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太上老君道德經

太上老君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1-04 06:51:17

『壹』 太上老君和老子是一回事嗎

http://..com/question/306807.html?si=3
老子其人
石靈不肖生 發表於 2005-4-22 7:05:47
內容簡介: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生活於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人,他對後世的影響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經》的著作,他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但有關老子本人的記載留下得不多,這就給後人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想像空間,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認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關老子的傳說不勝枚舉,種種的遐想賦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那麼老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老子作為道教的開山鼻祖,被尊稱為太上老君,這位神話般的人物,具有和其他聖人不一樣的名字,老子,他不同於常人的稱謂也許只有在神話傳說中才能解釋得清。

神話傳說給予了老子很多神秘的味道,這是一種後人對前人和聖人的敬仰。那麼,真實的老子是什麼樣的呢?

作為國家管理圖書的官吏,老子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典籍,在他管理圖書的若***年中,周王室日漸衰弱,老子決定離開東周,他的這一決定誕生了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卻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問題,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說「言者不如知者默」,也就是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老子主張大智慧的人不說話,不寫文章,可是為什麼老子自己卻寫了五千言的《道德經》,這不是拿己之矛攻己之盾嗎?究竟是老子愚蠢還是另有智慧?

走出函谷關的老子,除了給人們留下一部《道德經》外,再也沒有任何別的信息,直到現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裡,最後死在哪裡,都是一個歷史之謎。而他的《道德經》也像一部謎書一樣,讓後人有說不盡的話語空間,《道德經》所闡述的道的精要人們未必全部理解。

《道德經》不過五千言,卻涵蓋了很多妙義,告訴我們許多法則。幾千年前過去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經》一直活躍在我們身邊,有關老子的話題一直研究不完,解釋不盡,老子研究幾乎成了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話題。

(全文)

老子和我們現代生活有關嗎?老子他在哪兒呢?這個問題我曾經做了一個測試,我到蘇州玄妙觀,碰到三個天真活潑的孩子,一看太可愛了,我就測試一下。我說你們知道老子嗎?他們說知道。當中一個男孩說了,他說老子就是我爸。還有一個男孩他說,老子不就是玄妙觀當中的那個塑像嗎?那個道士塑像嗎?我會心一笑,一個小女孩嫣然一笑,她說不不不,「老子」是一本書,我爸的書桌上就有這本書。我笑了,老子不就是和我們三個現代孩子生活在一起嘛,而且這三個孩子心目當中有三個不同的老子。一,老子是我爸,二,老子是那個道士的塑像,三,老子是一本書。老子真的就在我們生活中,只不過我們和老子的那種接觸,有時候零距離的接觸,所以已經化到我們的血液當中去了,距離是零,所以我們反而覺察不到了。

我們在座的有的同誌喜歡打太極拳,早晨到公園裡面打太極拳,看到人家的動作軟綿綿的,但是太極高手,一推手,可以把一個大漢掀翻在地。什麼原理?老子說的,柔弱勝剛強。你看看,有的人喜歡下圍棋,有的人喜歡練書法,書法家和圍棋高手經常說一句話,叫知白守黑,誰說的?老子說的。什麼叫知白守黑?寫書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寫書法的人這么看。真正懂書法的人他眼睛一看,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所以叫你守住黑要知道白,這樣就達到一種高級層次。我看下圍棋的也是,要知白守黑,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立足一處,眼觀全局,這是何等的境界。所以老子的智慧,熔化在你我中間,熔化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行動當中,理念當中,大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小到我們公園里打拳、下圍棋都是這種,老子的智慧。

同志們如果到福建去,有個叫清源山,清源山有個老君岩,有個老子的石刻雕像,非常有名,有名在什麼地方?這個雕像非常大,而且這個雕像非常卡通,怎麼卡通法?就是他的兩個耳朵特別大,同志們想一想,為什麼老子的耳朵特別大呢?為什麼?因為老子叫李耳,姓李,所以他的耳朵上必有特徵,他的耳朵特別大。同志們我們來看一個漢字,聖人的聖,這是簡化字,如果我們還原成繁體字的話,左邊是一個耳朵的耳,聖人就和耳朵有關系。如果同志們對文字感興趣,不僅是看簡化字,而且看繁體字,再去看一個甲骨文更有意思了,在甲骨文上你看到什麼呢?下面一個人,上面一個大耳朵,人上面一個大耳朵,這就是聖人的聖,在甲骨文當中,這個「聖」字還有個寫法,一個人頭上一個大耳朵,然後一個「口」,什麼意思?就是古人把聖人的觀念,看作不僅這個人的聽力好,口才好,所以一個耳朵一個口,那麼同志想想看,到後來慢慢演變了,這個人的聽力又好,口才又好,這就引申到無所不通,無所不曉,無所不明,就變成了聖人了。所以聖人跟耳朵有關,老子就是個聖人,那麼我們要問了,老子是不是真的耳朵很大呢?中國的文化不得了,不僅有動人的民間故事,而且有生動的神話,還有美妙的仙話。

