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生物立法

中國生物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1-01 22:39:28

A. 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生活中常用的法規有以下7條:

1、《婚姻法》: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用。

2、《繼承法》:用於老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

3、《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

4、《合同法》: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

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

6、《刑法》: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

7、《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

普法、懂法的好處:

落實好普法責任制,讓普法和立法、執法和司法的具體實踐攜手共進,不僅能把普法教育貫穿於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還有助於形成司法過程與社會的有機互動。

事實上,執法者同時是普法者,對於執法行為本身也是有好處的。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都在推進判決書、裁定書、抗訴書、決定書等法律文書上網,不僅滿足了公眾知情權,也促使各級法院提升辦案水平。

同樣的,當每一個國家機關都需要向公眾普法,就會再一次審視自身行為的合理性,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各個部門理順了責任分工,一些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如未成年人保護等,才有望真正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合力。

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建設好法治中國,就必須讓法律的發展根植於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一起成長,與時代共同進步。當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照進現實,成為最好的普法教材,法律的力量就會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跟隨著每一個公民。

B. 中國有多少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法律目錄(275件)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閉幕 按法律部門分類)
來源: 中國人大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年)

憲法相關法(46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授予軍隊離休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的規定》的決定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5.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
20.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
29.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3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35.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36.反分裂國家法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4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44.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
4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46.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民法商法(23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行政法(93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17.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
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
36.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37.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38.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4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41.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4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44.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45.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4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47.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4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49.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5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5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5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5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5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5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58.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60.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6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6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64.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6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6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67.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6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6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70.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7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7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
73.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7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75.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76.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7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7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7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
8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8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
8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8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84.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
8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8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8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
88.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
89.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90.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91.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92.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9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

經濟法(75件)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3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41.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4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4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4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46.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47.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4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4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50.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5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5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5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55.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5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57.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58.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59.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60.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
61.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
62.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
63.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6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6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6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6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68.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法
69.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
7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
71.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7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73.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74.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製法
75.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社會法(25件)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3.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1.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

刑法(1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11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

編 輯: 李倩文

C. 今年新冠疫情,請提出你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立法有何建議

朋友,來這個問題真的很不好說,或者說自法律法規來確定,當然針對一二級保護動物沒有什麼可說的,還有瀕危物種的保護,其次就是沒有列入保護目錄的動物,我國人口廣大,習慣也不想同,所以要一刀切還是不好來,最好還是由個個省份自己來確定最好!!!

D. 我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版)取得的立法成就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及未來修法建議!求解!

E. 中國是那一年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下稱「公約」)於1993年1月13日開放供簽署,1997年4月29日生效,目前有183個締約國。《公約》是第一個全面禁止、徹底銷毀一整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具有嚴格核查機制的國際軍控條約,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包括化學武器在內的一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支持《公約》的宗旨與目標。中國積極參加了《公約》的談判,並於1997年4月25日加入《公約》,是《公約》原始締約國。中國積極支持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工作,認真履行《公約》義務。1、履約機構中國政府於1997年3月成立了「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並設立了「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即國家履約機構),負責全國的日常履約事務,還建立了省市級履約機構,形成覆蓋全國、管理有效的履約體系。2、履約立法中國政府先後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制化學品管理條例》(1995年)、《各類監控化學品名錄》(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實施細則》(1997年)及《列入第三類監控化學品的新增品種清單》(1998年),確立了中國履行《公約》的法律保障體系,並形成了一整套對附表化學品的生產、經營、使用、儲存及進出口等的有效管理體系。中國政府還頒布實施了《有關化學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辦法》(含出口管制清單,2002年),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對有關化學品及雙用途化學設備和技術的出口管制。3、宣布、視察及與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合作中國根據《公約》規定,按時提交各類宣布,順利接待了禁化武組織150餘次視察(截至2008年2月)。中國還積極參加禁化武組織的各項活動,與技秘處聯合在華舉辦過兩次視察員培訓班、兩次地區履約研討會以及第二屆亞洲地區國家履約機構會議。4、《公約》在港澳台地區的適用2004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為適用《公約》制定的立法生效,並通過中央政府向禁化武組織提交了宣布,香港特區履行《公約》工作全面展開。《公約》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適用籌備工作正有序進行。中國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積極尋求解決《公約》在台灣地區的適用問題。

