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刺血療法治療頸椎病

刺血療法治療頸椎病

發布時間: 2022-09-16 15:27:59

1. 《痧脹玉衡》中的挑治療法是怎樣的用於哪些病症

《痧脹玉衡》中有一種放痧法,是指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版痧法」,也叫刺血療法或權放血療法,後來發展成挑治療法。

挑治療法又稱「挑病筋法」、「截病根法」,是在人體的腧穴、敏感點或一定穴位或部位,用針具挑斷皮下白色纖維組織,這是通過疏通皮膚經絡,使臟腑得到調理的一種治療方法,有調理氣血、疏通經絡、解除淤滯等作用。

挑治療法用於血管神經性頭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經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勞損、腦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癱、頸椎綜合征、坐骨神經痛、支氣管哮喘等多種疾病。

2. 針灸放血療法有哪些作用

放血療法主要用於絡脈的病,也叫刺血療法,這個是針灸刺血的初意,針灸裡面病分為經病和絡病,經病則或針或灸,絡病則刺絡放血。要具體說治療哪些病就說不清楚了,中醫治療的不是病名,是病症。

3. 中醫刺血療法為何那麼受推崇作用如何呢

中醫在治療疾病上講究的是對症治療,中醫的治療手段有很多種,其中刺血療法是目前比較靠譜的一種,因此,中醫刺血療法一直是深受大家推崇的,那麼,中醫刺血療法為何那麼受推崇?作用如何呢?



中醫刺血療法具有很好的防病治病作用,因此,中醫刺血療法是一直是被大家推崇的,中醫刺血療法需要在專業的中醫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操作,以免操作不當,對自身造成嚴重的後果。

4. 放血療法的功效有哪些_放血療法的功效是什麼

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 穴位 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 血液 ,以治療 疾病 的一種方法,那麼,放血療法的功效有哪些?下面我帶您來看看放血療法。
放血療法簡介
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放血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 中醫 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

中醫認為,火熱內擾,可致多種病症“,常表現為心煩不安、口舌生瘡、肢體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發熱等症狀,放血療法可以直接適用於解決多種熱證。
適用病例
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 神經 痛、頭痛、眼痛、血栓,青少年座瘡,銀屑病, 濕疹 等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我在臨床治療多例病人,這種方法療效可靠,效果好。
治療方法
方法:分別在病症穴位上點刺3-5針,然後上罐, 拔罐 拔到沒有鮮血流出為度,在這個拔罐期間,要多上幾次罐,觀察出血量。我一般拔到三次的時候,就不會再有新鮮的血液流出來。若治療有需要可以三天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轉情況而 決定 間隔放血的天數。

退熱作用

中醫認為發熱主要有兩種,一為陽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則適用於前一種。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了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的氣血趨於正常。

止痛作用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內有疼痛症狀的疾病,在其經脈中必有閉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療法可以直接帶出經脈中的瘀滯的病邪,調整閉塞的壅阻的局面,經脈暢通了,疼痛立時可止。臨床許多急 性病 ,例如咽喉痛及 偏頭痛 等,應用放血療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 作用

中醫所說的解毒作用,是指機體在病理的狀況下,由於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現的證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紅絲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瘡瘍癰疽。放血不僅能使侵及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血調氣“的作用,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病邪擴展與再生。

瀉火作用

中醫認為,火熱內擾,可致多種病證,常表現為心煩不安、口舌生瘡、肢體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發熱、神昏、譫語等症狀。放血療法可以直接使火熱之邪隨血而瀉,適用於多種熱證。

消腫作用

腫痛多由於氣滯血澀,使經絡瘀滯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促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止癢作用

癢是風邪存在於血脈之中的表現,故此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原則。放血就是理血調氣,使血脈流暢迫而風邪無所留存,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緩解麻木作用

氣虛不能帥血達於四末,或者血虛失於濡養,則往往出現麻木的症狀。用毫針點刺患側肢體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療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氣至的理論為指導的,效果較好。