老子的媽媽把老子生下來了,一看這個孩子很奇怪,怎麼他的耳朵特別大,他老爸一看,這孩子的耳朵太大了,夫妻倆一商量,這個孩子給他起個什麼名字?姓李叫李耳,今天我們現代人哪有給兒子起耳朵,腳什麼的,沒有的,都起個文縐縐的名字。因為古人很天真,這叫童心,這是人類的童年,所以很有意思,給兒子叫個李耳。所以同志們今後去看雕塑,去看畫像,雕塑家雕塑的老子,或者畫家畫個老子,你看他耳朵特別大,這是一個特徵,那麼現在我們又一個問題來了。李耳,我懂了,老子叫李耳,請問為什麼叫老子呢?同志們想想看,孔子因為他姓孔,叫孔子。孟子因為他姓孟,尊稱他所以叫孟子。韓非子他姓韓,所以叫韓非子。荀子他姓荀所以叫做荀子。他姓李呀,為什麼不叫李子要叫老子?問題來了,中國的文化太有意思了,為什麼叫老子呢?據說這個孩子生下來爹媽一看,不僅耳朵大,而且好奇怪,他的眉毛是白的,他已經有胡須,也是白的,你看看生出來的兒子,眉毛是白的,還有胡須是白的,所以叫老子了。

還有我剛才講了,有民間故事,有神話傳說,有仙話,《史記正義》當中,他就有浪漫的說法,說什麼呢?李母懷胎八十一栽,逍遙李樹下,割左腋而生,很浪漫。老子的媽媽懷胎了,懷得好大很大,懷胎了多少,八十一年。這個嬰兒在他的腹中八十一年,那天快要生了,他媽媽就來到李樹下,八十一年的孩子怎麼生法呢?她就割開自己的左腋,小孩子哇哇地生下來,你看看這不叫老子嗎?他在媽媽那裡已經八十一年了,生下來已經有八十一歲了。當然這是民間傳說,這是神話,這是仙話,那麼歷史學家寫的老子,應該怎麼樣呢?那麼我們看看司馬遷,司馬遷這位大歷史學家,花了18年的心血,寫了52萬字6千五百個字,給中國的哲學之父、智慧之父,寫評傳的話,很可憐,只寫了450多個字。你看看,這么大的一部《史記》就寫了450多個字,這么一個大的哲學家,為什麼?沒有辦法,材料沒有,材料不夠,所以他很嚴謹。他怎麼寫的?他一開頭寫了27個字,他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這27個字就介紹了他的籍貫,他的姓氏,他這樣說,老子這個人啊,是楚國苦縣,縣名叫苦,曲仁里的人。他說姓李,名字叫耳,他的字叫聃,他的工作單位在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什麼意思?就是周朝的皇家的國家的圖書館館長,用今天我們學者的話來講,就是收藏圖書、保管圖書的這樣一個官員。那麼有的學者說,他是國家圖書館館長。那麼照我的看法呢,還不僅是一個圖書館的館長,他這個地方應該不僅有圖書,而且有文物檔案,而且有其他的東西,這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還有國家博物館,國家檔案館。我想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管理的這么一個館長,這樣一來,如果我們深層思考的話,我們就發現一個秘密,為什麼他寫了五千多個字?就成了中國的一大智慧經典?成了世界上的一大智慧,就五千來個字,為什麼他有這么大的學問?為什麼他的思想這么深刻?從他的職業上,從他的工作崗位上,我們可以找其中的秘密。你想想看,他做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做檔案館的館長,做博物館的館長。一、他看到的東西遠遠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看到的圖書、看到的檔案、看到的文物,當然大大超過一般人,一般人看不到。所以他不僅看到大量的東西,而且看到許多秘密的東西,甚至機密的東西。第二,我們可以想想看,他既然是那個時候國家圖書館的館長,當時的一般人不能到那裡去查圖書的。你想想看,到他那裡的人,必然是高層次的文化人,高層次的學者,他碰到的就是這些高層次的文化人,高層次的學者,經常進行交流,我們有句話,聽人家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然他的知識在無形當中豐富起來了。第三個,他這個職位在京城,他這個職位靠近王朝,是政權的中心。你想想看,他不僅能夠知道大量的歷史信息,而且能夠和當時的皇朝的政權的核心,頻繁接觸,也就是他能夠獲取大量的王朝的時代信息。再加上老子的天分很聰明,悟性極高,你想想看,有這么的智慧,有這么的素質,又處在這么優越的條件下,當然靈性煥發,就會誕生中國的哲學之父和智慧之父,所以他是有來龍去脈的。

