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身權法的立法完善

人身權法的立法完善

發布時間: 2022-02-18 02:46:11

民法總則人身權的規定有哪些

您好,人身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
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基於其法律人格而享有的回、以人格利益為客答體、為維護其獨立人格所必需的權利。人格權又包括具體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
具體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
身份權主要有包括:配偶權、親權、親屬權(監護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身份權(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第一款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二條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㈡ 著作人身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著作人身權有: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著作權人享有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修改權、發表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翻譯權、廣播權等人身權和財產權。
【法律依據】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㈢ 民法典關於人身權是如何規定的

1、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2、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以及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㈣ 法律為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做出了怎樣的規定

人身權通常分為人格權與身價權兩大類。人格權是以權利人的人格利益為客體的權利,身份權是特定民事主體而以主體身價上的利益為客體的權利。下面就由律師365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人身權利具體包括哪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什麼是人身權

按照民事權利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某種利益而依法為某種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的基本理論,人身權的權利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就是指在人身權法律關系中的權利主體,根據法律規定,依據自己匠願意,為實現自己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為某種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通過某種行為而實現自己的人格利益或身份或身份利益,就行使人身權利。學者認為,人身權利包括三層意思:

1、權利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利益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

2、權利人在法律規定范圍內要求義務人不為一定行為;

3、權利人有權在自己的人身權利遭到侵害或義務不履行義務時,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

二、人身權利包括哪些

人身權利的行使,應當受權利人意志的支配。但是,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利益,維護社會安定,協調個人權利與社會利益的沖突、個人權利之間的沖突,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友善關系,權利主體行使人身權,應當受天某些適當限制。例如,為社會公共利益而使用肖像,為合法使用,權利人不得主張肖像權。

公民享有健康權,可以通過診治而使疾病痊癒,也可以放棄治療而使健康惡化,但因其患有性病時,從公共利益考慮,則可以違背不治療的意願而對其進行強制治療。

對於生命權,法律與禁止其自由放棄,因而原則上自殺是違法的,行使人身權利的適當限制還表現在適當忍受來自他人的輕微的防害,以維護社會的和諧。不超過容忍界限的妨害,不構成侵害人身權利,不得主張侵權損害賠償。例如,在公共汽車上被他人踩腳、擠撞,不得主張其身體權受到侵害;在旅店中住宿,不得以同室旅客的鼾聲而使其健康權受到侵害而提出侵權的主張。

㈤ 人身權包含哪些內容,人身權法律意義是什麼

(一)生命權
生命權是指人身不受傷害和殺害的權利或得到保護以免遭傷害和殺害的權利,取得維持生命和最低限度的健康保護的物質必須的權利。也是人權最基本的權利。
(二)身體權
身體權是指自然人對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而依法享有的權利。身體權有其獨特的保護范圍,對身體權的侵害行為,不以對身體的侵害造成生命、健康的損害為必要。
(三)健康權
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技能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權利。
(四)姓名權
姓名權是指公民決定其姓名、使用其姓名和變更其姓名並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權利,是以姓名利益為內容的權利。主要包括姓名的命名、使用、變更並排除他人的妨礙和侵害。
(五)名稱權
名稱是指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參與民事活動時,為區別於其他組織而為自己確立的一個特定標志。法人的名稱應能反映其營業性質、業務活動及隸屬關系。
(六)肖像權
肖像是指公民身體的外部表現,並通過傳統美術和現代科學將人身體的外部表現在客觀上再現,如通過雕塑、攝影、畫像等。肖像反映的是肖像者的真實形象和個性特徵,所以肖像與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離。所以肖像權是公民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並排斥他人侵犯的一種人身權利,是以公民的形象、特徵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
(七)名譽權
名譽是指社會或他人對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幹、信譽、商譽、資歷、功績等方面的評價和總和。名譽權就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有關自己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犯的一種人身權利。
(八)隱私權
隱私權又稱個人生活秘密權,是指自然人不願公開或讓他人知悉個人秘密的權利。
(九)信用權
民事主體所具有的經濟能力在社會上所獲得的相應信賴與評價所享有的保有和維護的人格權。作為民事主體的自然人和法人,都依法享有信用權,其他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徵信機構也不能侵害這種權利。
一般人格權:人格獨立權、人格自由權、人格尊嚴權。

