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和2016年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
『壹』 司考和法考有什麼區別
法考vs司考卷式結構
司考:題量更多
原「司考」,客觀題三卷共300個選擇題;主觀題一卷共7道題(1個簡答題+6個案例分析題)。
法考:題量更少
現「法考」,客觀題兩卷共200個選擇題;主觀題一卷共5道題(1個論述題+3個必做案例分析題+1個選做案例分析題)。改革後,分為兩卷考察,體現了法考的階梯性。第一階梯的客觀題難度較小,只需要選對即對,側重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而第二階梯的主觀題難度較大,側重考察法律知識的深度,需要進行論述說理,遠遠大於原司考主觀題的難度。
法考vs司考考試風格
司考:側重基礎
原「司考」考試在於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和基礎,客觀題與主觀題考察區分度不大,基本上兩者之間可以直接轉化;其中40%的題目是直接可以根據記憶內容(法條或講義)得出正確答案的;還有50%的題目是需要分析題目或選項表達的意思,對接知識點、甚至組合科目不同章節知識點才能得出正確答案的;再剩餘的10%是爭議問題或偏題或難題等很難得到分數的題目。
法考:客觀題,側重廣度;主觀題,側重運用。
現「法考」在於考察法律知識的深度和運用,客觀題和主觀題考察區分度較大。客觀題重點考察法律知識的廣度。原來很少涉及的小法或不考的小法在現在的法考客觀題中會涉及,部分考題在題干或選項中涉及垮科目的綜合考察,如民法民訴結合,民法商法結合等。改革後的主觀題是側重考察法律知識的運用。雖考題量減少了,但考察科目並沒有改變,這就意味著將存在數個科目在同一個題目進行組合命題考察的模式。比如,18年及19年真題中均出現了民法、商法與民訴法結合考察的大綜合案例題目。這就不僅要求考生知道知識點是什麼,還要求考生在具體的案例情形中能夠分析出每一句話暗示什麼,強調什麼。
法考vs司考出題人變化
司考:命題組出題
原「司考」的出題形式是,提前確定各個科目的命題組成員(個位數組成),然後由命題組在幾個月內對當年的真題進行命題。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研究命題組出題人的研究重點和觀點趨勢,猜測今年考試的重點和爭議問題的觀點;因此最有可能壓中原題。
法考:題庫出題
現「法考」的出題形式是,從各大高校收集題目,然後組成題庫,考試題目抽取題庫的題目組成試卷。什麼意思?就是考試中心的人員會按照今年的情況先討論羅列出一張【考點清單】,然後要求大家根據清單上所列的考點去題庫中檢索具體的題目,組成試卷。因此,反向可以得出我們的備考重點就是各科目最重要的考點+各科目新增知識點。
————————————————————————以上資料來自來勝法考法碩公眾號
『貳』 司考(司法考試)考什麼
司考,全稱國家司法考試,又名「天下第一考」,歷年通過率在10%左右,並且還將不斷下調,14年通過率僅為7%,引用微博上的一段話「人類沒有任何考試的龐雜可以超越司考。15門學科,358萬字的教材,290多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220萬字,150萬字的真題,700多萬字的基礎閱讀材料,這個量早已超越了人類的記憶極限。」
考試大綱幾十萬字的考試,復習資料是這樣的:
三、考試時間(以2016年司考為例):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4日、25日:
試卷一:9月24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24日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9月25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9月25日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除了以上這些,司考還會考到的是:
備考過程帶給你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趟過去你就離成功不遠了,不堪其中的折磨,慫了,放棄了,你就完了。
『叄』 司考分數線是不是每年都一樣
不一定,司法考試每年的分數線A證是一樣的,都是360分;C證一般在320分左右,根據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而定,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是變化不大。
從2018年開始,國家司法考試將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不只是律師、法官、檢察官、公證員需要通過該考試,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顧問、法律類仲裁員也需要參加並通過考試。
2018年9月22日上午,47萬餘人走進考場參加首次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存在了16年的司法考試正式被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代。