F. 求~關於我國生物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資料~

防治外來入侵生物是保護我國生物多樣性的關鍵
近年來,外來入侵生物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中國農業部2004年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已達400多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中國已發現50餘種,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05年9月,由農業部和美國國務院聯合舉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外來入侵生物防治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與會的各國代表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們重點探討了針對外來入侵生物的防治措施。農業部總經濟師朱秀岩在會上表示,近10年來,新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至少有20餘種,平均每年新增約2種,目前外來入侵生物中11個主要物種每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70億元。

他說,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擴大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外來生物入侵日益加劇,造成中國許多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生物多樣性被破壞,農、林、牧、漁業遭受到很大的損失,直接威脅到生態安全、經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外來入侵生物指某些通過人為有意或者無意地從其它生態系統中引入到當地生態系統中,並且在當地形成自己繁殖,對當地生態或者經濟造成破壞的物種。

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李文華院士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為外來物種造成的總體損失達到1198億元,已經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36%。

外來物種悄然走近

「外來物種實際上已經來到我們生活之中,只是我們還不知道罷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吳岷博士說。

在中國南方,許多省份的花店中都有一種名為「幸福草」的觀賞性植物出售。然而,出售和購買它的大多數市民卻不知道,這種看似美麗的生物竟是植物殺手。

這種開著黃色小花、色澤亮麗的植物,原名「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北美東北部。「一枝黃花」最早於1935年在上海、南京兩地作為庭院花卉引進中國。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開始在中國蔓延,但當時未引起重視。2004年秋天,「一枝黃花」在華東多個地區瘋長,部分地區農田、機場跑道被大面積侵佔。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高級工程師陳炳輝說,「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生命力很強,一株花可形成20000多粒極小的種子,它們甚至可以像蒲公英種子一樣隨風傳播。

陳炳輝說,由於「一枝黃花」是外來物種,缺少天敵,所以繁殖非常迅速。它會占據其生長區里的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使之一律消亡。一旦蔓延,植被造成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和物種安全將構成嚴重威脅。目前,上海地區30多種土著植物物種已因此消亡,上萬畝土地受破壞。

吳岷博士在談到外來生物入侵時說,北京人非常愛吃的小龍蝦,屬於外來生物。它原產於墨西哥,後向北美擴散,給美國五大湖泊的漁業生產和堤壩造成了極大威脅。上世紀20至30年代經日本進入中國南京地區,隨後在江浙一帶迅速繁衍,不但影響到當地魚蝦類生物的生存,還在稻田堤壩上打洞築穴,威脅到堤壩設施的安全。

此外,外形可愛、被當作寵物的巴西龜、沿著三峽向下游擴散的紫荊澤蘭、瘋長的水葫蘆、引起「枯草熱」疾病的豚草、深圳的實蠅,都被認定為入侵物種。

立法缺位

在中國,許多外來生物已經落戶十幾甚至數十年了。由於以前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和保護措施,導致防治不力,外來生物的入侵發展趨勢也越來越嚴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生物入侵方面的專家解焱說,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引進外來物種的一些部門,他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生物入侵所帶來的嚴重後果,甚至不願去承認這個事實,在引進物種時,可能更多地考慮經濟利益等因素。

解焱強調說,對管理人員以及商人、農民和其他從事養殖業的商業戶,都應當進行有關外來物種入侵這方面的培訓和教育。同時,應讓公眾知道,在旅遊、郵寄等過程中,要留心從國外帶來的花卉、水果、種子等是否會造成入侵。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民商經濟法學教授王燦發則指出了防治生物入侵在立法方面的缺位。他說,由於過去法律對物種入侵沒有明確規定法律責任,特別是刑事責任,就使得許多單位和個人根本不理會有關入境動植物如實申報的規定。現在法律條款只是規定了所引進的生物是否帶有病菌,沒有病菌即可引進;現行的動植物衛生檢疫法規,基本上被限定在與病蟲害或雜草檢疫有關的狹窄范圍內。對於對新出現的外來入侵物種基本上只採取了一些臨時性的措施,完全不足以應對目前生物入侵所帶來的損害。