老子原來做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守藏者室也,後來又看王朝衰敗得太厲害了。不想做了,不想做他就出走了,他要到哪裡去呀,他要到秦國去,他要到西域去,要到秦國去,要到西域去。必定經過一個關口,叫函谷關,為什麼叫函谷關呢?兩面兩山,對峙,中間一道又深又險的小路。所以這條路就像一個「函」字里一樣,所以叫做函谷關,必定要經過這個關口。這一天,守關的長官是叫關令尹喜,又叫令尹喜,守關的長官,那天他到城頭上暸望,一看不得了,空中飄過來一團紫氣,一團紫氣冉冉而來。關令尹很厲害,他眼睛一看說今天很妙,今天將會有聖人到來,然後他在關上遠望,看見一個人,騎著一匹青牛慢慢來了,再一看牛背上的那個人,風度非凡。遠得看不出,近的一看,這不就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嗎?高興得不得了,老子來了,你看紫氣飄來,老子來到。然後把他問他,你到哪裡去?我要到秦國去,西域去,我呆不住了。

不能,你要走的話,你非答應我個條件。老子說,答應你什麼條件?他說,你看你這么一個大思想家,哲學家,你不給我們留一點著作,留一點文字下來。老子說不不不,不留。老子他不願意留的,不留不留。關長嫣然一笑,你不留也好,我不給你簽護照,不給你簽證,不能過我的關,你非得留一點。所以這是個麻煩的事情,所以老子給他纏得沒有辦法,所以老子寫下了這部天下奇書,叫《道德經》。老子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剛才我講了,第一,你不寫這個書,他不給你簽證,不給你護照上簽字,你不能出關,所以要出關得寫。第二,關令尹一番話,老子很有觸動,我一肚子學問,一肚子智慧,我為什麼不做點好事,給後人留點遺產呢?那不就浪費掉了嗎?第三,寫著作也要有知音,關令尹就是個學術非常高,修養非常高的人。關令尹學識非常高,同志們想想看,飄過一段雲氣來,就知道貴人來了,我們也不知道叫紫氣,也不叫紫氣東來,也不叫貴人來。當然這盡管是傳說,但是,關令尹是個非常有學問的人。這樣一來,我碰到一個知音,我寫出來的東西有人賞識,所以有這么幾個原因,最後老子決定寫了,所以老子花了好幾天,寫完了。一看,五千多個字,一分八十一章,分成為上下兩篇。一篇叫《道經》,一篇叫《德經》,合起來叫《道德經》,我們簡稱為《老子》。寫完以後,關令尹一看高興得不得了,了不得,太美了。詩一樣的語言,深刻的含義,太美妙了。關令尹笑了,他說老子,我這個關長不做了,我要跟你一起出走了。據說後來他這個關長不做了,跟老子一起去西域去。後來人們還看到他們兩個人一起在流沙裡面走。兩個人都有學問,都是大學問家,而且都是長壽。

那麼老子的《道德經》裡面,到底講了些什麼智慧呢?我們翻開他的書,最先接觸到的就是他的道,道路的道,最多接觸的也是道。所以我們現代人如果是聞其道,得其道,行其道的話,那就能夠把老子的智慧轉化為我們的智慧,把古代人的大智慧轉化成為我們現代人的智慧,這是一筆相當豐富的財富。