鎮吐作用

急性嘔吐多屬胃熱熾盛或肝氣橫逆犯胃或食滯停留,放血能瀉熱平肝逆,並有疏導腸胃積滯下行的作用,故能鎮吐止嘔。

止瀉作用

放血治療泄瀉的范圍,一般是指腸胃積滯化熱而成的熱瀉,或者感觸流行時疫,造成清濁不分的泄瀉等。其機制是瀉火降熱而達到升清降濁的作用。

急救作用

所謂急救作用,是指卒然昏倒,驚厥不省人事的閉證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是一種很好的有效的搶救方法。
放血療法 注意事項
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3、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

4、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採取壓迫止血。

5、如本療法僅為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
放血療法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減少症、 血友病 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暈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療法。

2、 貧血 、低 血壓 、 孕期 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不宜使用本療法。

猜你喜歡:

1. 刺血療法的功效和作用

2. 針灸放血的作用

3. 拔火罐放血排毒

4. 調理氣滯血瘀的方法

5. 艾灸的排毒反應

5. 頸椎病腰腿痛找哪個中醫靠譜成都的

在中醫上,頸肩腰腿痛要根據具體病症進行治療。如果是頸椎脫位或腰椎脫位,就必須手術治療。如果頸椎壓迫神經比較明顯,運動功能受限,則也要手術治療。如果是腰椎狹窄引起水腫或有炎症,可外敷中葯或內服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中葯。如果單純是肌肉勞損,可進行推拿、針灸治療。
頸肩腰腿痛中醫治療方法有很多,外治法,主要有針灸拔罐,還有頸椎腰椎的牽引,以及中醫指導患者進行恢復性的功能鍛煉。但是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是建議去醫院綜合治療。頸肩腰腿痛的針灸治療效果還是很理想的,尤其是一些急性的腰扭傷,還有急性的落枕,也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患者疼痛的時間比較長,也可以通過針灸來疏通經絡,通過止痛,達到治療的效果。但是病程長的話,可能治療周期也相對長一些,療效可能沒有急性期恢復的那麼快。
如果說有頻繁的頸肩部和腰腿痛的話,首先需要明確病因,如果是因為單純的著涼、受寒、肌肉勞損所引發的這些部位疼痛,可以考慮通過推拿,配合中醫的針灸來改善,這些方法對於針對肌肉勞損所引發的局部肌肉緊張程度較高或者疼痛,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如果有因為椎間盤突出對神經的壓迫或者有椎管狹窄的話,一定不要推拿,推拿有可能會加重一些部位的突出對神經的壓迫,有可能會加重椎管的壓力,如果說出現椎管和椎間盤的病變,多數可以考慮通過針灸來改善,針灸對於改善局部部位的疼痛以及神經壓迫效果也是比較不錯的,另外中醫的外治法也可以考慮對進行艾灸,通過艾灸的溫熱之性作用於局部穴位,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

6. 中醫的放血對身體有損害么

【少商放血】內熱引起咽喉腫痛可放血治療,效果非常快.

少商穴的功效與作用 本穴三棱針點刺出血,配伍商陽穴,合谷穴可

如發熱不退,可以少商,耳尖,大椎點刺放血,可根據情況加退六腑或水底撈


孩子出疹子發燒昏厥可十宣穴和少商穴放血


四縫穴除了治療小兒疳積、百日咳外,其治療范圍在逐漸擴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脹、咽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發熱、感冒哮喘、小兒驚風等症均有奇效。還有人發現可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癤腫、痛風、月經不調等症。

取穴及操作療法

(1)取穴:第2、3、4、5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點取之。

(2)消毒:穴位用安爾碘,針具高壓消毒。

(3)針具:三棱針或25 mm毫針或5、6號注射針頭。

(4)操作:為緩解疼痛,在穴位上下用繩捆緊,用安爾碘消毒後,押手扶住手指,刺手快速點刺。點刺深淺根據年齡、體質決定,刺後用雙手擠出少許血液或淋巴液即可。如遇高熱者可多擠出些血液直至血液變紅為止。一般1周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療5~7次為一療程。