圍剿外來入侵生物在行動

2004年11月4日,由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主辦,在北京召開的「外來入侵生物預防與控制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上,經過包括中國、英國、美國等6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以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管理專家的探討,形成了《中國外來生物入侵預防與管理的國家發展策略行動框架報告》。

該報告確立了未來10年的總體目標:建立和完善國家外來入侵物種的資料庫信息共享技術平台,構建主要外來入侵物種的預防預警技術與快速反應體系,構建定量風險評估的技術與方法,建立野外監測技術方法與系統,發展持續治理的技術與方法,使主要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與蔓延得到有效遏制。

在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情況比較嚴重的省市,政府有關部門也開始採取行動,剿滅外來生物,保護當地生物的多樣性。2005年10月30日,安徽省防控外來有害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現場會在淮南召開。會後,參加會議人員與淮南市300多名青年志願者來到淮南洛河發電廠,開始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的行動。幾乎與此同時,南方的江浙贛粵等省紛紛出台相關政策,限制此類生物的引進和銷售。

目前,有關專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本土物種對抗外來生物入侵。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高賢明博士介紹說,以前在對外來生物入侵的治理中,為追求「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許多地方未經過任何科學的論證和必要的試驗,就普遍採取從國外引進天敵和替代物種的方式,但這樣的做法導致新的生物入侵危險性極高。

他說,近來科學家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已發現眾多能排擠、抵禦外來生物入侵的本土物種,這使中國的生物入侵治理有了新的「轉機」。

「這些本土物種不僅在土地覆蓋、與外來種競爭、天敵資源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而且更為安全可靠。」 高賢明說。

G. 我想知道中國的法律規定了那些生命權

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維持和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我國《民法通則》第89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這里的生命健康權,實際上是生命權、健康權與身體權的總稱,可見我國的立法是將生命權規定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而加以保護的,這也是世界上多數國家的立法體例。
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而法律意義上的生命僅指自然人的生命,是人體維持生存的基本的物質活動能力。生命是不可以替代和不可逆轉的,是人得以存在的體現,是公民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前提和基礎,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
生命對於人的根本利益,使得維護人之生命安全成為法律的根本任務之一,反映到民法上,便是確認和維護自然人的生命權,保障生命不受非法剝奪,保障生命在受到各種威脅時能得到積極之維護,從而維護人的生命活動的延續,保障公民最高人格利益。
生命權是自然人的一項根本的人格權,它在維護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的同時,也成為自然人享有有其它人格權的前提和基礎。公民的各項人格權均以公民的生存為前提,一旦公民的生命權遭到侵害而喪失生命,則其他人格權也不復存在。

H. 我國為什麼要立法禁 止 虐 待 動物

禁止虐待動物是人觀念的轉變。是人類不再把自己視為神的子嗣的一個標志。也就是說,人不在是世界的主宰。
如果我們國家不設立這個法律,外國人會覺的我們中國人妄尊自大(確實有很多人這個樣子),因為我們中國人覺得自己是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的。
現代科學證明至少在生物學上,我們只是食物鏈的一個,是地球生態環境的一分子。
設立這個法律,從某種意義上講標志中國的科學和文明進步。比什麼毒品,妓女啥的合法化,都要進步很多。這個道理不言而名。

I. 說一說2021年還有哪些事情能讓你體會到作為中國公民的自豪如科技體育經濟等領

所以說2021年有哪些事情能讓你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公民,自豪如科技體育經濟等領域告訴你,我們國家的疫情是世界控制最好的。

熱點內容
新編經濟法第四版法務研議 發布:2025-05-05 05:17:27 瀏覽:814
公司發起人法律 發布:2025-05-05 05:16:57 瀏覽:204
民法典對建築公司的影響 發布:2025-05-05 05:16:03 瀏覽:253
神木法院直播 發布:2025-05-05 05:10:23 瀏覽:59
拍賣法院違約 發布:2025-05-05 05:09:44 瀏覽:557
法治教育第一課 發布:2025-05-05 05:04:22 瀏覽:214
立法三聖 發布:2025-05-05 05:03:04 瀏覽:766
後勤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5 04:54:00 瀏覽:974
商會商務運作條例 發布:2025-05-05 04:44:47 瀏覽:726
幫老闆代簽購銷合同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5 04:43:23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