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教授周

法學教授周

發布時間: 2022-01-06 10:56:36

A. 五位刑法學泰斗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

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老是為黑社會辯護,我認為無可厚非。
為什麼呢?
刑法中,任何人哪怕是十惡不赦的人,在沒有經過法院判決之前,他都只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此時法律不僅要維護社會利益、人民利益。最重要的是要利用法律維護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利益。使他們受到公正的審判。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有一天你犯了罪,而且是實實在在就是你犯的。假如法律規定可以判處5-10年有期徒刑。那麼你想讓法官判你5年呢還是10年。呵呵,不用想也知道想讓判5年啦。
所以,不能因為黑社會可惡,就抓住就殺,也要經過法律一步一步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而且每一步都要做到沒有瑕疵。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老是為黑社會辯護,正可以使得審判程序來的更加公正。最後判了刑,要讓社會上一般人認為是審判是公正的,而且罪犯本人也認為是公正的。
如果僅僅是讓社會上一般人認為是審判是公正的。而罪犯本人不認為自己受到的審判是公正的,那麼,也是沒有達到公正審判的效果。

還有,在中國,律師所起的作用其實很有限的,律師辯的再好法官不採信也是白搭。

換個角度想,高銘暄、周道鸞、儲槐植、趙秉志、李希慧也是人嘛,在現在這個社會,誰都想掙錢,掙得越多越好嘛。反正他們辯護了也不一定起作用,而且人家又給那麼多錢,何樂而不為呢!
呵呵

不知道你能否同意我的觀點。打字打得手都累了,給點分吧!!

B. 我是大一的新生,學法學,第一周感覺上課都毫無重點,講課很碎,聽地都雲里霧里,有沒有學姐學長知道大學

大學要認真聽每堂課,不要逃課,其實大學重在自學,老師不會像初中和高中管的那麼嚴格。如果有一些重大的考試,比如你想考一些證,你可以報名參加培訓,就有百分之70以上可以過。大學重在積極,不要覺得上大學可以耍了,如果耍了,你之前學的所有知識,付出的所有努力,全都為0了。明確自己的目標,比如想得獎學金等等,有了目標你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加油。