㈥ 人身權具有哪些法律特徵

(1)人身權是一種與特定民事主體的人身密不可分,具有專屬性的民事權利。通常情況下,人身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讓與他人,即不得買賣﹑轉移﹑贈與或繼承。
(2)人身權是一種沒有直接財產內容,不直接體現為一定的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因此人身權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只能用一定的觀念對其作出評價。但這並不意味著人身權與財產沒有任何關系。事實上,人身權與財產權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往往是財產關系發生的依據並為權利人帶來財產利益。
(3)人身權是一種具有絕對性和支配性的民事權利。
人身權是一種絕對權,其權利主體是特定的,權利主體之外的任何人都是義務人,都負有不妨害權利主體人身權的義務。民事主體在自己的人身權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時,可依法自行保護或請求有關機關予以保護。
人身權是一種支配權,其權利主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可自主行使該權利,而無須他人的協助。如自然人對自己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等人格權利可直接進行支配,並且在支配這些權利時不需要特定的義務人予以協助。
人身權作為一個法學概念,既可指人身權利,又可指人身權法律制度。就其人身直接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作為人身權法律關系,它是指民法因調整人身關系而在當事人之間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人身關系在民法上的體現。而作為人身權法律制度,它規定有關人身權問題,調整人身權法律關系,為人身權關系的產生、實現和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據和行為標准。

㈦ 我國人身權法律保護現狀及其完善

漾哥,下面是我的一點建議,嘿嘿嘿,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我國人身權的法律保護及其改善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總結在「 」中人身權遭受任意踐踏的沉痛教訓,始終高度重視從各個方面保護人身權,尤其重視法律保護。早在恢復法制建設之初的1979年7月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第一批7個法律中,就包括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刑法設專章規定了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的懲罰,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實行享有辯護權、上訴權等一系列權利。此後,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完善,對人身權的法律保護制度也不斷健全。目前,經過近30年的努力,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13]趨於基本形成,人身權保護的法律體系也已經基本建立起來。這個人身權法律保護體系的核心是憲法,基礎是刑法、民法,同時包括行政法勞動法社會法、訴訟法等其他方面的法律,內容涵蓋了生命權、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權等各個方面。
民法對人身權的保護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民法是保護人身權兩種最主要的法律手段之一。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統一的民法,而是分別制定了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物權法、著作權法、商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收養法等,現在正在起草制定民事侵權責任法,將來准備在此基礎上編纂形成統一的民法。

民法通過規定公民享有哪些人身權和侵犯這些人身權應負的民事責任,來實現對人身權的保護。我國現行民事法律有關人身權保護的規定,集中體現在民法通則、婚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收養法等法律中,內容涵蓋了人身權的各方面。特別是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更多是依靠民法來的保護。民法通則第五章「民事權利」,其中第四節專門規定了「人身權」,共8條,內容包括: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婚姻自主權、男女平等以及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受法律保護。民法通則第六章「民事責任」對侵害公民人身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共有10種民事責任方式,其中適用於侵害人身權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婚姻法有關人身權保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婚姻自由、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都有姓名權、夫妻相互撫養義務、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義務、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扶助義務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人身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他人人身傷害或者死亡的,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人身自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收養法規定了被收養未成人的各項權利,規定了對借收養拐賣兒童以及遺棄嬰兒、出賣親生子女等行為的法律責任。此外,著作權法規定 了對姓名權的保護。1、對人身權各個方面的保護不盡平衡。
2、重刑主義傾向明顯。
3、正當程序原則沒有得到全面確立。
4、救濟渠道不夠有效而充分。
5、執法不嚴現象比較突出。
總之,在我國加強對人身權的法律保護仍任重道遠,上述所列影響我國人身權保護的情況,只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並不是全部,因此,需要我們各方面繼續作出不懈的努力。值得高興的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已經把「人民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列入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這是執政黨對全國人民所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我國今後一個時期加強人身權保護的重要目標。可以相信,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不斷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不斷健全,我國人身權的法律保護制度一定能夠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㈧ 人身權的法律意義

