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Ⅰ 為什麼說法律是最低水平的道德要求
通俗地復講,道德要求自製律,一般情況下,違反道德只會被追究道德上的責任,但不一定會觸犯法律責任;但如果當你違反道德直至觸犯法律規定的強制禁止性規定的時候,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因此說,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Ⅱ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規定道德的底線這句話是是否正確
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因為法律就是約束人們行為的戒尺一樣,所以會改變人們的觀念。
Ⅲ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這句話出自哪本書
這句話主要闡述了法律與道德關系的一種模式,即耶律內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說,該學說認為,法律與道德在某些方面重合,法律與一個社會低層次的道德——該社會中最起碼的道德——基本同一,法是實現這種道德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強制性手段和衡量質疑道德要求的具體標准。
應該出自耶林的《法律的目的》一書。
Ⅳ 怎麼理解「道德最高法律法律是最低道德」
這句話的意思是:法律協調社會的底線,要求人的行為的最低標准,道德是較高標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Ⅳ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對嗎,怎麼理解
是啊,法律已經是最低的底線了。 法律很無情,是硬性的東西,只管人的行為和回結果,不管人們答的思想。 但人是有感情的啊,懂得判斷是非,分辨善惡,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真到了觸犯法律的那份上,通常就說「這人沒得救了」,動之以理曉之以情都沒用的話,也就是人性對他來說沒用了,那就用法律來制裁吧,所以說「法律的武器」啊,人情冷暖肯定是先於武器的嘛。
Ⅵ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怎樣分析
概念有些模糊,這句話應該理解為法律的制定是最低的道德標准。所以法律才被我們接受。
Ⅶ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規定了道德底線 對嗎
法律和道德是兩個概念,
道德只受良心的遣責。
Ⅷ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這句話對嗎
法律與道德調整的范圍雖然不同但有交叉。法律最初是與道德相互結合,界限不清的,有了國家後,一部分道德便上升為法律。但是,法律並非完全是道德,法律制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統治,還有很多非道德的因素也會成為法律。法律並沒將所有道德都上升為法律,但是將必須要調整的也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上升為了法律。
實際上道德和法律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兩個系統,其功能類似,但一個剛性,一個彈性,一個強制,一個非強制。二者絕大多數時候是統一的,但某些時候也是有沖突的,法律比較簡單,就是條文,是死的,犯了罪該如何就該如何,但是道德要求則不然,道德范疇很廣,更多的包含了傳統文化和道義的內涵。
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是不完全對的。法律和道德有共性,但不可混為一談,簡單的說其背景是不一樣,也就是執行力的保證上是不一樣的,這也就導致了法律的執行和道德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某些時候這句話是對的,某些時候就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