C. 中國法律規定自然周是星期幾到星期幾

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自然周的起止時間。

D. 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 理事

法學的前景確實是法碩不能比的。
吉大的法學很強,考吉大的法學競爭必然是激烈的;而且因為不考數學,法學、法碩考的人都很多。
你的性格文靜,本身就不適合從事律師行業。而且中國的律師不像外國的律師地位高薪酬高,我們國家的律師對已經判好的案子改變不了什麼。
商法經濟法相對於你的專業來說考研的難度是差不多的,看自己的興趣和了解再決定吧。
另外,下面是吉大法學院資料:
1.歷史沿革
吉林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學科歷史悠久,始於上世紀50年代左右,70年代中期就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課程體系。在陳國柱教授、李忠芳教授、王忠教授、龍斯榮教授、蘇惠祥教授、王衛東教授等前輩民商法學者的開創與引導下,目前本學科已形成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發展潛力巨大的學術梯隊。1978年以後,我院在全國首批獲得民商法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以此為契機,在以徐衛東教授為帶頭人的民商法學學科在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學科基本情況
吉林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科是國內較有影響的學科,含有碩士點和博士點,招收民法學、商法學、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和知識產權法方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本學科梯隊完整,梯隊結構合理,共有29名專業研究人員,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3名、講師15名、助教1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17人,博士後1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10人。2006年中國科學評價中心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評價等級表顯示,我校民商法學在國內排名第五。本學科建設中,注重選派教師到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近年來,多名教師到美國杜克大學、天普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日本的札幌大學、西南學院大學、早稻田大學、北海道大學進行學習和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
1、比較民法研究方向,帶頭人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馬新彥教授。
學術梯隊為孫學致副教授、孫良國講師、李國強講師,本方向以英美法制度為研究對象,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致力於解決中國民法問題。代表性研究成果為《美國財產法與判例研究》(法律出版社)、《一物二買的防範與救濟》(《法學研究》2005年第2期)、《羅馬法所有權理論的當代發展》(《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
2、財產法研究方向,帶頭人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博士生導師李建華教授。學術梯隊為蔡立東教授、趙軍副教授、李昕講師、楊代雄講師、張丹丹講師。
研究特色為利用我國的本土資源,通過理論化、體系化解決我國的財產法問題。代表性研究成果是《民法總論》(吉林大學出版社)、《公司自治論》(北京大學出版社)、《論私法自治與我國民法典》(《法制與社會發展》)。
3、民法基礎理論和民法哲學方向,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彭誠信教授。
學術梯隊為李洪祥副教授、曹險峰講師、霍海紅講師。該方向的特色在於基於又超越於制度設計,從歷史發展、理論梳理等視角進行分析。代表性成果為《主體性與私權制度研究——以財產、契約的歷史考察為基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財產理論》(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物權法專題初論》(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民法總論》(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我國物權變動理論的立法選擇》(上、下)(《法律科學》2000年第1-2期)、《民事責任現代歸責原則的確立》(《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2期)等。
4、保險法學方向簡介
學術帶頭人: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法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博士生導師徐衛東教授
學術團隊:傅穹教授、韋經建教授、劉雅君教授、周曉紅副教授、高宇講師、潘紅艷講師、齊明講師等。
主要研究保險合同法基礎理論、財產保險合同法、人身保險合同法、保險組織法以及保險監管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注重從保險法的應然存在、實然存在和社會事實等不同視角研究其變動和發展。本專業在國內較早地開設了保險法學的研究方向以及正式將保險法學列入本科教學計劃。徐衛東教授編寫的《保險法》是國內最早地系統研究保險法的專門著作之一。保險法學在我國同類科學研究中具有鮮明特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票據法學方向
學術帶頭人: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趙新華教授
學術團隊:於瑩教授、馮彥君教授、王彥明教授、王艷梅講師、邢丹講師等
主要研究內容是票據法理論與實務、外國票據法、國際票據法等,本學科力圖將理論結合實踐,揭示票據法的基本理念與特有思維方式,並借鑒國外已有研究成果,以促進我國票據法立法和理論研究的進步。該研究方向早在1988年開始就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已經成為國內票據法研究的重鎮。趙新華教授撰寫的票據法相關論著,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屢獲省部級獎項。其中《票據法問題研究》2004年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指定為研究生教學用書。
6、證券法學方向
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於瑩教授
學術團隊:蔡立東教授、趙驚濤教授、胡曉靜講師、楊光講師、祝傑講師等。
證券法是調整和規范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法律。證券法方向的教學科研人員先後對證券欺詐的法律控制、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證券監管等課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該方向的科研人員一方面繼續針對傳統證券法領域的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開展證券法與票據法、信託法等其他部門法的交叉研究。該方向學術帶頭人於瑩教授,是早期涉足證券法研究的學者之一,曾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進行訪問研究,在該領域主持和參加教育部、司法部等科研項目3項、代表性論著包括《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內幕交易法律監管的正當性分析》、《證券市場與誠實信用原則》等,在國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法學名人

古羅馬五大法學家

公元 426年頒布並在東、西羅馬帝國同樣生效的《引證法》正式承認蓋尤斯、J.保羅(?~約222),D.烏爾比安(約170~228)、A.帕比尼安(約150~212)和H.莫迪斯蒂努斯(?~約 244)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並規定凡法律問題未經明文規定的,悉依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加以解決;如他們的解答並不一致,取決於多數;人數相同時則以帕比尼安的解釋為准。 1、蓋尤斯(約公元130~180年),羅馬帝國前期著名法學家,代表作為《法學階梯》,該書是唯一一部流傳至今的古代羅馬法學家的文獻,成為查士丁尼編纂同名法典的範本。 2、帕比尼安(約公元140~212年),帝國前期羅馬的著名法學家,擔任過申訴官、帝國高級法院院長和被認為是副皇帝高位的近衛都督之職,行使軍事和司法大權。其代表作有37卷《法律問答集》、19卷《解答集》、19卷《解說書》。其學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直至4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仍命令屬下整理他的學說。在《學說引證法》中並明確規定,在五大法學家的意見相左時,以帕比尼安的學說為准。 3、烏爾比安(約公元170~228年),擔任過帝國高級法院法官助理、帝國議事會成員,近衛都督,做過皇帝的法律顧問。烏爾比安是公認的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法學家之一,是羅馬法學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摘錄的9142段法學家的著述中,其中烏爾比安的著作就有2464段。最先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也是烏爾比安。
4、保羅(約公元222年去世),擔任過帕比尼安法院的陪審法官,最著名的著作是關於告示的80卷注釋書,在《學說匯纂》中摘錄了他的2081段作品。
5、孟代斯梯安(又譯為莫迪斯蒂努斯,約公元244年去世),是烏爾比安的學生,也是五大法學家中名氣最小的一位。《學說匯纂》中有關他的著作,只有344段。

