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是思修

道德是思修

發布時間: 2022-01-26 14:02:41

① 大學思修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1.適應轉變,認清使命:
經歷了「黑色七月」的大學生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學校園。然而現實中的大學及其大學生活往往與這些「驕子」心目中的大學及其大學生活有著較大的差異甚至有著強烈的反差。
2.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的重要內容。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如何正確認識勞動,正確認識艱苦奮斗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個人成才、成功中的意義,培養當代大學生崇尚勞動、艱苦創業的優良品質,也是這一章的重要內容。
3.加強素質修養,提高道德水平:
心理健康的含義,接著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進行了分析,最後提出了增進心理健康的原則與途徑。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是當代大學生道德文化素質修養的重要內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養課應當向大學生講清楚什麼是正確的審美觀。
4.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
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部內容的最後落腳點。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是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目的。

② 大一思修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有兩大動力因素:

社會的他律性需求與個體的自律性需求。前者是道德產生的外在吸引力,是道德產生的宏觀整體要求,後者是道德產生的內在驅動力,是道德產生的微觀人性基礎;前者是外顯的、表層的因素,後者是內隱的、深層的因素;前者使道德產生之後呈現出工具性的特點,即道德是維護社會秩序和保護社會利益的手段與工具;後者使道德產生後呈現出目的性的特點,即道德以協調人的內在需求和完善提升人的品質為目的。

儒家學說,特別關注道德起源問題,並形成了三大流派的思想:孔子、《中庸》、《易傳》作者的天命說;孟子的四端說;以及荀子的聖王制禮說。先秦儒家關於道德起源的學說充分肯定了道德對人和社會的價值,對我們當代社會的道德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道德的產生是生物適應性演化和人類有意識、有目的創化的共同結果,既是客觀實在的生理基礎(人性和基因基礎)和自演化機制所致,也是人的主體意識性和目的性的創化機制所致,其目的在於保障人的生存發展,現實價值源於人過好生活的需要。由此出發以新的視角闡述了道德演化與宗教、法律、制度等現象的關系以及道德的目的、存在的價值、評價標准、階級性、歷史性、普世性等一系列問題。

③ 大學生怎樣進行道德修養(思修)

第一,重學。重學是實現自我修養的首要途徑。重學的程度越高,修養的質量就越好,對自我修養的實踐就越有益。重學,簡單講就是對學習的重視和自覺。一是知之,這是克服愚昧、求得知識的行為過程;二是好之,這是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的學習行為,其外在表現是安貧樂道,篤志好學,學而不厭,虛懷若谷,隨地從師,躬行實踐,遷善改過;三是樂之,這是學習境界的頂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審美體驗,是自身人格世界向「善」的升華,是在對「真」的發現與領悟中產生的愉悅,它是建立在全部心理活動基礎之上的對學習的快樂與滿足,使人進入一種自強不息、欲罷不能、學道相融、渾然而一的境界。重學,就是要加強對這三種境界的理解和遵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奠定自己學識和修養的基礎。
第二,內省。內省是自我修養的重要途徑。內省亦稱自省或自我反思。按照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人有兩個自我,一個是事實上的自我,一個是自己認識上的自我,這兩個自我往往差距較大,因此人們經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心理學上把它稱為人的自我知覺。這種自我認識的途徑,就是我們強調的「內省」。應該說這是大學生進行自我修養的最佳途徑,從本質上說,內省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活動,是一種理性的自我反思,理性反思有助於大學生養成「吾日三省吾身』』的習慣,使自我修養達到理想的境界。

④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不是思修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思修。首先,對於《思修》這門來說,今年在課程名稱上就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原來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變更為《思想道德與法治》。所以,今後我們很可能不再稱呼這門課為《思修》,而改叫《思法》了。

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素質是人們的思想意識狀態按社會規范的要求所達到的水準。包括人生觀、道德觀、思想品質和傳統文化習慣。人生觀指人們對人生目的、意義和態度的基本看法,它是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沒有強制的法律效力,而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的力量來維持。

⑤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一種由人們復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人制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它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往往流傳較為廣泛,形成共識。
必須與法律相分別,兩者都是行為規范,但是法律是具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種心靈的契約,只能靠人們自覺遵守,所以約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輿論來實現道德的力量。形成也不同,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確立的風俗規則,法律則是有國家制定的。代表的利益有所不一樣,法律一般是當權者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眾在生活中的利益體現,有一定差距。
對人群來說,終極的道德應該是沒有的,因為道德不具備法律的能力。有的話就只能是在人們的道德水平與法律結合而成為最終形態——法律。那也就不是純粹的道德了。或者是個人的堅定的道德品質,也許勉強可看作最好的陣地。