《老子》這個書當中,就五千多個字,講到「道」的地方有七十多處。他是多麼重視道,盡管道到底是什麼?現在還有不斷的爭論,道到底是什麼?但是有一個大家是共通的,道就是宇宙的本體,事物種種的玄妙,都是因為從道里邊出來的。如果我們認識了道,知道了萬物的玄妙,那你看我們活著是多麼令人愉快的一個人生。那麼道到底在哪裡呢,道就在宇宙當中,就在茶杯裡面,就在我的錄音機裡面,就在我的手錶裡面,天地當中。有道,一草一木有道,一器一皿當中有道。東郭子曾經問莊子,先生何為道?什麼叫道?道在哪裡?莊子嫣然一笑,無處不在,道在屎溺。這個話講得很難聽,道在哪裡?道在屎溺,大便小便當中都有。我們乍一聽,這個哲學家怎麼講得這么庸俗。不,深刻,無處不有。如果我們細細想想,難道大便小便當中沒有道嗎?醫生拿你的大便小便一看,就看問題出來了,我們看清宮電影,太監老是拿著皇帝的大便要看,看看皇帝健康不健康,所以道在屎溺。多深刻,所以無處不在,所以《老子》是個智慧的書。他給人們訴說著道,辯論著道,就希望人們得道。如果你是搞政治的,你細細地讀他的書,就可以學到好多的道。你搞經濟的,你搞教育的,你要健身的,你要教育孩子等等,裡面都充滿著智慧的道,都能給你一種智慧的啟迪。

今天,我們處在這么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老子離我們幾千年了,老子就和我們在一起,就能夠越過這個時代的鴻溝和我們溝通。

首先我們看宗教界人士非常喜歡老子,1788年,兩百多年之前,一位天主教的教士,傳教士,他就把《老子》這本書帶到了歐洲。從此《老子》兩百多年以前,開始了在歐洲的國外的蔓延。有一個羅馬的天主教教士,他是第一個用拉丁文來翻譯老子的。我們特別要提到日本,日本人研究老子很厲害,我到日本去,他們研究老子很厲害。日本上世紀有一個首屈一指的禪學大師叫鈴木大拙。同志們可以看看他的名字,鈴木。日本人的,大拙,誰的?《老子》里的。他特別喜歡這個詞,叫大巧若拙。所以你看他的名字上有個大拙,他對老子太喜歡了。他怎麼喜歡?名字上叫鈴木大拙。而且他怎麼樣呢?老子最講究無,老子他喜歡無。他往往就拿起毛筆來寫一個「無」字,揮筆而成。在寫「無」字當中,表示對「無」的深深智慧的悟。這個人很長壽,有近一百歲,九十幾歲的時候,還有飛機到處飛來飛去,到處做學術報告,他的學生就問他,先生你怎麼這么健康?這么長壽?他笑笑說這就是無為。宗教界的人士喜歡老子,文學家也喜歡老子。你看1891年俄國的托爾斯泰,這么大的文學家。當時有一個彼得堡的出版家,跟他談話,就問,他說你是這么一位大的文學家,請問你受世界上的哪些作家思想家影響大?托爾斯泰說,他說我受中國的孔子孟子影響很大,受老子的影響巨大。文學家真會說話,一個叫很大,一個叫巨大,只差一個字,很大、巨大,你看不同的影響突現出來了。

哲學家也喜歡老子,世界的哲學家也喜歡老子。黑格爾這么一個大哲學家,他就說了,他是老子的哲學不得了,和希臘的哲學一起,作為世界哲學的源頭,你看看得多高啊。當代還有一個大哲學家,叫海德格爾。他這個思想和西方的那個傳統不一樣,但他和我們老子的思想傳統倒很合拍。老子說 「有無相生,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他看到老子這種思想很合拍,很感動。同志們,我們來舉個例子,同學們看這個茶杯,茶杯里如果沒有水。那麼我們就要問大家了,茶杯里有東西嗎?沒有啊。我們的一般常識,老子來了不一樣,老子說有。怎麼沒有?我看見有。大家不明白,這茶杯里明明是沒有東西,怎麼是有呢?老子說了,你倒上水不就有了嗎?你裝上鹽不就有了嗎?你放上糖不就有了嗎?你放上其他東西不就有了嗎?厲害,什麼意思?正因為它是無,所以它能夠有。同志們想想看,如果這是一個實心的東西,一個木疙瘩。你裡面能放水嗎?不能放水,同志們想想看,正因為我們的嘴巴是空的,是無,所以聽完講座,大家可以吃飯。飯可以進去呀,如果我們嘴巴是滿的,是有的,怎麼吃東西呀,所以這里有個大秘密,就是這個有。是隱蔽在這個無當中的,這就是哲學家的智慧和眼光。