馬克昌,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著名法學教授、博導馬克昌
1926年8月生,河南西華縣人,法學家。195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律系,後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班,師從前蘇聯刑法學家貝斯特洛娃教授專門從事刑法學研究。1952年返回武漢大學任教。曾於1977年受委託擔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主犯吳法憲的辯護人,並參加過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工作。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與人大高銘暄教授合稱為我國刑法學界的「北高南馬」。曾任武漢大學法律系主任、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長和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法學學科小組成員等職。獨著的《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主編的《犯罪通論》和《刑罰通論》分別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主編的《經濟犯罪新論》獲中國圖書獎;任主編之一的《刑法學》和副主編的《中國刑法學》分別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和特等獎;主持完成的「著重提高研究生素質,培養刑法學高層次人才」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著名法學家趙中孚
1929年7月出生。1947年匯文中學畢業後考入朝陽大學法律系。1949年5月參加工作,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司法部主辦的學習隊、中國政法大學三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本科、研究生班學習。1950年冬開始在民法教研室任教,歷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院務委員會暨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暨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暨深圳仲裁分會仲裁員、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法律咨詢委員會成員、北京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和貴州大學法律系兼職教授、天津民主法制建設研究中心學術指導、中國行為法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在半個世紀的教學崗位上,為校內外本科、研究生、高級法官班、台港澳律師培訓班、香港樹仁學院和城士大學等不同層次的學員講授系統或專題的多門民商法課程。參加我國民法典(第2、3次)、民法通則、企業破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法律的起草、研討或建議。培養了本專業的碩士40餘人,聯合培養博士5人,單獨培養包括港台和外國在內的博士19人,指導尚未答辯的博士生20人。先後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博士點項目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

中國著名法學家韓德培,法學界最年長的明星
「中國當代法學10人」中惟一存世者 現代意義上的法學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方始引進西方現代法律科學。在《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上),可以找到名列其上的10位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法學家,然而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都已經作古,今天惟一健在的只有韓德培老先生,至今仍在為之辛勤耕耘。
2000年1月8日,武大為韓德培先生舉行了隆重的九十華誕紀念活動和法學思想研討會。
2009年5月29日晚9時,一代法學泰斗與世長辭。
武漢大學將在2009年11月隆重舉行「韓德培教授百歲華誕暨武漢大學法科恢復重建30周年慶祝活動」

1.史尚寬先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學家,不僅從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擔任了民國時期的"立法委員"、"考選部部長"等職務,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2.商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3.張釋之(生卒年不詳),字季,漢南陽郡堵陽(今南陽市方城縣)人。西漢廷尉,中國歷史上著名法學家。公元前179年,被選為騎郎,後成為協助皇帝處理司法事務的最高審判官。他處理案件深究事理,不枉不縱,不偏不倚,敢於用法律去限制包括皇權在內的一切特權,提出了「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4.韓 非: 河南新鄭人,戰國後期著名的法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5.肖蔚雲先生是中國著名法學家,1927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曾留學蘇聯4年。先後擔任香港、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是北京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太多了都列舉不完。你可以網路再搜搜看哈O(∩_∩)O~

F. 我國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刑訴法學家

法學家,一般是按照法律部門分類的,分為:理論法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專學屬、刑法學、民商法院、訴訟法學、軍事法學。刑訴法學屬於訴訟法學的一個分支。
按照《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所載,訴訟法學較為專業的學者有:
「卞建林 常 怡 陳光中 陳桂明 陳瑞華 陳衛東 程榮斌 崔 敏 樊崇義 顧培東 江 偉景漢朝 李 浩 劉家興 龍宗智 沈達明 沈德詠 宋英輝 譚 兵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敏遠 王亞新 徐靜村 嚴 端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孫長永 李昌道...」等人。

