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利益的名人素材

道德與利益的名人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1-02 18:42:04

道德與利益的名人事例

1、《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

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2、《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

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1)道德與利益的名人素材擴展閱讀:

道德與利益的名人事例還有以下: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

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㈡ 歷史上為了利益背棄道義的事例

歷史上為了利益背棄道義的事例:
1、秦檜主張議和,十二金牌召岳飛。
秦檜, 秦檜(1090年~1155年),字會之,江寧人(今江蘇南京),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秦檜是南北宋期間的一個傳奇人物,長期以來也一直被視為漢奸或賣國賊。他本來是一位知名的抗金義士,後來隨同徽、欽二宗被擄到金國,與金廷議和。建炎四年(1130年)陪同高宗逃返南宋。此後,努力扶佐宋高宗,官至宰相。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反對國內主戰派的勢力。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十二金牌召岳飛」的故事。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在秦檜的幫助下解除了岳飛和韓世忠等人的軍權。並且由於岳飛屢勸沒有子嗣的宋高宗立嗣,加上其他原因,宋高宗以「莫須有」的謀反罪狀殺害岳飛父子。之後南宋與金廷再次簽訂和約。
後來南宋為了鼓勵抗金鬥志,為岳飛平反,並把秦檜列為致使岳飛之死的罪魁禍首。相傳平民為解秦檜之恨,用面團做成他的形像丟入油鍋里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並演變成今時今日的「油條」。位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廟,有與岳飛被殺有關的秦檜、王氏、萬俟卨、張俊等四人跪像,鑄造於明代,經常受到侮辱性破壞。
2、吳三桂作為漢人,一直與滿清勾結
吳三桂(1612年~1678年)。明遼東人,祖籍高郵,字長白,錦州總兵吳襄子。崇禎時為總兵,鎮守山海關。 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崇禎自殺,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戰役中擊潰李自成(傳說因愛人陳圓圓被李自成擄劫)。及後因鎮壓農民起義和執殺南明桂王有功,被清朝封為平西王,管理雲南貴州地區。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議撤藩,於是吳三桂聯合尚之信、耿精忠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史稱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為周。同年在長沙病逝。

3、汪精衛賣國求榮甘當漢奸。
中日戰爭期間,由於汪精衛公開投奔日本,接受日本扶植成立「汪精衛政權」的事實,被大多數抱著抗戰決心的中國同胞視為漢奸的典型。汪精衛及其南京國民政府對日本在華的侵略活動起了積極的配合作用。在軍事上,大量策反了國軍,尤其是游擊部隊和雜牌軍,組織「偽軍」,多次進行清鄉,汪精衛自兼清鄉委員會主任,打擊其統治區的地下抗日武裝,使得日軍可以抽身進行其他戰役。在經濟上,南京國民政府協助日軍對淪陷區的搜刮。譬如在1943年1月在上海強迫實施儲藏物資的全面登記,並對棉紗棉布進行強制性收買,以供日軍之需。在思想教育上,汪精衛在學校推廣與日媾和的理念,美化日本侵略,發動「新國民運動」,從思想上削弱民眾的反日情緒。另外,汪精衛承認滿洲國、德王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等日本人的傀儡政府,被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出賣中國的領土的不可饒恕的嚴重罪行。

㈢ 「利益與道德共存」的素材有哪些

1、孟子所說:「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也」,那是指當二者一定發生沖突的時回候,但是答孟子並沒有說「二者總是沖突,捨生取義者也」。

2、《論語·泰伯篇》:「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3、《燈小平文選》: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提高,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㈣ 利益與道德共存的素材

1、孟子所說:「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也」,那是指當二者一定發生沖突的時候專,但是孟子屬並沒有說「二者總是沖突,捨生取義者也」。

2、《論語·泰伯篇》:「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3、《燈小平文選》: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提高,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㈤ 有關道德與利益的素材

公益廣告,是不錯的素材

㈥ "道德與利益"同行的作文素材

老子在《道德經復》中說:"禍莫大制於不知足。"講的是知足常樂的道理。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知足常樂,可以說為每個人所熟知,但在現實中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許多人不可謂不聰明,但卻由於不知足,貪心過重,為外物所役使,終日奔波於名利場中,每日抑鬱沉悶,不知人生之樂。

㈦ 關於道德的名人事例

魯迅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深為災難深重的祖國命運擔憂。二十一歲的魯迅東渡日本,尋求救國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東京弘文書院補習日語。此間他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思想十分活躍,並積極參加反清活動,和當時以反清為目的、在東京組成的革命團體"光復會"的一些成員發生聯系。1904年9月,魯迅按照其通過醫學救國的理想,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他學習極為刻苦認真,深受他的老師藤野先生的贊許。但是,魯迅沒有想到,他學習成績優異,竟會引起一些日本學生的嫉妒。在這些日本學生眼裡,中國留學生是"低能兒",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的。他們甚至認為,魯迅所以每回考試都是好成績,是因為老師把考題透露給了他。他們看不起中國留學生,這使魯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1905年學校里發生的另一件事,給魯迅的刺激更大:一次上細菌課後放映紀錄片,內容是宣傳日本軍國主義所謂戰績的。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一個中國人被日本侵略者槍殺,而周圍觀看叫好的竟是一群中國人。當時,看這部影片舶只有魯迅一個是中國人。看完影片之後,大家拍手歡呼。這影片、這掌聲都深深地刺痛了魯迅,他在數月內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為此曾一個人走進深山裡放聲悲歌。他翻來覆去的苦苦思索:為什麼有人對自己的同胞被殺害而無動於衷?他終於認識到:"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由此,他毅然棄醫從文(盡管他在醫學上的學業已有成就),走上了用筆喚起中國人覺醒的道路。

㈧ 有道德的名人事例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
前些天我回乘公交車答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後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 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夥子道謝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裡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㈨ 利益與道德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的事例

金錢的追求與道德不可以並行,這種說法無法苟同。
金錢的追求或者說賺錢,是沒有階級性的,正常不能說它不合道德。賺錢,不單是資本家地主想賺錢,工人農民等等,幾乎所有的人都想賺錢,都有金錢的追求。有些偉大的理論家硬把金錢的追求說成只是資本家地主的天性,是有階級性的、不合道德的,因為存在剝削;這種說法存在不合情理的地方。試想,吃飯拉屎放屁,不單資本家地主必須,偉大的理論家們他們自己同樣必須,跟階級性或者道德沒絲毫關系。理論家們有時亂扣帽子並不奇怪。
資本家地主剝削賺錢,有悖於道德,應予批判;但不能因此忽視、否定金錢的追求。金錢的追求與道德並行,社會才能健康發展。大家都賺錢大家都顧及道德才對吧。

熱點內容
豐鎮市法院法官名字 發布:2025-09-17 20:50:04 瀏覽:2
爐石傳說貧民法 發布:2025-09-17 20:45:39 瀏覽:292
民法典法律意識 發布:2025-09-17 20:40:28 瀏覽:798
濟南沈濤律師 發布:2025-09-17 20:37:55 瀏覽:493
合同法無效合同真題 發布:2025-09-17 20:27:11 瀏覽:456
條例口號 發布:2025-09-17 20:22:52 瀏覽:285
勞動法中關於罰款 發布:2025-09-17 20:14:04 瀏覽:308
法官二次元 發布:2025-09-17 20:13:09 瀏覽:989
男一司法破肚 發布:2025-09-17 20:10:37 瀏覽:180
失德之害領導幹部從政道德警示錄 發布:2025-09-17 20:03:03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