所以這個「無」並不是真的「無」,而是有的「有」,這個「有」是隱蔽在里邊的。同志們再想想看,我們牆上開一個窗,開一個洞,我們開這個洞以後,有沒有,沒有是空的,但是老子就發現這個智慧,無中有。如果我們整個房間一個窗子都沒有,不悶死人嗎?正因為無,開著窗洞,所以多舒服啊,空氣流通,這不是有嗎?這種思想給海德格爾一看,太吻合了,知音。所以他對老子那個思想,非常贊賞,非常合拍。他把老子的哲學開始用西方的文字來翻譯了,經常琢磨。怎麼把中國古典的話語用現代的西方的語言,不是馬馬虎虎翻過去了,他在辦公室,他的書房裡寫了兩句話,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就是誰能夠解釋一下,太深刻了。誰能夠把一個渾濁的東西,亂糟糟的東西,我能夠把它沉靜下來,慢慢地沉靜沉靜下來。誰又能夠把一個死水一團一樣的東西,把它掀動起來,使它生動活潑,誰能?這是老子的話,太深刻了。同志們想想這些智慧,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亂糟糟的,我去了,你去了。記得老子這兩句話,這么渾濁的一個單位,我去了以後,把它慢慢地沉靜沉靜沉靜下來,搞得好好的,福利上去了,大家很高興。但是高興的話,大家懶惰了,享福了,誰又能夠把這個平靜的環境再掀起生命的波浪,使它永遠朝氣蓬勃。所以你看這個哲學家,看到老子這兩句充滿哲理的話,怎麼能夠不激動,不感動,不沖動。所以,老子不僅和我們同在,而且老子和世界的人們同在。這一講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各位。
參考資料: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貳』 老子,是如何成為道教中的「太上老君」的

老子之所以會逐步演變為道教中的“太上老君”是因為他所創造的道家思想以及《道德經》對於道教的建立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因為這方面原因,老子在道教中的形象逐漸被神格化,繼而出現了老子是太上老君化身的說法。老子作為中國歷史名人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他本名李耳,所處時代為春秋末期。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化璀璨發展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里誕生了道家思想、儒家文化以及法家學派等等,其中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便就是老子。

從張道陵開始,道教便將“道”視為最高信仰,這一點與道家思想存有異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老子也於這時開始被尊為道教始祖。至於張道陵在《老子想爾注》中將老子視作太上老君的說法也被後世道教一直沿用。

『叄』 道德經中的太上老君,是萬物的源頭,太上老君就是道

不是吧 不是一氣化三清嗎,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又是道祖。

『肆』 太上老君是老子嗎

太上老君,是和老子基本同時期來到終南山樓觀台的光體生命,太上老君佈道並沒有以人身出現,太上老君以通靈的方式將自己的東西傳給了在此修煉的修行者,太上老君傳的是什麼呢?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創始人,中草葯治病的鼻祖,太上老君給弟子傳授的是診病、中草葯治病的知識。最早傳授的是「外丹「療病,外丹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湯葯方法,在那個時代,煉丹爐就是干那個的。但是有與兩千多年前人們對草葯、礦物的辨別能力不夠,經常發生弄錯葯的致死人的現象,外丹逐漸被廢棄,轉為內丹,內丹在經過數千年的點化集成,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門派法門。道教借鑒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指針代代傳承。嚴格意義上講,中國的道教在太上老君時代沒有經典傳下來,這是道教發展滯後於佛教的根因。

道德經是老子指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部哲學著作,道德經是一部揭示天宇動變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著作,老子是想讓人按照道德經的指導進行社會生產發展,是想讓全社會的人都去學習和受用,道德經限制在道教的范疇內不是老子的本意。

道德經最早成書用的文字是用當時時代的文字寫下的,其字形字意和今天的文字意義相差很大了,出現了古今有識之士都在不斷地用各自的學識解釋道德經的現象。比如」人「字,道德經願意」人「丿」為男。「捺」為女,一撇一捺相交即為人,即兩陰相交即生人,「仁」右邊的「二」上橫代表天,下橫代表地,人在天地間即是「仁」……