G. 刑法學論述題周某如何定性,為什麼

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現實與可能發揮的作用。 國外刑法理論一般認為刑法具有以下三種功能: 1.行為規制功能 指刑法具有使對犯罪行為的規范評價得以明確的功能。其具體內容為,刑法將一定的 行為規定為犯罪並給予刑罰處罰,表明該行為在法律上是無價值的(評價的功能);同時命令人們做出不實施這種犯罪行為的內心意思決定(決定的功能)。 2.法益保護功能 指刑法具有保護法益不受犯罪侵害與威脅的功能。犯罪是侵害或威脅法益的行為,刑法禁止和懲罰犯罪,是為了並保護著法益。 3.自由保障功能 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個人自由不受國家刑罰權不當侵害的功能。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只要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刑法所規定的犯罪,他就不受刑罰處罰,這便限制了國家對刑罰權的發動;對犯罪人也只能根據刑法的規定給予處罰,不得超出刑法規定的范圍科處刑罰,這便保障犯罪人免受不恰當的刑罰處罰。因此,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又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如何認識和處理三種功能尤其是後兩者之間的關系,則是世界范圍的刑法學者長期探索和爭論的問題。因為法益保護功能主要依靠刑罰的宣示與適用來實現;自由保障功能則主要依賴限制刑罰的適用而實現。換言之,刑罰的適用,與保護法益成正比,與自由保障成反比。如何既最大限度地保護法益,又最大限度地保障自由,就成為難題。刑法空間效力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它實際上要解決的是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由於刑法的空間效力涉及到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從而也就關繫到維護國家主權、協調國際關系的問題,各國刑法都十分重視空間效力的規定,並且在解決空間效力的問題上形成了一些重要原則。從各國刑法規定和理論主張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原則:(1)屬地原則,即以地域為標准,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都不適用本國刑法。這一原則是建立在國家主權原則的基礎上的。(2)屬人原則,即以犯罪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而不論犯罪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反之,外國人犯罪,即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亦不適用本國刑法。這一原則是建立在本國公民應保證對本國法律的忠誠和服從的基礎上的。(3)保護原則,即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准,凡侵害本國國家或國民利益的,不論犯罪人是否本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保護原則的實質是國家運用刑法手段使本國國家和公民利益免受外來侵害。(4)普遍原則,即以保護各國共同利益為標准,凡發生國際條約所規定的侵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上述各原則孤立地看,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局限性。現代世界各國刑法多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其他原則。我國刑法也是如此。

H. 法學界有哪些名人多介紹!

1、江平:
中國著名法學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民商法學博士生導師。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回國進入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歷任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校長。是七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並被收入中國多種版本的著名學者、著名法學家名錄。
2、陳光中
浙江永嘉縣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的開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2001年,被中國政法大學授予終身教授稱號。
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和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他長期致力於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中國司法制度史和國際刑事人權法的研究,為培養法學高級人才,發展訴訟法學特別是刑事訴訟法學,改革和健全中國刑事司法制度,加強刑事司法人權保障,開展國內外訴訟法學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賀衛方
賀衛方無疑是中國當今法學界最有影響力的法學家之一。1960年7月生,山東省牟平縣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法學學士),1985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1985年起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並主持《比較法研究》季刊編輯工作。1995年調至北京大學法律學系任教。1992年被聘為副教授,1999年被聘為教授。1993年6-7月美國密執安大學、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學院訪問學者。擔任北京大學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外國法制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4、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黨員,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4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黨委原副書記、原副校長(兼)王利明接任常務副校長。
5、梁慧星
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國著名民法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法學研究》雜志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四川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2008年擔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1966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獲民法碩士學位。1990年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曾擔任職務: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合同法》起草委員會組長、《物權法》、《侵權法》、《民法通則》起草組核心成員。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9年起擔任第四屆及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2003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屆特邀咨詢員、公安部第二屆特邀監督員,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等職;2007年擔任中央政治局《物權法》專題講座主講人。主要著作包括:獨著:《民法》、《民法總論》、《中國民法經濟法諸問題研究》、《民法學判例與立法研究》、《民法解釋學》、《裁判的方法》、《法學學位論文寫作方法》等;合著:《合同法》、《經濟法的理論問題》、《民法債權》、《物權法》、《中國物權法研究》、《中國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主編:《民商法論叢》、《中國民商法專題研究從書》等。

I.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張明鍇、高銘暄等。

1、高銘暄

高銘暄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2、張明楷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5年將出版第5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9)法學教授周擴展閱讀

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1、規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銘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明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學

熱點內容
法官怒斥當事人 發布:2025-05-01 14:09:08 瀏覽:924
10萬律師費 發布:2025-05-01 14:02:23 瀏覽:108
2007年勞動法專題 發布:2025-05-01 13:51:20 瀏覽:613
商法白皮書 發布:2025-05-01 13:50:34 瀏覽:915
山東大學法律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5-01 13:46:45 瀏覽:241
上海動遷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01 13:46:35 瀏覽:70
民事訴訟法2017年修改 發布:2025-05-01 13:24:51 瀏覽: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6條 發布:2025-05-01 13:18:20 瀏覽:484
2017西南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01 12:56:36 瀏覽:403
社會法治理念的論文 發布:2025-05-01 12:49:06 瀏覽: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