(3)2017年和2016年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擴展閱讀:
考試內容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范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准。客觀題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主觀題考試配備法律匯編,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肆』 司考法學專業能不能考
可以。大概意思是,四年全日製法本、三年法律從業經驗我比較記得的就是這些。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法律類職業證書考試。考試包括現行法律規定、法律職業道德等內容。
考試內容:
主要測試應試人員所應具備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從事法律職業的能力。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范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准。客觀題考試採用閉卷的方式。主觀題考試配備法律匯編,在民族自治地方組織國家司法考試,可以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試卷進行考試。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考試分為同年度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客觀題每張試卷分別為分150分,主觀題滿分180分。
『伍』 2017年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知識考點:條約的解釋
條約的解釋是指對條約條文和規定的真實含義予以說明和澄清。《維也納條約法公約》規定了條約解釋應遵循的主要方法和規則。
(一)條約解釋的一般規則
1.根據通常含義和上下文。條約解釋應按照條約用語在其上下文中的通常意義來解釋。條約的用語應給予其通常的含義,一個詞語有時可能有幾個含義,因而不能孤立地予以解釋,必須結合條約的上下文,解釋該詞語在條約中的實際含義。條約的上下文除約文外,還碰友模包括條約全體當事國之間就該條約的締結所訂立的與該條約有關的任何協定,或個別締約國間締結或作出的並經其他當事國接受的與該條約有關的任何文書。與條約上下文一並考慮的因素還有該條約當事國之間嗣後訂立的關於條約的解釋或其規定的適用的任何規定;確證該條約各當事國對條約的解釋意見一致的在該條約適用上的任何嗣後慣例;適用於該條約各當事國之間的關系的任何有關國際法規則。
2.符合條約的目的和宗旨。條約是為一定目的締結的,條約的目的和宗旨貫穿於整個告哪條約之中。解釋條約要選擇最符合其目的和宗旨意義,而不能相反。
3.善意解釋。是指條約的解釋應以誠實信用履行條約為出發點進行,解釋不能使得一方不公正或不公平地優於另一方,也不能試圖阻撓或破壞條約的履行。善意原則直接源於「條約必須遵守」的規則,在條約的解釋中有重要作用。
(二)條約解釋的輔助規則
1.條約解釋的補充資料。如果以上述規則解釋條約,意義仍不明確或難以解釋,或所得結果顯屬荒謬或不合理時,可以使笑緩用解釋條約的補充資料,包括條約的准備工作及締約的情況在內,如談判記錄、歷次草案、討論紀要等。但這些材料僅僅是作為上述解釋方法的輔助和補充,本身不具有決定性。
2.兩種以上文字的條約的解釋。(1)經兩種以上文字認證作準的條約,除條約中規定或當事國協議當遇到意義分歧時應以某種約文為根據外,每種文字的約文應同樣作準。(2)作準文本以外的條約譯本,不能作為作準文本,僅可以在解釋條約時作為參考。(3)在各種文字的作準約文中,條約的用語應被推定為有相同的意義。(4)除按規定應以某一約文為准外,在幾個作準約文中發現意義有分歧,而適用以上解釋規則不能消除分歧時,應採用顧及條約目的及宗旨的最能調和各約文的意義。
『陸』 每年的司法考試是什麼時候,一年可以考多少次。
一年只有一次哦,分別考的是主觀題與客觀題。
一、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定於9月5日、6日。
歷年考試時間:
015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0日、21日。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4日、25日。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定於9月16日、17日舉行。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為9月22日。
2019年法考客觀題考試於8月31日、9月1日開考,分兩個批次。主觀題考試於10月13日開考。
2020年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定於9月5日、6日,主觀題考試時間定於10月17日。