道德經按照時空進度,有三種升級解釋版本。

第一階段是古代文明。即以此大約3000年前的時空。

第二階段是現代文明,是數碼時代的文明,這個時代的道德經解釋版本可以滿足這個時空的需求,有效期約3000年左右。不難理解,現代人通過計算機網路技術,數碼技術已經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之間的通信接賴以數碼實現。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對數碼技術的駕馭還會出現突破------進入壓縮數碼時代,把數字編碼中具有粘連性的數碼進行壓縮,從而大幅度提高數碼計算的效率和容量,屆時,我們今天的計算機就是如同小時候的玩具一樣小兒科。又比如,今天的3D列印機步履蹣跚的發展,明日必將成為現實:要加工一個飛行器,只需要把必須的礦物輸送到列印機口,運行按鈕按下,那邊即可以出來一家先進的飛行器。不需提純,不需勞作。只等駕駛。

3000年後人類將進入到無碼時代,無碼時代的特徵是光子科技,光子科技的特徵是光子之間的聯動,互動。人類大量的運用光子技術改造我們的生境。人類科技的發展將會出現質的飛躍,人類就是宇宙中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是宇宙的掘墓人。到那時,道德經真正的含義會問世。

『伍』 作為太上老君的化身,老子和道教三清有何關系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道德經》這本書籍吧,這本著名的寶典是由老子所寫的,而老子在歷史上就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化身,在道教中是被稱為道祖的,而由他所創作的《道德經》也被譽為道教第一寶典。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老子並不是道教的創始人,道教的創始人是漢代的張道陵,老子與道教的關系就是老子創立了道教學說,而這也是和《道德經》有很大關系的

而老子和道教的真正關系是因為老子所創作的《道德經》,張道陵在創立道教的時候就是借用了《道德經》和老子的名氣,並且將老子成為太上老君,而且《道德經》的原名為《老子》。後來隨著道教的發展,老子在道教的地位也就越來越高。在漢代的時候,還有皇帝將老子神仙化,到了宋朝的時候皇帝直接將老子封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陸』 太上老君和老子(李耳)的關系

太上老君和老子(李耳)是同一個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世化身。

太上者,萬物之所尊,在聖為眾聖之尊,在真為萬真之先,在地為萬國帝王之師,在法界為無上法王,在教為萬教之祖。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諸界,傳教度人,弘揚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變,誰能識真?」老子是老君爺的第十八次世化身。著有震古爍今的萬經之王《道德經》。

(6)太上老君道德經擴展閱讀:

1、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老君在全國有非常高的敬奉,各地都有宮觀奉祀。因為號「太清太上老君」,因此主祀他的宮觀廟殿稱他太清宮、太清殿、老君殿或老君廟。

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

『柒』 太上老君的道德經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們成仙的方法

道德經並不是太上老君寫的,是老子,太上老君只不過是個神話人物,是虛擬的

『捌』 太上老君與老子是什麼關系

太上老君與老子的關系是: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並不是太上老君本身。因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道教就是以老莊的學術為基礎創立的宗教。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8)太上老君道德經擴展閱讀:

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者,萬物之所尊,在聖為眾聖之尊,在真為萬真之先,在地為萬國帝王之師,在法界為無上法王,在教為萬教之祖。

『玖』 太上老君有那些經書

太上老君化胡經,太上老君開天經,太上老君常清靜經,太上老君內視經,太上老君說消災經,太上老君內丹經,太上老君戒經。就這幾部經書。其實老子寫的只有道德經。

『拾』 太上老君的道德經為什麼沒有告訴我們成仙的方法

人家寫的是哲學巨著,不是神學,想成仙吸白粉去,那是成仙的唯一途徑

熱點內容
防疫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7:31 瀏覽:349
公民在工作中受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5:36:46 瀏覽:646
特殊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1:38 瀏覽:556
牛蛙立法 發布:2025-05-06 05:29:46 瀏覽:429
保單抄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05:25:32 瀏覽:312
損壞他人私有財產應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5:22:40 瀏覽:669
刑法脅持 發布:2025-05-06 05:14:38 瀏覽:314
暨南大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5:12:28 瀏覽:23
注會裡面的經濟法怎麼學 發布:2025-05-06 05:11:37 瀏覽:27
勞動法關於曠工的處罰 發布:2025-05-06 05:10:56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