⑥ 道德的起源和本質是什麼思修

根據亞里士多德來的學科分類方法源將學科(或稱為:學問、學術、科學)分為三種:理論之學、實踐之學和製作之學。理論之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和第一哲學(或神學)。道德屬於實踐之學。
——1、道德的起源:道德起源於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需要這一根本原因。一是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二是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道德產生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是統一於生產實踐的。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是人類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2、道德的本質:道德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一方面,社會經濟關系的性質決定著相應的道德體系的性質,它所體現的利益關系決定著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主要表現為階級關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會打上階級的烙印。另一方面,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能動的。
——綜上所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質屬於實踐范疇的思修。

⑦ 思修考試道與德及道德本義是什麼

「道、德」,是中國非常古老的兩個詞彙,上古至西漢,「道」和「德」是兩個一字一義的詞彙,各有如下涵義:

[道],《說文》曰:「道,所行道也。」;《爾雅》曰:「一達謂之道路;道,直也。」;
《易·履》曰:「道坦坦。」。

[德],《說文》曰:「德,升也。」;《易·剝》曰:「君子德車。」;《爾雅》曰:「顒
顒卬卬,君之德也。」。

僅從中文詞義解釋,「道」有名詞,動詞、量詞、介詞之分。但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道德」中的「道」,很難定義,應該是個抽象性的名詞,其大概有兩層涵義,一是指人類知識文化領域里的根本價值體系,二是指制動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本體和社會時空的宇宙動能。中文詞義中的「德」,同樣有動詞和名詞之分,是指當事人遵照某種認識價值體系而規則言行的狀態。

「道德」的概念和本義

中國的古典文獻中,將「道」和「德」聯系起來組合成為一個詞彙,最早見於:

1,「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易經·說卦傳》);

2,「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
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
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
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
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禮記·曲禮》);

3,是故聖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賤物。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管子·戒第》);道德
定於上,則百姓化於下矣。(《管子·君臣》)
人類對自己身心的理性認識,是通向智慧和自律的必經之道,也是一個人和一個

民族是否有道德的關鍵。「道德」,是中國獨有的一個蘊涵著道家養生修真內涵的概念,是人事先將自己身心視為是一個天人合成世界,然後再去對自己的身心進行理性認識和具體修煉實踐的結果。

⑧ 什麼是思想道德修養它包括了什麼

思想道德修養是人的道德活動形式之一。是指個人為實現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識和行為方面進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道德境界。不同社會、時代和階級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標、途徑、內容和方法。

1、思想道德修養是指人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在政治傾向、理想信仰、思想觀念、道德情操等方面養成的較穩定的品質。

2、思想道德修養是指人們的道德認識能力和道德行為技能在人的素質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在每個人的成才中都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決定人生價值的品位是大學生奉獻、回報社會的根本前提。

3、思想道德修養是指導,文化素質是基礎,科學素質是本領,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本錢。我們談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育。

4、所謂思想道德修養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




5、思想道德修養內容包括個人成長的規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變化、發展的規律。包括成長過程中思想、政治、道德、成才等實際問題。

6、思想道德修養內容包括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才觀、職業道德觀。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徵,當前中國的國情和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8)道德是思修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修養的體現

第一,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

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第二,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潮流。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著群眾,不搞近水樓台先得月。

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優良品質,艱巨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沖在先,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攻關克難的急先鋒。生活享受往後靠,物質待遇不與人攀比,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人、帶動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執行黨的決議率先垂範,完成黨的任務身先士卒,不落在群眾後面。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申訴復查規定 發布:2024-05-05 23:52:36 瀏覽:159
小區保安打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5 20:45:55 瀏覽:314
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則有哪三個 發布:2024-05-05 20:25:44 瀏覽:815
假冒專利罪應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5 20:13:56 瀏覽:703
觀看法律知識講壇有感 發布:2024-05-05 19:38:52 瀏覽:695
法學要學數學嗎 發布:2024-05-05 18:54:41 瀏覽:855
徐珊琴律師 發布:2024-05-05 17:44:57 瀏覽:380
什麼樣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15:03:16 瀏覽:185
贊成難民法 發布:2024-05-05 14:46:28 瀏覽:740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寫辭職書 發布:2024-05-05 13:30:10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