7. 撥竹罐的步驟

將拇指粗細的竹罐放入中葯鍋內煮沸,然後尋經取穴,在適當的穴位上將皮膚扎針刺破,把已經加熱的竹罐從葯鍋內撈出,趁熱拔在患處。等到竹罐內的水蒸汽溫度降低後凝結成水,就產生很強的負壓,通過葯力、熱力和竹罐的吸力將患處的瘀血順利地排出來,使氣血暢通,消除病痛。竹罐刺血療法屬於刺血療法的一種,千百年來一直是秘而不傳的民間治病絕技。關於刺血療法,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出惡血也。通過扎針放血,能將體內的惡血放出,而不出好血。通過竹罐拔罐15分鍾以後,竹罐下會有黑紫色的血塊,還會參有粉色和白色的物質,這種黑紫色的血塊和粉白色的物質叫做痰和濁,是由於人體受到風寒、暑濕或者勞損造成的。竹罐刺血拔罐最多的部位是背部,這是由於頸椎經常暴露在外邊,容易受到風寒形成氣血瘀滯,而痰和濁正是氣血阻塞而造成頸椎病的罪魁禍首。中葯竹罐刺血療法可以有效地吸出人體內的惡血,故對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疾病有著顯著的效果。

8. 頸椎病引起哪些症狀頸椎病怎麼治療才能起作用呀蘆

引起症狀:頭暈 眼無神 肩臂疼痛.麻木等一系列反應!
刺血療法 見效奇速!

9. 背上做的血罐過後能做艾灸嗎

拔罐後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著效果會更好。拔罐是針對經絡穴位或是疼痛點進行刺激,能讓痛點周圍的風寒濕邪聚積一處,此時若再艾灸溫通,能很好的將痛處的邪氣排出,如果寒濕重可能會覺得燙或是出水珠,如果風邪重會覺得癢,這些都是邪氣外排的好現象,拔罐後連續灸幾次效果會更好。

拔罐之後可以艾灸嗎?拔罐之後可不可以艾灸
拔罐之後可不可以艾灸

不管是拔罐還是艾灸,對身體都有很多好處,都可以起到疏通經絡以及治療疾病的作用。其實,在現實當中,拔罐與艾灸往往是相互結合進行的,這樣做能起到更好的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以說,在拔罐之後一般是可以進行艾灸的。當然,這需要被治療對象身體能夠耐受,需要由醫生來做具體的判斷。

艾灸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猶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

艾灸和拔罐可以一起做。這兩者既可以治病液可以用來保健。值得提倡。通過拔火罐,可以將身體里的濕氣、寒氣,通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因為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所以通過外接的吸力,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進而通過筋骨經絡,使得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

拔罐之後可以艾灸嗎?拔罐之後可不可以艾灸

如果是自己在家中操作,則拔罐之後最好不要盲目的做艾灸,可以實現向醫生咨詢一下,徵得醫生的統一之後方可自己在家裡面拔罐以及艾灸。另外需要注意,拔罐以及艾灸都是需要使用到火的,所以在操作的時候必須有足夠的防火意識,避免引起火災導致意外。
臨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懸灸

是用艾絨捲起來的長條狀圓柱艾條施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距離施灸部位一定高度進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厘米,每次灸5~10分鍾,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出現紅暈為度。操作時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溫灸器,根據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為溫灸盒、溫灸筒、溫灸杯等。它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溫和。

拔罐之後可以艾灸嗎?拔罐之後可不可以艾灸

3.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作為間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鹽,葯等,分別稱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葯灸等,因為間隔的物品不同,治療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也叫艾炷,直接放於身體穴位和病痛處點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灸;灸後皮膚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10. 頸椎病壓迫神經胳膊麻如何治

邱大夫在科技一路西口附近,你找他沒問題。
做頸椎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四個角度的活動,每個角度單獨活動到最大范圍,並在活動到最大角度時停留3秒鍾,每個角度各做3至6次。

熱點內容
因糾紛企業停產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20:00:48 瀏覽:189
民事訴訟法中的近親屬 發布:2025-09-12 19:56:20 瀏覽:355
自家狗咬傷別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19:42:38 瀏覽:322
行政訴訟法合議庭人數 發布:2025-09-12 19:36:45 瀏覽:545
復旦的法律碩士學費多少 發布:2025-09-12 19:18:19 瀏覽:497
李昌麒經濟法pdf 發布:2025-09-12 19:18:06 瀏覽:312
2016林鴻潮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5-09-12 19:15:30 瀏覽:549
刑事訴訟法自首加立功 發布:2025-09-12 18:43:32 瀏覽:907
法官檢察官警察哪個職業好 發布:2025-09-12 18:07:07 瀏覽:166
道德經前提 發布:2025-09-12 17:49:39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