一、人身權為民事主體的自然生存和社會生存提供了法律依據
人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換言之,人的生存分為自然生存和社會生存兩方面,人身權制度既包含有保護人自然生存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等內容,也包含有保護人社會生存的名譽權、信用權等內容。在民法意義上,民事主體之所以成為完整的民事主體,是因為具備了各種人身權。法律對人身權的保護「確保我們能夠充分享受自我」。失去人身權保護的各種利益,民事主體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
每個人都被當作了人看待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巨大成果。人本身被看做了目的,而不再是客體和手段。這一進步促進了民法人身權制度的發展,而民法人身權制度為這種進步提供了保障,並且仍在不斷促進這種進步。
法律規定人身權制度,一方面為人身權提供具體的保護,防止他人對權利人的侵犯;另一方面也著力於提倡對人身權的尊重、對人本身的尊重,這種尊重既有源於他人的,更有源於權利人自身的。
二、人身權為人類社會正常有序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人自身的發展離不開人類社會正常有序的發展。社會由不同的人組成,人身權為人們彼此相處劃清了邊界。自由止於權利。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賴於個人自由的發展,但是,每個人的自由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這一界限就是他人的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同時,於任何權利一樣,人身權也不是絕對的、不受限制的。這種限制至少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來源於社會資源稀缺性的限制。社會由人組成,而人身權正是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具有意義;同時,每個人都希望盡量多地實現自己的權利,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權利加以適當拘束。比如,每個人都希望有更多的自由,正因如此,每個人都需要有所收斂。在這個意義上,自由作為一種社會資源,本身是稀缺的。第二,來源於道德倫理和公共政策的限制。道德倫理和公共政策有時直接反映在民法的具體規定中,有時則以道德倫理和公共政策的本來面目出現。比如,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享有身體權,但是不能在公共場所完全裸露自己的身體。又如,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享有婚姻自主權,但是,不到一定年齡這種權利不能行使。各國關於結婚年齡的限制,一方面來源於人自身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正是基於各國社會道德倫理和公共政策的考慮,因此各國關於結婚年齡的規定存在差異。再比如,自然人決定自己的姓名、法人決定自己的名稱時,也會受到一定限制。第三,來源於人自身的限制。比如,人的身體會老化,人的生命會結束,權利主體對身體權、生命權的行使會受到影響。比如,自然人出生時其就享有姓名權,但是在行使自己的姓名權、決定自己的姓名時,必須等到一定年齡。再比如,婚姻自主權需要民事主體達到一定能夠年齡才能行使,這種限制既有公共政策的限制,更主要還是人自身生理機能的限制。

㈨ 人身權的法律特徵

一、人身權是一種與特定民事主體的人身密不可分,具有專屬性的民事權利
通常情況下,人身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讓與他人,即不得買賣﹑轉移﹑贈與或繼承。
二、人身權是一種沒有直接財產內容,不直接體現為一定的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
因此人身權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只能用一定的觀念對其作出評價。但這並不意味著人身權與財產沒有任何關系。事實上,人身權與財產權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往往是財產關系發生的依據並為權利人帶來財產利益。
三、人身權是一種具有絕對性和支配性的民事權利
人身權是一種絕對權,其權利主體是特定的,權利主體之外的任何人都是義務人,都負有不妨害權利主體人身權的義務。民事主體在自己的人身權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時,可依法自行保護或請求有關機關予以保護。
人身權是一種支配權,其權利主體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可自主行使該權利,而無須他人的協助。如自然人對自己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等人格權利可直接進行支配,並且在支配這些權利時不需要特定的義務人予以協助。

熱點內容
法院拍賣的發票 發布:2025-08-30 04:19:53 瀏覽:327
最高人民法院辭職庭長 發布:2025-08-30 04:17:33 瀏覽:556
2001年的婚姻法有多少條 發布:2025-08-30 03:45:19 瀏覽:587
行政訴訟法的所有版本 發布:2025-08-30 03:44:21 瀏覽:420
罰款在勞動法 發布:2025-08-30 03:36:50 瀏覽:727
公司內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30 03:20:50 瀏覽:263
新屠宰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30 03:05:41 瀏覽:663
行政法真題做幾年 發布:2025-08-30 03:02:29 瀏覽:958
南德法院法律咨詢公司 發布:2025-08-30 03:01:30 瀏覽:553
段波民法先修班音頻 發布:2025-08-30 02:52:08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