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內涵卻有著本質的區別。「以法治國」是說用法律去治國,法律是一種用來治國的工具。這是傳統的管理主義的法律觀念。這種「法治」,主體是國家機關,是手中掌握權力的人,治理的對象是人民群眾。而且「以法治國」有法律工具主義的嫌疑。國家的管理者如果把法律當作手中的工具,則有可能任意改變這一工具,或者濫用這一工具。因此,這種觀念的實質是法制而不是真正的法治,甚至是人治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依法治國」是說治國必須依法,即治理國家的方式方法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這是現代的控權主義的法律觀念。在依法治國的觀念下,國家的管理者必須依照人民按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制定出來的法律來行事,並且不得違反這樣的法律。這種「法治」,主體是人民,治理的對象是有可能濫用國家權力的當權者。可見,「以法治國」的實質是「以法治民」,而「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依法治吏」。
❸ 依法治吏是什麼意思
「奉法者強,則國強」。從這個意義上說,實現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必須實現依法治官、依法治權,即依法制約行政權力,使行政權力的行使在法律規定內進行。近年來,由於某些擁有權力者置國家法律於不顧,違規批地、違法佔地、非法建設,以各種手段侵吞國家和集體資產等等,都顯示出依法治權、依法治官的迫切性。
要做到依法治權、依法治官,首先要改變「言大於法」的現象,改變政府官員一言立法、一言廢法的行為。在我們身邊,官員「言出法隨」的現象並不是不存在。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這種做法與依法治國的理念嚴重沖突,不利於維護法律的穩定性、連續性和權威性。
依法治國:是建設法治國家必然要求,是社會文明和民主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更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黨要實現對國家和社會的有效領導和治理,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治國方略上,必須選擇和運用法治的手段.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首要對象和客體是依法治權、治官、治吏.法治國家應當有完善的法律監督機制和配套的、操作性強的具體監督方式。
❹ 如何正確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從嚴治黨的關系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的建設問題在整個國家治理當中有重要地位,如果執政黨的建設搞不好,整個國家也沒有辦法進行治理.」依法治國從根本上講是對執政黨自身提出的要求,而從嚴治黨很重要的是怎麼規范執政黨的權力,兩者的目標相吻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然要求我們黨依法執政、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
❺ 政府部門為什麼要從嚴治吏
好乾部的成長,不僅需要幹部自身努力,加強黨性修養,不斷提升各方面素質與能力,也需要黨組織的培養,接受黨組織的管理與監督...
好乾部的成長,必須有良好的環境氛圍,缺乏管理與監督,好乾部也可能蛻化變質。要把「認真」作為管理幹部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強化幹部講規矩意識,遵守黨章,依法依規辦事;要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重在管早、管小、管平時,把嚴肅的黨紀黨規貫徹到日常管理、事前管理、過程管理之中,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制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綜合分析研判制度,准確掌握幹部德才表現,進一步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報告、誡勉談話、述職述廉、參加民主生活會等制度...
❻ 依法從嚴治黨的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14年10月20日至日在北京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必
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
度體系,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促進黨員、幹部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10月23日 新華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作為主要議程,並將「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納入法治建設的「五大體系」之列,將
「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六大任務」之一,深刻詮釋了黨的建設與法治建設相輔相成、共生共存的密切關系,凸顯了
從嚴治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進一步昭示了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極端重要性。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前途和民
族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國《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黨也在自己《章程》總綱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其相關章節更是明確規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
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要求黨員「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這無疑是從制度的層面規定和保
障了從嚴治黨與依法治國的並行不悖。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黨領導人民制定法律,表明黨是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體現的是執政黨履行使命的自律與
擔當;但法律從來都不是只管老百姓的,彰顯法律的尊嚴與效力,執政黨帶頭踐行法治的率先垂範至關重要。如果說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
法」。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把「黨紀國法」相提並論,緣於兩者的主旨同歸,立意同向。鑒於黨的許多幹部肩負引領社會、管理一方的重要職責,從嚴治黨更有依法
治權、依法治官的深層含義。從嚴治黨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只有以健全黨規、鐵腕反腐的吏治成效,破除「以言代法」、「權大於法」的慣性思維,才能為全民
守法、踐行法治營造良好環境,才能有效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進程。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更是對依法治國的有益探索。期待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能夠成為深化從嚴治黨成果、開啟依法治國新局的新圭臬。
❼ 依法治國與以法治國的區別
個人認為:
1.依法治國,所謂依法,就是說,法律已經有了,依照法律專,依靠法律來治理屬國家。
2.以法治國,所謂以法,就是說,使用法律,來治理國家。
總結:依法治國,是先有法律;以法治國,未強調是先有法律,還是出事後制定法律。
❽ 談談依法治國,依法治權,依法治史的看法
依法治國,依法治權,我沒感受到,我前妻生了王法官家的孩子做了司法鑒定,天津第二中級法院王法官讓我給撫養費21.6萬元和樓房300平米,法官家的孩子為什麼讓我養啊?
❾ 在當前從嚴治黨,從嚴治吏,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如何履職盡則
依法度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