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和法律的區別
① 法律方法與法學方法的區別
法律方法與法學方法的區別有研究主體不同、研究對象不同以及研究的目的不同三個區別。
第一,研究的主體不同。
法學方法是專門研究法律的人員所進行的活動。
法律方法一般是律師等法律職業者進行的活動。
第二,研究的對象不同。
法學方法論著重於研究法學的邏輯、模式、立場正確性等問題進行分析。
法律方法是就法律適用過程進行科學說明,某個案件所適用法律適用進行科學說明,確定個案中法律適用技術的是否合理以及正確。
第三,研究的目的不同。
法學方法是為研究新法律、法律是否可靠其追求的是所進行的手段采擇及路徑設計,其追求的目標就是法學的獨立和其科學性。
法律方法論並不以研究新法律、法律是否可靠為基礎,它主要是用來證明案例裁判的正當性。
法律方法-網路
法學方法論-網路
② 法和法律的區別是什麼
內在屬性不同、效力不同、與國家權力的聯系程度不同、與社會經濟的聯系的性質和程度不同。
③ 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的區別
1、招生條件不同:
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2、錄取考試方式不同:
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
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一些重點院校,且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
3、學位不同:
法學碩士是科學學位研究生,所有學科的國家承認的正規本科生(一本二本三本)都可以報考,並且可以享受學校的公費、獎學金、助學金待遇;涵蓋法學所有學科。
法律碩士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是非法律本科專業才能報考,一般針對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一般不享受公費待遇,部分學校有獎學金,但是和學費相比仍然較少。
(3)法學和法律的區別擴展閱讀
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為指向,對法學學科門類下的各專業的研究更為精深。法律碩士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主要面向律師行業和法務。在就業及資格考試上,法學碩士擁有較大的優勢,如公務員考試,某些公檢法部門只限招法學碩士,法律碩士不能報考。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也遠遠超過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區別於法學碩士,法學碩士的培養目標是以教學、學術等方面為指向,而法律碩士則是以致用、實務為指向。
法律碩士共分為兩個方向,分別是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其中法律碩士(法學)只能由法學類專業本科生就讀,法律碩士(非法學)只能由其他專業的本科生就讀。
④ 法學,法學類和法律專業有什麼區別呢
法學指的就是法學類專業,跟法律專業區別如下:
一、主體不同
1、法學:是以法回律、法律現象答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2、法律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資源與環境法等領域的法學知識和法律規定。
二、培養目標不同
1、法學: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2、法律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以及涉外、涉僑等部門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特點不同
1、法學: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2、法律專業: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國主要法律、法規以及有關的方針政策,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法律實際問題的能力。
⑤ 法學和法學類有什麼區別
法學就是只有一個大專業的學科。而法學類是以大類學科招生,在大二下得時候根據學生的志願以及學習情況,在法學類中所包含的專業中再分專業。
⑥ 法律(法學)和法律(非法學)有什麼區別
我國的高層次法律研究生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和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
一、法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屬於學術性學位,主要招收法律專業本科生,分為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等專業,主要培養面向法律教學、科研和實務部門的專門人才。
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屬於專業性學位,只招收非法律專業本科生(含同等學力者),不再劃分具體專業,其知識結構是寬口徑、厚基礎、復合型,主要培養面向法律實務部門的通用人才。
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掌握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只招收法律專業的本科生。
二、招生命題方式、試題難度、應試難度不同:
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與法學碩士考研公共課都參加全國統考,但專業課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是全國聯考(統一命題、統一閱卷),法學碩士是有資格招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參加法學碩士專業課考試,其難度有目共睹;法律碩士專業課考試為全國聯考科目,有統一大綱,已形成了規范的復習教材。
法律碩士考前培訓已經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過參加一個好的培訓大大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參加系統培訓的考生通過率高達60%以上,有的達到80-90%。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非法律專業的有志之士投身於法律行業,法律碩士入學考試的難度有增大的趨勢!
三、教育方式不同:法學碩士入學時就固定導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研究有向深度發展。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入學後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注重實踐和應用,入學後才設導師,每個導師帶的學生相對要多。
對於非法律考生,如果學習法律從一開始就選定一個較細專業方向,並無益自身的發展,故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取決於考生的起點與背景,並非主要區別。
四、未來的就業情景、發展潛力有稍有不同:
法律碩士的就業范圍要比法律碩士寬廣的多,除了法學碩士就業的范圍外,法律碩士還為企業管理及行政管理培養綜合素質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實務方面,法律碩士因其跨專業的背景,在實務工作中更易發揮其專業優勢,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在法律教學和研究方面,讀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碩士因具有其他專業背景,在其研究領域能夠結合專業特點,似乎也不比法學碩士處理劣勢。隨著法律碩士畢業生增多,法律碩士畢業後顯現出的綜合能力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同時因法學碩士單一培養模式存在缺陷,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必將逐步被法律碩士培養模式取代。
任何具體的法律問題都是與相關專業緊密聯系在一起,處理眾多復雜法律問題離不開其它專業知識,如諸涉及醫療、物理的、化學的、財務會計的等復雜理工科知識的案件,讓一個從中學時代就讀文科、大學本科及研究生一直讀法律的人畢業後再去研究涉及的理工科的原理,其難度由想可知。也正因如此,目前許多案件的審判權雖然在法官,但決定權在相關行業的鑒定者手裡,連一個最簡單的醫療糾紛,法官判決都得依賴醫療鑒定,對於一個只懂法律條文而不懂專業的法官,即使感覺鑒定有問題又如何,司法的公正性就值得懷疑。