二、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考試時間定於10月17日。
歷年考試時間:
015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0日、21日。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4日、25日。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定於9月16日、17日舉行。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為9月22日。
2019年法考客觀題考試於8月31日、9月1日開考,分兩個批次。主觀題考試於10月13日開考。
2020年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定於9月5日、6日,主觀題考試時間定於10月17日。
考試科目與分數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
具體考試科目如下: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主觀題考試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具體考查科目為: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柒』 2017年司法考試國際經濟法知識考點:條約終止和暫停施行的原因
1.條約本皮蘆悉身規定。實踐中締約方通過條約本身規定所引起的條約終止的情況主要有:
條約規定的期滿並且沒有延期;條燃乎約規定的其他解除條約的條件成立,如某一特定事件的發生。
2.條約當事方共同的同意。條約可因當事方在締約後明示或默示的共同同意而終止或暫停施行。一項條約某當事方與條約締約國咨商後,經全體當事國同意,條約可以終止或暫停施行。
3.單方解約和退約。條約是經過全體締約國一致同意才締結的,在條約有效期內,各締約國負有忠實履行條約的義務。除條約明文規定允許一方退約或解約外,一般不經其他締約國的同意,不得單方面終止或退出條約。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規定,只有經確定某一條約的當事國原意為容許有廢止或退出的可能,或由條約的性質可認為含有廢止或退出的權利,當事國才可以單方廢止或退出該條約。在這種情況下,當事國必須提前12個月通知其陂止或退出條約的意思。
4.條約履行完畢。條約規定的事項已履行完畢,條約即告終止。條約因締約各方分別將條約規定的權利義務完全履行完畢而終止是條約終止的最常見情況。
5.條約因被代替而終止。條約的全體當事國就同一事項締結後訂條約,如果以後訂條約為准,或先後訂立的兩條約內容不合,使兩條約不能同時適用,則先訂條約終止。
6.條約履行不可能。條約締結後,如果實施條約所必不可少的標的物永久消失或毀壞,以致不可能履行條約時,當事國可以此為理由終止或退出條約。如果不能履行屬於暫時性的,則當事國只能暫停條約的實施。並且,如果這種履行的不可能是由於當事國本身違反國際法而造成,則當事國須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
7.條約當事方喪失國際人格。當一國分裂為數國或並入其他國家而喪失其國際人格時,它所締結的雙邊條約即行終止,除非有一個新國家繼承該國的對該條約的權利和義務。
8.斷絕外交關系或領事關系。斷絕外交關系或領事關系使得以此種關系為適用條約必不可少的條件的條約終止。其他條約不受斷絕外交關系或領事關系的影響。
9.戰爭。戰爭發生使交戰的締約國間的政治條約、雙邊的商務條約終止。其他雙邊條約暫停施行。但關於戰爭法規方面的雙邊條約或多邊條約不得終止。
10.一方違約。條約當事國一方違約時,他方可以終止該條約或暫停條約的施行嘩爛。這是作為對對方不法行為的一種對抗,但應滿足必要和成比例原則。《維也納條約法公約》規定,因一方違約,締約他方有權終止或暫停施行該條約,但條約當事國一方的違約必須是重大的違約,包括:(1)條約當事國一方非法片面終止條約;(2)違反條約規定,且這項規定是實現條約的目的和宗旨所必要的。一方並不嚴重的違約不能導致另一方的廢約。
雙邊條約當事方之一重大違約時,它方有權終止該條約,或全部或部分停止其施行;多邊條約當事國一方有重大違約時,其他當事方有權以一致同意的方式,在這些當事方與違約方的關繫上,或在全體條約當事方之間,全部或部分停止施行或終止該條約。
11.情勢變遷。情勢變遷是指條約締結後,出現了在締結條約時不能預見的根本性變化的情況,則締約國可以終止或退出該條約。「情勢變遷」是「條約必守」的一個特殊例外。為了防止濫用情勢變遷原則,保持較穩定的條約關系,《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對情勢變遷原則的適用規定了嚴格的條件限制:(1)締約時的情勢必須發生了不可預見的根本性變化;(2)締約時的情勢構成當事國同意受條約拘束的必要根據;(3)情勢變遷的效果將根本改變依條約尚待履行的義務范圍;(4)確定邊界的條約不適用情勢變遷原則;(5)如果情勢的改變是由於一個締約國違反條約義務或其他國際義務造成的,這個國家就不能援引情勢變遷終止或廢除有關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